狐狸不狡猾!赤狐留味給同伴報警,沙狐佔用旱獺洞,藏狐跟熊捕食

2020-12-18 雪靈谷動物地理

一提到狐狸,大家就會聯想到陰險、狡猾、狡詐,反正對它沒啥好評價。在中國民間一些關於狐狸的傳說中,狐狸大多都是貶義的形象出現的。其實,狐狸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動物,與其說其狡猾,不如說是一種高智商的表現。

它們能留下臭味給同伴報警,遇到捕獵者時,它就會分泌出幾乎能令其窒息的「狐臭」,跟隨在棕熊後捕食,為吃到旅鼠以頭撞地,所有這些,並不能說人家狡猾,相反這正是其聰明的體現。

01赤狐:留下臭味給同伴報警

赤狐在狐屬動物中是體型最大的,主要棲息在整個北半球,經常在大石縫或山溝裡,有時甚至與獾同棲一洞群。

它的眼睛十分奇特,在黑夜裡常常發著亮光,長有一身蓬鬆、濃密的毛髮。

雖然叫赤狐,但其皮毛顏色豐富多樣,一般呈橙紅色,當然,白色、灰色、淺黃色也常見,就連黑色的赤狐也不少見。

有趣的是,草狐能用聲音來交流,很容易識別出同伴的聲音,據科學家研究,赤狐有28種不同的聲音,來用於交流。

如果赤狐發現了獵人,它就會悄悄跟在獵人後面,若看到有獵人設計陷阱,會在每一個陷阱處留下一股臭味,給同伴報警,告訴同伴千萬別上當。

赤狐從來就不挑食,它們捕捉兔類、鼠類、鳥類以及兩棲爬行動物,只有抓得到的它們都吃,萬一找不到了,還會到垃圾堆中去找吃的。

02藏狐:跟隨棕熊捕食鼠兔

藏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與生俱來的「大方臉」和人們心目中想像的狐類不太一樣。但人家獨特的頭骨結構,形成了方臉的外觀,卻讓藏狐在捕食、咀嚼時更具優勢,因為頭骨形狀是最適合「吃肉」的。

因為藏狐全身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被毛,這讓它看起來十分肥胖,但實際上那都是虛胖,它本質上真是一個「瘦子」,身上沒有多少肉。

藏狐的主要獵物是高原鼠兔。但你知道,鼠兔向來十分機敏,一遇到危險,就鑽進地洞消失的無影無蹤。

藏狐這腦瓜子就開竅了,就緊跟隨著棕熊去捕食。它一般藏在一邊,等棕熊用蠻力挖開地洞,鼠兔就四處逃跑,藏狐黃雀在後,趁機抓走四處逃竄的鼠兔。

大家總被其大方臉給迷惑了,其實它的個頭真的不大,就連兔猻都經常攆著它滿街跑,更別別說灰狼了,不過藏狐靠智慧過日子,人家不靠長相!

03北極狐:為吃到旅鼠,竟然以頭撞地

北極狐也叫藍狐、白狐,體型比較小,尾巴佔據了它很大一部分比例。北極狐真的一千個不想去北極圈生活,那裡寒冷不說,還缺吃少衣,不過,沒辦法,怪自己在生存競爭中,不佔優勢,被「擠」到北極圈附近。

北極狐長得十分漂亮,還很可愛。全身都是一片雪白的毛髮,這不僅是它的保護色,也是防寒衣。渾圓的身體輪廓,減少熱量散失,十分利於保暖,細密多層的皮毛,利於保持體溫。

它腳底的肉墊上,還長著一層厚厚的毛。別小看這些毛髮,它能使北極狐在雪地上行走,不易深陷雪中,即使在苔原上奔跑,也不易打滑。

北極狐喜歡吃鼠類、兔類、鳥類、魚類,這些都是它的大餐。即便找到鮮美的肉食,倒在雪地裡的動物腐肉,它也不會放棄,吃起來照樣津津有味。萬一食物極度匱乏,北極狐也吃一些海藻,甚至一些動物的糞便。

想要獲取美味的食物,北極狐需要有一個特別結實的腦袋。真不是開玩笑的,為了捕到獵物,北極狐經常以頭撞地,使出絕招「倒插蔥」,把自己的腦袋深深地鑽在雪中,然後抓出來一隻旅鼠。

04耳廓狐:1分鐘就挖出一個洞

耳廓狐作為地球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常年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它體型嬌小,天生一副呆萌的模樣。

一對大耳朵,格外招眼。它不但能幫助散熱降溫,讓它適應沙漠生活環境;還讓耳廓狐具備了敏銳的聽力,不僅能準確判斷出獵物的具體位置,還能分辨出獵物發出聲波的微弱差異。

耳廓狐身上細密的毛髮,一方面能防寒保暖,適應沙漠裡巨大的晝夜溫差;;另一方面,它們的毛色與沙漠色一致,與環境融為一體,減少了被捕食者發現的機率。耳廓狐的腳上長的軟毛,不僅不會讓其陷入沙中,適合在沙中行走,而且有利於保護腳不易被熱沙燙傷。

捕獵時,耳廓狐兩眼聚精會神凝視著沙土表面,頭卻不斷左右轉動,探聽沙中細小的聲響和震動,通過這樣找到獵物的蹤跡。

作為打洞高手,耳廓狐憑藉鐵鏟一樣的爪子,一下就能挖出一條長達10米的隧道。萬一遇到緊急情況,耳廓狐1分鐘內就能在沙子下挖好一個洞,然後鑽進茫茫沙海中,讓捕食者找不到一點蹤跡。

05沙狐:常佔用旱獺的舊洞穴

為了在戈壁草原上討生活,沙狐想盡各種辦法,就連它們的樣貌和習性,都是為這片「不毛之地」量身定製的,真不愧為荒野裡的求生大師。

灰黃的毛色是沙狐馳騁荒野的「迷彩服」。有了這身保護色,沙狐潛伏在沙中,與沙子融為一體,讓它在捕捉鼠類、昆蟲時,就更加得心應手。

沙漠裡生活,缺了水那是萬萬不能的。沙狐為了適應沙漠裡的乾旱氣候,很少喝水,就連一周不飲水,它照樣能生活下去,因為它能從食物中獲得生存所需的大多數的水分。

沙狐不像別的狐狸,不擅長挖洞,經常會佔用旱獺的舊洞穴,將「舊屋」進行翻新一下,就成了自己的安樂窩。沾了人家的窩不說,還要吃人家,從這一點看,沙狐的確有點不地道。

06草原狐:偶爾也吃野草

草原狐又名敏狐、捷狐,體型比赤狐小,主要生活在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是美洲最為常見的狐狸。這傢伙長相沒什麼特色,就是耳朵有點大,並且非常尖。

看上去,整體毛色為灰色,身體側面和腿部呈橘黃色,喉嚨部以及胸部都是乳白色,尾巴處是黑色,在鼻子處,有很多不規則的斑點。

作為雜食動物,它喜歡吃小型動物,以老鼠、地松鼠、兔、鳥類、昆蟲和蜥蜴為主食,偶爾也會吃野草。

郊狼是草原狐最主要的天敵,要是碰上,幾乎沒有活命的可能。獾、鷲、山貓等動物也會對草原狐下手,只是草原狐的行動非常靈活,由於奔跑速度快,一般都能逃離危險。

結語

你覺得狐狸是狡猾呢,還是十分聰明?

相關焦點

  • 來看嫦娥的不是兔子,是狐狸先生強勢搶鏡了
    我國生活著3種狐狸,赤狐(Vulpes vulpes)、藏狐(Vulpes ferrilata)以及沙狐(Vulpes corsac)。絕美沙狐啊啊啊啊啊!丨圖蟲創意從地域分布上看,在四子王旗的狐狸既有可能是赤狐,也有可能是沙狐(藏狐報恩計劃失敗),至於怎麼分辨這兩種狐狸……得看顏色,得看臉。
  • 都說狐狸是「狡猾」的代名詞,可這種狐狸的智商比野豬都低
    提起狐狸,大家都會覺得狐狸是一種狡猾的動物,在伊索寓言裡,就有這樣一則故事,狐狸想吃烏鴉嘴裡的肉,就誇烏鴉唱歌好聽,烏鴉一開口,肉便掉到了狐狸嘴中。然而並非所有的狐狸都這麼聰明,有這樣一種狐狸,它叫藏狐,它的智商比絕大多數犬類動物都低,甚至比野豬的智商都低。
  • 《狡猾的尖嘴狐狸》白面郎君-協助拍攝
    狐狸的生活環境範圍較廣,森林、草原、荒漠、山區、平原都能適應,均有分布。哺乳綱,食肉目犬科動物。屬於一般所說的狐狸,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實際上狐狸是民間對這一類動物的通稱,種類繁多,分北極狐、赤狐、銀黑狐、沙狐等。性格機敏膽小,常在古代神話中以狐狸精出現,雖在遠古也曾作為圖騰,但從不出現於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與狡詐鬼祟相關聯。多年來,狐妖狐仙,在各種小說及趣聞中形成一種獨有的妖精文化 。
  • 《聰明狡猾的狐狸》母大蟲-協助拍攝
    屬於一般所說的狐狸,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它們靈活的耳朵能對聲音進行準確定位、嗅覺靈敏,修長的腿能夠快速奔跑,最高時速可達50km/h左右,所以主要以魚、蚌、蝦、蟹、鼠類、鳥類、昆蟲類小型動物為食,有時也採食一些植物。實際上狐狸是民間對這一類動物的通稱,種類繁多,分北極狐、赤狐、銀黑狐、沙狐等。
  • 很可能是沙狐
    但是,從體型、動作來看,這應該不是一隻兔子,很多網友也紛紛提出質疑,但說什麼的都有:老鼠、狐狸、土撥鼠、貂、狼、狗……據中科院動物所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張勁碩分析,這隻動物有大尾巴,但沒有長耳朵,是兔子的可能性很小;從身體的輪廓和比例分析,蓬鬆的尾巴、跑起來的姿勢、警覺的狀態,大致判斷它是狐狸的可能性大;四子王旗有赤狐和沙狐,最有可能是沙狐。
  • 淺說五大家仙,你所不知道的狐仙,狐狸
    狐仙,即狐狸,在傳聞神話中,狐狸透過修煉,吸收日月精華,能夠化身成為人形,最終達至不死狐仙。在我國北方地區狐仙信仰曾經十分興盛,狐仙廟也在北方地區分布甚廣。狐狸我們一般所說的狐狸即紅狐、赤狐或曹狐是哺乳綱,食肉目犬科動物(ps:狐狸是犬科動物,和狼、狗、豺同科不同屬)。
  • 沙狐現身,見過嗎?
    >酒泉廣播電視臺微信號:jqtvwxpt近日,金塔縣東壩鎮下新壩村村民報警稱,他們村莊周邊經常有狐狸出沒,隨即聯繫金塔縣森林資源管理站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調查。根據村民的反映,隨行記者在金塔縣東壩鎮下新壩村一處沙丘地帶發現了狐狸的洞穴。不一會兒,一隻小狐狸從洞口探出腦袋警惕地觀望,在確定周圍沒有危險後才從洞內鑽出,呆萌的樣子顯得十分可愛。
  • 狐狸界行走的表情包:藏狐,靠顏值低走紅,一張臉寫滿了嘲諷鄙視
    但是我們來想一下,如果蘇妲己是一隻藏狐,那……藏狐,號稱狐狸界行走的表情包,一張方臉在狐狸家族中顯得格格不入。一向被人們稱為史上顏值最低狐狸,憑一己之力拉低了狐狸界的平均顏值。尤其是人們還能從這隻狐狸臉上看出來嘲諷的表情,就好像在說:呵,愚蠢的人類,是你們欣賞不了我的美貌。
  • 一小狐狸太美了,網友說,我不會說周王對顏色著迷
    狐狸,一種出現在人們嘴裡的動物,總是加上「精」,事實上很少有人真正見過狐狸,但是狐狸的形象流傳了幾千年。最主要的圖像是一個狐狸精。商紂王和蘇妲己的故事代代相傳,蘇妲己是狐狸精神,紅顏是國家和人民的災難。狐狸的形象可能被這個故事妖魔化了。
  • 狐狸頻現北京,赤狐潭柘寺曬太陽,白狐房山偷雞蛋,銀狐靈山討食
    儘管北京是赤狐的棲息地之一,但赤狐在北京野外也絕跡多年。那麼,這些狐狸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動物學家分析認為,北京郊區出現的這些狐狸並非野生動物,很有可能是被人放生在這裡的。01赤狐來到潭柘寺曬太陽,還時不時在觀音殿附近散步北京門頭溝區的潭拓山上,有一座十分出名的潭拓寺。
  • 李現談《赤狐書生》最大挑戰 特意看《動物世界》觀察狐狸
    李現記得,進組之前大概有一個半月的時間,自己一直在圍讀劇本、排練、走戲,還用了很長時間跟導演去溝通人物小傳,「我們會去分析,白十三在年幼的時候是怎樣的成長,稍微成年一點是怎樣的成長,跟王子進一起趕考後,劇本沒有寫到的部分,他又是怎樣的成長。
  • 狐狸捕食貓咪,下一秒卻狼狽不堪!貓:本喵不發威,當我是KT貓?
    狐狸捕食貓咪,下一秒卻狼狽不堪!貓:本喵不發威,當我是KT貓?狡猾的狐狸常常光顧人類的城市,如果遇到貓咪時,又會發什麼趣事呢?貓咪作為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寵物,或許很多人都覺得貓咪呆萌,但千萬不要被它們呆萌的外表欺騙了,一旦貓咪發飆。
  • 世界上最「欠揍」動物,長得跟鬧著玩似的,卻是我國的保護動物!
    在我們的認知世界裡,無論是哪種狐狸,它的外表和毛髮都非常漂亮。畢竟,神話小說中的「妲己」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深刻的形象。民間還有一種說法,狐狸被描繪成陰險狡詐的形象!但當人們看到狐狸的時候,他們也會對它們產生一些想法,但凡事都有例外。
  • 在冰雪覆蓋下北海道寬廣的原野上,遭遇赤狐
    冰雪覆蓋下北海道寬廣的原野在前往女滿別機場路上,森林邊緣突然出現一隻漂亮的狐狸,這是一隻赤狐。慢慢地我們距離越來越近,它注視我們一會,發現沒有什麼危險後,在雪地上翻騰起來,不知道它在尋找什麼,尋找食物嗎?由於需要到機場按時登機,我們觀察赤狐一陣後開車離去。
  • 科普了,嫦娥五號著陸時守衛在旁的小精靈,草原的守護者:沙狐
    答案是「沙狐」。★1、沙狐的生活習性沙狐(Vulpes corsac),又叫東沙狐,體長50~60釐米,體重約2~3千克,約莫和一隻大體型的寵物狗差不多,而尾巴卻長達25~35釐米,是典型的「大尾巴狐狸」。
  • 狐狸遭猞猁攻擊,公狐被咬死母狐獲救,母狐生崽後常帶野兔來家裡
    赤狐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狐狸,纖長的身子,長長的臉頰,尖尖的嘴巴,一對耳朵直直地立著,不怎麼漂亮,但對聲音能進行準確定位;它的腿腳儘管有點短,但爪子卻很鋒利,而且奔跑的速度也出奇快。被一身棕紅色的皮毛,尾巴又粗又長,不僅有防潮、保暖的功效,睡覺時還能當作枕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