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者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 因收購航發巨頭受阻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觀察者網

原標題:收購航發巨頭受阻,中國投資者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

(觀察者網 訊)中企與烏克蘭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Motor Sich)的投資和合作多次受阻後,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仲裁,要求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8億元)的賠償。

烏通社12月5日援引北京天驕公司在烏克蘭合作夥伴DCH集團的新聞稿稱,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克蘭政府,根據烏克蘭政府與中國政府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克蘭提出國際仲裁。

DCH集團官網聲明

而DCH集團11月17日發布新聞稿稱,早在今年9月4日,馬達西奇的中國投資者就向烏克蘭司法部提交了投資糾紛通知,認為烏克蘭政府「侵佔了中方投資」,侵犯了1992年中烏投資協定框架下中國投資者的權利。

因此,中國投資者決定聘請包括威凱平和而德(WilmerHale)、歐華(DLA Piper)以及鴻鵠(Bird & Bird)在內3家國際律所,就投資糾紛向烏克蘭政府提出35億美元的賠償。而烏克蘭的阿辛格律所(Arzinger)將在國際仲裁中,擔任烏克蘭法律的顧問。

在烏克蘭和美國方面的阻力下,中企投資馬達西奇之路可謂坎坷。馬達西奇是烏克蘭唯一的航空發動機工廠,建於1907年。作為前蘇聯的重要國防企業,馬達西奇主要製造軍用飛機、巡航飛彈和直升機的發動機,這家公司還曾為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設計引擎。

冷戰結束後,馬達西奇長期為俄羅斯軍方提供直升機發動機。然而,2014年的烏俄衝突後,烏克蘭宣布對俄軍售非法,導致該公司的業務嚴重受損,利潤從11億美元下降到4.8億美元。

早在2017年,中方曾提出收購馬達西奇,但烏克蘭安全部門介入進行阻撓,同時凍結了馬達西奇的產品庫存。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2019年8月又出面阻攔中方收購,他在G7峰會結束後前往烏克蘭,其中一次會議就涉及了馬達西奇問題。博爾頓試圖推動反壟斷委員會否決中國的收購。

2018年11月,天驕與馬達西奇聯合參加珠海航展 中國航空新聞網圖

去年12月15日,馬達西奇總裁博古斯拉耶夫曾表示,已將公司股份出售給了中國企業。中國企業承諾,將在2年內對其投資2.5億美元。烏通社消息稱,中企取得的馬達西奇股份超50%,但仍在接受烏反壟斷委員會的調查。

2天後,北京信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澄清公告,表示經公司核查,截至目前,反壟斷申請尚在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審核過程中,尚未取得最終核准。近期媒體報導所稱烏克蘭反壟斷部門已批准中資對馬達西奇公司的收購不屬實。

隨後,根據DCH集團說法,雙方的糾紛一直延續至今。今年10月28日,DCH發表聲明稱,公司已代表天驕公司第三次向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提出申請,獲取收購馬達西奇股份的許可。「而在此之前,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已經兩次在沒有經過實質性審議的情況下,將DCH和天驕公司的類似申請退回。」

DCH稱,公司已第三次向烏反壟斷委員會提交申請,前兩次「未經過實質性審議」

外界有分析認為,烏克蘭取消收購交易是迫於美國壓力。今年8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達了對中國計劃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的關切。

烏克蘭「112」新聞網報導稱,DCH集團主席奧列克山大·亞羅斯拉夫斯基(Oleksandr Yaroslavsky)11月26日曾向烏克蘭總統和總理發表公開信稱:「作為一名真誠效忠於國家的烏克蘭公民,一名關心國家經濟增長的商人,我認為我有責任阻止未來可能嚴重損害我國財政狀況和國際聲譽的不利事態發展。」

俄政治和經濟學家杜德恰克評論認為,基輔叫停收購的舉動可能意味著摧毀一家有前途和機遇的企業。他說,像馬達西奇這樣的企業不可能不引起投資者的興趣,但烏克蘭當局沒有看到外國投資對其國民經濟的幫助以及提高工業效率所帶來的希望之光,以犧牲烏克蘭企業為代價來討好美國。

相關焦點

  • 收購航發巨頭受阻,中國投資者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
    (觀察者網 訊)中企與烏克蘭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Motor Sich)的投資和合作多次受阻後,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仲裁,要求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8億元)的賠償。烏通社12月5日援引北京天驕公司在烏克蘭合作夥伴DCH集團的新聞稿稱,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告知烏克蘭政府,根據烏克蘭政府與中國政府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烏克蘭提出國際仲裁。
  • 中國投資者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 馬達西奇公司收購最新消息
    中企與烏克蘭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Motor Sich)的投資和合作多次受阻後,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仲裁,要求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8億元)的賠償。
  • 違反中烏協定,中方投資者申請國際仲裁,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
    近日,因為違反中烏協定,中方投資者就申請了國際仲裁,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元。這同樣是美國在背後搗鬼,但不論美國有什麼樣的動作,中國前進的腳步不會停下,中國取得的進步只會越來越大,中國崛起之路美國無法阻擋。
  • 收購馬達西奇被拒後,中方向烏克蘭政府索賠228億,烏議員要求白宮買單
    近幾年來,中國企業一直想收購烏克蘭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但是中國企業跟馬達西奇公司合作多次遭到美國阻撓,最終無奈之下,中國投資者已經決定向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仲裁,要求烏克蘭政府賠償35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是228億元。根據烏通社12月5日發布報導,中國投資者也已經就該案件向國際提起仲裁,告知烏克蘭政府。
  • 向烏克蘭索賠228億!馬達西奇廠內一片狼藉,白宮陰謀終於得逞了
    馬達西奇公司是烏克蘭唯一的航空發動機工廠,其在發動機上擁有眾多先進高端的技術和經驗,曾是蘇聯時期重要國防企業,蘇聯解體後該公司依舊為俄羅斯提高發動機,每年都會獲得豐厚的利潤。但自從俄烏鬧翻後,烏克蘭徹底倒向北約,馬達西奇公司被禁止對俄進行軍售,讓該公司收益大減,甚至已經快到維持不下去的地步。
  • 收購馬達西奇被拒,中企申請國際仲裁,要求烏克蘭賠償228億
    據俄媒報導,12月7日,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股東之一DCH集團發布聲明,聲明中指出中國投資者已經向相關機構申請國際仲裁,要求烏克蘭賠償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28億)。 需要注意的是,該集團的聲明內容中顯示,本次索賠對象為烏克蘭政府。
  • 收購馬達西奇泡湯,烏方被要求賠償228億,烏克蘭要求美國買單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有不少媒體報導了關於我們收購馬達西奇公司事件的後續。據介紹,我國收購烏克蘭這一公司的計劃就此泡湯了,不過,這個事還沒完。據媒體介紹,在這一事件上,馬達西奇公司的行為屬於違約。
  • 馬達西奇風波後續,中企向烏克蘭索賠228億,烏議員要求白宮買單
    近日,中國和烏克蘭有了摩擦,同樣是美國在背後搗鬼,馬達西奇風波有了後續,中企向烏克蘭索賠228億元,而烏克蘭議員指出,這應該由白宮來買單。不管怎樣,烏克蘭需要做出決定了,是繼續跟隨美國被美國訛詐,而是拿出獨立主權國家的樣子,選擇和中國合作。
  • 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申請被拒,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出國際仲裁
    【環球時報記者 張武 王臻】「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申請國際仲裁。」據俄新社8日報導,因烏克蘭違反與中國的相互保護投資協定,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已對烏克蘭政府提出國際仲裁,要求後者賠償35億美元。
  • 中國企業收購烏克蘭馬達西奇航空公司失敗,索賠35億美元
    烏克蘭的馬達西奇曾是世界主要飛機發動機生產企業之一,蘇聯時期被譽為「動力沙皇」,航發產品出口到90多個國家。北京信威科技集團旗下的天驕航空,與烏克蘭DCH集團2019年收購馬達西奇50%以上的股份,但多次無法通過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的核准。
  • 收購馬達西奇被攪黃,中企要烏克蘭賠228億
    圖為馬達西奇公司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收購馬達西奇公司的生意被徹底攪黃,在烏克蘭終止合同後,中企要烏克蘭賠償228億,對此有網友表示,中烏合作項目告吹,難道是美國下黑手成功了
  • 收購馬達西奇徹底無望!投資方已申請國際仲裁,將索賠228億
    而作為烏克蘭航空巨頭的馬達西奇公司為了謀求生存之路,積極開展自己的業務,希望能夠通過與別國一起合作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早些時候,我國作為投資者收購了馬達西奇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但是就在一切都順利進行的時候,美國卻突然出來橫插一腳,而烏克蘭方面迫於壓力也立馬宣布暫停收購交易。
  • 收購馬達西奇黃了,烏克蘭法院禁止售出,中企蒙受損失已起訴索賠
    作為世界航空領域的巨頭之一,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在過去數十年裡經歷了大起大落。最鼎盛時期,在前蘇聯強大的國力支持下,被外界譽為「動力沙皇」,公司設計生產的多款發動機被裝配到米系直升機,以及安系大型運輸機之上,造就了許多經典的航空作品,例如安-124、安-225重型運輸機以及米-28、卡-28直升機等。
  • 中企對烏克蘭索賠228億!馬達西奇廠內混亂不堪,白宮還是得逞了
    現如今中國企業已經向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仲裁,指控烏克蘭公司非法搶佔中企資產,要求賠償228億人民幣。中國企業試圖收購馬達西奇公司據了解,在蘇聯時期,馬達西奇公司是一家生產發動機企業,為蘇聯時期遺產,是世界上生產發動機巨頭。
  • 烏克蘭攤上事了?中企索賠馬達西奇229億!三次叫停收購後果嚴重
    而就在近日,由於烏克蘭國內的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企收購馬達西奇的申請,根據前期相互之間的保護協議,中國投資者已經提出了國際仲裁,要求烏克蘭賠償35億美元,約合229億人民幣的違約款,烏克蘭這次,可是攤上事兒了。目前烏克蘭國內的經濟情況日漸走低,處於低迷狀態,這個時候烏克蘭還將馬達西奇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上,不管是對烏克蘭政府,還是對馬達西奇自身,都沒有好處。
  • 收購馬達西奇徹底泡湯,烏克蘭面臨35億巨額索賠金
    01.天價索賠!烏克蘭面臨35億高昂債務 近年來,馬達西奇公司發展受阻,諾大的一個軍工企業卻訂單稀少,無力承擔龐大的支出,就這樣,為了尋求出路,該航空公司開始積極對外開拓,試圖引進外資重組,進而令其重新煥發生機,然而,當一切進展順利之際,馬達西奇收購卻突然生變: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收購交易,就連總統澤連斯基也指出,若外資收購本國重要軍工企業,或許會引發地緣政治風險
  • 馬達西奇公司投資者北京天驕擬向烏克蘭政府追索35億美元
    日前,烏克蘭DCH集團所有者雅羅斯拉夫斯基表示,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的中國投資者(即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子公司,下稱「北京天驕」)已聘請律師,擬向烏克蘭政府追索高達
  • 中國投資者訴烏克蘭政府
    2020年8月7日,據報導,中國投資者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天驕」)欲針對烏克蘭政府提起投資仲裁。爭端與北京天驕和北京信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威集團」)對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Motor Sich)的收購有關。
  • 中企提起國際仲裁,向烏索賠
    近段時間,有關中企收購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公司「馬達西奇」,卻遭到阻擾被迫維權索賠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甚廣。馬達西奇如今是烏克蘭境內唯一一家專門從事航發的製造廠,始建於1907年,是上世紀蘇聯體系內的核心國防企業,主要生產的產品是軍用飛機、巡航飛彈以及直升機的發動機。在這家百年老廠的輝煌歷史中,曾經設計、製造出全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安-255的引擎。
  • 索賠35億美元!收購馬達西奇徹底無望,烏克蘭面臨巨額賠償
    這兩個國家就是烏克蘭和俄羅斯。 近些年來,烏克蘭和俄羅斯終止了所有軍事合作。直接導致烏克蘭龐大的軍工產業陷入「無米下炊」的被動局面,缺乏足夠的訂單,烏克蘭軍工企業舉步維艱,曾經高度依賴俄羅斯的航空工業更是如此。為了尋找生路繼續發展,烏克蘭航空巨頭馬達西奇積極對外開拓,希望能夠引進外資重新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