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不可不知!

2020-12-14 國學大觀園

我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唐宋詩詞和民間俗語,是雅俗共賞,相得益彰,滿足了各個層次民眾的文化需求,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文化食糧。說到俗語,人們一下就能想起很多,因為俗語通俗易懂,詞彙簡單,又透著哲理,說一遍就印象深刻,讀著也朗朗上口,深受人們的喜歡。

別看俗語簡單直白,但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都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讓人非常信服,容易讓人產生共鳴。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俗語,可能有不少人沒聽說過,畢竟我國的俗語文化浩如煙海。這句俗語是:「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究竟是什麼意思,「三口」是指什麼?

男怕三口吃

這句話的「三口」其實是說一大家的人口。可不單純就指一家三口人。過去的人受男尊女卑的舊封建制度的影響,都是男主外,女主內,掙錢養家是一個男人的責任。要是祖上積攢點財富,後代就高枕無憂了;可是多數的男人,家境不好,肩負家庭的重擔,一家老少的吃穿用,全是靠男人來承擔。

有的家裡人口多,大人孩子都要吃飯穿衣,孩子也要上學,一年的開銷很多,這些都得靠男人在外打拼才能如願以償。尤其是孩子的教育投資,更是萬萬不能省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從古到今,男人在社會打拼,在家是頂梁柱,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家庭的責任,男人們都義無反顧地扛了下來。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自己在外受到多大的委屈,也不能和父母妻兒訴苦,壓力非常的大。但當男人看見家人、孩子們燦爛的笑臉,就會立刻有一種自豪和滿足感。

老話說的男怕「三口」,不是怕家人的索取,是害怕自己不夠優秀,讓家人受苦。男人的自尊心強,要是自己家的生活不如別人,心裡就會內疚。現在的一家人,女人也出去工作,夫妻一起承擔生活的壓力,有女人的助力,男人心裡有了底氣,共同為社會和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女怕三口穿

為什么女人怕「三口穿」,這得從古人講起。以前的男人在外賺錢,女人都是主內。別看在家裡,操持家務也不輕鬆。有的男人不理解,認為女人在家輕鬆,其實過去的女人們要是讓出去做事,誰也不想呆在家裡。家務活是永遠幹不完的,還看不出成績。

以前女人們最費心的不是做飯,照顧家人,而是為家中的老老少少縫製衣裳。現在的人做衣服的少了,都是買現成的,連襪子也不補了,壞個洞直接扔掉,東西又好又便宜,女人們的家務活也不多,有時間去美容、遊玩,古代女子要是穿越到現代,簡直就進了天堂一般。

話說回來,以前的家庭,每個人的衣服都是家庭主婦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薄厚不同,都要早就預備好,家裡條件不好的,就對衣服也捨不得扔,還要「縫縫補補又三年」,女人要勤儉持家,老大穿完老二穿。

女人一年到頭,幹完家務,就得撿起針線包,勞動量是很大的,女人還要強,男人出門在外,穿的衣服陣腳都特別密實,男人在外穿著得體,女人也覺得很有面子。

過去的女人都怕「三口穿」,因為一年四季手不離針,一大家子人的衣服都由女人來縫製,確實是夠辛苦的,這句俗語也道出了女人生活的辛苦和無奈。

小結

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生活都不容易,都有各自要負擔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一個家庭中的夫妻二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扶持,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這句俗語,說出了人們在艱苦生活中的無奈,對於現在的人們,雖然不再怕「三口」,但生活的壓力依然存在,因為人們對物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這就形成攀比的現象,每個人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所以就要不斷地給自己施加壓力。

就像《易經》旅卦中的九四爻說的「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今日話題:你對這句俗語「男怕三口吃,女怕三口穿」認同嗎?歡迎在下方寫出自己的觀點,我們一起交流和討論。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俗語:「男怕三行,女怕三狼」,啥意思?老祖宗的告誡,句句在理
    所以在幾千年的漫長歷史中,流傳了許多俗語,比如"男怕三行,女怕三狼"就是其中之一。說到這句話,很容易想到另一句俗語:"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兩句俗語的意思是差不多的。那麼,俗語中的三行」和「三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怕三行,女怕三狼」,究竟什麼意思?可能你已經遇到了
    可見,俗語和詩歌也有相似之處,只是俗語更加容易理解,並且琅琅上口。我們都知道「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是什麼意思,那麼「男怕三行,女怕三郎」又是表示什麼呢?這短短八個字,值得我們好好品味。男怕三行「男怕三行」中的這個「行」指的是行業或是職業,再具體一點就是對未來職業的規劃。對一個男人來說,家境貧寒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上進心,對未來也沒有任何規劃或是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職業。以下就是三種老祖宗總結出的千萬不能做的職業。
  • 「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不僅如此,古人們的智慧還體現在了俗語當中。對於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和天氣等,總結出的一些比較通俗易懂又容易記住的話,就是俗語,俗語雖然話是很接地氣,但是卻也是很有用的,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的俗語都經常被人們提起。分析俗語中的意思時,我們在驚嘆老祖宗們的聰明之餘,還會深切體會到它們的用處。
  • 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到底是什麼意思?
    民間的俗語可以說是大智慧,最近芝麻君又從朋友那裡聽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俗語,那就是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說,好男人最怕的是騷女人的勾引,因為大部分男人即使沒有壞的想法,遇到了女人勾引,也很難坐懷不亂,最終還是會被蠱惑。而好女人呢,最怕的就是男人的撩撥,很容易讓心神蕩漾,最後被男人徵服。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的話有現實依據嗎?
    那時候並沒有「科學」這一說,很多解釋不通的事情,都會被他們論作鬼神之談。封建迷信的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尤其是權力越高者,越是相信玄學八卦之說。例如公元819年,憲宗皇帝就曾將法門寺的佛骨舍利迎至宮中供奉,想為自己和天下祈福,希望自己能長壽健康。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古人的總結很經典
    這句「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也是古人常說的俗語之一,但是這句話的意思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這句話究竟在講什麼?有沒有道理呢?男怕磨,女怕泡。這句話說的是說男人最怕女人整天纏著,而女人最害怕的是男人對他們太好了。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古人認為,世間萬物的發展,都離不開陰陽、五行的運行規律。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了八字命理、佔卜等文化分支,這類學問,常用來算命。古人對於命運,看得很神秘,他們認為,人的命運,跟出生時間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根據自己的出生時間,來預測命運。古人經過總結,流傳下來了一句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
  • 古人追女孩早有妙招:「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到底怎麼撩呢?
    這些俗語文化雖然表面意思簡單,卻充滿哲理,能在關鍵時刻警醒世人。俗語文化大多是民間文化的一種傳承,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體現。在俗語中有一句話叫「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字面意思簡單,卻隱含著追求女孩子的方法。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三撩有2層意思,指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以俗語和諺語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古人對傳宗接代一事非常重視,因此也就對尋找伴侶有著很多很好的經驗,比如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曾這樣說道:「樹怕三搖,女怕三撩」。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是真的嗎?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是真的嗎?在我國的農村,經常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前人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之後,現在依然被很多人掛在嘴邊。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老話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啥意思?值得一看
    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又是什麼原因會怕摸頭和摸腰呢?「男怕摸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男生害怕被別人摸頭。這是因為古代認為男人的頭不是隨便能被人摸的。日後要是能夠進入仕途,入朝為官的話,還會穿朝廷的官服,戴官帽,這時候帽子代表著他們的地位,所以他們的頭輕易不敢被碰,害怕碰掉頭上的帽子,被碰頭也是對他們的羞辱。女怕摸腰這句話的意思是女孩兒害怕被摸腰。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對孩子出生有何忌諱?
    延續古老的民間俗語有一句俗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講的大概就是孩子出生的時段的講究和忌諱。但是,這句古老的俗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古人對孩子出生到底有何忌諱?而這句俗語的依據又是什麼呢?
  • 古人經驗之談:「女怕摸中,男怕摸頂」是什麼意思,真的是這樣嗎
    在當下這個社會,流傳著許多老祖宗留下的俗語,這些俗語通常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在本期節目當中,小楊就與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叫作「女怕摸中,男怕摸頂」。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哲理呢?在本期節目當中,小楊就與大家來共同探討一下這句俗語。從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我們可以看出來,女人害怕被人摸自己的腰,男人害怕被人摸自己的頭頂。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古人為後世之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到達後人手裡,例如詩歌、歇後語、俗語。在這之中,俗語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最廣泛的語言文化時刻圍繞著我們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
  • 俗語「男怕孤女怕寡,狼怕託狗怕摸」,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每一段俗語都有著它從前在世人面前閃耀的風採,等待著好奇之人,去揭曉探索它那無窮無盡的魅力。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別出心裁的一位主角,它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在於啟迪後世子孫,就好似今天文章我們要介紹的兩大俗語。其中首當其衝的是:男怕孤,女怕寡。這句話從不同的角度品味,會有截然不同的兩層韻味,一者即為古義,可以注釋為男怕孤辰,女怕寡宿。
  • 老祖宗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有無科學依據?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俗語之一。 第一、女怕午時生 「女怕午時生」的表面意思非常明確,那就是女孩子出生的時間,一定要儘量避開「午時」。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答案跟你想像不太一樣
    比如說:女大三,抱金磚,又比如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等等,諸如此類的民間俗語,我們一下就能明白其中蘊含的深意,明白古人的超群智慧。但也有一些俗語,我們乍一看,就會陷入「雲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比如說關於生孩子,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叫做:「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大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都有些不知所以然,不知道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的同時,也想去探究這句話背後的深意。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像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前半句用柿子和犁來形象說明男人和女人為人處事的觀點,後半句跟農村的養殖有關。1、男怕柿子的意思是,男人怕別人把自己當作軟柿子來捏,也就意味著自己軟弱無能,被人欺負而不敢說話,還有一層意思是因為以前是男人主外女人主內,男人早上空腹吃柿子外出做工,容易生病,男人是一家之主,如果生病了,身體垮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散了。2、女怕梨有兩層意。
  • 古人講:「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引言古人比較相信天命,當時人們對於自然界的了解程度不高,因此認知也有局限性。古人的很多觀點都缺乏科學依據,這些觀點大多與封建迷信有關。比如古人在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上就有這樣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