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蜇人」特別痛,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價格是黃辣丁的7倍

2020-12-24 三農小七

導讀:這種魚「蜇人」特別痛,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價格是黃辣丁的7倍,價格很高,味道很鮮美。

文:三農小七

《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這句話是劉邦手下大將樊噲說的,原文是: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意思我就不細說了,但演變後的意思很多人都聽說過,或者很多人都說過,這句話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但「砧板上的魚又如何?也有反抗的時候!」

而且,有一種魚,反抗起來還特別兇猛,即便被打撈或者釣了起來,放到了砧板之上,也是很厲害的,時常會蜇傷人,在溼度大的地方能夠生存12小時左右,拿到砧板上也很鮮活。這種魚它的肉質鮮美,卻自帶「兵器」,估計若真有龍宮,龍王爺的蝦兵蟹將裡此魚應該也有一個席位。

這種魚很「瘋狂」,喜歡攻擊靠近它的東西,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其實不是,在農村,它被稱為「瘋子魚」或者「蜂子魚」,「水蜂子魚」等等(蜂子,民間對於蜜蜂,黃蜂,牛角蜂一類昆蟲的統稱)。

01水蜂子魚科普

水蜂子魚,原名白緣鰑,是屬於鯰形目鈍頭科鰑屬的一種淡水魚類,主要分布在長江上遊的各個支流水系,金沙江水系之中也有它的存在,魚個頭不是特別大,喜歡生長在水域的底層。

它的胸鰭外面看著是很光滑的,但貼近身體的那一側有鋸齒,抓它的時候也得小心,頦須也比較長,一般身體多長就有多長,它喜歡生長在水底的洞穴或者石頭縫隙之中。估計其作用和貓咪的鬍鬚差不多,用來丈量洞口的大小,背鰭、胸鰭有毒刺,會蜇傷人或者其他魚類。

02水蜂子魚的價值

水蜂子魚有三枚毒刺,釣魚人或者捕魚者抓它時候,可能不認識它,往往一把抓過去,殊不知被它刺傷比黃辣丁(黃顙魚)還痛,比被「蜂子」比如大黃蜂蜇傷還疼。但它的食用價值很大,它的肉質細嫩,湯色雪白,味道很好。

水蜂子個子不大,由於比較兇猛,這種叫白緣鰑的水蜂子魚往往吃食動作比較大,釣到的機率非常大。而在市場上,它的價格卻很高,在市場上,野生的水蜂子魚一般能夠賣到700元一斤,價格是黃辣丁的7倍,野生的黃顙魚(黃辣丁)大概100元一斤左右。水蜂子魚經濟價值特別大,養殖的也能賣2、300元一斤。

養殖的黃顙魚

03水蜂子魚能養殖嗎?

水蜂子魚的生存能力特別強,若空氣溼度大,它可以在陸地上生存12小時左右,即便是很少的水中,也能夠存活。

但是,它喜歡生長在高山冷水之中,是著名的冷水魚之一,生長速度很慢,最適合它生長的溫度是0上5度到15度之間。且即便是這樣的環境中,生長速度也是很慢的,一年大概能長50克左右,價格昂貴也是可以理解的。

04結束語

水蜂子魚是長江支流常見的魚類,在野外垂釣的時候,若餌料腥味很早,比如加了紅蟲粉,蝦粉的時候,還是可能釣到它的。

特別是用紅蟲,蚯蚓,麵包蟲等垂釣,更容易釣到黃顙魚或者水蜂子魚。但很多人可能不認識水蜂子魚,常把它也誤認為是黃顙魚了。它們都有毒刺,但水蜂子魚的刺蜇人特別疼,比被黃顙魚(黃辣丁)蜇傷更痛。

回憶童年,釣到水蜂子魚的機率特別大,那時候相信底層的魚更大,更多,所以釣餌都是放到水底的,釣起來的都是黃顙魚,水蜂子魚之類的多,還傻傻的覺得都是「黃辣丁魚」。不過,水蜂子魚的味道更好吃,個頭不大,油炸,煲湯都是人間美味,是一種魚中珍品,加上如今數量不多,生長又慢,價格特別貴。

讀者朋友們:你們分得清楚水蜂子魚(白緣鰑)和黃顙魚(黃辣丁)嗎?您以前有沒有釣到過水蜂子魚和黃辣丁魚呢?歡迎大家留言哦。

曾是九大仙草之一,能長成「人形」?李時珍:強筋骨,補肝腎

雞樅菌下的「寶貝」,補氣堪比人參,1斤能賣2000元,採挖的人少

古代燕窩是貢品,一種平民「燕窩」竹林就有,價值高少有人採集

生長3年不足10釐米,養殖的也要500元一斤,記住它的樣子可能發財

這瓜想吃全靠打,畝產八千斤卻不賣瓜只賣種子,種植的農民還不多

相關焦點

  • 這種魚身上有刺會蜇人,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價格是黃顙魚的7倍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魚只要一從水中撈出,折騰不了幾分鐘就會失去戰鬥力,但是今天要說到的這種魚和我們常見的魚大有不同。這種魚特別的兇猛,不僅僅是在水中這樣,即便是已經撈出水中超過12小時,放到案板上依然兇猛無比,它們身上自帶兵器,稍不小心就會被它蜇傷。
  • 水蜂子的價值營養比黃辣丁高很多,卻常被誤認為黃辣丁
    在野外勞作,難免會遇到一些昆蟲或者蛇之類的東西,也有很多人被毒蛇咬傷過。其實在大山裡,除了蛇和昆蟲會咬人之外,還有一種生物會攻擊人類,這種生物就生活在河裡面。喜歡垂釣的朋友都知道黃辣丁魚身上有三根刺非常硬,不小心就會被它扎傷,而且一旦被扎傷後傷口會出現腫痛的症狀。但在大山深處的小溪裡,有種魚看似很像黃辣丁的魚,它的刺含有毒性,只要被它扎傷過,就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
  • 這種魚很像黃顙魚,常常以假亂真,各位釣魚人,你們認識這種魚嗎
    提到黃顙魚,可能多數釣魚人都比較熟悉,黃顙魚分布範圍廣、適應能力強、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因此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外出釣魚時,能釣獲一些黃顙魚便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小編最近發現了一種魚,這種魚從外觀上來看,跟我們經常垂釣的黃顙魚極為相似,如果把它們跟黃顙魚混在一起,我想那些對魚兒不太熟悉的人,是很難分辨出來的吧。大家先來看一看這種魚的照片,是不是第一眼看上去就跟黃顙魚似的?這種魚除了在身形上跟黃顙魚極為相似外,連身體構造也極為相近,這種魚其實原產於美國,學名叫「雲斑鮰」。
  • 常被錯認成黃顙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
    導讀:常被錯認成黃顙魚,能長到1米,俗名「牛尾巴魚」,如今大量養殖在野外的水域之中,有很多長得十分相似的魚,有可能它們都屬於同一類,是近親的關係。黃顙魚是市面上十分常見的魚,顏色金黃、無鱗,非常容易辨認。
  • 黃辣丁的做法大全,愛吃魚的快看看吧!
    黃辣丁學名是黃顙魚,又名黃骨聰,黃丫頭、翁公魚、鋼針、戈艾、吱戈艾、黃刺公、疙阿、疙阿丁、黃臘丁、嘎牙子、昂刺魚、黃鰭魚、三槍魚、黃刺骨、黃牙鯁、王牙、黃嘎牙,刺疙疤魚,刺黃股,黃蛟,汪丫魚,毛泥鰍,黃骨頭,廣布於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
  • 被「忽視」的長江石扁頭,偶爾有人釣起,卻被錯當成黃顙魚
    鯉魚、草魚、鯽魚等常見魚種,大多數人都很熟悉,不會搞錯,尤其是釣魚愛好者,對它們的體型特徵如數家珍,熟悉無比。然而,一些不太常常能碰見的魚,許多人因為對它不夠熟悉,總是會將其錯認。長江君一看,這是一個不錯的科普機會,於是馬上將其分享到動態裡,沒想到引起大量網友的關注……有人認為這是條鯰魚;有人說是江團,也有說是江黃魚、牛尾巴的;還有人認為這就是條黃顙魚(即俗稱的黃辣丁、黃鴨叫)……其實,這是一條「被人忽視已久」的大鰭鱯,屬於鯰形目、
  • 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老漁民自己都愛吃
    而在舅爹家的飯桌上,我一般只能看到黃辣丁、桂魚、綠豆魚、麥穗魚、黑魚這5種魚,當我問舅爹為什麼您常買這5種魚時,舅爹說:「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而且很多老漁民捕到了這5種魚,有時候都捨不得賣呢,他們自己都愛吃呢。接下來胡師傅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5種魚。
  • 一年長不到一兩,不少人以為它是鯰魚,價格昂貴,養殖的卻不多
    導讀:一年長不到一兩,不少人以為它是鯰魚,價格昂貴,養殖的卻不多在農村老家的山澗泉水之中,生活著一種長不大的魚,它的外形看上去和小鯰魚很像,都是那種滑不溜秋的樣子,很多人第一次見到它還以為是沒長大的鯰魚。
  • 黃顙魚黃骨魚苗批發
    黃顙魚有名黃骨魚,是一種生存和適應能力極強的淡水魚,而且不管是河流還是池塘都可以養殖黃顙魚。黃顙魚養殖周期較短,雖投入較大,但產出高,獲利也比較大。一個6.5畝的塘口,在八月份能買10000斤魚,到九月又可賣12000斤魚,而池塘裡還約有4萬斤魚,養殖7個月,產量超過60000斤魚。那要達到畝產黃顙魚10000斤,這種養魚技術可真不錯。下面我還談談這個養魚經!首先第一池塘的條件很重要,在養黃顙魚的池塘底部我們最好用泥沙打底,養魚還很重要的是還要注意的是池塘必須有排水口和進水口。
  • 好吃的黃辣丁做法,小小的個頭,大大的美味
    圖片來源於網絡說起黃辣丁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它是一種河魚,我們那個地方叫「嗝鴨丁」,還有的叫「黃鴨叫」「黃骨魚」「黃蜂魚」等等叫法,各地的方言叫法都不一樣。圖片來源於網絡清蒸黃辣丁做法簡單,首先買回來新鮮黃辣丁(家住農村的話,很多池塘裡都有),宰殺清洗乾淨,兩邊魚肉劃花刀;黃辣丁加薑絲,蔥段,料酒醃製十分鐘;醃製好的黃辣丁放蒸鍋上蒸二十分鐘,蒸好後把薑絲蔥段取出,魚肉上放新鮮的蔥絲,淋上蒸魚豉油
  • 這種魚不常見,吃起來香辣清脆,味道更是歷久彌香
    說起川菜,小夥伴們腦子裡浮現的一定是滿滿的紅色吧,那感覺就好像你看視頻,川菜一出現,突然整個屏幕都成了紅色,哈哈,菜是紅色的,湯也是紅色的,那絕對是川菜最吸引人的部分了,當然這有點言過其實了,川菜並不都是紅紅的一片,也有一些色澤鮮豔的,比如回鍋肉,板慄燒雞等,但基本都以麻辣作為主攻調味。雖然小編並不怎麼吃辣,但也不妨礙我對於川菜的喜愛。這不,我今兒就來給你們介紹一道菜,它叫做水煮黃辣丁。
  • 鄉野間有種河鮮像鯰魚,會叫又會扎人,如今100元/公斤難尋
    鄉村長大的孩子抓過或者見過這種魚,學名黃顙魚,別稱有昂刺魚、嘎牙、黃鰭魚等,在我國分布廣泛。在鄉野的河流裡,以前可以經常抓到它們。不過抓這種魚比較危險,如果一不小心,被它的背鰭和兩個胸鰭的前端的骨刺扎到,受傷部位會又癢又痛,隨即就腫脹起來,也沒有心情聽它的「叫聲」了。
  • 黃顙魚、羅非魚等多魚種價格維穩,草魚領漲0.4元/斤!| 一周塘...
    黃顙魚、羅非魚等多魚種價格維穩,草魚領漲0.4元/斤!,鯉魚、南美白對蝦較上周價格呈下跌趨勢,鯽魚、羅非魚、黃顙魚、生魚、加州鱸魚價格與上周持平。特種魚:廣東中山生魚存塘僅2-2.5成,流通順暢,價格與上周持平;廣東、湖北、四川黃顙魚存塘較少,浙江新魚陸續上市,市場消費還未完全恢復,價格與上周持平;江蘇吳江地區加州鱸成魚存塘不到1成,魚販到處找魚,養殖戶惜售待價,價格與上周持平。南美白對蝦:華南地區對蝦漲跌不一,汕頭、潮州、揭陽主要以出小蝦為主,凍廠需求增加,價格呈上漲趨勢。
  • 釣了條「招財貓」,外觀酷似黃顙魚,肥嘟嘟的很可愛,求釣友鑑定
    對於我們眾多釣魚人來說,在魚兒們習性變化之後,及時地進行自我調整,往往能有效地提升最終的上魚率。在這個春末夏初的時節裡,黃顙魚這種分布範圍廣泛且營養豐富的魚種也日漸活躍了起來,不論是在白天還是夜晚,黃顙魚也總能被釣獲上岸,因此,在這個時節裡,不少釣魚人也都開始以垂釣黃顙魚為主。
  • 釣黃鋒魚民間流傳經典窩料
    在我美麗的家鄉廣西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水資源,在這些遍布優質的淡水水域中生活著這麼一種魚,它就是黃鋒魚(廣西叫法)。全國各地還有多種叫法:四川的黃辣丁,有的地方也叫黃角丫,昂刺,黃骨魚,黃顙魚。儘管叫法不一但是魚卻還是這種魚。
  • 及時安全有效防控,解決黃顙魚小瓜蟲難殺問題!
    小瓜蟲主要寄生在黃顙魚的皮膚、鰭、鰓、頭、口腔及眼等部位,嚴重時魚體渾身可見小白點,故稱白點病。其實,這是因為當黃顙魚身上寄生小瓜蟲時,魚的皮膚會分泌大量的粘液,當殺蟲藥施入水體後,粘液和皮膚把藥液隔離,很難深入殺蟲。如果小瓜蟲鑽入黃顙魚皮膚或鰓之後,藥物就更難以進入對它們起作用了,這就是小瓜蟲難殺的主要原因。
  • 你可能釣到假的黃辣丁!4種分辨方法,前2種簡單,後2種最難辨
    但是隨著魚獲的增多,出釣次數的增加,再加上傳到網上的視頻和圖片,很多粉絲指出我釣到了假的黃辣丁!說釣到的其實是三角峰魚,這一度刷新了我的認知,可能是之前釣的比較少吧,於是我反覆研究查資料,得出了以下4種方法,來辨別真假黃辣丁。
  • 農村這種水果常被誤認為楊桃,其實營養價值更高,果實還能泡茶喝
    在現代的生活中,人們或多或少的吃過很多種不同的水果,而每一種水果的營養價值也是有差異的,這就造成目前市場上的水果價格出現了高低不一的排名,越是品質好的水果,排名也越靠前,市場種植效益也更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農村這種水果常被誤認為是楊桃,人們叫它三斂果,一般生長在南方熱帶地區,因它喜歡在溫暖
  • 養殖這三種無鱗魚,利潤非常豐厚,選擇養殖年賺五六萬沒問題
    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愛食用的肉類食物之一。魚的種類很多,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還是水產養殖中比較賺錢的一個行業,所以市場上銷售的魚多數是漁民養殖的,不同種類的魚養殖方式是不同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根據養殖魚類的了解,無鱗魚價格往往比有鱗魚高,而且養殖利潤非常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