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訊 綏濱縣堅持準備在前、謀劃在前,努力在拓寬選育渠道、加大培育力度、注重使用管理、強化激勵引導上下功夫,著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群眾公認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切實為村「兩委」換屆選舉保駕護航。
拓寬領域「選苗子」,充實後備幹部隊伍。採取組織推薦和群眾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從致富帶頭人、種養殖能手、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等各類優秀人才中選拔。同時,積極鼓勵各村有帶領群眾致富增收的本領和願望、熱心公益事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黨員群眾「毛遂自薦」,由鄉鎮黨委組成考核組,對確定的人選進行文化水平、能力素質、群眾基礎等方面的綜合考察,擇優確定為村級後備幹部,納入村級後備幹部庫培養管理。截至目前,全縣村級後備幹部庫共有357人,35歲以下佔40.6%。
跟蹤管理「育苗子」,提升後備幹部能力。制定下發了《綏濱縣村級後備幹部「上掛培養」實施辦法》,第一輪選派了160名村級後備幹部上掛鄉鎮跟班學習,對動機不純、覺悟不高、擔當意識不強的及時進行了調整,第二輪選派150名村級後備幹部繼續上掛鄉鎮跟班學習。實行「3+1」培養聯繫人制度,由鄉鎮領導幹部、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與357名後備幹部結成幫帶對子,通過談心談話、言傳身教,幫助提高責任意識和工作能力。依託鄉鎮黨校、綏濱黨建先鋒公眾號、微信群等陣地,重點圍繞黨中央和省市縣委各項方針政策以及脫貧攻堅、基層黨建、基層治理等內容培訓村級後備幹部,確保其能力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強化鍛鍊「用苗子」,發揮後備幹部作用。採取交任務、壓擔子等方法,安排後備幹部擔任政策宣傳員、糾紛調解員等職務,參與村級事務管理,讓其在實踐中積累處理村級事務、開展群眾工作的方法經驗。推行後備幹部動態管理制度,督促村級後備幹部每半年向村黨支部匯報一次工作情況,每年年底由村黨支部對其進行一次考核。對思想鬆懈、工作不力的後備幹部及時清理出隊伍;對表現優異的,根據村「兩委」班子的實際情況,結合換屆選舉工作將其納入村幹部隊伍,進一步提高了村級後備幹部隊伍的質量。
落實待遇「促苗子」,激勵後備幹部擔當。嚴格落實村幹部工資報酬增長制度,將村黨支部書記工資由過去平均每人每年8000元提高到2.2萬元,增強了村幹部崗位的吸引力。對政治素質高、群眾基礎好、工作成績優的村黨支部書記,適時給予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的機會,同時積極推薦為「兩代表一委員」,為其參政議政搭建平臺,讓擔當幹事的村幹部有了更多獲得感,激發了有志青年進入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