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到位了,還不換個機械鍵盤?
電腦外設中最容易提升用戶體驗的無非就是手指可以接觸到的兩件套——鍵鼠,而各大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加上更多的入局者讓機械鍵盤的價格不斷下探,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薄膜鍵盤就會成為人們懷舊的產物。但熟悉機械鍵盤的朋友一定都知道,1953年就成立的Cherry讓機械鍵盤成為70、80那個年代用戶的唯一選擇,所以帶機械軸的鍵盤才是真正的「Old School」。這麼好的東西正因為價格因素,讓遊戲玩家特別是預算有限的學生黨有了一道無形的溝壑。那麼現在到位了,不入一把機械鍵盤似乎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畢竟硬體層面上其與薄膜鍵盤的差異或者體驗是極其明顯的,提升也變得非常有意義。
由於疫情的影響,休閒時間的增加讓線上購物和居家娛樂為了消遣時光的最佳方式。那麼作為硬體黨的我肯定得想辦法折騰一下,想著再去換一個無線鍵盤用用。其實很早前我有一段時間在用Filco忍者雙模鍵盤,但是信仰這玩意不足以讓我用到Switch(機械軸)壞掉為止,這時5000千萬次壽命在更新裝備時倒反成了令人糾結的「缺點」。
關於選擇
往往新入機械鍵盤坑的朋友肯定會被常見的幾條結論所洗腦:黑軸適合打遊戲,青軸適合打字、茶軸就是萬金油等。很顯然絕大多數人不可能在不去實體店試用過的情況下把每個軸都試過,並找出適合自己的軸。即便去了實體店,型號未必齊全,或者不像雷蛇鍵盤包裝上的鏤空設計讓人「試軸」,那麼新入坑必定讓人十分糾結。
事實上網上已經出現不少「黑軸是最不適合用來玩遊戲的軸」的結論了,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不可能單獨用一款鍵盤專打字或者打遊戲,所以「萬金油」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上圖為Cherry官網提供的黑軸響應曲線圖,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只需要知道輕重的差異和是否需要段落來快速判斷最有可能適合自己的軸體。
以我實際用過N把鍵盤來說,紅軸對我來說就是辦公娛樂的萬金油軸,再加上紅軸價格已經不再「高貴」,入坑買紅軸是我給大家的建議。(這個結論並不一定適合你,當然大家也可以討論一下自己喜歡的軸體)
和軸體選擇同樣重要的是..
除了軸體,其實平時使用習慣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做軸體選擇的功課。目前可以選擇是:有線和無線兩種選擇,其中無線還有藍牙和2.4G兩種可選,而無線鍵鼠帶來的方便真的只有用過的人才會明白TA的好。也正是這個原因,本文的主角Thermaltake曜越TT-G821飛行家三模機械鍵盤就出現了,因為三模讓這部分的考慮變得毫無意義,我也相信2.4G無線鍵盤將會是爆發的一年。
之前用過TT的X1星脈RGB機械鍵盤,對於其整體功能和性能還算比較滿意。而此次的G821算是DIY專業戶TT的20周年產品,作為外設類目的新品一般都會給足誠意。而G821並不是作為X1星脈的更新換代產品,而是走了全新三模的路線。如果熟悉外設的朋友一定對G821這一體式的外形看似很眼熟,沒錯~這明顯就是衝著羅技G613去的,三模和定價區間都幾乎重疊。那麼後來者TT肯定需要有兩把刷子才能從外設大廠羅技手中搶得更多的用戶才行。
G821並不是旗艦級別的定位,配件方面中規中矩:鋼絲拔鍵器,一對AA超霸電池,Type-C連接線以及說明書。做工方面沒有驚喜,也沒有遺憾,連接線較為厚實,1.5米也屬於夠用,不過考慮後期使用概率不大,這裡就不多做評價了。
我覺得選擇G821就是衝著其一體式設計,即手託不可拆卸。這樣的設計有好有壞,好就是不用單獨增夠實木手託,一體性提高空間利用率也提升了顏值;弊端就是降低了無線鍵盤方便的屬性,對於非桌面用戶,移動使用在便攜性只能進行取捨了。
看一下G821的按鍵布局,除了傳統的104鍵,音量按鍵以及滾輪設計向X1星脈致敬。其實從圖中不難看出G821的滾輪比起X1星脈有了不小的進步,不論從工藝、用料還是手感上,這點需要大大的好評。作為一款多功能用途的鍵盤,音量快速調節通常有著較高的使用需求,如此多的使用頻次很顯然滾輪要比按鍵更加實用(G821的滾輪阻尼感要優於X1星脈)。
其他四個鍵均為圓形鍵,但並非全部都是按壓式按鍵,這個我在一開始使用的時候會有點疑惑。其中遊戲模式(禁用WIN鍵)採用了撥動式開關,雖然看似這個設計不太統一,但實際上較為合理。一是切換使用頻次較低,二是無線雙模連接時才會亮燈,更大程度較少亮燈引起的續航較少,而WIN鍵是否禁用則可以直觀的看到。與此同時藍牙還支持三臺設備的快速切換,那麼加上2.4G,四臺無線設備的量對於一臺個人使用的無線鍵盤肯定是綽綽有餘的了。
前面說到我最喜歡的是紅軸,而此次G821共有三種常見原廠軸可以選擇(另兩種是茶軸和青軸)。關於Cherry原廠軸的特性我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壓力克數小、鍵程適中、較茶軸略微要軟一些。不過G821的這款紅軸要比其他的紅軸要重一些,原因就是其內部為無鋼板結構。事實上有無鋼板對於聲音和回饋手感差異是截然不同的,這點許多入坑的小白玩家都忽視了。當然大鍵的衛星軸結構並不會影響其整體的手感差異,相反下面要提到的鍵帽又是影響手感的另一項關鍵差異。(所以要糾結衛星軸還是平衡軸的同學,還是先考慮到到底要不要上鋼板)
G821既然對標的是PK羅技G613,那麼PBT鍵帽就是提高性價比的重要因素。耐久度差成為大多數ABS鍵帽令人頭疼的問題,即便雙色注入工藝彌補了字體耐久度問題,但會打油的特性依舊成為ABS鍵帽的「閃亮特點」。即便如此類膚質觸感、高透光、手感輕盈等特點,使得ABS鍵帽不見得就是低端的代表,相反高低端ABS鍵帽之間的價格差異還挺大的。
通常來說PBT鍵帽要比ABS鍵帽貴不少,從鍵帽成本考量,五百以內價格區間的用戶確實很有可能被G821標配的PBT鍵帽所吸引。作為一款無背光的無線鍵盤,磨砂質感更耐用的PBT鍵帽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PBT正刻鐳雕字體與原廠G80-3494採用同樣工藝,不過G821的按鍵字體並沒有後者的浮雕手感,其在表層加了一個磨砂塗層,按起來更為平整。短時間無法做磨損型測試,個人判斷要把字體給按到消失難度比G80-3494要大一些。
G821採用了正面統一的磨砂材質處理,也就是說鍵盤正面板以及手託部分均採用了類似鍵帽的觸感,這點非常難得。而在整個側邊改用了拋光亮面進行了反差化處理(左上角的TT LOGO也是亮面),這也正是出廠時有覆膜的原因。Type-C接口隱藏靠內,不用有線模式直接無視即可。獨立電源開關鍵位於右手側,待機也會啟動省電模式,所以電源鍵使用並不頻繁。輕按一下還能通過提示燈看到電池使用情況,提升燈替代了作用並不大的Scroll Lock燈,沒有多開一個孔,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看到底部斜面紋理肯定會想到G613,其實整體結構也較為相似,卻又略顯不同。大面積的防滑橡膠分布於鍵盤底部的上下兩側,支撐起來後左右兩側由支架的防滑橡膠固定。支架由傳統的前後開合改為了左右的八字形支腳,不過其僅只有一個檔位可以設定,由於一體式手託的加入,使得抬高半徑拉長,所以不必擔心高度不夠的問題。
電池倉為了保證平滑,摒棄了傳統的開蓋方式,但絕對比G613的開蓋方便好用多了。再加上自身續航優勢,開蓋更換電池的高頻率,用上N年基本也不是什麼問題。2.4G的接收器被收納與電池倉的左側,一般來說2.4G無線接收器就插在臺式主機上,其他設備均由藍牙連接搞定即可。
記得當年糾結PS/2接口還是USB接口的用戶,現在終於沒有了爭論。G821的N-Key Rollover無衝方案讓長續航的無線鍵盤也能實現,目前我寫稿子在使用2.4G模式下幾乎用起來是和有線模式是無任何差異的。而藍牙的表現也相當穩定,當然G821的藍牙模式更適合配合筆電使用,不佔用寶貴的USB接口,還不用把一直留在主機上的接收器頻繁插拔,而平板、手機等行動裝置拿這麼大一個傢伙來移動辦公我感覺也不太適合。
作為同級別對手,G821將定價與G613完全保持一致,考慮到G613已經是發售兩年多了的舊款了,再加上TT對於新品可能會帶來促銷手段,屆時性價比將會進一步提高。由於我並沒有使用過G613這款鍵盤,對於手感我只分享G821的實際感受。前文提到的手感,即便是原廠紅軸,在不同鍵帽工藝和鋼板的差別下會出現性格截然不同的按壓手感。G821的紅軸要比一般帶鋼板的鍵盤手感要「柔和」一些,或者說有點「肉」。但是對於本身無段落的軸體來說,觸發並沒有那麼清晰的感受,在長期的辦公過程下,其實「無剛紅」應該是要更勝一籌。
再加上PBT鍵帽的敦實手感,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如果你之前喜歡黑軸打遊戲,那麼上手「無剛紅」會讓你感到另一種酸爽。響應快、手感佳、聲音小的特點讓我覺得「無剛紅」比起茶軸更加的萬金油。不過G821的一體式手託可能會成為小桌面用戶的糾結點,或許加入可拆卸設計,我就可以帶著鍵盤到處移動辦公了。
現在還能靜下心來做外設裝備的,基本還是會將其打造成一款遊戲的高性能鍵盤,G821也同樣如此。所以既然不辦公了,何不打幾把遊戲來試試。對於FPS遊戲來說,我試了G821的兩種無線連接模式,其實單單從體驗上來說,兩者與有線鍵盤並無差異。在電池電量充足、網絡狀態佳的情況下,快節奏的遊戲操作並不會讓鍵盤出現丟失、無效等情況的發生。2.4G滑鼠都用了那麼多年了,藍牙5.0技術的成熟,也是時候讓鍵盤也能擁有上如此好用的三模切換功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2020年開始機械鍵盤也要從玩RGB光效逐漸轉到下一個風口的原因。
糾結RGB光效的朋友一定是之前並沒有好好玩過機械鍵盤,所以「炫」必然要成為產品升級的一大購買點。但我與我身邊不少朋友都一樣,用著RGB光效鍵盤而日常使用大概率用著單色光效或者直接就關閉了。所以此次講G821換成主力鍵盤來使用,算不上是一次產品升級或者降級,更多的是對於自我使用習慣上的一次成熟思考罷了。
最後說一下大家可能關注到的缺點與不足:第一,使用5號電池而非鋰電池,應該是除了光效之外最讓人關注的點,事實上N年前的大F已經證明了這種低功耗的設備,並不一定需要大容量鋰電池的支持。相反鋰電池的最佳工作狀態區間位於20-80%之間,所以低功耗的產品未必一定要用上可能會增加維護成本的鋰電池。第二,缺乏宏錄製功能,也就是G613上的G鍵,既然作為對手,個人覺得應該將其加上。不過羅技G鍵左側排布一直是我不喜歡的設計,相當的擱手。第三,就是Win7下藍牙4.2方案不可用,Mac OSX特殊功能按鍵不可用,當然這個不能算鍵盤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