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因此便有了「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
最後一座黃鶴樓建於清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即公元1884年,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1985年落成的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仿佛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
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複製品。
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另一幅是「周瑜設宴」。
黃鶴樓自創建經歷1700多年,被譽為天下名樓,吸引了歷代眾多著名文學獎、詩人,僅舊志中收錄的詩文就多達近400多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代詩人崔顥在此所寫的《黃鶴樓》和李白在此所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樓閣」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
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