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梅耶·馬斯克是誰,但你一定知道他的兒子埃隆·馬斯克,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CEO,他的個人資產已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成為全球第一大富豪。
埃隆·馬斯克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一個開了連鎖餐廳,一個開了娛樂公司,都是億萬富翁。此時,不免引人好奇,梅耶·馬斯克到底是怎麼教育的,把3個孩子都培養得如此成功?
難道梅耶·馬斯克是天之驕子嗎?其實,梅耶·馬斯克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她22歲結婚,婚後丈夫經常打她,4年時間裡她生了3個孩子。31歲,她離婚了,成為單親媽媽,一人撫養3個孩子。
看完她的個人傳記《人生由我》這本書,了解了她的育兒方法,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她能培養出億萬富翁。她的育兒方法真的和傳統父母的育兒思路完全不一樣,值得我們學習。
1、對孩子過度保護,只會造成他們與現實和責任脫節
父母最不缺的就是為孩子操心。有一句俗話「兒行千裡母擔憂」,深刻地展示父母與孩子一生的情感羈絆。
電影《囧媽》中有一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也能代表大部分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對母親說:「在你的心裡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肉是橫著走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排水,你全都設定好了。」
這就是母親,為孩子操碎了心,連她要吃幾塊紅燒肉都要管。這也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對孩子過度保護,生怕他受一點風吹雨打。
在這方面,梅耶·馬斯克的心就大很多。她從來不去管孩子要吃什麼,連最讓家長頭疼的作業輔導她都沒管。
她覺得檢查家庭作業那是孩子的責任,孩子要為自己的作業負責,不是父母的責任。當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孩子弄不清什麼是自己的責任,什麼是父母的責任,不利於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梅耶·馬斯克的教育理念就是放權,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負責。
2、父母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讓孩子跟隨自己的興趣
現在的父母都喜歡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而梅耶·馬斯克統統不管,她不會告訴孩子應該學什麼,而是遵從孩子的興趣。
她很自豪,她的3個孩子現在仍保留著跟童年相同的愛好。
大兒子埃隆小時候什麼書都喜歡讀,人們叫他「埃隆百科」。12歲的埃隆第一次接觸電腦,很快就學會了如何使用,還編寫了一個遊戲代碼。她讓兒子給雜誌投稿,還獲得了稿費。
如果你的孩子想讓你買臺電腦,你會怎麼回答他?「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主,少玩電腦。」相信這是很多父母的回答。這個回答就斷了孩子的一條發展通道。
二兒子金博爾小時候對食物感興趣,喜歡去雜貨店挑選各種食材,研究各種美食的做法。他12歲時就可以為家人做飯。
但他多次改變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學習商科,成為企業家,開餐廳。在這個過程中,梅耶·馬斯克一直給予他支持,讓他在前行之路上沒有後顧之憂。
很多父母說不知道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其實,不是不知道,而是在孩子成長探索的過程中,父母過多地幹預,扼殺了孩子的興趣。
父母要做的是,站在孩子身邊,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鼓勵和支持。
3、言傳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梅耶·馬斯克的一生充滿坎坷。一人工作,撫養三個孩子。為了生計,她帶著孩子去了3個國家9個城市。
但她對生活一直充滿熱情,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這些困難終究會過去。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她的營養諮詢工作從早上七點半一直排到晚上七點半,孩子們會幫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她的負擔。
小女兒利用空閒時間去漢堡店打工,負責拖地、倒垃圾和打掃廁所。雖然這是她第一次做這件事,但她沒有抱怨,而把它當成一次冒險奇遇。
他們曾一家四口擠在一間屋,孩子只能睡沙發,但孩子並未抱怨。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吃苦。
他們也更早地學會了獨立。他們自己選擇大學,準備申請材料、申請獎學金,他們明白自己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我們看到梅耶·馬斯克對孩子的教育是放權,但是放權的背後,她一直用自己積極樂觀的精神感染著孩子們。她用自己的行動,向孩子們展示了該如何面對生活,這可比口頭教養管用得多。
《人生由我》這本書是梅耶·馬斯克的自傳,是一位苦難女性的成長史。得到APP創始人脫不花說:「每位女性書架上都應該有這本書。」
《人生由我》是梅耶·馬斯克70年來的生活記錄,包括婚姻、育兒、職場和女性的個人成長。當你婚姻不幸時,她能給你指引,讓你有勇氣擺脫困境;當你為育兒苦惱時,她能給你新思路;當你被生活打敗得一塌糊塗時,她能給你信心和希望。
【點擊下方「圖書連結」,即可立刻擁有】
看完此書,會給人帶來很大的震撼,你看的是70歲女人的一生。「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70歲從心所欲,正如書名《人生由我》一樣,活到這個年紀,一切都通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