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休寧,拾野趣!
又準備動身去黃山的時候,身邊有朋友說:你都去過這麼多次了,為什麼還要去同樣的地方?這冬天降溫的去三亞享受陽光沙灘不香嗎?或者去東北滑雪也更應景。
其實喜歡一個地方哪有什麼為什麼,黃山來過太多次,喜歡這裡絕佳的自然環境和底蘊深厚的徽州文化,並不是我每次來都要去登上1860米的光明頂,也不是每次來都要去「畫裡鄉村」走一走。去哪兒玩最重要的是內心的舒適,這不正是應了那句徽州最好的宣傳語:「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黃山市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光5A級景區就有3家8處,我這次選擇來到的是休寧縣。別看休寧縣沒有5A級景區,但這座縣城的地理位置很好,我所預訂的魔宿·廂居貨櫃野奢民宿一個小時內就可以到達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木坑竹海等諸多知名景區。從黃山北站自駕過來大約50分鐘左右,民宿坐落在環黃山旅遊線——宏儒線上。
不過說好了這次是來享受徽州田園風光的,所以知名景區就不去了。劃重點:此行兩天一夜的時間,在民宿慵懶的發發呆交交朋友,再去周邊探索一下周邊真正的徽州生活!
住在「百佳攝影點」
出行之前先把住宿訂妥是我一貫的作風,有了落腳之地,出門在外心裡不慌,再輻射到周邊遊玩就方便的多了。最終選擇來魔宿·廂居的理由有兩點:第一點很重要,它的門口就是「三棵樹黃山百佳攝影點」,一條夾溪河串流而過,村口水口處,屹立著三棵高達數十米的千年古樟樹。我一下子就被其中的一顆給吸引了,光滑的樹幹上還有較為繁茂的綠葉,據說樹幹已經枯死,綠葉是另外的植物,就像是一顆天然的盆景,極具觀賞價值。
在這棵樹的旁邊還有一座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古廊橋,叫做淙潭橋。我確定它是一座古橋,看一眼就顯而易見。以至於它已經成為了一座危橋,上方的木製長廊已經看起來沒那麼牢固。它已經失去了它作為橋梁的交通價值,但儼然成為了一處絕佳的攝影點,不時的還會有旅行團的大巴停下,下來若干大爺大媽取景拍照。
除了攝影的關係,選擇魔宿·廂居還有它本身的因素。民宿坐擁山川、河流、田園、茶林,打造了無邊泳池、草坪活動區以及酒吧、書吧、咖啡吧等,公共區域又大又豐富,可選擇的房型也有很多。工業風的貨櫃主題客房,與徽州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冬天淡季的均價在500元/間左右,只有暑假旺季的1/6,性價比極高!
我住的房間是清廂陽臺河景庭院貨櫃度假套房,別看是貨櫃,裡面的空間感還是蠻強的,有個小的辦公區域,還可以當作會客廳。裡面舒適的大床,有小陽臺看風景也是極其方便,其它的硬體設施也匹配的上它的定位和價格, 有自動開蓋的垃圾桶和全自動的馬桶,一般都要在千元級的高端民宿裡才能看得到。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二層的房間陽臺還有露天的浴缸可以泡澡,正是應了民宿「野奢」的稱呼。觀察了一下,確實也沒有更高或平行的建築可以看到這裡,不用擔心走光。如此的擁抱自然,不知你可否心動?
下午茶時間我在民宿的小型觀景臺欣賞著徽州田園風光,喝著咖啡,提前吃了一塊聖誕蛋糕。我只能說這裡不愧為「世界的黃山」,即便是鄉下的地方,旅遊的方方面面都很成熟,城市裡體驗到的小美好,這裡一點也不會差。
吃遍農家好食材
一般來說,在這樣的鄉村住在哪裡的民宿吃飯也就都在那解決了。魔宿·廂居也有自己的私房餐廳,到的時候正好是午飯時間,所以也就理所當然的在這裡用餐了,加上第二天的午餐一共吃了兩頓徽菜。一直覺得徽菜是很值得一說的菜系,它更應該叫做皖南菜系,因為安徽北部的飲食習慣和山東、河南更為相近,而皖南的菜品有著「嚴重好色」(鹽味重,喜歡放醬油)的特點,就拿黃山的兩道名菜臭鱖魚和毛豆腐來說,你出了黃山,哪怕是安徽的其它城市還真不一定吃得到。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我又吃到了心心念念的臭鱖魚和毛豆腐,哈哈。其實除了這些,他們家真的還有很多值得一品的菜餚。菜單都寫在了小黑板上,據說會經常更換。因為這裡的食材均是源自周邊農戶家,多為應季的菜品和優質的「土」菜。比如這回還吃到了鮮嫩的冬筍,以及肥而不膩的刀板香,都是原滋原味的徽州好味道。
不過我也能感覺到餐廳的廚師在口味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融合,有很多菜品也摒棄了重油鹽的不健康做法,更注重鮮美食材的本味,更加適合外地尤其是江蘇、上海遊客的口味。
篝火暖起冬日夜
這次來魔宿·廂居,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晚上的一場篝火燒烤。是這樣的,民宿和酒店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旅行的溫度了吧?和一群在民宿剛認識的天南地北的朋友臨時起意,剛好民宿又有一塊戶外草坪可以操作,於是一頓燒烤就這樣被管家gei安排了起來。夜色剛剛有些昏暗時,就點了篝火,支起了燒烤架……
冬日的夜晚,篝火可真是個好東西,不然就真的太冷了!大家都爭著操作著燒烤架,多勞動就更暖和。然後一頓擼串,配上東北的朋友帶來的秘制幹碟蘸料,味道一點不比外麵店裡賣的差。把酒言歡之餘還有小夥伴拿出了心愛的小吉他,來了一段自己原創的音樂。不得不說和天南地北的小夥伴交換故事實在是太爽了,哪怕我不說話,也能學習到很多新的東西。這可能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最好的詮釋。
篝火燃盡,氣氛也high到了點,我們輾轉到了白天的咖啡廳裡。到了晚上這裡就是一座小酒吧,安靜的人有書看,愛鬧的人有歌唱,最重要的還有適宜的地暖。微醺之後,方能更踏實的入眠。逃離一段城市的喧囂,在魔宿·廂居我做到了。
探秘高山古村落
晚上睡得很踏實,第二天一早起的並不晚。我喜歡原生態的大山,於是就在周邊10km範圍內探索了一番。先是在梘潭偶遇了徽州的"殺豬宴",由於場面略感血腥,這裡就不多做展示了。倘若到了春節,我想這樣的鄉村會更加熱鬧,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到時過來看看。
接著又去到了尚未開發的藍田鎮金龍山高山古村落。這裡的山路崎嶇,僅能一輛車通行,可以自駕但不建議。一來是對車技要求很高,二來萬一遇到會車,不是本地人很難有經驗找到較為安全、寬敞的地方。步行登山約30~40分鐘,並不用花費太長時間。
到達山頂後豁然開朗,這裡有茶園、古樹、竹林和梯田,還有未經修飾的老房子。有半山腰和山上,上下兩個古村落,全部加起來約30多戶人家,有十餘家農家客棧和民宿。不過山裡的住宿條件肯定相對較差,更加適合吃苦耐勞的攝影老法師。
在村子裡走一走感覺還是蠻好的,甚至羨慕這裡的老奶奶坐在自家院子裡就能從高空觀景,從背後陪了一張……額!還被老爺爺給發現了。
這座高山古村落在天氣好的時候,雲海、晚霞我想是大概率可見的!匆匆而別雖然沒有收穫到更多的美景,但這裡的野趣也真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這次的旅行是可預見的,就像我訂好了民宿,在周邊能玩些什麼都是提前想好了的;也是不可預見的,就像我到了民宿並沒有想到會有篝火和燒烤,也沒有想到會找到這樣原生態的古村落。總之,不要害怕未知,出發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