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在這個月初播了一部很「生猛」的劇,小編慕名去找了下,看過後感覺就算是猛男都不禁要下體一痛。正好今天感恩節,搭配這部片看,更令人感嘆母親的偉大了。
《產後調理院》
只看這張海報,還以為是要講名媛圈如何炫富,爭當「凡爾賽達人」的故事,但其實這是一部「紀實片」,展現了女人生產以及產後修復等過程。
女主吳賢珍是一個典型的女強人,走路帶風,出場自帶bgm那種,憑藉自己實力很快就升到了常務的位置。
剛升職沒多久,她就被告知自己已經懷孕六周了。不過女主這種超人般的存在,並不會因為肚子裡多了小寶寶而放棄工作,為了談下生意,預產期也要親自上陣飆車,真·帶球跑。
拿下大單後,還能淡定地打電話,告訴醫生自己羊水破了。
然而,當女主躺在病床上,等待生產的那一刻,一切都將化為虛有。內檢、灌腸、剃毛等等充滿羞恥感的事情,都在等她去經歷。男醫生們挨個檢查女主的下面開口,像在開研討會,仿佛對方只是個試驗品。
經歷了待產前的各種體驗後,真正到生產的時候,痛苦才剛剛開始。都說生孩子時的痛,是所有痛感的最高級別,那一刻就連平時拉大便的感覺都想不起來。
不過劇裡在表現生孩子這個場景時,並沒有呈現出很血腥的畫面,而是運用一種幽默的手法。當女主感覺自己要掛了的時候,就像是和死神在作鬥爭。
她靠著內心的信念,把死神推到了河裡,再拼命划船遠離死神,把生產比喻成鬼門關前走一遭,既好笑又略感辛酸。
成功卸貨後,也還沒完全結束。肚子不會立馬變平坦,下面的疼痛感也不會完全消失,有時還要藉助排尿管來解決生理需求。
生完孩子後,飲食各方面都被嚴格控制,日常標配是喝海帶湯,女主想喝到一杯喜愛的冰美式,都要搞得跟秘密交易似的。
一家人護送孩子出院時,為了避免細菌感染,那陣仗堪比釜山行。
出院後,女主又住進了產後調理院,也就是月子中心。這裡堪比超五星級酒店般的環境,一看就是只有有錢人才住得起的。
有專人照看孩子,還有專門為媽媽們定製的產後修複課程,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在花園裡聊聊天,喝喝下午茶。
這些體驗聽上去好像很舒服,但對產後媽媽來說,各種苦痛只有自己清楚。因為胸型屬於扁平類的,所以餵奶對於女主來說簡直就是折磨。
對於這種疼痛感,劇中用了一種較為誇張的科幻效果呈現,就如同燃燒的火球擊中了xiong部。
在調理院還有等級分層,以小愛媽媽為代表,她堅持母乳餵養,並且產後恢復良好,因而受其他媽媽擁戴,處於上等座,而女主這種新手媽媽只能是末等座。
但是在外人面前光彩照人的小愛媽媽,回到家也只能獨自面對調皮的孩子,以及老公的冷落。
還有一位明星媽媽韓孝琳,之前還是國民女神的她,在生完孩子後仍要面對身材走樣的現實,作為娛樂圈藝人,更是免不了遭到大眾的評頭論足。
這部韓劇很大膽地表現了女人產後面臨的問題,在影視題材中比較少見,而且很多地方都經過了戲劇性的幽默處理,用喜劇的方式呈現,更能反襯出母親背後的艱辛。
演員演技和劇情設定都很值得一看,經歷過的可以心有所悟,沒有經歷過的,也希望能夠對於產婦有所包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