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天對人的一生來說真的非常短暫,就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但是對於我來說,它就像一顆恆星,永遠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讓我們走進航天員陳冬的故事,感受他心中的飛天夢。
我要飛得更高
演講者:神舟十一號航天員 陳冬
音頻及文字內容節選自CCTV-1《開講啦》2018年5月12日同名演講
1
神舟十一號的33天,就像一顆恆星,永遠散發著耀眼光芒,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加入航天員大隊已經八年了,在這八年當中,我們始終重複著比較單調的生活,永無休止的訓練,永無休止的考驗,但是在航天員大隊裡有這麼一句話: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真諦;有一種真諦你沒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所以,我們是在學習訓練中,體會著艱辛,體會著快樂,體會著真諦。
比如說,我們最困難的訓練是載人航天基礎理論知識學習,這是我們成為航天員之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關,要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完成30多門課程的學習。最考驗人的是狹小環境心理適應性訓練,也就是72小時睡眠剝奪訓練,即三天三夜不允許睡覺,而且還安排了大量的工作讓你完成。最快樂的是我們的野外生存訓練,這也是為了我們在返回的時候沒有落到指定的區域,比如說落在沙漠裡、落在叢林裡、落在高原地區,如何自救、互救的一個訓練。還有最累人的,我覺得應該是模擬水槽失重訓練。我們會穿著艙外航天服在水中進行模擬出艙程序訓練,這時我們做任何動作實際上都是跟服裝做鬥爭,整個訓練下來,服裝裡面會有很多很多的汗,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們連筷子都拿不穩。
經過六年的奮鬥,我迎來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候,也就是我在神舟十一號的33天。神舟十一號的33天具有世界意義,因為它是我國第六次載人發射就實現了在太空駐留30天,而美國、蘇聯都是在近地軌道載人飛行20次以後才開始進行太空駐留。33天對人的一生來說真的非常短暫,就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但是對於我來說,它就像一顆恆星,永遠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
睡覺前我都會透過舷窗去看一看地球,看一看我的祖國,找找她在哪裡。
我們做了很多實驗,每個實驗我們都是竭盡全力去做好。其實33天,過得真的是太快了,轉眼就到了任務的後半段。有一句歌詞說得非常好: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其實在上面,我覺得可能會更想家,因為離地球,離祖國太遠了,所以睡覺之前,我都會透過舷窗去看一看地球,看一看我的祖國,找找她在哪裡。大的城市特別好找,因為燈光很亮很密集,一下就知道這個城市的規模是大還是小。我特別喜歡看晚上的閃電,在宇宙看地球的閃電,它就是一個小亮點,因為我們在上面的時候,看下面是感覺沒人跟我們打招呼的,但是看到這些亮點的時候,就好像地球在跟我們打招呼,在向我們做鬼臉,那時候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你們說地球美不美?真的是太美了。白天,地球的海水特別的藍,白雲特別的白,一個大實話,這兩個顏色在太空格外醒目,因為地球的背景是黑漆漆的太空。太空的日出日落,就感覺那個太陽特別著急似的,剛開始它是有一條美麗的弧線,黃黃的顏色,然後太陽慢慢露頭,露頭之後馬上就會變亮。它整個露頭出來的過程很短,可能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等它完全出來之後,光線就變得特別刺眼,不能直視它了。太陽出來之後,地球上就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我在上面就看著那條分界線一點一點移動,我們的地球就像一個大錶盤。我在白天也會經常去看,飛船的軌跡經過我們祖國的版圖上空的時候,西部的山川河流,甚至特別小的小鎮子都看得很清楚,輪廓很清晰。到了中部,開始變得模糊,到了東部基本上就什麼也看不見了。所以我回來也經常跟自己說,也和周圍的人說,地球是家,祖國是母親,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愛她,保護她,珍惜她。
33天過得很快,真的要和天宮說再見了。返回的過程,對於我這個航天新兵來講,覺得有點驚心動魄。我們的軌道艙和返回艙分離之後,返回艙會快速地下墜,在它跟大氣層摩擦的時候會產生高溫,返回艙外面溫度多少呢,大概有1000多度,就像煉丹爐一樣,雖然外面實在是太熱了,但是我們裡面的溫度還是很適宜的。再說開傘,開傘是比較恐怖的,我為什麼用「恐怖」這個詞呢,確實是這樣,首先是傘艙蓋「砰」一下就打開了,然後我們的傘會被拉出來張開。好比我們要扔一個東西,快速地扔出去之後,你拿根繩去扽它一下,那個東西肯定是沒有規則地亂晃、亂轉。
我們在返回艙裡就是這個感覺,劇烈地、無規則地晃動,我覺得時間也挺漫長的,等到那個傘開了之後,我們的返回艙才真正穩定下來。我們對這個感覺是又愛又恨。恨,因為是真的是挺難受的;為什麼愛它呢?因為就這麼一下,證明傘開了,我們安全了,然後就是最後一下子了,著陸了。當返回艙艙門打開,我們被抬出艙的時候,看見為我們歡呼的人群,看到藍藍的天空,呼吸到那麼新鮮的空氣,一切讓我覺得非常興奮,也格外激動。
3
我們不怕犧牲,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為實現中華民族新時代的飛天夢想,不斷起航!
任務已經結束了,33天很快.有人會問,陳冬你執行了神舟十一號任務,是什麼樣的感受?我覺得可以用三句話概括。第一句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是祖國託舉我上天,讓我展翅高飛,讓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我對祖國的回報卻是這麼有限。33天,我們會特別地想多看祖國兩眼,在太空,我們是看祖國、想祖國,因為那裡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的牽掛。所以回到地面,我覺得能夠表達的感情就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第二句話是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當我是一名飛行員的時候,那時候我是戰鬥機駕駛員,做到對敵目標精確打擊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技能,除此之外還有一項技能是我們每天必須反覆練習的、深深地印在腦子裡的,就是我們的飛機如果在天空發生了故障怎麼辦?首先我們要保全飛機的安全,因為這是國家財產,如果飛機保全不了了,我們要把它飛向無人區。因為飛機就是一個鐵疙瘩,還帶著油,落到哪裡都是一個炸彈,我們要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把它飛向無人區,這兩步做完之後,最後才會考慮到我們自己的安全。為什麼很多飛行員最終犧牲了?不是說他沒有機會去跳傘,而是他面對國家財產、面對人民生命財產,他選擇放棄自己的安全。
成為一名航天員,在加入航天員大隊的那一天,我們面對五星紅旗宣誓:我們不怕犧牲,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我想這是我們全體航天員對危險的認識。當然也有人問我們,明知道航天這個職業這麼危險,難道你們不怕嗎?其實我們和大家一樣,都是普通人,也會害怕。但是在祖國利益面前,我們覺得值得用生命去交換。其實航天這條道路非常艱辛,前方會有困難、挫折,甚至是危險,但航天人卻是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因為我們知道,拼搏的人生最壯美,最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跡。
【來源:央視一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