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選模式做全球海鮮直採,拼多多賣爆的「寰球漁市」盯上反向定製...

2020-12-16 36kr

網際網路巨頭阿里、美團、京東,生鮮超市龍頭永輝都在打生鮮零售的主意,分別孵化了盒馬鮮生、小象生鮮、7鮮、超級物種,但生鮮新零售不止線下,一家名為寰球漁市的海鮮新零售品牌自去年9月上線拼多多以來迅速崛起,月環比增速達30%,成為平臺蝦類TOP1品牌。

寰球漁市成立於2018年,由全球海鮮食材供應鏈提供商食務鏈孵化而來。創始人張頌告訴36氪,寰球漁市瞄準未來10~20年消費者對「好吃不貴」的海鮮消費需求,並通過嚴選及高性價比的模式,推動全球優質海鮮直達家庭餐桌。

寰球漁市產品以海水魚、蝦、蟹、貝凍品海鮮為主,同時也有肉類、魚乾蝦幹、蝦餃等海鮮預製品,整體共有100個SKU。張頌告訴36氪,海鮮預製品主要是為了提升海鮮食材附加值,從而降低供應鏈綜合成本,未來寰球漁市將考慮推出海鮮調味品系列產品。

目前寰球漁市已入駐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拼多多、京東、雲集、紛來等零售渠道,覆蓋約500萬用戶。今年前四季度,寰球漁市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400%。

生鮮食材消費升級是近些年新零售探索主要方向。不同於傳統生鮮超市、農貿市場,生鮮新零售更強調品質、新鮮、即買即食的餐飲零售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水產中間流通鏈路有大幅升級。

傳統水產模式鏈路冗長,分為「漁船/養殖戶→生產廠家→產地批發商→進口商→銷地批發商→終端超市→C端消費者」複雜環節。根據鏈路屬性不同,批發環節加價在5%~10%之間,零售渠道加價10%~20%。而後生鮮零售商則普遍採用「全球直採+供應商」的方式打造供應鏈體系。

寰球漁市是以C端消費者需求數據為抓手,進行海鮮產品反向定製,搭建出「漁船/養殖戶→食務鏈→C端消費者」的進口水產直採鏈路。通過供需兩端精準匹配,將進口海鮮供應鏈大幅壓縮,進而保證產品的持續高性價比。

生鮮原產地直採並不鮮見,盒馬鮮生、永輝超市以及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生鮮零售項目在這方面探索較深。對於與生鮮零售商的區別,張頌向36氪表示,寰球漁市的優勢在於渠道錯配的能力,也即是可以對不同規格、價格的產品進行分級銷售;此外,寰球漁市可以藉助全平臺用戶畫像,優化平臺產品結構,更準確了解消費者需求。

中間流通方面,寰球漁市與順豐物流合作全程冷鏈運輸與倉儲。根據區域訂單密度,寰球漁市目前在全國布局十餘座中轉倉,結合平臺用戶數據,寰球漁市會進行海鮮產品預調撥,從而保證倉庫的周轉效率。據悉,目前周轉率已經做到15天以內。

據張頌介紹,寰球漁市嚴選全球超過40個國家的進口海鮮水產,營業至今季度增速超過95%,C端復購率高達30%,並且已經實現盈利。寰球漁市在拼多多渠道表現尤其強勁,拿下阿根廷紅蝦、小龍蝦、黑虎蝦、甜蝦等多個單品銷量第一。今年上海55購物節,寰球漁市在1h內通過直播方式爆賣1.3萬單阿根廷紅蝦。

寰球漁市部分產品拼多多品類銷量情況

張頌告訴36氪,寰球漁市當下核心是提升海鮮供應鏈效率,也即是通過優化中間鏈路、規模化以及全渠道流量來提升毛利空間,無論是生鮮電商、生鮮超市還是社交電商等渠道。

寰球漁市瞄準的是中國海鮮零售市場機會。目前中國水產品市場人均消費仍較低。2018年人均消費量僅有14.3千克,同期豬肉的人均消費量高達22.8千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韓國、日本、挪威的人均年水產品消費量級在50千克左右。

中國水產品終端消費比較依賴餐飲企業,自行購買食材製作佔比並不高。但近些年,得益於生鮮電商及生鮮新零售的市場長期培育,消費者生鮮購買渠道極大豐富。寰球漁市希望通過平臺成熟海鮮供應鏈資源,將品牌能力進行全渠道鋪開。寰球漁市接下來計劃將拼多多渠道規模進一步做大,目標拿下拼多多海鮮品類20%的市場份額。

本文頭圖來自於https://unsplash.com/

相關焦點

  • 我是拼多多上最會賣馬桶墊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上馬桶墊。有人說,我是拼多多上最會賣馬桶墊的人。三年來,我在拼多多上累計銷售了超過500萬個馬桶墊。每個馬桶墊可拉伸60釐米,500萬個馬桶墊排開來,就是3000公裡,比北京到海南的距離還要長。這可能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其實,2017年底剛做拼多多那會兒,真是太難了。
  • 都說便宜沒好貨,但為什麼大家都在用拼多多?靠的是這3點
    這在拼多多上的表現就是遊戲化體驗。 實際上,黃崢在創辦拼多多以前,做過一家遊戲公司。而遊戲販賣的就是精神愉悅。黃崢及其團隊對此有深刻理解。 拼多多其實是黃崢在遊戲創業中的一次小嘗試,最開始叫「拼團」。他發現拼團業務的用戶傳播和裂變效果非常好,所以不斷對產品進行迭代,才形成了現在的拼多多。
  • 網易嚴選,告別「小而美」
    百度指數數據顯示,從10月18日-11月16日,在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等幾家電商平臺中,嚴選的資訊指數落於下風,僅在11月5日和雙11當天出現過波峰。 在幾年前,網易體系內遊戲、郵箱和新聞各條產品線都有關於嚴選的推廣,丁磊甚至曾以全身嚴選的造型亮相烏鎮網際網路大會。 然而,隨著電商業務在集團營收貢獻比例的降低,其他產品線對嚴選的支持也有所下降。多位觀察人士都向「子彈財經」表示,僅從網易媒體的資源分配來看,如今其傳媒資源也不再向嚴選傾斜了。
  • 淘寶推「1元更香節」京東拼多多賣特價「廠貨」廉價小商品一夜變成...
    時隔多年,「1元店」復興了,但這一次是在線上。剛剛過去的周末,在拼多多5周年慶之際,淘寶特價版啟動「1元更香節」,巨頭阿里再一次加碼下沉市場,限時1元包郵的特價商品每天變著花樣上線。而瀏覽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十元左右的「廠貨」「每日特價」「限時秒殺」,同樣成為吸引消費者下單的「利器」。幾乎被遺忘的廉價小商品,一夜之間成了巨頭爭搶的「香餑餑」。
  • 拼多多95後用戶比例居電商之首,北師大報告稱年輕人更愛「拼」國貨
    ,新國貨的C2M定製模式正在吸引新一代青年的購買力,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正在打開95後的「網購大門」。 (攝影:裡予)   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屬性——新電商平臺「反向定製產品」,採用的是C2M(消費者直連工廠)模式。
  • 我們採訪了特斯拉的負責人,聽聽他們怎麼看待拼多多的「萬人團」
    這兩天,差評君一打開微博、微信、知乎,就是特斯拉和拼多多的撕逼大戰。反正大概都是這麼個場景:拼多多:我這裡特斯拉超便宜,快來拼爆!特斯拉:我不是我沒有別亂說。。。因為總計十萬元的補貼款,雙方隔空喊話整整五個回合。差評君此前也寫過很多次這件事,但始終都是從新聞報導中獲取信息,如隔靴搔癢,撓不到痛處。
  • 北美適合什麼樣的「拼多多」?「西拼」背靠中國供應鏈做跨境社交電商
    今年6月,「西拼」完成了由矽谷投資機構 Powerscale Capital 領投的500萬美元Pre-A輪融資。「西拼」COO Shalla 向36氪介紹,團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之後,發現海外並不適合直接照搬拼多多的模式,因為社交平臺的支付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目前主推用引流的方式促成購買行為。因此在前端社交玩法上,「西拼」進行了一些調整。
  • 從「眾星拱月」到「乏人問津」,網易嚴選「砸」手裡了?
    百度指數數據顯示,從10月18日-11月16日,在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等幾家電商平臺中,嚴選的資訊指數落於下風,僅在11月5日和雙11當天出現過波峰。在幾年前,網易體系內遊戲、郵箱和新聞各條產品線都有關於嚴選的推廣,丁磊甚至曾以全身嚴選的造型亮相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然而,隨著電商業務在集團營收貢獻比例的降低,其他產品線對嚴選的支持也有所下降。多位觀察人士都向「子彈財經」表示,僅從網易媒體的資源分配來看,如今其傳媒資源也不再向嚴選傾斜了。
  • 拼多多迷途:虧損百億股價跌三成,黃錚烏託邦模式遭遇拷問
    拼多多的終極定位是針對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Costco: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裡,有了規模之後再反向定製,從而極大降低成本。就這一點來看,拼多多和小米很像。雷軍說過,Costco教會他如何將高質量的產品賣得便宜。與黃錚一樣,雷軍瞄準的也是「價格敏感人群」。只不過,雷軍的小米有品選擇了不同的商業路徑,以小米硬體設備搭建流量池,最終以家居為落地場景,打通lot供應鏈。
  • 把夾心海苔、鱈魚片做成TOP級爆品,「海狸先生」想成為健康海鮮...
    不過這只是海鮮零食市場的冰山一角,在健康化、高蛋白消費理念驅動下,海鮮零食市場正醞釀新的爆發可能。成立於2015年的「海狸先生」,是36氪近期接觸的海鮮零食領域裡頗具代表性的玩家。諸如此前36氪曾報導過的「味back」,最早沿著風味零食思路開始探索,並成功帶火脆魚皮零食,以及基於0油清膨化工藝,「食驗室」推出深海金槍魚脆。海狸先生切入海鮮零食賽道的時間點較早。
  • 拼多多 or 淘寶,誰更適合「三隻松鼠」們賣貨?|36氪研究
    2019年上市前,「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在一次小範圍分享時說道。正如批發市場誕生了「傻子瓜子」,商超渠道使「洽洽」崛起,網際網路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顛覆性變革可能,而這給了「三隻松鼠」崛起的機會。「三隻松鼠」借電商勢能崛起,相對於線下門店,抓住的是線上更加集中、更易打出品牌的顛覆性機會。
  • 瞄準二線以下市場,「小鯨在線」要做K12在線英語教育的「拼多多」
    」)主打「高性價比」策略,定位二線以下市場,主推僅需398元的32節外教課,試圖做青少年在線英語教育的「拼多多」。」「小鯨在線」的CEO吳靜認為,目前三四線城市經濟水平提升,家長對於孩子的英語教育需求在擴大,但教育資源卻遠不如一、二線城市豐富。因此,「小鯨在線」主打下沉市場。 為何「小鯨在線」能夠提供如此實惠的在線外教服務?吳靜表示,菲律賓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口語水平相對標準,師資成本較北美低廉。
  • 拼多多產品分析 | 下沉市場破局和發展
    由「人」與「貨」的分析結論而來,可以發現拼多多的路線即以「中低端商品源」匹配「下沉用戶」,而二者之間的聯繫需要「場」的連接促成。2019年Q3及Q4兩個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數淨增1.02億,全網全域用戶的覆蓋率仍在提速增長 。2020年3月15日,拼多多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2019)》。產品切入方式:每天多個單款爆品的熱賣模式。
  • 網紅漁市!500種海鮮!福州這裡「C位」出道
    「春踏沙灘夏海釣,秋看開漁冬品鮮」,在福州買海鮮、吃海鮮逃不過連江!這裡有三大漁市,是吃貨的聚集地。500種海鮮任你品嘗,遊客現場購買,店家免費烹飪。這裡的定海灣被稱為福州最美海灣,素有「海上畫廊」之稱,還有「丁香魚王國」「竹蟶故鄉」「石斑魚娘家」等美稱。
  • 用線上工具「殺」入線下,拼多多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閱讀時間:6m最懂小程序生態商業的自媒體「拼多多要發力線下了。」日前,拼多多推出了線下團購產品——「快團團」,「快團團」是可以幫助社區商家發起團購,通過團購形式售賣商品。消息一出,便引起廣泛討論,不少業內人士都說:一直在線上拼多多終於要搶佔線下市場了。
  • 淘寶特價版滿月,它贏下拼多多的勝算在哪?
    4月25日,拼多多發布年報,2019年GMV超過1萬億,活躍買家數達到了5.852億,較上一年淨增1.67億,「已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從籍籍無名躍升為市場可見的頭部玩家,拼多多就做了一件事:瘋狂補貼,利用社交裂變,提供極致性價比的產品。
  • 被母嬰品牌「盯上」的拼多多,史努比兩天「拼掉」一個月貨
    史努比童裝的員工都穿上了雙十一「戰甲」  「拼天拼地就在雙十一,多多業績勇攀第一」,「全力備戰雙十一,爭做拼多多母嬰第一」,類似的激勵標語在倉庫隨處可見。雙十一期間,員工都穿上了紅色的馬甲,一側印著「SNOOPY」,另一側是拼多多的標誌。  雖然在其他電商平臺也有店鋪,但從史努比童裝的準備來看,拼多多無疑是他們現階段最重視的平臺。  「老樹開新花」的史努比  史努比首度登場於1950年美國的《花生漫畫》,2020年正好70歲。
  • 團購車主被特斯拉拒絕交付,拼多多的「賠錢買賣」,為什麼得罪人
    繼AMD之後,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再次引起廠商的反感。大家應該都聽說了,特斯拉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3。這件事引起了全網熱議,還上了熱搜,特斯拉生不生氣我不知道,反正消費者永遠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