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對創新藥公司的追捧熱情十分高漲,港股打新只要看到「-B」類股均有不俗的超額認購倍數,首日漲幅也均理想。近期市場又迎來一隻200億港元市值的眼科創新藥公司歐康維視生物-B(01477.HK),首日開盤大漲193%,收盤仍有152%,儼然成為了今年最強生物科技新股。
歐康維視生物的VIC模式,野蠻資本3年打造眼科藥巨頭
招股書資料顯示,歐康維視是中國的一家眼科醫藥平臺公司,致力於識別、開發和商業化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的眼科療法。識別、開發和商業化這幾個詞彙是重點,招股期間就已被冠名為國內「眼科藥一哥」的稱號!
因為是「-B」類公司,歐康維視目前仍處於虧損階段,豪華的在研產品組合陣容中有16種藥物資產,涵蓋了所有主要的眼睛前部及後部疾病。研發進程方面,其中有3個處於或臨近商業化階段,4個後期及臨近後期項目,4個近臨床期項目及5個臨床前期項目。眼科藥產品矩陣豐富,哪怕僅成功商業化幾個核心產品,未來業績空間也相當不俗,成為巨頭不是夢。
核心產品OT-401 (YUTIQ),是美國首款且唯一經FDA批准的,旨在通過36個月的單次給藥持續釋放皮質類固醇活性成分來治療累及眼後段的慢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在中國及全球,葡萄膜炎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該項目計劃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商業化。
重點需要關注的是,歐康維視的控股股東6Dimensions(通和毓承),一家於中國及美國專注於創新生命科學公司的全球投資公司。該公司合併於2017年,前身為通合及毓承,而後者毓承資本乃是由成立於2011年的原藥明康德風險投資部門獨立而來。近幾年,已知的通和毓承投資案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信達生物、基石藥業、康泰生物、華領醫藥、傑成醫療、百濟神州等,基本都是熱度非常高的標的。
可以說藥明系的資源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通和毓承孵化歐康維視生物花了多長時間?也就短短的3年!2017年出開始組建孵化團隊,其後開始各種買買買,挖來了參天製藥、愛爾康的管理團隊,「License in」了多項海外的重要眼科管線項目,很快的就組建了一個漂亮的集大成的眼科藥物平臺。
這裡面一個很高大上的模式就是「VIC模式」,也就是VC(風險投資)+IP(智慧財產權)+CRO(研發外包)相結合。依靠資本的力量,迅速引進及收購大量在研項目,藉助頭部CRO進行研發外包,稍作包裝即可整體上市。歐康維視招股書裡面也提到,由於受限於眼科疾病病因的科學研究進展緩慢,國外的新藥項目都並不多,但國內市場需求缺口逐漸增大,所以通過授權引進海外優質新藥項目可算作是行業普遍的業務發展模式了。
開始火了的眼科藥市場規模有多大?
不得不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無論港交所還是上交所,近年來的改革都在鼓勵且便利創新科研公司迅速IPO,這也是歐康維視生物能夠迅速成為「眼科藥一哥」的歷史機遇。
看眼科醫藥行業,我國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主要病種如近視、乾眼症及白內障等患者人數就超過10億,其他常見症還有青光眼、眼底血管病變等。據市場報告,2019年我國眼科市場總體規模達到1700億元,細分眼科醫療市場約1240億元,眼科器械267億元,及眼科用藥約193億元。歐康維視招股書裡面的報告繼續對眼科藥做出了預測,預計中國眼科藥市場規模自2019年起將以1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24年的59億美元,自2024年起亦19.1%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30年的169億美元,增速有逐漸放大的趨勢。
頭部企業動作不斷,眼科藥上市公司迎來上升新周期
就兩地股市的眼科上市公司來說,A股市場裡面眼科醫療代表如愛爾眼科,眼科器械代表歐普康視,及眼科藥代表興齊眼藥、康弘藥業等。港股市場眼科醫療有德視佳、眼科藥代表億勝生物科技,其他眼科藥還有康哲藥業、昊海生物科技及遠大醫藥等。
單就股價來說,兩地眼科類上市公司表現參差(7月16日大跌當日盤中數據)。A股興齊眼藥漲幅最多,其次歐普康視、愛爾眼科。港股方面新股歐康維視目前漲幅最大,其他較具代表的億勝生物、德視佳因為業績原因,股價年初以來都是負收益。就營收體量和過去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來看,A股歐普康視表現出較強成長性,愛爾眼科作為傳統白馬股市值領先,且成長性也不錯。港股億勝生物2019年營收規模大於興齊眼藥和歐普康視,營收增速也保持不錯水平。
頭部企業都在玩什麼呢:
興齊眼藥算是老牌的眼科藥公司,今年股價漲這麼多,重要的催化劑是其6月公告旗下環孢素滴眼液(Ⅱ)獲藥品註冊批件。環孢素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公司環孢素滴眼液(Ⅱ)可是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用於乾眼症的環孢素眼用製劑,完全算得上能夠再造一個興齊眼藥,股價飛起來不難理解。
其他的授權引進方面的動作,恆瑞醫藥去年11月公告將引進德國藥企Novaliq公司的兩款用於治療乾眼症的藥物CyclASol和NOV03。其中,CyclASol目前正在美國進行III期臨床試驗,NOV03則計劃於今年底啟動III期臨床,這標誌著醫藥龍頭開始加碼眼科藥。
總結一下,歐康維視生物的上市具有特殊的指示意義,未盈利的眼科創新藥研發平臺,在港股的市值可以去到200億港元,簡直成了一個新標杆,市場也渴望產生國產巨頭。熱度持續下去,市場對於眼科藥上市公司的關注度必然提升,除了過往穩定的業績增長,醫藥公司更多的新藥研發動作會變得更加具有「話題」,無論是內部研發,還是外部引進,項目落地後的收益暫且不論,擺出了姿態就具備了股價飛天的潛力。而且,無論恆瑞、還是興齊的環孢素滴眼液,眼科藥行業確實迎來了一個上升新周期。
換一種打開方式,億勝生物科技從未如此性感
億勝生物科技(01061.HK)也是一家業內出名的眼科藥公司,其2011年由香港創業板轉主板上市,不到10年股價累計漲幅最多去到38倍。億勝以自有的rb-bFGF生長因子平臺陸續開發出了貝復舒及貝復濟兩大系列產品,其中貝復舒系列就屬於眼科用藥,貝復濟屬於外科用藥。2019財年,貝復舒眼科藥的銷售收入亦達約3.16億港元。
億勝的增長路徑是不斷拓寬產品在醫院的覆蓋,保持旗艦產品貝復舒和貝復濟系列藥品業績逐年穩定增長,踏實的內生驅動路線也為公司在市場積攢不少好口碑。同時,重視對產品管線的建設,一方面通過不斷增強內部研發實力,通過自有技術平臺擴充眼科在研管線,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自研的阿奇黴素滴眼液已進入中國三期臨床,適應症為細菌性結膜炎。
另外一方面通過代理和授權引進海內外具有競爭力的管線及產品,其中通過銷售代理模式引進的輝瑞兩款治療青光眼一線產品適利達和適利加滴眼液,及治療眼底疾病的適麗順膠囊,近年來學術推廣成果顯著,2019年已為公司貢獻合計超過2.5億港元的銷售額。在授權引進(license in)方面,最大的看點是與Mitotech合作開發用於治療乾眼症的SkQ1滴眼液,該項目目前已推進到美國三期臨床試驗,無論活性成分或治療機制均屬同類首創,市場前景可觀。若SkQ1項目落地,可以再創一個億勝。
億勝目前股價4.87港元附近,港股市值還在30億港元以下,歷史股價最高2018年3月去到9港元以上,市盈率方面也是遠低於同業。但是,公司營收、純利的規模及增長素質一直相當理想,限制股價騰飛的可能就只剩下市場本身了,因為港股市場對中小市值公司真的非常不友好!
這裡重點提億勝生物科技,因為這確實是一家很優秀的生物創新藥公司,嚴重被市場低估。此次歐康維視生物上市點燃了一波熱潮,就來蹭一蹭。歐康維視的上市,確實給市場帶來新的面貌,港股的眼科藥公司也能承載更大的市值,眼科藥市場迎來新的上升周期。而如果我們換一種打開方式看億勝,就會發現當中被忽視的美。
首先,不同於「-B」類公司,億勝已經擁有成熟的產品組合,擁有穩健的業績增長,旗艦眼科藥所在細分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其次,代理、授權引進方面億勝也取得不錯成績,兩款輝瑞的眼科藥都是主流產品,後者當年籤訂億勝為代理商也是看重其在國內的眼科藥銷售渠道及市場推廣能力;於2015年啟動的「增進計劃」,截至去年已投資總額約4.32億港元,SkQ1等偏後期項目將逐步迎來收穫期。自主研發能力也不容小覷,目前自有在研項目13種,其中偏臨床後期的有3種,可預計未來幾年有望逐步進入收穫期。
可以說,億勝最大的缺憾是沒有進入港股通,股價今年以來表現不佳,是上半年業績受到疫情拖累而出現下滑。不過考慮到其過往優秀的基本面,後面股價重拾升勢是確定事件。歐康維視生物上市帶來一定鯰魚效應,行業在呼喚國產巨頭誕生,能否為億勝帶來更多目光關注值得期待。是金子確實總會發光的,但如果能迎來一個更好的平臺,將會更加閃耀(此處省略憧憬億勝回A股科創板上市的一萬字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