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遠走他鄉,有人賣淫還債,有人傾家蕩產,有人犯罪入獄……這些悲慘的遭遇,都是吉林省遼源市首例「套路貸」案件中,某惡勢力犯罪集團犯下的滔滔罪行。該惡勢力犯罪集團以「空放」「砍頭貸」等手段非法放貸,還款額高達實際借款額的5倍以上。無法還債者會遭到電棍電擊、拘禁毆打、行兇視頻恐嚇等威逼與摧殘。
面對這個潛伏的社會毒瘤,遼源公安抽絲剝繭、尋跡覓蹤,逐漸掀開其黑暗的面紗;面對繁複的案情,辦案民警精準研判、深挖徹查,終將該犯罪集團主要成員逐一繩之以法。
端倪:居民一句閒嗑兒引起社區民警警覺
「最近看沒看到微信裡流傳的那條視頻,一個小夥子因為欠債,被人用電棍電得可慘了……」2019年3月,遼源市公安局東吉分局社區民警在轄區巡邏時,無意間聽到一段群眾對話,立即引起警覺,並收集到了該段視頻。
視頻顯示,在一間寄賣行內,一名年輕男子坐在地上被人用電棍頻繁電擊,男子苦苦哀求,施暴者一邊行兇一邊辱罵該男子,並要求其還錢。
東吉分局獲悉情況後高度重視,立即抽調精幹警力組成掃黑除惡專案組,開始摸排調查。經過初步排查,專案組了解到,視頻中的受害人籍某曾在遼源市西小橋附近經營酒吧,後遭暴力討債,背井離鄉,躲到遼寧省瓦房店市,靠在紅白喜事上獻唱為生。
突破:受害人遠走他鄉懼於餘威不敢開口
視頻中的惡劣行徑,讓專案組感到此事件不可小覷。而僅憑一段視頻,無法釐清整個案件的關係脈絡。因此,專案組把受害人籍某作為突破口,迅速開展排查攻堅。
專案組民警在瓦房店市連續蹲守三天三夜,終於找到了籍某。但是,由於懼怕施兇者打擊報復,籍某遲遲不敢開口。專案組民警見狀,耐心地疏導其心理障礙,詳細講明當前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政策和形勢,終於打消了籍某的顧慮,使其回到遼源市,配合警方調查取證。
據了解,2017年9月,受害人籍某通過朋友介紹,在遼源市融匯寄賣行借高利貸用於酒吧生意周轉。後因經營不善,借貸到期後籍某未能還款,進而遭到寄賣行經營者的拘禁與毆打,被迫遠走他鄉。
專案組再經調查確定,融匯寄賣行的法人楊某方負責出資,視頻中的行兇者鄭某秋負責放款和暴力討債,鄧某負責製作虛假合同。至此,一個分工明確、非法放貸的惡勢力團夥浮出了水面。
深挖:馬不停蹄四處搜尋以誠心換取配合
因為案發時間過久,很多受害人及相關證人已不知去向,這給案件偵破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進一步固定證據,專案組馬不停蹄地趕赴遼寧省大連市、天津市、山西省大同市、浙江省麗水市、廣東省深圳市等地調查取證。
由於多數受害人家住農村,專案組民警幾乎走遍了遼源市所有的鄉鎮。為了打消東遼縣建安鎮一位受害人的顧慮,辦案民警先後走訪6次,以誠心感動其配合調查。有的受害人因為犯罪被羈押在監獄,辦案民警5次往返四平英城監獄、3次往返梅河口監獄取證調查。
在專案組的精細排查下,此犯罪組織系列案件的大量證據終於收集到位,該適時對主犯出擊了。
擊潰:高壓震懾加政策感召攻破主犯心理防線
鄭某秋因尋釁滋事罪,於2018年10月被遼源市龍山區人民法院判刑3年6個月,後在四平英城監獄服刑。2019年4月30日,鄭某秋從四平英城監獄被押解回遼源市。
因為鄭某秋罪行累累,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並且專案組掌握的線索主要圍繞在鄭某秋身上,為了全面掌握此犯罪集團的全部犯罪事實,專案組民警費勁心思,琢磨方法、策略,決定採取高壓震懾與政策感召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審訊。
辦案民警兵分兩路,一組以市公安局掃黑辦的名義將犯罪嫌疑人鄭某秋押解回遼源市,戴頭套、配腳鐐,形成高壓震懾,讓其產生恐懼心理;另一組民警對鄭某秋進行政策攻心,講明形勢,讓其主動交代問題,爭取寬大處理。
兩組民警形成合力,經過一天一夜的努力,終於攻破了鄭某秋的心理防線。他如實交代了自2017年8月以來,在融匯寄賣行放高利貸,非法討債的事實,以及替他人暴力討債、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的犯罪事實。至此,以鄭某秋為首的惡勢力犯罪組織終於露出了全貌。
痛心:受害者的經歷增強了警方徹查決心
案件愈往縱深發展,浮現出的案例就愈加讓辦案民警痛心。
受害人馬紅(化名)是一名賣淫女,通過犯罪嫌疑人張某荃結識鄭某秋,再經鄭某秋介紹向楊某方借款5000元,籤訂了1萬元的借據,約定每日還款300元,斷還一日前期還款金額全部清零,並要償還全部虛增債務。之後,馬紅因生理期沒有賣淫,收入減少導致欠款斷還。為此,她遭到該團夥多次拘禁及毆打,馬紅僅借款5000元,最後卻被要求還款2.5萬元。
受害人秦寧(化名)在2017年7月至8月期間,向犯罪嫌疑人於某彬借貸2萬元,籤訂了3萬元的借據,約定22天還清,每月利息1萬元。之後,因受害人秦寧無力償還,於某彬便僱傭鄭某秋、高某冰等人先後多次到其家中,以噴塗、打砸、威脅、擴音器宣傳等方式進行討債,最終造成受害人秦寧傾家蕩產,離家出走躲避債務,其長女被迫退學,次女被寄養在親屬家中。秦寧實際借款2萬元,卻被要求還款11.5萬元。
這些痛心的案例,更加堅定了專案組徹查此案的決心。
收網:傳統方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兩個月抓獲17名涉案嫌疑人
由於該惡勢力犯罪集團人員眾多,「首先抓捕誰、到底怎麼抓」的問題擺在了分局領導和專案組民警面前。
經分析研判,專案組決定從另外一名主要成員高某冰身上打開突破口。為避免走漏消息,專案組採取傳統方法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大情報信息研判,應用蹲守方法抓捕。在三伏天裡,4名民警潛伏在未開空調的車內,蹲守了一天一夜,終於將犯罪嫌疑人高某冰抓獲。由於保密工作到位,犯罪嫌疑人沒有防備,加上訊問策略得當,犯罪嫌疑人高某冰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就這樣,靠著堅守和執著,專案組在短短兩個月內連續抓獲涉案嫌疑人17名。
在抓捕另一名主犯楊某方時,對於犯罪嫌疑人的狡辯,專案組舉一反三,拿出固定證據,使其內心崩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楊某方是融匯寄賣行的法人,負責出資,經過專案組民警的耐心勸解,楊某方主動讓其家人交出了所有借款合同。
至此,該案件終於打開全部局面,一舉打掉了以鄭某秋、楊某方為首的遼源市首個「套路貸」涉惡犯罪集團。
宣判:12人均被判刑二審維持原判
經查,被告人鄭某秋等12人於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間,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依託無借貸業務的寄賣行,假借民間借貸之名,利用借款人急於借款的心理,以快速放貸為誘餌,利用收取「砍頭息」「服務費」等名目和「行規費」等虛假理由,誘使或迫使受害人籤訂金額虛高的「借款」協議,並通過拍攝借款人手持假幣照片、視頻等方式,製造虛假給付痕跡,向多人實施「套路貸」。
鄭某秋等人在實施「套路貸」的過程中,組成了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多次實施敲詐勒索、尋釁滋事、非法拘禁、非法侵入住宅等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了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2019年12月30日,遼源市龍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對鄭某秋等「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公開宣判,分別判處鄭某秋等被告人19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鄭某秋等被告人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
2020年2月28日,遼源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上訴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合議庭成員在認真梳理案件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上,經過交叉閱卷,認為原判認定事實清楚、定罪準確、量刑適當,最終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