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守望者》曼哈頓博士:神對人最大的幫助便是不聞不問
之前其實我有很多篇文章都聊到了《守望者》這部電影以及它的原著漫畫,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部作品的,很多人稱電影《守望者》導演剪輯版三個半小時是超級英雄類型電影的天花板作品,這個我不敢說,畢竟《黑暗騎士》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的,但是原著漫畫的話確實是超級英雄的天花板作品,至今沒有可比的。
《守望者》電影其實也是很大程度的去還原了漫畫的劇情,內核思想上其實沒變,只是習慣了看爆米花式的超級英雄電影後很多人很難去接受而已,而且它本身也比較複雜,很需要自己主觀意識去思索,需要一定的閱歷或許你才能去明白其中表達的很多東西,很多現實的隱喻。當然,不喜歡的還是不喜歡,我相信你看不明白也不喜歡《守望者》的電影,你肯定也不會喜歡阿蘭.摩爾的原著漫畫《守望者》。
我知道這麼說肯定會被很多人說我是在裝X,但我的理解就是如此。即便是我自己,如果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看這部作品,我也覺得它不是什麼好看的電影,而是冗長乏味的不知所謂的爛片。
回到標題,今天來聊聊《守望者》中的一個角色:曼哈頓博士。藍鳥博士的設定是也鐘錶息息相關的,他父親是一名鐘錶匠,小時候跟著父親學過鐘錶的組裝,他後來也是因為去拿自己的手錶而被關在實驗房裡被分解,也是根據鐘錶組裝的理解而重新組裝了自己的身體,成為了藍鳥博士。
他是劇中唯一一個有著超能力的英雄,而鐘錶是時間的載體,而他是能夠融入時間的,劇情的開始理論上來說也只有他能夠阻止末日時鐘走向午夜,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發現,他卻不一定能。不是因為他沒有阻止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在進入原子領域後便逐步淡化了原有的人性,他沒有意願與理由去阻止,正如他在劇中所說的「我與你們的聯繫僅僅只是因為我曾經是個人類而已。」
其實塑造這個人物我覺得並不是像一群人扯著說曼哈頓博士與某某英雄誰更強之類的對比,而是他在《守望者》中是以一個神的視角去看待事物的,《守望者》中的精彩不在於人物能力的強弱,而在於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理念。曼哈頓博士在火星上對著二代絲魂說「你抱怨我從不以生命的視角去看待生命,可你也不曾站在我的視角去看待事物。」阻止核戰爭,讓人類減少死亡,這是人類自己的事,是人類要毀掉自己,作為神,他並不在意。
不過可悲的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個無情無欲的神,而是「神性」逐步取代了他的人性,這也是他的悲哀之處。其實有很多橋段都能看得出來,他沒有阻止笑匠殺死孕婦,但是他卻斥責笑匠的行為。他開始是穿著內褲的,但是後來他很少再有人類的羞恥心,不再穿內褲了,直接裸奔。
他最後妥協了,放棄了自己的選擇,或許說他也沒在意過,他不再去幹涉人類,離開了地球,不再想去改變什麼,因為人性無法改變。或許神對人最大的幫助便是不聞不問吧。他最後的人性大概是在殺死羅夏的時候,從來沒有表情的他露出了一絲猶豫。
HBO的美劇《守望者》在不久便和大家見面了,是原創的故事,我們從預告片中看到,最後一幕一個身穿西裝皮鞋的人撿起地上曼哈頓博士的面具,而他的腳踝與手部露出的顏色是藍色的,說明他大概便是曼哈頓博士本人了,他為什麼會回到地球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感謝觀看,沒有看過導演《守望者》導演剪輯版的同學也推薦去看一下,或者去看它的原著漫畫,或許你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