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裡的中國顏色——青、赤、黃、藍、黑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文物裡的中國顏色

當色彩與文物碰撞會有怎樣的呈現?色彩,是人的視覺感受。有光,有物,透過眼就會發現色彩,經由色彩,人們又進一步聯想到冷暖、強弱、剛柔,感受到不同的性格、民族、文化等。色彩令世界更加豐富多樣,使人的生活體驗具有更深邃的感知和領悟。中國傳統色彩繽紛絢麗,意境優美,文化寓意深厚。

《左傳·恆公二年》說:「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道德經·第十二章》說:「五色令人目盲」。《孫子·勢篇》說:「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那麼何謂五色?五色之外還有哪些色彩呢?當色彩與文物碰撞又會有怎樣的呈現?

中國傳統五色觀認為:「青、赤、黃、白、黑」五色為正色。《尚書·禹貢》中最早提到「五色」一詞,曰:「徐州,厥貢惟土,五色」。但具體列出五色為哪五種顏色的最早記載則在《周禮·考工記》:「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這是在五行觀念流行之後,以五行匹配五色,賦予了色彩更多的文化內涵。而傳統中醫裡,也有「色脈診」,《黃帝內經太素》認為「五色微診,可以目察」。正色之外還有間色,關於「間色」說法不一,並且各個歷史時期對於色彩的崇尚也不相同,但間色主要是以各色調配合而成。

隨著人們對於自然顏色的分辨力逐漸提高,更多的色彩微妙變化被人們感知並命名。較為常見的兩個對顏色命名的方法:一是以具有這種顏色的典型物名來作為顏色名,如醬色、藕色、赭石、咖啡色、碧色、琥珀色等,另一種是在顏色名前前綴表示程度的附加語,如深紅、淺紅、濃綠、淡綠、明黃、暗黃等,或是珊瑚紅、高粱紅、蟹殼紅、土黃、天藍、寶石藍、孔雀藍、薄荷綠等。古人的衣食住行無一不涉及顏色,眾多的顏色又通過倖存的文物得以展現,這些美麗的中國色足以驚豔世人。

紅色,在中國一直被視為重要的色彩。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已經使用赤鐵礦染石珠串的繫繩,考古發現在死者的四周也灑有赤色粉末,有專家認為這可能和紅色與血液顏色相同有關,因而紅色被視為生命的象徵。中國不僅是絲國和瓷國,也是漆器之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從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朱漆木碗到明清時期的剔紅,朱色已經成為漆器的代表色之一。許多出土的漆器種類豐富,製作工藝和彩繪紋樣更是精美嘆絕。漆器之上往往是紅與黑交相輝映,黑色博大、寬厚、深沉,紅色鮮亮、強烈、古樸,一同彰顯出漆器光潔柔和、華貴富麗的感覺。

在唐代的裙子中,以紅、紫、黃、綠等色為多,而尤其以紅色最流行,所以唐代詩人的筆下就常有紅裙的身影,白居易的《官宅》:「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的《盧侍御四妓乞詩》:「鬱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白居易的《琵琶行》:「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都是有關紅裙的描寫,可見當時紅色裙子的流行時尚程度。

對青銅器表層和鏽斑的觀察,也是鑑別青銅器真偽的一個關鍵。各地出土的青銅器因為埋藏環境的不同,青銅器的鏽蝕情況就會有差異,表面的鏽色也會不同。常見情況來看,出土的青銅器銅質層次複雜,顏色也很豐富,例如一件青銅器可能最內層是黑色,其次是棗紅色,再外面一層才是綠色,綠色之外還有土鏽結合的硬塊。即使是綠色,青銅器的鏽色都會有灰綠、深綠、嫩綠等不同的顯現,色澤也各有差異,除了常見的綠色,還會有藍色、金黃色、黑色(俗稱黑漆古)、灰色、紫色、棕色、銀白色等。那麼,是不是鏽越多越好?顏色越多越好呢?不是的。有的鏽是有害鏽,必須要去除才能使青銅器得到保護。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是古人對於傳統染料提取過程總結的經驗,又將對這種現象的觀察暗寓人生道理。古代製作染料的原材料豐富各異,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能夠染出濃豔的藍色,並且顏色牢固,製作靛青的藍草常見的有蓼藍、板藍、馬藍等。另外,茜草、紅花等可染紅色,黃梔、薑黃、鬱金等可染黃色,紫草可染紫紅色。除了植物染料,礦物染料也有硃砂、赭石、雄黃、松煙等多種。

青花瓷的青色因為素淨、雅致、清新而深受人們喜歡,從唐朝創燒到元代臻於成熟,再到明清盛燒不絕,青花瓷甚至已經成為中國風的一個標誌。奇妙的青花得益於青料的使用,在元代青花瓷中,所使用的青料主要有兩種。進口青料,俗稱蘇麻離青,它們通過絲綢之路帶入中國,其原產地位於盛產鈷礦的伊拉克索馬拉。進口青料的成分低錳、高鐵,青花成色純正、深沉、濃豔,會有深藍、翠藍、紫藍的不同色彩呈現,色料堆積厚的地方會有黑色的鐵鏽斑。國產青料的成分則高錳、低鐵,青花成色青藍,偏灰黑。

清代的首飾當中,點翠工藝將金屬工藝與羽毛工藝相結合,因其幻彩奇妙的裝飾效果而受到普遍的歡迎。製作點翠飾品需要將翠鳥的羽毛按照設計所需剪裁成一定的形狀,並用膠粘於金銀飾品上,粘貼時要求均勻平整,不露地子。翠鳥羽毛以翠藍色和雪青色為貴,根據工藝的差別和翠鳥身上不同部位的羽毛,點翠也有蕉月、湖色、深藏青等色彩差異。

 黃

漢樂府《陌上桑》中為我們描寫了一位「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的美麗女子,詩裡的主人公羅敷穿著淡黃色的裙子和紫色的襦衣,黃、紫色互為補色,再點綴上「青絲」「明月珠」的色彩,與莫奈的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顏色除了審美的屬性之外,在社會複雜化的過程中也參與了身份地位的劃分,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本為後周殿前都點檢,奉命御遼。到達陳橋驛時,發生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立宋王朝,史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由此成為「擁為天子的意思」。黃色也因此被賦予了更為深刻的含義。清朝時期,黃馬褂是馬褂當中最為顯貴的,能夠穿黃馬褂的主要有三類人,一類是跟隨皇帝「巡幸」的侍衛,是由於職務的原因而穿,屬於「職任褂子」,一類是在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的人能夠得到皇帝賞賜黃馬褂,並且只有在跟隨皇帝狩獵時可以穿,屬於「行圍褂子」,還有一類是在治國或戰事中因為立有功績而得到獎賞的人,屬於「武功褂子」。因此,非但普通人不能穿黃馬褂,而且對於黃馬褂的穿著時間、場合都是有嚴格規定的。

青銅器給人的印象大多是以綠色為主,但綠色實際上是它表面生成的鏽。青銅器是銅錫合金,大多數青銅器最初做好的顏色應該是黃色的,可是為什麼有的青銅鏡又呈銀白色呢?這就和合金的比例有關了,如果含錫量高的話,青銅鏡就會閃出銀色了。

因彩而得名的「唐三彩」主要顏色有黃、綠、白、藍,還有褐、赭、黑等,「三」更多指的是泛指,意為多彩。馬和駱駝是唐三彩中較為典型的器型。

「青、赤、黃、白、黑」被認為是正五色,「五色」也可以表示泛指,指代色彩眾多,然而還有一個詞語叫做「墨分五色」,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是中國畫中的概念,由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首次提出。人們在中國畫的筆墨運用上認為在黑白之間,可以以墨代替各種顏色,追求的是意思表達,所以就有了墨的「濃、淡、重、清、焦」或者「幹、溼、濃、淡、焦」之分。

中國色有多美?文物裡的萬千色彩或許可以給你一個答案。或詩意盎然的綠,或熱烈僨張的紅,或純淨靜謐的藍,或引人幽思的黑,在不同色度、不同冷暖的變化中,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色,連接著古今華人的血脈聯繫。(李忠超)

來源:甘肅日報

相關焦點

  • 和田玉中赤,橙,黃,綠,青,藍,紫,原生色的由來
    最近有個玉友提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問我有沒有聽說過和田玉中的赤,橙,黃,綠,青,藍,紫,很多年前聽過現在很少有人提了。一般來說的赤,橙,黃,綠,青,藍紫,這是說的和田玉的顏色。赤就是個赤玉,其實在古書中記載是有的。
  • 超完整顏色英語詞彙大全
    說到顏色的英文表達,如果只知道red,yellow,green,black,white,orange以及brown,我們的句子和語言表達將是多麼暗淡無味。現在好了,我們為你總結了各個色系各種顏色的英文詞彙,下次想要稱讚妹子的米黃色外套很可愛的時候,就不用撓頭說「yellow coat」了。
  • 怎樣用紅、黃、藍調配出你想要的顏色?
    顏色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的顏色會給人不同的感覺。紅,橙,黃給人感到溫暖和歡樂,因此稱為"暖色";藍,綠,紫給人感到安靜和清新,因此稱為"冷色"。由兩種及以上不同的色相混合,會產生新的顏色,這種現象經常發生,並在配色的實踐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 中國青花瓷名揚世界,但其中「青」色卻非中國產
    其「三彩」的顏色主要有綠、黃、褐、黑、白、藍六種,其成色原理是利用釉料中不同金屬氧化物在經窯爐氧化、還原氣氛後所表現出的不同呈色反應:氧化銅呈現綠色,氧化鐵呈現黃、褐、白、黑色(控制氧化鐵佔比),氧化鈷呈現藍色。
  • 英語中的紅、綠、藍、黃、黑這些顏色,具有不同象徵意義,來學習
    英語中的紅、綠、藍、黃、黑各種顏色是否就只是單純地指代那一種顏色呢?當然不是。今天帶你了解不一樣的紅綠藍黃黑。1.red 紅色A.可紀念的喜慶的日子。如聖誕節。B.流血、危險或暴力。B.作為事物的特定顏色。如計程車。美國有些城市的計程車上標有「yellow」的字樣。
  • 國學知識:古詩文中的「青」是什麼顏色?
    赤橙黃綠青藍紫,繽紛的色彩構成了美麗的世界。「青」是一種什麼顏色?美術老師說,「青」舊是春草萌發時的那種嫩綠色,比綠淡一點亮一點。在中國古詩文中「青」,又表示什麼顏色呢?青草、青翠、青天、青絲、青衫等等表示的顏色一樣嗎?非也。 「青」表示綠色。
  • 「五顏六色」是11種顏色嗎?顏色有多少種?你也許想像不到!
    說起顏色,我們一般人似乎只知道「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七種。然而,在古代江南人眼中,這樣的分類,實在是太粗糙、太不精緻了。那麼,古人是怎麼命名各種顏色的呢?僅僅以清代的揚州為例,就有一份龐大的色彩清單。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中國古代的織造業,到清代發展得尤其昌盛。
  • 為什麼紅綠燈在日本成了紅藍燈?
    日本的交通信號燈有些日本的紅綠燈即使不像上圖中這樣藍,也會在綠中發著「幽幽的藍光」,像這樣:事實上,在日本人的常識裡,只有「紅青燈」的概念。當交通信號燈亮起「青信號」,就可以通行。而這個「青」(音Ao)就是日語中表示藍色的慣常用法。比如他們把藍天,稱為「青い空」。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故宮四季,絕色中國
    可如今,提到色彩標準,大多想到美國潘通,而不是中國。中國傳統色,的確在失落。所幸還有故宮,能在延續千年的文物裡,重拾失落的中國色。《爾雅》裡說到:「秋扈,竊藍」,是說一種愛偷竊莊稼的淺藍色候鳥。當人們看到它,便知糧食將熟,秋天已來。竊藍,也是中國歷史可考的第一個淺藍顏色。
  • 青,是看不膩的東方色
    在人類視覺可以感受到的可見光譜中,有一種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中國人稱之為「青」。《說文解字》裡說,「青,東方色也」。青是綠青是春季植物葉子最初的顏色,是青果子未生的表述,與同源詞「蒼」「蔥」都偏向於綠色。《滄州趣圖》 沈周 明代古人在用到綠的時候往往要把青和黃進行搭配使用,《說文》說,「綠,帛青黃色也」,綠介乎於青黃之間,用到「綠」時,總有些許枯黃的意思。
  • 通過喜歡的顏色看人。
    這個世界是彩色的,如果沒有這些顏色,世界將會變得一片黯然。每個人喜歡的色彩都不同,有的人喜歡純色,例如黑、白、赤、橙、黃、綠、青、藍、紫,等等。有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的性格與顏色之間有著非常奇妙的聯繫。即使他人不說,通過他喜歡的顏色我們也可以大致地推斷出他的性格來。
  • 赤橙黃綠青藍紫,尋找這座小城顏色背後的秘密
    赤橙黃綠青藍紫,尋找這座小城顏色背後的秘密 秋天的狼牙山五彩斑斕 紅彤彤的柿子,黃橙橙的玉米 紅豔豔的辣椒,金燦燦的地瓜 綠油油的小白菜 整個狼牙山沉浸在一派豐收的喜悅當中 黃
  • 自古顏色分等級|齊桓公好紫色,有沒有壞規矩?羋月的服色對嗎?
    自古以來,顏色有別,貴賤有級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很早就確立了色彩結構。根據《禮記.玉藻》記載,周代,人們把白、青、黑、赤、黃五色視為正色,象徵尊貴,是用于冕服、弁服的色彩。五種正色正好與五行中的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黃)相聯繫,把中國人關於自然、宇宙、倫理、哲學等多種觀念融入其中,形成獨樹一幟的中國色彩文化。
  • 原來,每件文物都可以是一張絕美色卡!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於同年發行的特種郵票在討論「為什麼會很喜歡《千裡江山圖》?」這樣的問題時,多數觀眾都一定會提到一點:用色。《千裡江山圖》能夠在一眾精妙絕倫的書畫中脫穎而出,擁有獨一無二的記憶點,正是在於其讓人眼前一亮的選色和出彩的配色方案。
  • 黃調皮膚適合穿什麼顏色衣服 黃調皮膚不能穿什麼顏色
    黃調皮膚適合穿什麼顏色衣服 黃調皮膚不能穿什麼顏色 2018-11-13 15:54:37 來源:全球紡織網 黃調皮膚適合穿什麼顏色衣服:1、粉紅色:雖說白皮膚的妹子穿粉紅色很漂亮
  • 故宮裡的色彩美學:中國人丟失的,終於撿回來了
    「縹」是淺藍色,跟漂洗有關,就是染藍的衣服在水裡洗著洗著顏色就淡了。電視劇《甄嬛傳》裡,螺子黛是引發後宮爭鬥的「頂級化妝品」。古時它其實也是一種顏色的名稱,是一種墨綠色的顏料,相傳從波斯進口,古人曾寫:「薄醉懶添螺子黛,嫩寒初試杏花衫。」
  •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古典詩詞裡藏著中國最美的顏色!
    之所以能千古流傳,多半是因為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詩裡惹火的色澤、躍躍欲試的情緒,為此深受感染、感奮不已。而在中國古代,詩人們常常喜歡把紅色和綠色放在一起。其實這也是一種別樣的美。不信?你看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看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它並沒有以往大家認為的俗氣,反而自有一種別樣美!
  • 流傳千年的顏色——礦物顏料
    礦物顏料的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用天然礦石經選礦、粉碎、研磨、分級、精製而成,主要用於繪畫、工藝品、仿古、文物修復等。另一個來源是天然礦產品經過一系列化學處理加工而製成的化工合成顏料。【赤·硃砂紅】硃砂(vermilion)既是一種鮮豔的紅色,也是一種鮮紅色顏料。
  • 《刺客伍六七》:七大暗影刺客其實是彩虹組合,赤牙、青鳳、紫柒
    在刺客伍六七中,刺客聯盟的七大暗影刺客究竟是誰,一直都是迷,而目前為止,也只有三個人是身份明了,那就是赤牙、青鳳和阿柒。偶然發現,已經出現的這三個人都有明顯的顏色標誌,赤色,青色和紫色。赤(牙)、橙()、黃()、綠()、青(鳳)、藍()、紫(柒)。赤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