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支未來
第五期
《預支未來》是由許肇玲編劇,賴俊羽執導,張書豪、劉奕兒、禾浩辰、邵雨薇主演的軟科幻推理單元劇。該劇於12月3日在優酷懸疑劇場獨家播出。故事聚焦鈦城區接連發生的詭異案件,而所有謎案似乎都指向一個神秘的購物網站「未來商城Futmalls」……
金望月
老中醫,眼花心不老
《預支未來》一看就是好劇坯子。好劇都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算計,不刻意。
懸疑劇的基本結構。看了兩集,兇手是誰還不知道。但已摸到了懸疑之下的嚴肅命題。
第一層,還是那個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的問題。你選擇自我表達就要承受孤獨。你迎合市場才可能破圈大賣。這對每個寫作者來說,都是必答題,關及靈魂。
第二層的考量更要命。不管是商業路線還是藝術路線,才華始終是寫作不可或缺的燃料。如果沒有,又要上位,怎麼辦?
很多人把靈魂押給了魔鬼,走上抄襲之路。作為創作者,抄襲是最不堪的事。這也是於正和郭敬明不清理舊帳,就不可能獲得尊重的緣由。
《預支未來》中的作家白詠琍就幹了這樣的事。劇中有明顯的奇幻色彩,她是抄襲了未來的成書進而改變現在。說白了就跟《夏洛特煩惱》裡的夏洛把許巍、周董的音樂作品拿走一樣。
被偷走才華尚可捲土重來,被偷走人生就只能崩潰。你就是把別人奉為「靈魂中遺失的一角」,也改變不了事情敗露後的全面悲劇。
得空再看,看完再談。
藍色法國號
以評促建,鼓勵為主
從開篇看,8集的《預支未來》是一部非常乾淨的推理劇。
暢銷懸疑小說女作家居家神秘死亡,還是照書中的離奇橋段來的。主線情節乾淨。
警隊探長前來辦案,心思細、頭腦清,沒有玄乎的偵探異能。人物乾淨。
主角是什麼身份就住什麼樣的house,警局內陳是不扎眼的極簡風。環境也乾淨。
再加上「從未來網購商品幹涉當下人生」的高概念設定,不用兩集,《預支未來》前6分鐘就能成功把人捲入故事。
所以,這部劇我能給到7分以上。
但是,如果三個單元連起來看的話,遺憾還是存在的。
有人因為從未來買書,經歷了致命的愧疚和壓抑;有人用未來闖入的眼藥水,讓喪子之痛有了了結;有人則下單了未來款AI矽膠女友,但好像並沒因此受到什麼直接懲罰。
幾個寓言的主旨歸總下來,似乎容易讓人混亂:從那個神奇的未來網站購物,究竟是要付出代價,還是將會收到命運的禮物?
另外,劇中的某些科幻設定還是太熟悉,很容易讓資深影迷跳戲到《黑鏡》《湮滅》中去;幾個女性角色的性格邏輯、命運軌跡,也有為埋伏筆而強行周折的嫌疑。
遺憾歸遺憾,《預支未來》還是要力薦的一部精緻短劇集。畢竟,華語的黑色科幻懸疑劇太少了,少到讓人也想預支一下未來。如果不能,這部新劇且看且珍惜。
馬二
看到有人刷分,就無能狂怒
《預支未來》給我帶來的驚喜和驚嚇是對等的。
驚喜在於,它提出了一個相對陌生化的概念。一個接通未來的網站,一個獲取未來產品的通道,想想就令人興奮。這一點,有點《世界奇妙物語》的味道。得到就要付出代價的設定,更有點像《灰猴》。
驚嚇在於,它無疑是一個半成品。高概念提出來了,卻沒有完成很好的邏輯閉環。網站是誰搭建的?設計網站人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是他們接觸到了網站?不曾解釋。本質上還是短片思維,只拋出問題不給出答案。
比起科幻懸疑劇,我更想將《預支未來》稱之為現實溫情劇。一個可以購買未來產品的網站的確很科幻,「是誰殺了她」的懸念也的確很懸疑,但故事的重點顯然不是這些。
未來購物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撫慰自己的精神渴望。寫不出文章的小說家,失去了孩子的母親,找不到真愛的宅男,都是如此。
這種自我求索,在第二個故事中尤甚。母親的演技著實是好的,患得患失、神經質的樣子,讓我看了就湧上一股無名怒火。但這的確有點不科幻了,失了三分凜冽。
揚一益二
小心臧否,大膽求證
8集講了4個故事,以「未來商城」購物清單做線索,分別是:暢銷書、滴眼液、虛擬女友、錄音機。但結尾顯然不是大結局,更像是個「試播集」。這是今年看到的國產網劇在文本上最有心思的一部。
放在臺劇的刻度上,《預支未來》的設定讓人聯想起《第八號當鋪》,只不過一個世界觀是科幻,一個是奇幻;而「未來商城」的核心創意,讓人聯想起優酷去年上線的《你的未來已籤收》,只不過一個是浪漫主義的輕喜劇,一個則是現實主義的諷喻劇。
雜糅科幻、驚悚、奇幻、懸疑、情感的經典劇作很多,美國有《陰陽魔界》,日本有《世界奇妙物語》,英國有《黑鏡》。中國的《靈魂擺渡》《瘋人院》姑且可以放在這個序列中,但味道似乎都不太對,但《預支未來》有內味了。
《預支未來》的「魂」是——人性皆有裂隙,控制不好的話,會讓人墜入深淵。
在「暢銷書」的故事中,兩個有著性格缺陷的陌生人,因為一本來自未來的暢銷書而聯繫在一起,類似的故事在電影《殺人漫畫》《妙筆生花》中演繹過。但這個故事的精妙在於將抄襲與被抄襲者結為夫妻。女方的自卑情結在於創作才華,男方的自卑情結在於異性緣差,兩人撕扯時的猙獰場面,讓人聯想起《婚姻故事》的情景。
「滴眼液」的故事,則是一個高概念版的《地久天長》,抑或性轉版《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對失孤的夫妻,花了十年在悲痛中達成和解。演員的表演足夠動人,很容易感染觀眾。
「虛擬女友」和「錄音機」的故事嵌套在一起,分別是最後3集的AB兩面,劇作開始一直暗示女網紅連環綁架案的兇犯,是購買了「虛擬女友」的宅男,在最後幾分鐘實現反轉,真正的兇手其實是他的雙胞胎兄弟,他行兇不留痕跡的秘訣是:在未來商城訂購了一臺「未來收音機」——總能提前知道要發生的事,這個設定讓人想到今年大熱的韓劇《365:逆轉命運的一年》。
只能說,《預支未來》的世界觀剛剛搭建起來,女心理醫生的故事線已經做了鋪墊,但還沒來得及發展,而真兇依然逍遙法外。期待「試播集」後還有下文。
不能因為劇名裡有「未來」二字,就將其劃之於科幻劇。如果真當科幻劇來看,那多半是要失望的。因為開頭最高能,後續的起承轉合乏力,這也使得圍繞未來商城設計的故事顯得故弄玄虛。
但要當成奇幻劇來看,這劇好像又沒那麼新穎。比如,紙片人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世界奇妙物語》裡的經典名篇「美女罐」,而剽竊他人成果走上人生巔峰的也不只白詠琍一個……
這樣看來,「通過預支未來彌補現在缺角」的人物動機沒那麼抓人眼球,剩下的還是看演技派的實力輸出吧。
文朔朔
水大魚大,努力摸魚
「預支未來」的概念很吸引人。
「懸疑+科幻」,科幻的部分用來挖掘人性潛藏的欲望,懸疑的部分用來釐清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而嚴肅命題的表達又觸及了溫情現實,《預支未來》的整體設定很豐滿。
女作家在創作枯竭時打開了連通未來時空的網站,緊接著以書中寫的「懺悔式死法」陳屍家中……謎面很清晰,謎底有大把可探索的空間,觀眾看得很過癮。
這部劇埋下的「鉤子」倒是不少,只不過用力過猛,觀眾沒捕到設計「神秘未來網站」的那隻「幕後的魚」。
雖然整體故事沒能串成邏輯閉環,但撒下的網還是捎帶腳撈上來了些溫情脈脈的河水。不管是女作家兩姐妹的相互扶持,還是父母對逝去兒子的思念,都格外打動人。
申兌兌
25歲自由職業者
懸疑+科幻,單從題材來看《預支未來》的設定並不新鮮,不管是歐美還是日韓,都能找到類似設定的作品。
作為開篇,第一個故事的案件現場很有衝擊力,一下子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遺憾的是,後續劇情的節奏放緩,且案件懸疑感不強,很難讓觀眾有推理感。兇案現場哭得最兇的人嫌疑最大的道理,早在《重案六組》裡就應該學習到了。
相比之下,第二個故事雖然懸疑屬性稍弱,但是增加了大量的驚悚元素,讓人印象深刻。而母親走不出喪子之痛的親情主題,也比第一個故事更能讓觀眾共情。
另外,劇中演員的演技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大部分演員的表演都相對自然,也有黃嘉千、屈中恆這種演技派畫龍點睛,但個別演員有些流於表面。比如邵雨薇飾演的白詠心,完美繼承了「流量派」一哭,二吼,三瞪眼的表演法,不像為姐姐伸冤的妹妹,倒像追逐熱點的小報記者。
劇中的科幻設定也存在感不強,不管是暢銷書、滴眼液、虛擬女友還是錄音機,都沒有交代前因後果。當然,也可能是為第二季做鋪墊,所以沒有展開。但單從這一季來看,即使去掉科幻設定,對劇情似乎也並沒有什麼影響。
其實臺劇中不乏懸疑+科幻的作品,2018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將科幻、懸疑元素融入到了現實題材中,而大受好評。
對比之下,《預支未來》搭起了一個好的骨架,但還需要在血肉上多做努力。
閻七
腦補嗑CP第一人
來自未來的一家商店遺落在當下,有緣人走進去以後,人生發生了重大轉變。有的人剽竊了未來暢銷書,一夜成名;有的人購買神奇的物品,滿足了當下欲望。
放在一般的爽文裡,這些人就是妥妥的人生贏家,但在《預支未來》裡,大多成了被批判的對象。
全劇要表達的其中一個理念是:得到些什麼,就必將失去另外一些東西。這番話放到劇作本身也同樣適用。
其一,得到了高概念,失去了揭露人性時的刺痛感。比如,在「未來商城」的設定下來考驗人性,本身就有「釣魚執法」的嫌疑。人類或許能在現實社會中嚴格遵守自身的道德準則,但面對這種匪夷所思的「天降餡餅」的誘惑,又有幾人能夠抵擋呢?
其二,得到了情節衝突,犧牲了現實的複雜性。比如在第一個故事中,丈夫知曉了真相之後,立馬與妻子站到了極端的對立面,連爭吵時的用詞都是翻來覆去地重複,很容易讓觀眾感到聒噪。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情感,在此時沒有顯露半點,基本就是「表面夫妻」的模範了。這容易讓人想到美國一部叫《賢妻》的電影,裡邊講述的是妻子「替夫從筆」,甚至還拿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故事,除了批判男權,也隱含了人性複雜帶來的無奈。
這些可能也是我覺得《預支未來》始終差著一口氣的原因,涉及的元素多了,也就很難做到嚴絲合縫,但它仍然是今年值得一看的作品。
午言絕
專業睡覺,業餘追劇
七弦
焚香煮酒,夢話連篇
這年頭拿著高概念當噱頭玩砸的不少,好在這部劇裡倒不是為了噱頭而噱頭,整體觀劇體驗是舒服的。
雖是有科幻有案件,但若說懸疑其實也沒那麼懸疑,在接受了設定的前提下,劇情發展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好看就好看在,神秘詭譎的未來商城隱於背後,面上看到的倒都是些真實的人。近年來能吸引觀眾的臺劇,大多是人物刻畫做得真摯,人物情感挖掘得深入。
購買未來商品的人多少有些偏執,懷才不遇的作家,意外失獨的父母,脫離社會的宅男……人物關係相互交纏、前後勾連,每一個你以為路過的普通人,背後都有可能有秘密。倒品出來一點眾生皆苦、人人皆孤獨的味道。
短短八集,並不足以解答「未來商城」這個最大的謎題。目前來說它更像是一面鏡子,通過它去折射人性,推動故事。
不過「未來商城」這個設定,看起來就有很多延展的可能,繼續謹慎期待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