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警惕「網上報警被二次詐騙」的騙局

2020-12-18 法制現場

警惕「網上報警被二次詐騙」的騙局在電信網絡詐騙後,沒有選擇撥打110或去當地派出所報警,而是通過「網警客服」進行報警,殊不知再次掉進了騙子的陷阱。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網警這個詞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而冒充網警的詐騙套路也越來越多……真假「網警」如何甄別?廣大市民朋友請警惕!

近期,小徐在女網友的推薦下進入一個證券網站進行投資。剛開始,小徐充值了1萬5試水,很快提現到了2000元盈利。大半個月過後,不但小徐累積的7000元盈利取不出,連本金也被凍結了。察覺被騙的小徐選擇第一時間上網搜索了「網絡報警平臺」的電話,隨後就有「接警員」打來電話,詳細詢問了小徐的被騙經過。電話中小徐得知可以把錢追回來,但先要驗資。沒有細想的小徐立馬按照對方的要求分批多次將5萬餘元匯入指定帳戶,轉完錢的小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遂報警求助。

冒充網警詐騙,其實是騙子針對電信詐騙受害人所實施的一種二次詐騙手段。騙子通過精心偽裝,並進行推廣引誘受害者到所謂的「報警平臺」來報案,一旦受害者撥打電話或添加聯繫方式,騙子就會根據受害人所描述的被騙經歷,以相應的話術進行二次詐騙。而加上受害人急於找回被騙的錢財,往往會被「假網警」牽著鼻子走,以幫助「攔截、凍結、追回」被騙資金需要「押金、保證金、驗證銀行卡」等理由誘騙受害人再次上當。

警方提示:

1、投資理財要通過正規的機構,切勿盲目加入未經核實的投資理財機構。投資者對於高收益的投資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暫時的高收益迷惑雙眼,避免落入投資理財詐騙陷阱。

2、發現被騙第一時間撥打110,或直接至當地派出所尋求幫助。公安機關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無論是通過何種方式詢問案情都不可能要求報警人進行資金轉帳操作,更沒有所謂的安全帳戶或核查帳戶。

3、不法分子騙術不斷更新,理由層出不窮,最終目的就是要騙取錢財。網絡交易有風險,涉及資金往來,務必謹慎。

【來源:廣靈縣公安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警惕虛假「網上報警平臺」
    生活中遇到事情,能網上解決的直接網上解決,真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眾的這種心理,假借公安機關的名義,以「網上報警平臺」「網警」設局進行詐騙。近期公安機關頻繁接報在「網上報警平臺」求助被騙錢財的警情。2020年8月29日,盧某報警稱:其在遊戲交易平臺上賣遊戲帳號被騙,後通過在QQ上搜索「網上報警平臺」添加了QQ號,並向對方申訴。
  • 網上養虛擬寵物可「賺錢」?警方提醒:騙局
    近日,網上出現一種新的「賺錢」方式,用戶通過在網上養各種不同的虛擬寵物,可以獲得5%、10%不等的利息,眾多用戶的投資血本無歸。12月14日記者從市反詐騙中心了解到,我市也出現過類似的警情。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不輕信高回報投資,選擇正規渠道投資。
  • 遇到網絡詐騙等網絡問題如何報警?
    比如遭遇詐騙後,不是馬上報警,而是搜索「網絡警察」……兩年前,吳某用「中國110網絡警察」的名義在網上各個論壇註冊。自稱是網絡警察,受理各種詐騙案件,還留了QQ號。他還夥同溫某、陳某、歐某、符某等人實施詐騙。吳某負責網絡詐騙,溫某等人負責接收被害人轉帳的銀行卡,同時安排人員提取錢款,每成功一筆收取15%的好處費。不久後,他們就遇到了第一個受騙者。
  • 年終歲末,警惕「貸款類詐騙」騙局!
    據統計,在近期的發案中,貸款類、代辦信用卡類詐騙發案數較高。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貸款因其門檻低、借款數額大、放款期限長等優勢,用戶量迅速增長。但這也引起了不法分子的關注,並以此實施詐騙。   近日,雨花臺警方便破獲了一起利用網絡貸款實施詐騙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楊某通過群發簡訊,自稱是某貸款公司工作人員,可以為用戶提供無需抵押及擔保的貸款業務。
  • 【安全提示】電信詐騙真實案例,10種常見電信詐騙手段
    警方提示:不要隨意在網絡上辦理貸款和信用卡,如不熟悉網際網路金融相關知識,應到各大銀行等正規信貸機構辦理信用卡及貸款,避免上當受騙。騙術2:"引誘兼職刷單」詐騙警方提醒:惡意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所有自稱可以刷單賺錢的行為均屬詐騙行為,提醒廣大群眾尤其是大學生警惕網絡上各種招聘信息的騙局,不要被小利益所誘惑,陷入連環騙局。騙術3: 「冒充熟人」詐騙
  • 警方提醒:警惕兼職刷單騙局 不能為蠅頭小利吃大虧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刷單廣告,千萬別心動,這有可能是騙局。據統計,今年截止11月, 市公安局共接報電信詐騙警情13000多起,其中融合新型投資投注類app的刷單詐騙佔20% 。今年3月初,家住崇川的劉女士在抖音廣告彈窗中發現一則兼職廣告,於是她根據提示添加了客服微信,然後被對方拉入一微信群,每天能在群裡收到一些小額的淘寶網刷單任務,每單能獲得2至4元紅包返利。隨後,微信刷單群客服私聊劉女士,稱有一返利高的刷單項目,讓劉女士下載另一款App軟體,進入了一個聊天群。
  • 警惕這款「動物世界」!詐騙!
    ,稱網上投資被騙。平臺每天開放10次,早上10點25分到晚上8點25分間隔分次開放。每次開十分鐘,十分鐘內屏幕會出現各種動物圖片供玩家點擊,點中就會顯示搶購成功。不同動物價格各異,按價支付款項後,平臺會提示三天或五天後連本帶息返還,利息為15%—18%。
  • 雷霆反電詐|警惕冒充「知名網貸APP」詐騙
    隨著人們對網貸詐騙警惕心提高騙子轉向冒充「大品牌」貸款平臺實施詐騙如「360借條」「京東白條」「微粒貸」「平安普惠」經常網購的吳女士心想:「安逸花,這可是近期網上很火的貸款「知名品牌」啊!」急需用錢的她來不及多想,便按指南下載APP並填寫資料,申請貸款10萬元。
  • 2020十大網絡騙局揭秘!網上常見詐騙手段竟然有這麼多
    No.2十大常見網絡詐騙手段相信不少人都在網上遇到過騙子假裝熟人借錢、網上交友騙取投資等騙局,套路之深可謂令人防不勝防。不過不要過於慌張,下面MAIGOO小編為大家匯總了常見的十大網絡詐騙手段及相應詐騙案例,助你輕鬆識破騙子的各種套路。
  • 貴陽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遇網絡詐騙,報警一定要及時!
    記者從貴陽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獲悉,貴陽一男子因為輕信網上貸款APP,被所謂的客服誘導,共計損失11萬餘元。  今年4月2初,貴陽的王先生接到一個諮詢是否需要網上辦理貸款的電話,王先生正好需要一筆資金,於是便添加了「客服」QQ。
  • 以高薪誘騙女子落入「美容貸」騙局 北京警方打掉多個詐騙團夥刑拘...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魯暢)年輕女子應聘時被承諾月薪8萬元但需要整容,申請美容貸款後卻發現工作「打了水漂」……記者25日從北京市公安局機動偵查總隊獲悉,北京警方近期針對「招工美容貸」詐騙團夥展開打擊,截至目前打掉團夥10餘個,刑事拘留涉案嫌疑人123名。
  • 雅安這些詐騙的真實案例,要警惕!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加強防範 報警人郝女士感激地說道。 家住漢源縣九襄鎮的郝女士到派出所報警,稱她在網上購買的物品存在質量問題,準備退貨。在操作退貨過程時,她接到一陌生電話,自稱是其購買貨物的商家,因質量問題要給予她多倍賠償,但需要郝女士提供身份信息、銀行卡號、銀行密碼。沒有絲毫懷疑,郝女士向對方提供了相關信息,緊接著,她的手機接連發來驗證碼。
  • 伊對提醒網上交友警惕「殺豬盤」
    近年來,「殺豬盤」詐騙案例層出不窮,根據各地警方披露的情況及媒體公開的報導,「殺豬盤」詐騙金額數以億計,受害者眾多,已是當下殺傷力最大的一種騙局。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殺豬盤騙局、提高網絡交友安全意識,伊對總結了有關「殺豬盤」騙局的相關套路,希望提高大家在網絡交友中的警惕性。
  • 警惕!針對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的詐騙又來了
    針對這種數字貨幣騙局,西班牙華人律師季奕鴻表示,許多融資是通過遠程操作甚至跨境運行,以此躲避各國金融監管。因此發生此類問題後,需要各國警方協助一起取證,難度更大。而各國警方對電腦取證的調查還處於初級階段,要追回資金難度很高。
  • 「宅家網民」遭遇電信網絡詐騙 警方提示牢記「三不一多」原則
    對此,西安警方總結出了防範小貼士,並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與警方一起守好錢袋子。防騙提醒:凡是放款前就要求繳納保證金、手續費的,都是貸款詐騙,謹防上當;如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切勿相信「無抵押」「無擔保」「當天放貸」等貸款廣告;不隨意點擊陌生網址,切勿隨意提交個人信息;請在官網或正規平臺下載貸款App軟體;高度警惕95號碼和1069簡訊,不一定是正規公司撥打或發送的,需謹慎甄別。
  • 巴彥淖爾警方提示:警惕傳銷騙局
    傳銷已經從大張旗鼓,轉變為現在的嵌入遊戲中,讓人不知不覺的陷入傳銷騙局當中,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今天巴彥淖爾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帶您解讀這些「能夠賺錢」的遊戲,究竟為何物。這裡的「躺賺」模式其實就是「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收徒」模式就是「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 又一龐氏騙局崩盤 多地警方緊急提醒
    前不久,網上出現了一種新的賺錢玩法,名為「雲養貓」,具體的玩法就是通過在網上養各種不同的虛擬寵物,可以獲得5%、10%不等的利息。即使有許多人知道這是個騙局,但是在高回報的誘惑下,還是義無反顧的將資金投入其中,最終投入的資金越滾越大,當平臺方開始撤走資金,平臺資金鍊瞬間暴雷,最終導致6000多人被騙,金額達到上億。
  • 警惕針對學生黨的紅包返利騙局
    現如今中小學生接觸手機的機會多了,使用手機也更加頻繁,廣大學生&家長一定要警惕這種針對學生群體的紅包利騙局。心急如焚的小欣為了拿回自己的錢,按照群主的引導一次次掃了對方發來的支付二維碼,在短短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前後給對方轉了3萬多元。小欣的媽媽發現異常之後,迅速報警。順著資金流向,警方很快鎖定並抓獲了犯罪嫌疑人楊某某,並摸排到楊某某的上級焦某某。令人驚訝的是,焦某某竟是一名未成年人,而且已經被湖南警方網上通緝。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警惕假冒微信公眾號詐騙、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警惕假冒微信公眾號詐騙、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2020-11-27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定西市12315投訴舉報處理中心預防電信詐騙預警提示
    近期,不法分子利用日益發展的通信技術和快捷支付,在非接觸狀態下,設計花樣繁多的騙局實施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多發狀態。個案受騙損失從數千元至幾十萬元不等。為進一步提高廣大消費者的識騙、防騙能力,我們搜集了9類電信欺詐的類型。供消費者借鑑。定西市12315投訴舉報處理中心提示如下:刷單就是詐騙!網上兼職就是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