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子
隨著近些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向了「小康」的道路上,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老百姓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這個時候,很多人會選擇讓自己口袋裡的錢「升值」,不少人會選擇理財投資,要麼就是將錢直接存入銀行收取利息。按照老一輩人的想法,不管是理財還是基金,都沒有將錢安安穩穩的存入自己存摺內踏實。因為這樣既不用擔心資金受損,還能獲取一定的利息,一舉兩得。
不過,隨著現在銀行的增多,銀行之間的競爭也非常的激烈,不少銀行都忙著「搶客戶」,優惠政策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有一些銀行的行長,還會親自登門拜訪客戶,為客戶介紹存款方式。說起來,客戶存錢與銀行的業績有著直接的關心,因為每個月的存款越多,銀行上下員工的收入也會增多。不過有細心的人發現,銀行的員工不停的拉人存款,那麼多好處,自己為什麼不存?背後有什麼「套路」嗎?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去銀行辦理普通的業務,但銀行工作人員會積極向您推薦存款業務。如果你已經在其他銀行存款,甚至會要求你將存款轉移到其他銀行,為什麼員工如此積極地推薦存款人的存款?
實際上,並不是銀行職員不願意存款,而是銀行利率太低。與市場上的金融產品相比,利率實在不能相比。銀行工作人員自己在銀行工作,自然會更多地了解各種金融產品的收入。因此,他們不會選擇將錢存入銀行,而是選擇其他投資和金融產品。
簡而言之,如果一個銀行的員工每年掙10萬元,並將所有的錢存入銀行,那麼每年的利息約為1000元。目前,物價上漲速度非常快,銀行利率遠遠落後。因此,銀行員工喜歡「賺錢」,而不是「求穩」,甚至一些員工還會通過選擇投資回報率更高的產品來賺更多的錢。
除存款項目外,該銀行還擁有許多投資項目,例如基金、理、財外匯和保險,但普通百姓對此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職員為什麼還是要堅持推薦我們的存款?
實際上,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要完成的任務與績效評估相同。為了達到銀行設定的存款目標,自然會積極推薦存款人的存款,並且會告訴客戶很多有關存款的好處。這樣,不僅可以保留存款人,還可以完成自己的存款任務。
這樣一看的話,存款背後並不錯在什麼「貓膩」和「套路」,存款人可以判斷是否需要存款。當然,如果存款人的收入不錯,並且沒有精力研究這方面的投資,那麼存入銀行的錢無疑是最佳選擇。畢竟,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錢,因此有必要適當地節省一些錢。
此外,並非所有銀行員工都不會在他們工作的銀行存款,為了完成存款任務並無法吸引客戶,有時候也會將自己的錢存入銀行,等到業績考核完成之後,在取出來。畢竟,如果沒有完成任務,甚至還要扣工資。因此,可以理解的是,銀行員工積極推薦存錢,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辦理,而存錢對於自己和職員來說,都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進行回復!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