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九月的驕陽
在南粵大地灑下第一縷陽光
廣東各中小學門口
已經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他們
有穿著藍警服的警察
有穿著紅馬甲的退休黨員、學生志願者
也有我們熟悉的老師們……
他們
共同為全省數千萬大中小學生
平安返校護航
守護平安,不只是警察的職責
平安校園,警察與學校一起構建
開學日,第一課
我們講四組為校園安全守護的
「警校CP」故事……
「交警藍」攜手「志願紅」
共築平安上學路
點擊視頻觀看精彩內容
8月28日,揭陽第一中學榕江新城學校的高一新生正式開學報到,學校周邊路段車流、人流急劇增加,卻依然秩序井然。記者看到,現場,交警有條不紊地指揮、疏導車輛,發放文明交通宣傳資料;穿著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則在進校通道兩側引導車輛停放、幫忙運送行李等。
記者了解到,現場執勤的交警是揭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區三大隊的民警,志願者則是揭陽第一中學榕江新城學校學生志願服務隊的學生們。「交警藍」與「志願紅」默契配合,小手拉大手,共同守護平安上學路。
為校園平安護航
開講文明交通「開學第一課」
揭陽第一中學榕江新城學校是揭陽一所市直普通高級中學,有學生2000多名。該校多年來也一直是公務員考試、研究生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高考等大型考試的考點,周邊路段交通複雜,一直是交警部門重點值守的一個重要關卡。
揭陽交警市區三大隊民警吳金孟當了十多年交警,他告訴記者,三大隊管轄的交通面積共234平方公裡,國省道長45公裡,單靠警力很難面面俱到。因此,隊裡想了很多辦法,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文明交通的創建工作,揭陽第一中學榕江新城學校學生志願者服務隊的學生志願者便是其中一員。
「每逢考試等重大節點,這些孩子會主動協助交警維持好學校周邊路段的交通秩序。在我們進校園宣傳文明交通知識時,他們還擔當起『宣講員』的角色。」吳金孟說。
到轄區內的學校、企業、社區等單位開展文明交通宣講活動,也是隊裡的一項重要工作,其中,給學生們宣講交通安全知識,是重中之重。「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更多人。」
每到開學季,吳金孟總會帶著同事們到轄內學校開講文明交通主題的「開學第一課」,並將精心準備的宣傳資料和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等發放給學生,請學生們向自己的家長、身邊的親朋進行傳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更多的人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我們交警的努力,得到了學生們的積極響應和配合,事半功倍。」吳金孟說,在交警部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揭陽第一中學榕江新城周邊路段一直保持暢通有序,未有重大事故發生,學校也成為了廣東省交通安全文明示範學校。
大手拉小手
學生志願者成交警叔叔「得力助手」
新生開學日,在揭陽第一中學榕江新城學校,有兩名學生志願者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他們協助交警共同做好新生報到交通指引、疏導,也為新同學們搬運行李,忙裡忙外,一直沒停。他們便是該校高二年級學生陳家林和林李冰。
從高一起,兩人便加入了學校的學生志願服務隊。課餘時間,他們多次配合、協助交警開展交通疏導、文明交通宣講等活動,成為交警叔叔的「得力助手」。
陳家林告訴記者,她小時候曾親眼看見過一起因醉酒駕駛而導致車毀人亡的交通事故。「那個場面我至今印象深刻,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制止我身邊的人做一切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
加入志願服務隊後,只要交警部門有需要,她只要有空,都會願意協助交警叔叔開展交通秩序維護和文明交通宣講工作。
林李冰則告訴記者,他與交警結緣是源於一次進校園的交通知識宣傳講座。那時正值叛逆期的他因為貪玩,曾多次想偷偷開父母的摩託車跟朋友出去玩。父母多次勸阻,他都毫不理會,甚至會出言頂撞。直到看到交警叔叔給展示的交通事故數據和案例,他才恍然意識到,自己當初的舉動多麼危險。
「交警叔叔講座裡詳實的交通事故數據,真實的事故現場視頻,讓我受到很大的觸動。我想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為尋求一時的刺激而不顧交通法規,那麼最終將一無所有。」林李冰說。
此後,他不僅自己時刻把安全記在心間,還加入學生志願服務隊,多次配合交警部門開展文明交通宣傳。
吳金孟告訴記者,近兩年來,為了做好「創文」「創衛」工作,同時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著力消除安全隱患,做好事故預防「減量控大」等,交警的警力有時也會捉襟見肘。「幸好有這些學生志願者們的協助,他們跟交警部門配合,大手拉小手,共同為交通安全守護。」
1件藍警服+300件紅馬甲
為惠州八中的平安守護
又到開學時,惠州市第八中學校門口充滿了歡聲笑語。而在校門口正對著的大馬路上,那道亮麗的風景線也再次出現。一件藍色的警服,和多件火紅色的紅馬甲,在人行橫道上躍動。
點擊視頻觀看精彩內容
從2019年3月開始,每逢上學、放學時分,惠州市公安局新村派出所副所長、大嶺社區駐村(居)民警肖印就會和多位身著「平安紅馬甲」的熱心家長、保安、退休老黨員一起,在轄區學校門口疏導交通、維護秩序。同學們都表示:「有肖警官和平安紅馬甲在身邊,我們特別有安全感!」
這位阿sir
成了學校教育的「安全牌」
「三年前,我從機關調到派出所,活生生熬成了多面手,什麼都得懂。」2013年入警的肖印是陝西西安人,入警後便安家惠州。2018年1月起,他調任新村派出所副所長,便與惠州市第八中學分管德育、安全工作的副校長姜前勇打起了交道,還擔任起第八中學的法制副校長,時常到學校上法制教育課。
「我自己也有孩子,所以對校園安全特別關心。」平日裡,肖印常常會到學校來,向師生們講課,談防疫、談防範電信詐騙。
他一直與學校周邊200米範圍內的商家、店鋪保持著密切聯繫,如果學校附近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就連下班遛彎,他都會不自覺地走到各個學校,檢查一下技防設備是否完善,鋼叉、盾牌等用具能否正常使用。即使穿著便衣,他也總是會被家長、學生、老師們認出,一條路從頭走到尾,「肖警官」的稱呼不絕於耳。
「可以說,肖警官就是我們學校教育的一張『安全牌』。」說起肖印的故事,姜前勇如數家珍。
去年年底,家住紅花湖附近的一名初三學生因為情感問題與一位轉校生發生矛盾,甚至打了對方,事後還毫不後悔,數次頂撞家長。肖印收到姜前勇的求助,兩次到這名同學家家訪,苦口婆心地勸導。
熱心警官的耐心,讓這名同學認識到自己的任性,懂事了不少,用心學習,今年順利考取了公立高中。「同學們都很敬畏他。」姜前勇說。
警校聯手組成紅馬甲
護衛校園平安
對肖印來說,這所學校的學生們有沒有平安上學、放學,是他每天都要牽掛的一件「心事」。
惠州市第八中學是惠州市的一所老牌中學,學生近3000人,地處居民密集區域,校門口就是一條大馬路。一到上學、放學時間,學校門口就是人堵車、車堵人,家長、老師們總是提心弔膽。為了解決這個安全問題,肖印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平安紅馬甲」參與護校安園工作!
「平安紅馬甲」,是惠州市惠城區新村派出所聯合轄區各居委會、村委會啟動的大聯防活動,在全市範圍內是獨一份。居委會工作人員、黨員、退伍老兵、物管、保安隊員和熱心居民們穿上了紅馬甲,一起參與到巡邏防範、治安調解工作中。
肖印思來想去,覺得這支力量非常合適用於保衛轄區校園安全,便主動上門,與姜前勇溝通。二人一拍即合,一同推動學校老師、熱心家長與保安隊員加入到大聯防志願服務活動中。
如今,紅馬甲大家庭已有足足300多位成員。每逢上學、放學時段,肖印和「紅馬甲」們就會準時在八中門口出現。
早上6點40分至7點30分、中午11點45分至12點15分、下午1點40分至2點15分、4點40分至5點30分……為了儘量不耽誤護學,肖印每天5點多就起床,回到派出所辦案、處理日常工作,以盡最大努力保證護學工作。
熱心的老師、家長、網格員也對這件紅馬甲十分看重,因為馬甲左胸前既寫著肖印的姓名與聯繫方式,也寫著他們自己的信息。
姜前勇告訴記者,八中的志願者團隊制服原來是黃色的,現在受了平安紅馬甲的影響,也換成了紅色。「這兩年,學校附近就沒怎麼聽說過有案件發生,大家看到紅馬甲,就有安全感!」
不僅八中如此,肖印轄區內的另外兩所小學門口也來了「紅馬甲」護學,各個校園周邊環境井然有序。
開學了,肖印的孩子也在自己的轄區內上幼兒園。他盤算著,等孩子上了小學,他就能一邊在學校門口護學,一邊接孩子:「說不定,還能帶著孩子,和紅馬甲們一起護學呢,哈哈哈!」
他們是搭檔也是夫妻
共同守護校園平安
一個是警校校花,一個是師範院校的帥小夥,大學畢業後,他們雙雙選擇了東莞大朗,這一紮根就是26年。
點擊視頻觀看精彩內容
妻子叫黃浪冰,是大朗公安分局保安墟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丈夫毛亞,是大朗一中的總務處主任。多年來,夫妻倆不但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工作中更是攜手並進,將校園安保做得風風火火,成為當地警校互通、共同守護校園平安的「最佳夫妻檔」。
校園安全,是這個小家庭的最熱話題
「冰冰姐,我們學校門口的監控,怎麼布局比較合理?」「冰冰姐,有沒什麼辦法防止孩子們玩手機?」「冰冰姐,孩子們的心理安全,怎麼做才到位?」⋯⋯冰冰姐,是毛亞對妻子的愛稱。如今,從分局到所裡,同事們也都這樣親切地叫她。
黃浪冰畢業於湛江警校,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轄區內的校園安保。整個大朗鎮有72間學校,而保安墟轄區就有30間,佔據全鎮的半壁江山。
保安墟,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墟,是大朗鎮的發展源點,派出所轄區佔地30多平方公裡,人口超過20萬,無論是人口結構還是社會現狀,都對當地的社會治安以及校園安保,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要求。
「毛哥在學校負責安保這一塊,比較熟悉情況,很多時候他向我們警方請教一些專業的問題,我們也會向他了解一些具體的細節。」冰冰姐說,自己的主要工作包括擬定轄區內校園安保計劃、安保舉措的落實、護校民警的排班等。因為工作需要,丈夫除了跟她對接,還要跟所裡的很多同事打交道,日子久了都成了老熟人,大家都尊稱丈夫一聲「毛哥」。
雖然很多工作需要警校雙方的群策群力,但一些具體措施的醞釀,早在他們家裡就完成了。
大朗一中是一所初級中學,在校生3300多人,是全市為數不多的大型規模的全日制初中。「有一次,毛哥很苦惱地跟我說了一件事,校園周邊經常有社會人士,騎著改裝後的摩託車呼嘯而過,噪音不但影響師生們休息,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冰冰姐得知後,跟毛哥分析說,這些深夜飆車的,身份比較複雜,首先必須掌握他們的「底細」,最好以勸導的形式解決,如果他們一味任性,再動用相關程序。
後來,當地派出所聯合交警部門,通過監控逐一查找和確認,最終找到了這些「飆車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將相關法律常識一一告知,到目前為止,學校的師生們再也沒有遭到類似的騷擾。
「校園安全,已經成為我們家裡最熱門的話題。」夫妻倆相視一笑,他們說,類似這樣的事情,已經成為生活和工作的大部分。
夫妻聯手,為學生們網絡安全護航
全校625個監控攝像頭,讓整個校園沒有一處安全死角。毛哥說,由於政府和公安部門的重視,大朗一中已經成為全市最安全的校園之一。讓他更為傲嬌的,不僅僅是硬體上的大手筆,更多的是一些軟環境的細投入。
「這幾年,隨著學習壓力、家庭壓力,甚至社會壓力的加大,校園安全最重要的一塊,就是師生們的心理健康。」毛哥告訴記者,就這些方面的問題,他們夫妻倆探討過很多次,專業的心理老師對於校園而言必不可少。於是,大朗一中,率先在全市設立了3名心理老師,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只要覺得自己有壓力、心裡鬱悶或想不開,甚至想找人傾述,都可以預約心理老師。另一方面,這3名專業且專職的心理老師,也會在全校巡查和觀察,定期對師生們進行走訪,一旦發現異常,就及時介入心理輔導。
當然,毛哥最得意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在全校學生中「封殺手機」。「打遊戲、上網,甚至在網絡上當受騙⋯⋯」冰冰姐告訴記者,初中生剛剛進入叛逆期,人生價值觀也在逐步形成,正確的導向至關重要。因為手機,曾在多個校園內引發系列問題。如何讓孩子們戒掉手機,但又不影響跟家人的正常聯繫?
「要不,乾脆在全校學生中『封殺』手機,他們要跟家人聯繫,可以借老師的手機,也可以直接用免費的公用電話。」夫妻倆經過商量,拿出了一個「大殺招」。大朗一中校園內安裝了24部免費的公用電話,孩子們隨時可以跟家長們聯繫,得到了師生及家長們的一致擁護。
「兄弟」聯手
共創安全校園、文明城市
「要開學了,過來看看,心裡比較踏實。」臨近秋季開學,剛好輪休的鄒富金想著學校要逐項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於是穿了警服從家裡開車來到了學校。
點擊視頻觀看精彩內容
鄒富金是梅州市公安局梅縣區分局程江派出所的副所長,也是梅縣區華僑中學的法制副校長。從2015年擔任這所學校的法制副校長至今,做好校園內外的安全保障以及給新生上法制教育課,對於他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
警官成了副校長,校園安全有保障
2015年,梅縣區華僑城中學和新城中學兩所學校合併成立「梅縣區華僑中學」,處於梅縣新城的中心區域。合併後師生人數規模逐年增加,如今已超過5000多人,同時學校周邊商業也日漸成熟。如何保障校園內外的安全,護航當地的教育,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學生人數的增加,合併後的磨合,以及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等,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鄒富金帶著派出所民警走訪校園內外後,馬上落實了轄區民警的巡查制度,每天派出警力,為師生上下學高峰期的安全護航,並對學校周邊的所有商鋪進行排查,消除隱患。
「法制副校長」制度實施後,鄒富金被聘為華僑中學的法制副校長,這一聘就是兩屆。「開學後給初一和高一的新生上法制教育課,通過日常辦案中的例子,讓他們對校外的敲詐勒索、校園欺凌等有所認識,提高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鄒富金告訴記者,既然當了這個副校長就要起到真正的作用。學生在青春期、叛逆階段往往缺少正確的法紀引導,因此日常法制教育和心理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
「有個初二的女生,學校放假三天,沒跟家裡說去哪也沒回家,手機也聯繫不上。後來學校通知家長,家長報案後,根據監控錄像進行調查走訪,才在她校外的一個同學家裡找到她。」學生找到後,鄒富金苦口婆心地跟她聊了一個多小時,讓她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其實,學生在成長的階段,各種摩擦、任性或衝動的小事情還有很多。我們既要從警察守護安全的角度出發,也要從孩子們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考慮。」鄒富金說。
校警聯動,「一鍵報警」守護安全
張濤昌是梅縣區華僑中學的教師,後來升任為政教處副主任兼綜治安全辦主任,由於長期負責校園安全工作,他是與鄒富金是聯繫最多的人,用他的話來說:「我們都快成了兄弟」。
為了落實校園安全教育和保障措施,張濤昌與鄒富金商量後,在校園內實行了安全「網格化」管理,將綜治安全辦的教職人員分為防溺水、交通安全、防電詐、禁毒宣傳、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六個小組,班主任、科任老師、級組長等全部納為責任人,同時學校還外聘了有資質的安保公司安排5名「校警」和8名「宿管」,保障學校師生的安全。
2018年,梅州市公安局梅縣區分局與教育部門啟動了「智能化平安校園」建設,在全區60間中小學推進「可視化一鍵報警系統」的安裝。鄒富金就向張濤昌和學校行政建議安裝這套智能系統,以此實現學校與派出所、學校與區公安局指揮中心的聯動。
「這套系統有抓拍、比對、圖像傳輸、人車和訪客動態追蹤等功能,嫌疑人一出現,系統會馬上自動報警,為校園安全設下了一道『防護網』。」張濤昌說。
近年來,梅州市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鄒富金和張濤昌開啟「校警聯動」——校園內加強學生道德文明的教育,增強學生的文明意識,校園外規範學生交通文明出行、保護環境等行為,以「小手拉大手、學生帶家庭」的方式助力文明城市的建設。
在警力護航和校警聯動的作用下,梅縣區華僑中學也先後被評為「廣東省文明校園」「廣東省書香校園」和「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安全文明蔚然成風。
您的身邊,也有這樣的故事嗎?我們準備好了大獎,等您的故事!
近期,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舉辦的「守護平安 警民同行」徵集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我們誠邀您一起尋找、講述「警民故事」。
歡迎您用文字、攝影、繪畫、視頻、音樂等形式向我們投稿,講述您所見證、親歷的警民故事、平安故事!
在校學生投稿請掃二維碼
非在校學生投稿請掃二維碼
相關閱讀
「守護平安 警民同行」作品展示① | 來吧,看看他們眼中的警察是什麼樣的?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原標題:《他們小手拉大手,共同守護平安上學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