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給油氣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上遊業務首當其衝。
當前,油氣田和工程技術企業如何應對挑戰,大力弘揚石油精神,把低油價遭遇戰轉化為提質增效攻堅戰?如何大力開展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打造低成本發展新優勢?如何充分發揮集團公司一體化優勢,抱團取暖,共克時艱?
本期「新聞會客室·領導幹部談」欄目,邀請相關油氣田和工程技術企業領導,結合企業實際,就以上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敬請關注。
突出問題導向 提升創效能力 以硬核舉措全面打贏這場硬仗
王廣昀 大慶油田公司總經理
大慶油田幹部員工深刻認識到「四個沒有」:沒有質量就沒有生存根基、沒有效益就沒有百年夢想、沒有發展就沒有標杆矗立、沒有貢獻就沒有旗幟高揚,把低油價遭遇戰轉化為提質增效攻堅戰,以時不我待、捨我其誰的拼勁和狀態,全力打好「六大戰役」。
受新冠肺炎疫情、國際油價暴跌等多因素疊加,大慶油田生產經營面臨的嚴峻形勢前所未有。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在大慶油田落實落地,任務緊迫,形勢逼人。必須以硬核舉措全面打贏這場硬仗,這是立足長遠抓當前、體現責任擔當、實現振興發展的關鍵戰役。
從內部看,大慶油田經過60年高速高效開發,資源劣質化,開發成本剛性增長,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一些長期積累的機制體制性問題「油落石出」更加凸顯。從外部看,要樹立底線思維,此次低油價「冰河期」帶來的困難和壓力將比上一次油價「寒冬」更加「冷酷」。但是「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低油價的雙刃劍,將倒逼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邁上更高層次的高質量發展。跨過難關,逆勢突圍,就會化危為機。
增強憂患意識,堅決丟掉幻想,大慶油田幹部員工深刻認識到「四個沒有」:沒有質量就沒有生存根基、沒有效益就沒有百年夢想、沒有發展就沒有標杆矗立、沒有貢獻就沒有旗幟高揚。
思想「破冰」才會有行動「突圍」。擺脫惰性思維、路徑依賴,大慶油田積極轉變「四個觀念」,樹立「四個意識」:轉變坐等油價回暖,依靠集團施策的被動等靠觀念,樹立「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憂患意識;轉變「都學大慶經驗,我又何必創新」的僵化自滿觀念,樹立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進取意識;轉變「國有企業家大業大、衣食無憂、吃穿不愁」的守舊安逸觀念,樹立市場至上、成本至上、效益至上的效益意識;轉變「資源越來越少、油田越來越老」的悲觀畏難觀念,樹立科技無限、創新無限、管理無限的創新意識。
這是一場硬仗,這是一場大考。把低油價遭遇戰轉化為提質增效攻堅戰,大慶油田以時不我待、捨我其誰的拼勁和狀態,全力打好「六大戰役」:大打精準開發攻堅戰,向油氣產量要效益;大打降本節支攻堅戰,向內部挖潛要效益;大打結構調整攻堅戰,向深化改革要效益;大打瓶頸技術攻堅戰,向科技創新要效益;大打市場拓展攻堅戰,向開源增收要效益;大打安全環保攻堅戰,向本質安全要效益。
大慶油田4月24日召開提質增效推進會,出臺2020年提質增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全面落實集團公司專項行動方案部署,大力實施「淨利潤提升」「虧損企業治理」「兩金壓降」「財務運營創效」四大行動計劃,落實「三十項實施方案」,做好「五大保障措施」,加大可控成本費用壓縮力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大幅壓減5項費用和其他管理支出,確保上市業務油氣操作成本和完全成本、未上市變動成本佔收入比率硬下降。
持續推進低成本發展戰略。發揮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管理效能,認真研究「財務三張表」,堅持控投降本,有保有壓,將有限的資金用在保油氣穩產、保安全環保、保效益增長上,建立低油價下的成本效益倒逼機制,堅持效益優先、先算後幹,持續優化油田開發方案,降低措施作業等施工成本,加大材料、水電等大宗成本控制力度。2020年,力爭用電量同比下降3%以上,節約用電成本2.5億元;實施物資採購成本控制,物資採購資金節約率力爭達到10%以上。
推動改革重點領域攻堅有新突破。大慶鑽探工程公司深化改革,加快富餘人員轉崗培訓與勞務輸出步伐,目前已有2600人完成培訓。通過業務結構調整、機構人員壓減、國內外市場拓展,力爭2020年減虧5億元以上。
前所未有的困難考驗著石油人的意志和品格。大慶油田的發展從來都是在壓力和挑戰中前進的,也一定能繼續在壓力和挑戰中不斷前進。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大慶油田一級帶著一級幹,在「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活動中,堅定必勝信念,聚力提質增效,激發全員智慧,匯聚全員力量,在「冬訓」中求生存、強體魄,真正用出色業績,檢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成效。
依靠管理提升和科技創新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
楊學文 塔裡木油田公司黨工委書記、總經理
在低油價嚴峻形勢下,塔裡木油田充分發揮「兩新兩高」優勢,圍繞高效勘探開發這個目標,強化管理提升和科技創新兩大支撐,紮實開展管理提升年暨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堅決落實10個方面目標任務,實現「三控三提」目標,為集團公司堅守淨利潤為正和自由現金流為正兩條底線做出貢獻。
面對疫情和低油價雙重影響,塔裡木油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以破釜沉舟的決心、背水一戰的勇氣,採取革命性舉措,圍繞高效勘探開發這個目標,強化管理提升和科技創新兩大支撐,大打提質增效攻堅戰、效益實現保衛戰和高質量發展進攻仗,確保實現投資、成本硬下降和3000萬噸發展目標。
聚焦優質儲量和效益產量,推動高效勘探開發。在低油價背景下,聚焦優質儲量和效益產量已成為油氣田企業實現高效勘探開發、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咬定年度目標不放鬆,統籌考慮發展質量、規模、速度、效益之間的關係,及時調整工作部署,推進油氣高效勘探、效益開發,全力提升資源掌控能力和油氣供給能力。勘探方面,瞄準高潛力區塊優質儲量,強化塔河南岸、克拉蘇油氣富集區三維地震採集處理解釋一體化,分層次開展基礎研究、圈閉落實、井位部署與上鑽,加快尋找規模優質儲量,並為經濟復甦快速上產做好資源儲備。開發方面,集中資金、技術和管理力量,在博孜—大北地區、塔河南岸等富油氣區帶規模集中建產,努力提高新井成功率和高產井比例,多建效益產能、多拿效益產量,全面提高抗風險能力。重點工程建設方面,高效推進克深地區聯絡線、阿克莫木處理廠、塔河南岸骨架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地面配套能力,釋放天然氣產能,發揮天然氣效益優勢。
堅決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我們決定開展管理提升年暨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深入查找勘探開發、財務經營、安全環保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潛力,精準制定措施,量化增效目標,做到準確挖潛、精準治理、精細節約、精準節能降耗,實現科學增效、精準增效;制定了控制投資規模、控制成本費用、控制綜合遞減、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勞動效率、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的「三控三提」總體目標,細化形成優化投資結構、優化產量結構、強化生產組織等10個方面55項480個具體措施。按照「一個問題配套一個項目、制定一套對策、深挖一項潛力、實現一個目標」的原則,把所有措施層層分解到每個環節、每項工作、每名員工,確保領導員工全覆蓋、人人身上有指標。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選取「投資控制、人均油氣當量產量、稅前利潤」等影響提質增效的關鍵指標,按照季度預算完成率排名,從嚴考核兌現,拉大高效、盈利單位與低效、虧損單位差距,推動各項目標措施落實落地。
強化科技創新,提升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的後勁。塔裡木盆地勘探開發面臨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在多年的科技攻關和實踐中,創新形成了兩大地質理論、三大勘探開發技術、十大特色工程技術,推動深層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不斷取得突破。但在低油價形勢下,油田在優選圈閉、提高鑽井成功率、提高採收率等方面還有很大挖掘空間。我們將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深化盆地地質理論創新,加強盆地基礎地質研究,進一步深化油氣成藏富集規律,為擴大規模效益儲量提供有力支撐。堅持生產導向、問題導向、效益導向,靶向開展基礎性、應用性、關鍵性技術研究和攻關,著力打造地震提質、鑽井提速、改造提產「三把利劍」,驅動超深複雜油氣藏高效勘探、低成本開發。加快數位化油田建設進度,大力推行自動採集、電子巡檢、遠程操控等,以現代信息化技術應用提升管理效力。
在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的同時,我們將時刻牢記「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宗旨,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在提升本質安全、確保現場安全上狠下功夫,確保油田的發展建立在安全穩定的基礎之上。
抓好「定力工程」 提升質量效益
齊振林 冀東油田公司總經理
油氣田企業要想逆境生存、走出低谷,提質增效、苦練內功是必由之路。冀東油田提質增效必須弘揚鬥爭精神,抓好「定力工程」,強化技術創新,推進體系融合,打牢油田發展根基。
疫情全球肆虐,國際油價暴跌,對油氣行業衝擊空前。冀東油田資源接替、油氣生產、扭虧解困形勢十分嚴峻,必須把提質增效作為事關生存發展的戰略性、長期性重大工程來抓,堅決完成集團公司2020年下達的生產經營任務,促進油田的發展根基更牢、發展動力更強、發展質量更優、發展成效更好。
提質增效必須弘揚鬥爭精神。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嚴格落實集團公司提質增效決策部署,把「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活動作為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和平臺紐帶,黨政齊抓、全力推進。冀東油田已踏上「二次創業」新徵程,「二次創業」沒有坦途和「慢鏡頭」,迫切需要弘揚鬥爭精神,按下提質增效攻堅的「快進鍵」。戰嚴冬,就是面臨的環境越嚴酷,越要保持滿腔熱血的幹勁,越要激發奮勇向前的鬥志,困難面前不低頭,以奮鬥和實幹創造業績。轉觀念,就是強化質量意識,強化創新意識,強化低成本意識,強化艱苦奮鬥、幹事創業意識,築牢高質量發展思想基礎。勇擔當,就是勇於任事、善於成事,直面問題矛盾,勇擔責任使命,相信自己、戰勝自我。上臺階,就是落實走出「底線」、踏上「健康線」、追尋「夢想線」戰略部署,找差距、補短板、練內功,努力實現「健康線」七個方面的核心要素指標,堅決邁好「二次創業」新徵程。
提質增效必須抓好「定力工程」。資源為王、夯實基礎、創新驅動、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冀東油田發展必須堅守的「定力」。要把提質增效專項行動與主題教育活動成效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強力推進「硬增儲」工程,聚焦「十個千萬噸級」規模增儲區,加大勘探評價力度,確保可認定的三級儲量、可動用的探明儲量、可支撐效益建產的PD儲量規模;強力推進「穩上產」工程,油氣田企業的儲量是「根」、產量是「本」,深化精細地質研究,優化方案設計,配套工藝措施,確保老區穩產、新區高效建產,堅決完成油氣生產任務;強力推進「增PD儲量」工程,加快南堡280、南堡1-56等重點目標區塊滾動勘探開發步伐,確保新增PD儲量規模,降低油氣完全成本,改善油田經營狀況;強力推進「低成本戰略」工程,強化勘探、開發方案設計的源頭控制與優化,既追求增儲、上產能力的最大化,又追求資產的「輕優化」,實現每一項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最大回報,大幅壓降低效投資、管理費用、非生產性支出和外委支出,嚴控「兩利三率」指標,改善經濟增加值、投資資本回報率等高質量發展指標;強力推進「無措施老井產量穩產」工程,無措施老井產量是成本相對較低的產量,是油田開發提質增效最有力、最直接的效果,要加強基礎研究,夯實基礎工作,改善產量結構,延緩自然遞減。
提質增效必須強化技術創新。當前,冀東油田部分重大、重點項目,還存在問題聚焦不夠、攻關發力不強的現象,創新團隊建設亟待加強。繼續保障科研投入,加大基礎研究力度,項目開題立項聚焦增儲上產、聚焦提高採收率、聚焦智慧化油田建設等重點方向,確保技術創新的集約發力。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創新團隊建設,提升科技攻關能力,加大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力度,推動創新驅動由「後驅」變為「前驅」。
提質增效必須推進體系融合。當前,冀東油田各種管理體系存在複雜性和交叉性的問題,應加快推進體系融合的試點工作。體系融合必須立足於崗位實際需要,讓現有體系所要達成的目標都能在某一具體崗位上的制度、標準和業績考核中找到落腳點,從而實現體系在某個崗位上的具體融合。以這樣一種融合模式將各層級、各崗位貫穿起來,就可以找到各種體系融合的出路。體系融合是使企業的全面管理更系統、更科學、更有效。只有化繁為簡、去粗存精,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堅持以低成本戰略引領高質量發展
張寶增 西部鑽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
綜合分析企業內外部形勢,應對考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堅持低成本戰略。關鍵的是拿出硬核舉措,推進戰略「變現」,取得實實在在的降本成效,提升企業自信心,增強甲方認可度,真正轉化為現實競爭力。
受疫情和油價暴跌疊加影響,西部鑽探服務保障、生存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綜合分析企業內外部形勢,應對考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堅持低成本戰略。關鍵是推進戰略「變現」,轉化為現實競爭力;核心是立足服務保障,轉化為甲方信任度;路徑是理念引領、創新驅動、升級管理、高效銜接,形成全員、全過程、全產業鏈降本新格局。
正視嚴峻挑戰,靠理念引領降本。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抓降本還得從幹部員工的思想入手。首先,要站位於服務保障的角度,理解油氣田企業勘探開發的難處,形成共同降低百萬噸產能建設投資的共識,抱團取暖、共克時艱。其次,要站位於生存發展的角度,認清公司應對的手段主要是降本。目前看來,把低成本僅僅作為一個戰略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關鍵的是拿出硬核舉措,推進戰略「變現」,取得實實在在的降本成效,真正轉化為現實競爭力。第三,要站位於員工利益的角度,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變「工作崗位」為「經營崗位」,把「省一分錢比掙一分錢容易」落實落細,過好生產經營中的「緊日子」,防止工作生活中的「窮日子」,推動形成甲乙雙方一盤棋、公司上下一條心的提效降本格局。
堅持創新驅動,靠技術創新降本。提速度、降複雜是鑽探行業的永恆課題,也是降本增效的關鍵性舉措,要靠創新彌補技術短板、解決發展瓶頸、降低保障成本。加快「兩院三中心」建設,健全經費投入、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保障機制,打造特色化創新平臺。立足降低成本,突出重點、各有側重,統籌攻關方向,優化整體方案設計,推動地質工程一體化,開展核心技術研究,降低事故複雜,推動集群化工程提速。完善多專業協同的兩級RTOC功能,實現數據高效傳輸與集中管理、融合建模、專家定量指導,打造省時、省力、省錢的信息化工作平臺。落實科技項目管理、科技津貼制實施、技術創新成果獎勵等配套制度,打造支撐提速的利器,織密管控複雜的網絡。
推動管理提升,靠精益合規降本。粗放管理隱藏的是浪費,違規操作損失的是效益。要用財務的觀點檢視生產經營全過程、全要素,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直面問題,嚴格防範合規管理風險。要優化管理模式,實現由局部精益化向全面精益化轉變;強化管控重心,實現由注重結果向過程管控轉變;細化管控要素,實現由部分成本要素向全要素成本管控轉變。當前的主要任務是突出質量效益,瞄準關鍵任務,精益業績考核;強化過程管控,加強資金管理,推進採購降本,精益成本管控;鎖定自由現金流為正目標,精益氣田管理。合規管理是底線管理,沒有合規就沒有效益。要突出工程、服務和物資招標選商情況檢查,加強業務外包、合同籤訂履行變更及結算過程管控,嚴抓合規管理領域風險防控。
強化高效銜接,靠生產組織降本。生產組織是一個系統工程,有效溝通、高效銜接,減少等停、整體提速是降低成本的關鍵。要堅持守正創新,加強與油田常態化對接,開展重點事項溝通、工作量摸排、資源協調,及時解決現場難題。優化資源配置,打破內部單位間屏障,實施內部統籌調配,推廣「鑽機組合專打」等成熟經驗,以「運動戰」打好「陣地戰」。強化現場管控,組建公司級項目組、專家組,加強對重點風險勘探井、重點勘探區域、重點上產區塊的資源保障。要強化協同提速,同市場、同專業、同機型開展單項工序對標,分享先進管理經驗,優化完善標準作業方案,全面提高各工序運行效率。
西部鑽探堅信,只要我們踐行「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紮實推進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就能在競爭中取勝;只要我們踐行「成就甲方才能成就自己」理念,把低成本戰略轉化為現實競爭力,就能在服務保障勘探開發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寒冬」歷練生存本領 向科技創新要效益
馮豔成 工程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院長)
投入和成本要下降,但解決工程技術發展瓶頸的關鍵技術攻關力度不能降;工程技術服務總體工作量會降,但保障集團公司重點區塊重點井的技術支持服務能力不能降;企業整體收入可能下降,但對員工創新創效的獎勵激勵不能降。
疫情仍在持續,低油價「寒冬」雪上加霜,油氣勘探開發和工程技術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集團公司工程技術直屬研究機構,我們統籌考慮現實和長遠發展,保持戰略定力,咬定「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院」戰略目標不放鬆。我認為,投入和成本要下降,但解決工程技術發展瓶頸的關鍵技術攻關力度不能降;工程技術服務總體工作量會降,但保障集團公司重點區塊重點井的技術支持服務能力不能降;企業整體收入可能下降,但對員工創新創效的獎勵激勵不能降。我們必須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在創新上攻堅克難,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管理上激發潛能,統籌推進落實好三個目標任務。
一是要緊密圍繞制約工程技術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難題開展精準攻關、精準發力。尤其是超硬材料,如PDC複合片材料,是制約鑽頭壽命和破巖效率的核心關鍵,其核心技術掌握在北美極少數幾家公司手裡,進口價格昂貴,鑽頭成本高,制約國內深層提速和非常規水平井一趟鑽提速。還有鑽完井核心關鍵軟體,國內目前在用的鑽完井軟體基本上都來自於國外大公司。過去我們現場憑經驗就可以施工,但現在不同了,井越來越深,鑽遇的地層越來越複雜,水平井也越來越多,單憑經驗根本無法滿足工程安全施工的需要。近幾年,這方面暴露的問題很多,如非常規油氣長水平段水平井施工,因為缺乏專業的軟體,不確定井下井眼淨化狀況,需要憑藉經驗進行短起,或者下套管前進行通井循環等,既浪費時間,又不安全,制約國內複雜深井和水平井安全鑽井和提質增效。我們必須調動一切資源,認真組織好專業團隊,統籌布局,加快攻關,向關鍵技術要效益、要發展。
二是緊密圍繞集團公司國內外重點增儲上產的關鍵區域,深度推動「3+1」技術支持布局,將我院優勢技術和產品與現場需求無縫對接,為油田公司和鑽探企業提供「一攬子」整體技術解決方案。要深化信息技術應用,構建協同共享的從總部—項目部—現場的「三位一體」立體技術支持格局,賦能和放大我院技術支持能力。西南、塔裡木和準噶爾3個項目部貼近生產一線,靠前支持,緊盯重點井、關鍵井段、關鍵環節,充分發揮遠程作業技術支持中心(RTOC中心)優勢,組織好業務分析人員和專家的隨鑽建模跟蹤預測支持,三方即時互動,形成合力,為油田公司和工程技術服務隊伍提供及時科學有效的決策支持。最近,在川渝頁巖氣項目寧209H71-3井施工中,在鑽井水平段,選派技術骨幹駐井保障實時數據質量、落實措施,後方RTOC專家協同開展作業過程巖屑床和摩阻扭矩建模跟蹤預測,前後方互動,及時為現場提供決策支持,為零事故零複雜鑽成中國石油頁巖氣最長水平段水平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集團公司提出加快公司數位化轉型,我們必須抓住這一轉型升級機遇,加快科研成果、知識、專家的協同共享管理,向技術的精益求精要效益,向技術的數位化轉型要效益。
三是要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向制約企業發展活力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問題、結構性矛盾重點發力。推行雙序列改革,加大企業內部人才流動和調配,創造能者多勞,多勞者多得,人人願意多勞的薪酬分配製度,成為培養和吸引領軍人才的搖籃,打造科技創新生態圈,向體制機制改革要效益。
歷史經驗表明,危難時刻,恰是機遇所在。往往在發展艱難之時,改革愈顯重要,而且更容易達成共識,實現突破。我們成立了提質增效領導小組,制定了應對危機的專項行動計劃,明確了工作目標,囊括效益效率、成本費用控制、投資及「兩金壓控」、法人單位經營等,從科技助力、開拓市場等方面提出提質增效舉措。我們將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董事長提出的工程院「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院」目標,助力集團公司油田勘探開發和工程技術提質增效,實現效益勘探、效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