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很多種方式,而導演用不同的角度詮釋的他們眼中的青春,坦白講一直覺得臺灣校園時代要比大陸多姿多彩很多,但是在導演的鏡頭下,反觀大陸青春時光仿佛更加出格,車禍,墮胎,小鮮肉,屢見不爽,但是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少女時代?
從《那些年》開始,對臺灣劇有著期盼並不是因為有多悶精巧,也不是因為故事有多麼曲折離奇,僅僅是因為自熱而然,生動的代入感,當你坐在電影院的時候會有枰然心動的感覺,這時候所有的歡笑與嘆息都是真心的。
影片裡面有說老土到喪心病狂然,感動到一塌糊塗,生活不也是這樣嗎。幽默的時候會笑,動情的時候會哭,會偶爾在腦海中回放曾經的點點滴滴,這大概就是青春片最成功的地方,通過熒幕可以看到曾經的自己,再次跌入青春的夢中,再次醒來的時候,依然是流淚滿面,恍如隔世。
林真心身上有著最普通女孩的特質,不是很漂亮,但是不平庸,成績不好但是努力,善良董事的她,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一場與徐太宇的相遇,仿佛就是好奇心的丫頭碰上了暴脾氣的小痞子,暗自漸漸生的情愫,就是青春中的暗戀。
但是在徐太宇這邊,其實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喜歡上了她,在那個約會溫習的下午時光,有時候人的視角是很狹隘的,只能看到自己的心意,卻忽略了別人的想法,或許是太年輕,也或是不夠自信,所以直到錄音帶的告白才讓林真心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也是有人愛的。
正值青春的少年少女們,長大後會會想那段青澀的曙光,紅著臉跑掉的日子,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一個徐太宇和歐陽非凡,可大多數已經在過往歲月裡面不再出現。好的電影賦予一個美好的結局,時隔多年的林真心和徐太宇又見面了,無論是誰,他們都不曾改變,沒有消失的愛情,變的更加美好。你生命中有多少徐太宇他是否還依舊記著你與他之間的諾言,是否再次回來為你圓過夢?等待,永遠是愛情中最為讓人感動的地方,更何況是初戀?
故事是有靈魂的,情感是有溫度的,不管現實如何,恍惚中的我們,看到了林真心,徐太宇,還是年少的自己,沉浸在美夢中,笑的盡興,哭的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