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帶不走的傳說:三龍老街尋古探幽記
景德鎮在線訊(記者 餘訓勇)6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景德鎮市浮梁縣三龍鎮採訪,踏進該鎮境內展現在眼前是街道商場林立,生意興隆;野外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村莊間平整大道,乾淨整潔,路旁的綠化帶清新可人……所見所聞,令人耳目一新。
三龍鎮是近代聞名的古鎮,如今成為浮梁縣的工業強鎮,在該鎮工業區內看到,車來人往,井然有序;街道、廠房被花木綠蔭簇擁著,加上嶄新的宣傳欄、垃圾箱、籃球場和健身設施,人們無不驚訝於這裡的幽靜環境,當現代城市的生活氣息,映入人們眼帘的時候,驚訝就會變成由衷的羨慕,三龍人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
該鎮黨委書記朱錦亮得知記者的來意後,他深有感觸地介紹著,近年來三龍鎮堅持綠色發展,突出生態強鎮,挖掘歷史遺存,建設生態環境等,初見成效。最後他建議記者去三龍村採訪,去那裡寫寫三龍古街昔日的輝煌歷史……
據史料記載,三龍村古蹟文化遺存較為豐富,文化遺產異彩紛呈,傳承千年,流傳至今,這些古村古韻既是歷史的沉澱,它也見證了三龍村昔日的繁榮與文明。
過去這裡的古村民居、碑林石刻、祠堂族譜、牌坊影壁、遍布這裡的田野山村,數量繁多,它們如同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三龍古村的大地上,熠熠生輝。
隨後,記者來到距鎮較近的三龍村採訪,這裡周圍群山環抱,綠水蜿蜒,秧苗綠葉隨風搖曳,溫室菜棚遍布田野,新穎樓房鱗次櫛比……一幅幅生態鄉村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風景再美,也不能忘記此行的目的——尋找三龍古街傳說中的故事。在三龍村會議室,記者聽取三龍村黨支部書記黃恆臻對三龍古街文化的介紹後,記者就急不可耐地走進幾個傳說中的古蹟舊址進行探訪——
據歷史記載,三龍古街屬廬田都,與湘湖街、勒功街、東埠街合稱浮梁四大名街,它地處西河與萬壽山兩水交匯處,源於鄱陽蓮花山支流,當年是景德鎮窯柴的主要航運水道之一,有著「河中船隻猶如梭,街上店鋪如林立」的繁華景象。
在昔日三龍古街市面上,曾經有著眾多商號與店面,那時的石板路有獨輪車壓過深深的車轍印痕,如今已經看不到了;如今的街道已經是乾淨的水泥路面,舊時門牌商號早已更新換代,相對「洋氣」起來的商業街,在告訴我們三龍古街的「前世今生」的演繹,一個全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史料記載,過去的三龍古街有許多典型的清代建築,它始建於清代中期,均分別由門罩、前堂、天井、正堂、後天井、後堂以及陪屋等組成;三開二進二明堂,採穿鬥臺梁混用,架構堅固,木雕精美,是一座典型的清代中期饒式民居建築群。
西河的雙蓬古渡口與浮梁四大名村牡丹臺村遙遙相望,燈光相映,長街二三裡,青石板路蜿蜒而去;水與岸,船舶與店鋪相輔相成,勾勒出一道道水墨江南畫卷,二條河水在這裡交匯,百舸爭流,曾經富甲一方。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三龍廟橋,較為出名,它始建於道光十七年,寬4.75米,長33米,高5.50米,橋下雙拱,橋體由巨大長方形石塊砌成,顯得穩實而偉岸;上遊橋墩呈船狀,汛期有排減水壓作用,同時也可避免大型漂浮物對橋的撞擊,寬敞的雙拱更有利於往來船隻的通行……
與漫長的西河歷史文化相比,三龍四裡長街的村口牌樓,是三龍人永久的記憶和驕傲。據老人們回憶,三龍村口的牌樓上雕有雙龍圖案,石柱直徑約八十公分,凡是見過許多徽州牌樓的人,就能想像出它當年的雄偉。
三龍古街的發展史與古廬田史是密不可分的,當年有著「東邊一千,西邊八百」之說,但與「廬田三千煙」的壯觀景象,略顯得小些,當時近八千人口的三龍古村,不可不謂盛世繁華。
石溪古渡口也是當年經濟貿易中心之一,如凰峰、蕉坑塢、大坑、郭源都是西河與鄱陽的經濟貿易支點。古時的西河文化逐漸向四周輻射,影響著西河流域整個經濟的發展!
據說,過去三龍古街的王家祠堂附近有一座「望街樓」,此樓建在高坡處,隨著木板樓梯登上三樓,可眺望整個古街全景。有著「上蓬縣,下蓬府,張家是個金鑾殿」的說法,還有個「三月三,半夜觀牡丹」的牡丹亭臺……。如此這般人間仙境,可見當年三龍古街是何等的輝煌。
雖然作為浮梁四大名街的三龍古街,舊貌遺址早已蕩然無存,荒洲、頹寺、斷橋也隨著歲月的侵蝕而支離破碎。這裡的青山環抱,兩河繞流的景象依然仍在,環境愈發清幽;歲月流逝,三龍古街儘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始終不變的是,三龍人那淳樸的民風。
在三龍鎮的歷史資料庫裡,有近百個歷史掌故遺址,一個有著輝煌歷史的故鄉,後人是應該有自豪感的。讓人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浮梁縣、三龍鎮政府高度重視三龍古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他們正在挖掘這裡的歷史文化,打造西河田園風光,讓這裡的綠水青山變成一座座金山銀山。
浮梁縣交通局派駐三龍村任第一書記的戴清平介紹說, 在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西河生態保護與防洪護堤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對於三龍人而言,鄉愁是古樹,是池塘,是老井,更是那古老廟橋下西河的涓涓細流……。
如今漫步在西河岸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繪就了三龍古村新的生態畫卷,守護了三龍人的母親河;展現在眼前一幅幅和諧、美麗、動人的江南水鄉畫卷,得益於當地政府的西河文化保護與傳承工程。
記者深信在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三龍人民的傳承中,他們定會將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維護好,傳承好,定當倍加珍惜,人們將來會在全新的三龍鎮看到比古街更加精彩,更加讓人留戀忘返的傳奇故事……
(來源:景德鎮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