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摘口罩的AR試妝鏡
美國美妝企業不僅沒有因疫情的出現而停止發展,反而把握機遇,迎難而上,創造性地在美妝產業繼續創新。比如,美國一些企業結合疫情期間戴口罩的特殊性,開發出適合疫情大環境的AR試妝鏡,消費者不用摘口罩也能方便試妝,令人倍感驚喜。
據了解,這項「無接觸」虛擬試妝服務由韓國某知名美妝集團2020年在首爾新旗艦店推出,是一款基於增強現實技術(AR)的試妝鏡,顧客在戴著口罩的情況下也可以便捷地試妝,滿足了特殊場合下的試妝需求。這也是結合疫情期間,多家彩妝實體店關閉,消費者不便試妝仍有彩妝消費欲望的現實情況,應運而生的美妝科技類產品。
此外,考慮到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人與人的間接接觸,有些企業建議美妝消費者在店裡試用產品時可用手代替面部接觸試用品,但這種方式呈現出的上妝效果不太理想,虛擬試鏡的出現可謂是「另闢蹊徑」,還可以為消費者帶來區別於日常的妝容體驗。
2、卡西歐聯合高絲推出美甲機
卡西歐和高絲集團聯手推出一款智能美甲機NailPrinter,這款美甲機運用了卡西歐集團在數位相機、噴墨印表機等領域的專業科技,能夠進行指甲形狀、彎曲程度、輪廓修正等圖像的識別和印刷。而高絲集團將為其提供指甲油的研發生產,以及安全檢測等工作。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先塗上由高絲研發的NAIL HOLIC 打底層和預打底層,待乾燥後選好圖案後再將對應手指伸入機器中列印,最後塗上透明保護層即可,單個手指的列印時間約為15分鐘。
AI美甲機可因人而異識別出不同形狀的甲面,它採用非接觸式彩繪技術,不會接觸到甲面,也不需要增加塗卸防溢膠就可以實現精準範圍內的甲面列印,不會造成甲面破損和弄髒手指。而且便於上手操作,只需通過觸屏或微信掃碼就可以選擇圖案,同時完成一鍵列印。除了有及時更新的上千款全球潮流美甲圖案外,AI智能美甲機還支持DIY上傳圖片,實現快速高清彩繪,與傳統人工美甲相比,大大縮短了美甲耗時,也滿足了當下追求潮流時尚的群體對於甲面款式和最終效果的需求。
3、花王推出「人工皮膚」黑科技
花王集團推出「人工皮膚」技術,即積層型超細薄膜形成技術。這項「人工皮膚」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由儀器在皮膚上噴射出直徑1微米的超細纖維,接觸肌膚時形成薄膜,可以遮蓋人們皮膚上的色斑和皺紋,提升肌膚的光滑緊緻感,從而使人們變得更加年輕。
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在這層「人工皮膚」上化妝,不僅可以防止化妝品裡的化學成分對皮膚造成傷害,而且不用卸妝,直接把人工皮膚揭掉就行,極其方便省事。
4、AI粉底適配器
4月10日,歐萊雅集團發布全球首個AI粉底適配器——360°智能選色,該AI粉底適配器首先應用於旗下美寶蓮品牌。
據了解,歐萊雅集團這款AI粉底適配器,可以360度智能掃描消費者面部及周邊光源環境,並通過系統上傳分析圖片和數據。讓消費者在購買新款Superstay巨持妝粉底液以及經典款Fit Me定製水感粉底液時,可以通過分析圖片直觀看到適合自己的粉底液色號。
5、紫外線探測儀
理膚泉推出全球首款無電池、可穿戴紫外線探測儀器My Skin Track UV。My Skin Track UV除了能夠測量UVA和UVB射線,還可以幫助用戶了解自己在紫外線中的暴露程度。除了紫外線測量數據以外,還可以幫助用戶了解周圍環境的溼度、花粉含量和汙染等級。如果用戶全天被紫外線照射時間超過80%,軟體會對用戶發出提醒。
6、個性化「皮膚印表機」
寶潔公司推出了一款集光學、專利算法、列印與護膚為一體的美妝儀器——Opte Precision Skincare System。可以先用藍色LED燈掃描皮膚,捕捉那些顯性或肉眼覺察不到的斑點;再用相機拍攝大約2.4萬張皮膚照片,定位出斑點的大小、形狀和強度;接著再用120個熱噴墨噴嘴的微型印表機將化妝品精確地噴到瑕疵處,對用戶的皮膚做出修飾和改變。
7、膚色粉底定製儀
蘭蔻發明了一款「膚色粉底定製儀」,機器能夠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來找到「精確匹配」膚色的粉底液。在終端使用時,蘭蔻的BA會先使用手持色度計測量出顧客的面部膚色,再將結果輸入電腦。電腦會自動在2萬個色號中進行選擇,並將最終的結果反饋給粉底製造的機器,完成個性化定製。
8、3D列印面膜
Mask iD 是史上第一款為用戶的臉部量身定製的面膜。用戶只需要將自拍照上傳到 Mask iD 的應用程式或網站上,就會生成一張用戶個人的臉部地圖,它可以根據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臉部特徵,精確地測量出臉部大小、鼻子形狀、眼睛距離、唇部寬度等各種數據,為臉部的各個部位定製護膚成分。在 Mask iD 的應用程式或網站上,用戶會被要求輸入個人的護膚需求,可以選擇手動輸入,也可以用 Skin360 工具測量並上傳。根據每位用戶不同的皮膚狀況和需求,Mask iD 面膜將被劃分為六個部位(前額、眼眶、鼻子、臉頰、下巴、鼻唇溝),每個部位都可以定製不同的成分,比如純透明質酸、葡萄糖胺、維生素C、維生素B3和白藜蘆醇。
9、Pierre Fabre 推出「可聯網」化妝鏡
通過CareOS開發的技術,坐在鏡前的顧客,可以在不接觸鏡子的情況下與鏡子互動,只需手動(無需觸屏)選擇並觸發某些功能,這些功能將隨著建議的體驗而出現。相比之前被觸摸後變髒的化妝鏡,這是一個突破。連接消費者的臉後,鏡子會詢問訪客的年齡、生活習慣等個性化問題,然後通過分析痤瘡、粉刺、皺紋、光澤、顆粒、皮膚紋理及斑點等7大因素,生成皮膚診斷報告。
10、資生堂Optune個性化定製護膚系統
它由一套基礎化妝品和一臺美容儀Optune Zero組成,特色在於消費者使用的護膚品都是美容儀「現調現配」,每天甚至早晚都不一樣。
消費會員需要從資生堂品牌網站上申請專用設備、5種化妝液底液,並配合Optune APP使用該護膚系統。用戶用智慧型手機拍下面部皮膚,App會自動分析諸如皮膚含水量、毛孔大小一類的膚質狀況,加上每日紫外線指數、天氣、溼度等客觀因素,計算出本次需要的化妝品調配比例。化妝液調配可在幾秒鐘內完成,化妝液底液用完後可再通過網上申請,品牌將寄送給消費者。
11、旁氏Skin Advisor Live診斷工具
這款名為 Skin Advisor Live的人工智慧工具將美國高科技巨頭 Google的神經語言編程和皮膚研究科技公司 BTBP 的 DeepTag 皮膚診斷技術結合在一起,讓消費者只需與人工智慧進行簡短對話就能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使用的品牌商品。
SAL主要在各類社交媒體、聊天軟體上以插件的形式存在。在上傳自己的自拍並完成小測驗後,SAL 會通過內置診斷技術對用戶皮膚上的斑點、痘痘、皺紋和不均勻的膚色進行分析,並在不到 1分鐘的時間內將測試結果與推薦商品提交給用戶。
12、頭皮發質多功能智能檢測
巴黎卡詩推出頭皮發質多功能智能檢測應用,這款應用可以根據3種不同光源和角度拍攝頭皮和頭髮的清晰畫面,從4大維度精準分析發質情況,生成專業性、個性化的報告,給消費者提供專業的頭髮護理的方案和建議。在藥妝店消費者可以通過AR虛擬染髮試色應用「Style My Hair」 選擇自己心儀的發色,同時通過智能零售貨架來了解零售洗護產品的信息進行購買。這一設計不僅豐富了藥妝店的消費場景,同時也增加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以上這些「黑科技」產品提升了藥妝店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藥妝店管理成本、提高了藥妝店的服務質量。作為藥房智慧化實踐的先行者,自去年年底疫情爆發以來,這些「黑科技」產品的高效率服務減少了人員聚集接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守衛了工作人員和消費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