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上海四大品牌建設正在加速跑

2021-01-0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黨的誕生地,改革開放的前沿——上海,正站立潮頭,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懷揣著一股子敢為人先、敢闖敢試的銳氣,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學,上海服從服務國家戰略,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方向已經明確。推出「放管服」重大改革舉措,「一網通辦」優化營商環境,「打響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快車道,人才高峰工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藍圖正在變成現實。乘風破浪,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角已經吹響。

2018年4月2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推進大會。至此,醞釀多日的「四大品牌」建設策馬揚塵。

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也就是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

4月25日,《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把打響「四大品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再聚焦、再落實、再提升,不斷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務能級,增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服務「一帶一路」和服務全球的能力,增強上海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能力。

這一頂層設計之後,上海陸續制定四個三年行動計劃,分別明確打響「四大品牌」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同時落地落細一批專項行動,首批推出43個專項行動。由此,上海建立了一個「1+4+X」框架體系,系統推進「四大品牌」建設工作。

兩個月以來,「四大品牌」的行動徵程正在加速。

將於2018年6月27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將審議並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作為不斷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務能級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戰略加速。 視覺中國 圖

用「上海服務」串起13顆「珍珠」

發令槍響,要能夠迅速起跑並跑出加速度,需要找準主攻方向,聚焦重點發力。

四大品牌中,「上海服務」居於統領地位。它不僅包含了第三產業服務業,還包含了城市經濟服務、城市功能服務、城市環境服務等綜合概念。

上海服務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上海配置全球資源能力明顯提升,服務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生創造高品質生活邁上新臺階,「上海服務=優質服務」的感受度和認知度全面加強,形成一批名企、名家、名師、名校、名醫、名院、名勝、名展、名賽、名節、名會等,「上海服務」成為國內外馳名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

近日,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用「串珍珠」比喻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建設核心。

「我們有了上海服務這根紅線,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用一定的工具來找珍珠。我們第一批找到了13顆珍珠,就是打響上海服務所確定的13個專項行動。」阮青說,這13個專項行動,包括開展提升金融服務能級行動、提升航運服務能級行動、提升專業服務能級行動、建設國際會展之都行動、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行動、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行動、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能級行動、深化「青春上海」志願服務行動等。

阮青表示,篩選珍珠的網由四個標準構成,即服務功能要有輻射度,服務水平要有領先度,服務對象要有感受度,服務品牌要有美譽度。用這四個標準篩選出來的珍珠、串成的珍珠項鍊,才會既閃亮又吸引眼球。

兩個國家級創新中心落戶上海

「上海製造」最近的焦點落在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在上海落戶。

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此前全國已有五個,而上海卻未佔一席,直到今年5月,上海終於生了個「雙黃蛋」,這就是位於浦東的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和位於嘉定的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

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表示,上海的兩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含金量非常高,有排他性和唯一性,「集成電路和智能傳感器是高技術含量的關鍵部件,如果不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將會被人在核心技術方面『卡脖子』,因此建設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對上海乃至全國意義重大。」

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最緊要的是抓牢關鍵核心技術、高端產業集群、過硬質量品質這三個環節,叫響「四名六創」;要以「四名」為引領,帶動上海製造優勢更優、特色更強、強項更強,以「六創」為支撐,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最終實現四個更加,即上海製造技術更先進、生產更智能、產品更高端、品牌更響亮。

啟動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

上海品牌建設,有「高大上」的國家重器,也著眼於尋常生活。

6月23日,上海靜安大悅城黏黏怪物研究所(Sticky Monster Lab)開業,一群定位「外星人」的卡通形象,有模仿人類的「奇怪」癖好,他們偽裝成人類的樣子,開公司、搞樂隊、辦運動會……使得這個微型小城市成為年輕人打卡的又一個潮地。

這樣的潮地正在上海遍地開花。2018年,上海全球零售商聚集度達55.3%,位居全球第二,90%的國際知名高端品牌已進駐上海。

上海已成為知名品牌中國首發的首選地。2017年,在滬舉行全國首發活動的國際國內品牌達1265個,居全國首位;進入上海的「首店」佔全國近50%。今年6月,上海又啟動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稱,打造「上海購物」品牌,上海將圍繞商品最新最潮、購物環境最優最好、性價比最高最划算三個角度下功夫,將上海建為全球新品首發地、引領國際消費潮流的風向標和人人嚮往的「購物天堂」。

紅色文化正在打響

物質之外,上海的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多彩。

6月24日晚,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金爵獎頒獎典禮。在金爵獎十大獎項揭曉之後,為期十天的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也隨著6月25日獲獎影片的展映徐徐落幕。本屆電影節共展映中外影片492部,放映1621場,觀眾購票數達468178張。

除了提升影視在全球的地位,上海還將打造亞洲演藝之都、全球動漫遊戲原創中心等,提升整個文化產業繁榮。

上述只是「上海文化」排兵布陣、彰顯影響力的一角。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是三大重點任務。

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提出著力建設好、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上海也正著力挖掘紅色文化源頭: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線上首發文創產品《黨員紀念冊》,中共四大紀念館開展「密室逃脫」深度遊……

打響海派文化品牌提出要大力弘揚上海城市精神,重點結合「上海文創50條」,打造一批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提出以江南文化遺產保護為重點,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引導人們從正確認知歷史中走向未來,從延續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打響四大品牌不是唱獨角戲,要全社會參與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要以打響「四大品牌」作為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推動中心城市功能落地、做優、做強,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上海四大品牌的建設,也一直置身於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乃至服務全球的大格局中。

上海市發改委表示,打響「四大品牌」是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舉措,上海具有不少的優勢,但最核心的戰略優勢是在服務全國大局、落實國家戰略中形成的。在落實國家戰略中,上海在服務、製造、購物、文化等方面積累形成了傳統優勢和現實基礎,新時代進一步發力打響「四大品牌」,就是要做長戰略優勢的「長板」,把中央對上海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進一步具體化,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

顯然,打響「四大品牌」並不是政府大包大攬、自拉自唱的「獨角戲」,而是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不一蹴而就,不碎片化,奏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交響樂」。

相關焦點

  • 加強交流合作,助力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他指出,當前,虹口正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快推進北外灘新一輪開發建設,全區金融、航運、科技等產業蓬勃發展,跑出了「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未來,北外灘4平方公裡的總建築體量將達到840萬平方米,擁有480米高的浦西新地標、核心區18棟超高層建築、全域200餘棟高端商務樓宇,將集聚近百家更高能級的企業總部。
  • 對江蘇省77個縣級市(區)城市能級的測評及排名*
    近年來,江蘇省提出要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框架下加速省域一體化發展,建設好南京、蘇錫常、徐州都市圈,統籌協調「1+3」主體功能區,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同時支持南京、蘇州、徐州等區域中心城市著眼更大範圍規劃發展、提升能級,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建立健全統籌有力、競爭有序、綠色協調、共享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 中共中央政治局:著力提升重慶主城和成都的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
    2020.10.16 17:08【中共中央政治局:著力提升重慶主城和成都的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成渝地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健全合作機制,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 三大「城市排名」首次全部進入全球前五,中國唯一一座城市因為這個...
    摘要:持續打響「四大品牌」·上海服務 2017年底,上海市委提出了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決策部署,2018年分別出臺了打響「四大品牌」的三年行動計劃。如今3年即將過去,「四大品牌」建設拿出了怎樣一份答卷?
  • 推進「科產城人」加速融合 經開奮力搶佔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制高點
    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楊建平表示,經開區作為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的主戰場、主力軍,正在打破路徑依賴,通過「科產城人」四方面的加速融合,加快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優勢,以科技創新之力提升發展能級和城市品位,奮力搶佔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制高點。年輕的經開區不斷在為提升區域科技創新競爭力打下紮實基礎。「在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下,經開區每兩天就有一家科創企業落戶。」
  • 四大發展能級+四大支柱產業 濟南工業強市「路線圖」來了
    記者9日從濟南市工信局獲悉,為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聚焦「智造濟南」建設,打造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近日,濟南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工業強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記者了解到,濟南將逐年提升工業對全市經濟的基礎支撐作用,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到2025年,工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鞏固提升工業基礎地位,形成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 未來城市競爭力的「數字密碼」在哪裡?7個關鍵詞告訴你
    △ 未來城市競爭力的核心密碼在哪裡?答案就隱藏在一串串「數字密碼」中。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是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速推動城市發展數字時代的全面到來。
  • 上海儀電為人民城市建設按下智慧「加速鍵」
    融入發展大局 展現儀電新作為近年來,上海儀電集團主動對接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在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大品牌」中持續展現儀電新作為。通過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更加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大局,聚焦「強政、興業、惠民」的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在新一代「數字上海」戰略實施中堅持創新轉型發展,聚焦發展物聯網、雲服務、大數據、人工智慧產業,突出「核心技術+運營服務+集成應用」的產業特色,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城市治理、賦能產業發展、賦能企業轉型,成為落實國家和上海有關戰略任務的重要企業載體,在人民城市建設和改進城市管理服務中更好發揮上海儀電集團的責任擔當和應有作用
  • 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深圳位列內地第三 全球第九_城市·商業_地產...
    金融競爭力,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一個城市能發展為頂尖城市,離不開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近日,《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揭曉,榜單顯示,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排名第一,綜合得分遙遙領先;在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居第三位,穩居第一梯隊。
  • 在回歸服務本源過程中提升核心競爭力――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
    展望未來,行業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一是多重因素決定本輪行業整合將加速;二是行業業態將加速分化;三是行業在短期內仍將處於資本驅動階段,但長期來看會經歷「由輕變重再變輕」的發展過程;四是數位化轉型將對行業產生深刻變革。這些變化都將推進行業發展不斷趨向成熟。
  • 今日論語|「一網通辦」讓上海更有競爭力
    在這份報告中,上海作為權重為55%的參與測評的城市,成為樣本得到深入研究。專題報告認為,上海在「一網通辦」中的改革經驗值得被推薦,並因為營商環境改革,而成為世界範圍內經濟發展受益最大的全球城市之一。「一網通辦」已成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新名片」。
  • 青浦:能級「躍遷」,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功能:從遠郊新城到國際樞紐城市「上海之門」是一個品牌形象,需要實體內涵「注入」。這個內涵,便是青浦的城市功能。可以說,品牌的躍遷,是因為青浦城市功能的躍遷。軌交17號線、環城水系公園、青西郊野公園、西虹橋商務區建設……隨著青浦區「一城兩翼」的建設,大幅提升了網絡化、樞紐型、功能性基礎設施的集聚水平,標誌著青浦從過去單一滿足本地居民生產生活需求的遠郊新城,正在向服務更全、輻射更廣、效率更高的現代化綜合城市升級發展。
  •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⑦上海全球人才競爭力有待提升
    全球城市營商環境指數報告⑦上海全球人才競爭力有待提升 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全球城市營商環境課題組 2020-12-13 08:43
  • 上海市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四大功能」不斷強化,「四大品牌」持續打響,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率先形成,預計二〇二〇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三萬九千億元左右,人均生產總值超過二萬三千美元,經濟總量邁入全球城市前列。
  • 成都梓潼宮站TOD項目雛形展現 郫都區犀浦片區能級提升
    在場景表現方面,結合不同的板塊功能,打造24小時全時活力場景,融入城市片區,實現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早上8點過,你可以乘坐方便快捷的地鐵來到上班的地方;中午在可選項豐富的商業區來頓元氣午餐;晚上下班後,可以和朋友相約吃個飯、健個身、看個電影、擼個串,然後再坐著地鐵回家。假如是住在這裡的「土著」,3公裡的濱水綠化空間可不容錯過,散個步、跑個步,都是極好的。
  • 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四大功能」不斷強化,「四大品牌」持續打響,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率先形成,預計二
  • 品區·五年 | 青浦:能級「躍遷」,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上觀
    「上海之門」的提出,體現了青浦區要建設成為上海對外服務的門戶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城市和面向全球的國際城市的雄心壯志。2018年11月5日,對青浦來說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日子。那天,首屆進博會在位於青浦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有了兩大國家戰略加持,青浦這座以往的農村縣城、郊區新城,真正向「上海之門」邁進。
  • 北外灘:提升能級,助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今年以來,雖受複雜外部因素影響,上海港依舊出色完成全年目標,助力上海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航運中心,關鍵是從『港本位』向『航本位』轉變。」上海海事大學教授殷明說,今後應更強調傳統航運要素與金融、法律、諮詢、研發等相關要素的融合發展,以要素充分集聚進一步實現能級提升。
  • 城市競爭力專家彼得卡爾克羅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望成為經濟...
    到2050年前後,成都人口規模將達到3000萬量級,也就是北京和上海現在的服務人口規模。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經濟、人口承載力,從建設公園城市,為未來發展蓄力;到發展科技和新經濟,提升經濟支撐力;再到成立東部新區,跳出地理限制謀劃「千年之變」……成都近年來動作頻頻。
  • 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四大功能」不斷強化,「四大品牌」持續打響,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率先形成,預計二〇二〇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三萬九千億元左右,人均生產總值超過二萬三千美元,經濟總量邁入全球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