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誕生地,改革開放的前沿——上海,正站立潮頭,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懷揣著一股子敢為人先、敢闖敢試的銳氣,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學,上海服從服務國家戰略,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方向已經明確。推出「放管服」重大改革舉措,「一網通辦」優化營商環境,「打響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快車道,人才高峰工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藍圖正在變成現實。乘風破浪,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角已經吹響。
2018年4月2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推進大會。至此,醞釀多日的「四大品牌」建設策馬揚塵。
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也就是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
4月25日,《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發布,《意見》提出,把打響「四大品牌」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再聚焦、再落實、再提升,不斷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務能級,增強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服務「一帶一路」和服務全球的能力,增強上海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能力。
這一頂層設計之後,上海陸續制定四個三年行動計劃,分別明確打響「四大品牌」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同時落地落細一批專項行動,首批推出43個專項行動。由此,上海建立了一個「1+4+X」框架體系,系統推進「四大品牌」建設工作。
兩個月以來,「四大品牌」的行動徵程正在加速。
將於2018年6月27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將審議並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作為不斷增強城市核心功能和服務能級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品牌戰略加速。 視覺中國 圖
用「上海服務」串起13顆「珍珠」
發令槍響,要能夠迅速起跑並跑出加速度,需要找準主攻方向,聚焦重點發力。
四大品牌中,「上海服務」居於統領地位。它不僅包含了第三產業服務業,還包含了城市經濟服務、城市功能服務、城市環境服務等綜合概念。
上海服務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上海配置全球資源能力明顯提升,服務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生創造高品質生活邁上新臺階,「上海服務=優質服務」的感受度和認知度全面加強,形成一批名企、名家、名師、名校、名醫、名院、名勝、名展、名賽、名節、名會等,「上海服務」成為國內外馳名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
近日,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用「串珍珠」比喻打響「上海服務」品牌建設核心。
「我們有了上海服務這根紅線,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用一定的工具來找珍珠。我們第一批找到了13顆珍珠,就是打響上海服務所確定的13個專項行動。」阮青說,這13個專項行動,包括開展提升金融服務能級行動、提升航運服務能級行動、提升專業服務能級行動、建設國際會展之都行動、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行動、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行動、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能級行動、深化「青春上海」志願服務行動等。
阮青表示,篩選珍珠的網由四個標準構成,即服務功能要有輻射度,服務水平要有領先度,服務對象要有感受度,服務品牌要有美譽度。用這四個標準篩選出來的珍珠、串成的珍珠項鍊,才會既閃亮又吸引眼球。
兩個國家級創新中心落戶上海
「上海製造」最近的焦點落在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在上海落戶。
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此前全國已有五個,而上海卻未佔一席,直到今年5月,上海終於生了個「雙黃蛋」,這就是位於浦東的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和位於嘉定的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
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表示,上海的兩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含金量非常高,有排他性和唯一性,「集成電路和智能傳感器是高技術含量的關鍵部件,如果不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將會被人在核心技術方面『卡脖子』,因此建設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對上海乃至全國意義重大。」
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打響上海製造品牌,最緊要的是抓牢關鍵核心技術、高端產業集群、過硬質量品質這三個環節,叫響「四名六創」;要以「四名」為引領,帶動上海製造優勢更優、特色更強、強項更強,以「六創」為支撐,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最終實現四個更加,即上海製造技術更先進、生產更智能、產品更高端、品牌更響亮。
啟動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
上海品牌建設,有「高大上」的國家重器,也著眼於尋常生活。
6月23日,上海靜安大悅城黏黏怪物研究所(Sticky Monster Lab)開業,一群定位「外星人」的卡通形象,有模仿人類的「奇怪」癖好,他們偽裝成人類的樣子,開公司、搞樂隊、辦運動會……使得這個微型小城市成為年輕人打卡的又一個潮地。
這樣的潮地正在上海遍地開花。2018年,上海全球零售商聚集度達55.3%,位居全球第二,90%的國際知名高端品牌已進駐上海。
上海已成為知名品牌中國首發的首選地。2017年,在滬舉行全國首發活動的國際國內品牌達1265個,居全國首位;進入上海的「首店」佔全國近50%。今年6月,上海又啟動全球新品首發地建設。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稱,打造「上海購物」品牌,上海將圍繞商品最新最潮、購物環境最優最好、性價比最高最划算三個角度下功夫,將上海建為全球新品首發地、引領國際消費潮流的風向標和人人嚮往的「購物天堂」。
紅色文化正在打響
物質之外,上海的文化生活愈加豐富多彩。
6月24日晚,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金爵獎頒獎典禮。在金爵獎十大獎項揭曉之後,為期十天的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也隨著6月25日獲獎影片的展映徐徐落幕。本屆電影節共展映中外影片492部,放映1621場,觀眾購票數達468178張。
除了提升影視在全球的地位,上海還將打造亞洲演藝之都、全球動漫遊戲原創中心等,提升整個文化產業繁榮。
上述只是「上海文化」排兵布陣、彰顯影響力的一角。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是三大重點任務。
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提出著力建設好、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上海也正著力挖掘紅色文化源頭: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線上首發文創產品《黨員紀念冊》,中共四大紀念館開展「密室逃脫」深度遊……
打響海派文化品牌提出要大力弘揚上海城市精神,重點結合「上海文創50條」,打造一批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提出以江南文化遺產保護為重點,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引導人們從正確認知歷史中走向未來,從延續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打響四大品牌不是唱獨角戲,要全社會參與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要以打響「四大品牌」作為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推動中心城市功能落地、做優、做強,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上海四大品牌的建設,也一直置身於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乃至服務全球的大格局中。
上海市發改委表示,打響「四大品牌」是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舉措,上海具有不少的優勢,但最核心的戰略優勢是在服務全國大局、落實國家戰略中形成的。在落實國家戰略中,上海在服務、製造、購物、文化等方面積累形成了傳統優勢和現實基礎,新時代進一步發力打響「四大品牌」,就是要做長戰略優勢的「長板」,把中央對上海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進一步具體化,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
顯然,打響「四大品牌」並不是政府大包大攬、自拉自唱的「獨角戲」,而是要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不一蹴而就,不碎片化,奏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