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稻盛和夫:你需要知道這1個真理

2021-01-08 海豚情感家有好大事

你有曾問過自己,作為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什麼樣的意義嗎?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甚至眼界更是千差萬別。

那,作為人,什麼才是正確的呢?

這個問題其實追根究底,就是一個利己和利他人平衡的問題。

稻盛和夫,作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他獨自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在78歲高齡而且身患胃癌的情況下,他被日本元首相重新請出山,幫助在跌在谷底的日航扭轉了局勢,重回了世界500強的行列。等於說,他一個人創下了3個500強的奇蹟。

對於「作為人,何為正確」的問題,稻盛和夫指出1個真理。

生而為人,正直人生

稻盛和夫在被請出山,接手日本航空公司,剛進公司,就在幹部會上開誠布公,明確地表示:我在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是有一定基準的,而這個基準就是作為一個人,何為正確。

當時,日航的幹部和員工們都一時反應不過來,這句話什麼意思。

稻盛和夫繼續說道:「大家反應不過來沒有關係。但是請你們把這句話放在腦海裡,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把這句話拿出來,好好對照著想一想,然後再採取行動。」

當下,有人提出質疑,這種連小孩都懂得的道理,怎麼可能拯救日航的時候。稻盛和夫發怒了,他說:「連作為一個人,應該做的好事和不應該做的壞事都不能分清的時候,連這樣簡單的基準判斷都不能理解、不願意虛心接受、不肯去實踐的人,請你們趕緊辭職。因為靠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重建日航的。」

在場的人聽完,都靜了聲。

我們生作一個人,到底什麼才是正確?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判斷基準不是一件事情的利害得失,而是是非善惡。如果再換種表達就是,做人和做事的出發點不僅僅是利己,而是利己也利他人。

「人皆可以為堯舜」,這句古訓其實道破了我們人的本質特徵。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很習慣性地會將自己的得失,自己的勝負放在一件事開始行動前。

人是一種自私的動物,當他去追求自身利益,甚至是將自己的權力最大化的時候,這都是人的本性。

在《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描述:當人們用親切、同情、和善以及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的時候,當他們在多做好事的時候,當人們考慮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將利他人利己的時候,世界一定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幸運。

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職業應該怎麼選擇?我們工作到底為了什麼?如果你還存有多多少少這樣的疑問,你可以購買這本《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靜心閱讀找到人生起航的方向。

希望閱讀讓你的生活不再迷茫與單調,點擊上方卡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心》:稻盛和夫教你懷揣這六個「心」,磨鍊心性,提升自我
    「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句話是稻盛和夫終其一生都在遵循的原則。那麼,說到底,作為人,我們如何才能活出意義?在這本書裡,稻盛和夫不斷地提及「靈魂」與「真我」。真我,是靈魂的核心。活出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去接近這個真我。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我們被層層包裹的靈魂深處,是閃閃發光的「真善美」。
  • 稻盛和夫告訴你,不要等40歲以後才知道
    於是很多的員工都相繼離職,稻盛和夫看著這麼多人都走了,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就向日本自衛隊的幹部預備學校遞交了報名表,並通過了入學考試。但入學需要戶籍副本,於是稻盛和夫就寫信讓家裡人寄過來,但遲遲未收到。回家之後,發現是哥哥阻止父母寄件,還打罵:「我不上大學,為了讓你上大學,你已經在京都找到了工作,卻整天混日子!
  • 稻盛和夫:我經商50年一直成功未曾失敗,這4個字給我很大啟示!
    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他27歲白手起家,創辦了京瓷公司;52歲時又創建了第二電信公司,兩家公司成為世界500強之一。他不僅自己經商有道,還培育了一大批企業家,他很多經營理念都透漏著哲學思想,被國內外許多人奉為真理。
  • 稻盛和夫:我今生所有的經驗,都在這3句話中,講透了領導哲學
    日航宣告破產,稻盛和夫出山創一年三個「第一」當然不會因為年齡小,他的管理手段就差很多。在日航宣布破產的時候,日本民主黨鳩山政府的三顧茅廬,請稻盛和夫出山救救這個公司。稻盛和夫臨危受命,把日航的規模縮小到原來的三分之二,銷售額縮小到前一年的四分之三,然而卻取得了日航歷史上空前的高額利潤。從橫向來比較,因為縮小規模,日航這一年的乘客數量低於日本另一家航空公司「全日空」,但利潤額卻是「全日空」的整整三倍,這個奇蹟不可思議。
  • 活法——稻盛和夫
    《活法》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原書由日本SUNMARK出版社出版,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稻盛和夫是日本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的創始人,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他是季羨林認為稀有的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的人物。
  • 稻盛和夫:改掉這幾句口頭禪,好運會逐漸降臨
    有著經營之聖之稱的稻盛和夫小時候運氣非常差,他和我們一樣,遇到事情就抱怨,直到一次生病的經歷讓稻盛和夫明白:心不喚物,物不至。身邊無論好的壞的都是自己內心吸引來的。從此稻盛和夫開始改變,運氣也越來越好。
  • 稻盛和夫:越是「有出息」的人,這3個優勢越明顯,你佔幾個?
    日本著名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就說過,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是有這3種優勢。一: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稻盛和夫曾說:「受人信賴和尊敬的人格魅力,才能凝聚周圍人的心,彼此相伴在正路上不斷前進。」三:無比專注的態度稻盛和夫說,只有專注於某個領域,並且究其極致,才有可能觸及真理、理解萬物。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進入公司之後,如果他們一直從事著毫不起眼的工作,就會感到不安,認為「老是做這樣的工作會有前途嗎」,進而提出「想要做其他的工作」。
  • 稻盛和夫:判斷一個人能賺多少錢,主要看三個特徵,十有八準
    稻盛和夫是航空業門外漢,但他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將日航扭虧為盈。三年時間,破產重組的日航重新上市,登上世界五百強榜單,而且拿到了三個世界第一:盈利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世界第一。稻盛和夫有一套非常獨特的人生哲學,他在《活法》中寫道:「假如要問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這一點。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當你迷失方向時,不妨看看這本書
    如果你心有猛虎,不甘於平凡,那麼就早去讀讀《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以他的人生經驗來給我們當代年輕人以啟迪。創立這兩家公司的稻盛和夫並不是天才。相反,在他的學生時代,他考試經常不及格。他最初的想法是成為一名醫生,但卻他成為了陶瓷工,畢業後入職了個即將倒閉的工廠。在破產和無錢收入的狀態下,稻盛和夫沒有與朋友一起離開,而是選擇留下來。
  • 稻盛和夫:人為了什麼活?為了什麼而工作?這是我看過最牛的解答
    我相信每個人都想過三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是從哪裡來的?那死後要到哪裡去呢?對於生命,我們控制不了來,也控制不了去,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活著的意義。和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並成為日本「經營四聖」的他;自己白手起家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他;締造了京瓷40餘年從未虧損奇蹟的他;扭轉了日航瀕臨破產的絕境,使得日航重返世界500強的他。就是世界著名實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人到底為了什麼而活?
  • 稻盛和夫:當你窮困潦倒時,不妨去做這2件事,遲早會為人上人!
    他人生的故事,值得你讀,因為他的成功心法你也可以學習,用在自己的工作裡。對於自己的成功,他說出了幾個主要原因。 一:「別人沒走過的路」我也不怕!稻盛和夫在《幹法》一書裡說:「鋪裝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大家正在走的路。
  • 稻盛和夫:我一生的智慧總結成這7個字,失敗者感嘆:知道得太晚
    當時的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無法看著悲劇發生,就去邀請「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出山拯救日航。稻盛和夫當時已經78歲,而且對航空業不了解,就拒絕了邀請。但是首相憑著自己的韌勁和真誠,打動了稻盛和夫先生,最後同意出山拯救日航。但是稻盛和夫提出了兩個條件:不要薪酬,不帶任何團隊。稻盛和夫僅僅一年,就讓已經瀕臨破產的日航起死回生。
  • 稻盛和夫:成功的秘密,只有2個字
    曾翻譯稻盛和夫著作《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實踐》《思維方式》《賭在技術開發上》《稻盛和夫自傳》《心》《心與活法》等;翻譯稻盛和夫相關著作《日航的奇蹟》《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等。本文為《解析稻盛》專欄系列文章之《信仰的實踐》。
  • 稻盛和夫:能賺大錢的人,往往有三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
    原來,稻盛和夫有一套非常獨特的人生哲學,他在《活法》中寫道:「假如要問我成功的理由,理由就是這一點。就是說,我的才能或許有限,但我擁有雖然單純卻非常有力的指針——追求做人的的正確的準則。」所謂的正確準則,歸納起來就是這三條:一、心態影響結果羅曼·羅蘭曾說過: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動力,才是成功的保證。
  • 一位陌生清潔工,為何讓稻盛和夫熱淚盈眶?
    這個法則最正確最精彩的總結,不是別的,就是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成功=價值觀(-100~+100 )×努力(0~100 )×能力(0~100 )我自己的切身經驗也證明了這個方程式的正確無誤。首先,人要勤奮。沒聽說過懶漢能夠成功的。
  • 稻盛和夫:當你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早日成大器!
    27歲,稻盛和夫獨立創造了京瓷,後來躋身世界500強公司。52歲,他再次創業,成立了KDDI,並再次躋身世界500強。稻盛和夫認為認為,一個人在逆境中的反應,更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和修養。當你處於逆境,很難堅持下去的時候,想想這三句話,讓你走出困境,豁然開朗。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愛在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但想要獲取更多的財富並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歷經一系列的磨難之後,才能得以實現。縱觀國內外那些富人和企業家們,不乏歷經諸多苦難才創造出巨大財富的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從小家境貧困,前27年黴運纏身,但他依舊能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他是由窮到富的最典型代表,因此他最了解窮人與富人間的區別。那為什麼窮人怎麼努力都還是個窮人呢?
  •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問」,你卻可能剛好相反
    這就是典型的陷入了「慣性思維」,乞丐每天都在想著過去,他時刻提醒自己是個乞丐,以乞討為生。所以哪怕他手裡握著金飯碗,他也還把自己當成乞丐,他不知道金飯碗賣了換錢,可以讓他徹底改變身份。所以,我們需要像稻盛和夫那樣,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能保持空杯心態,虛心學習。即使自己曾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面對別人的建議,也要放空自己,從別人的看法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這樣自己才能持續進步。
  • 讓稻盛和夫告訴你,不要等到40以後才明白
    27歲,稻盛和夫獨立創造了京瓷,後來躋身世界500強公司。52歲,他再次創業,成立了KDDI,並再次躋身世界500強。稻盛和夫認為認為,一個人在逆境中的反應,更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和修養。當你處於逆境,很難堅持下去的時候,記住這句話,讓你走出困境,豁然開朗。
  • 看稻盛和夫怎麼說
    我用稻盛和夫先生的理念,來回答大家。可能有些童鞋不太了解稻盛和夫先生,我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稻盛和夫,是日本的實業企業家。創辦了2家公司,也都分別進入了世界500強。不僅商業水平高超,在哲學、思想、倫理觀等問題上,也是非常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