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
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河北石家莊、邢臺等地,
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
3天,
石家莊1025萬人完成核酸檢測;
20多小時,
「火眼」實驗室搭建完成;
……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燕趙兒女跑出「加速度」!
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無數人以擔當之勇、奮鬥之志,
在挑戰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這其中,
一群年輕「戰士」勇敢地站了出來。
一聲聲「我要上」不絕於耳,
一張張堅毅的面孔熠熠發光,
一封封請願書按滿紅手印。
……
初生牛犢不怕虎,
越是艱險越向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他們以青春之名,
護家鄉無恙。
(一)
他們——青春無畏 迎難而上
1.「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
聽到社區閉環管理的消息,
21歲的趙子博坐不住了。
「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
他當起了社區志願者,
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錄入居民信息。
一天忙下來,
腿都凍得沒知覺了。
「能為大家服務,心裡很暖和!」
衝鋒在前,
是年輕黨員應有的樣子。
2.「願以杯水之力,盡寸尺之能」
「請求支援!」
消息傳來,
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立即號召留校學生奔赴戰「疫」前線。
一呼百應。
21名學生組成首支志願者隊伍,
緊急出徵,
第二批26人志願者隊伍星夜出發,
奔赴「戰場」。
有人說,
看到他們,就看到充滿希望的未來。
他們說,
願以杯水之力,盡寸尺之能。
3. 「別告訴我媽,怕她知道睡不好覺」
「現需抽調6人到相關縣區的隔離點工作!」
1月9日晚
石家莊市橋西區
東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微信工作群
彈出這樣一條消息。
「我報名!」
「我沒老人沒孩子體力還好,應該讓我去。」
「剛才在給孩子洗澡呢,剛看到,還有我。」
……
短短幾分鐘,
6人的支援隊伍組建完成。
從發布通知到去指定地點集合,
不到一個小時。
第一個報名的護士叫彭景,
25歲,家在外地,
出發前,
她笑著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說:
「別告訴我媽,怕她知道睡不好覺。」
(二)
他們——傳遞溫暖 點亮希望
4. 閃閃發光的年輕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都往後走走,拉開點距離!」
隊伍擁擠,
工作人員忙不過來,
石家莊小夥兒做完核酸檢測後,
「秒變」志願者。
維持現場秩序,
照顧居民情緒。
閃閃發光的年輕人,
謝謝你用善意,
照亮一方天地。
5. 都很「牛」
河北邢臺一商場內,
醫務人員正進行核酸檢測,
卻見「一頭奶牛」晃著腦袋走來。
原來,
一小夥兒見大家太辛苦,
便扮成奶牛,
送來飲品和小吃。
「在寒冷的冬天,他們並不孤單。」
勇敢戰疫的他們,
和暖心的你,
都很「牛」。
(三)
他們——無畏路遠 詮釋擔當
6.二次「逆行」
2020年春,
保定小夥兒魏飛「逆行」前往武漢,
志願服務51天。
2021年1月,
已在湖北工作的他,
二次「逆行」,
從武昌回到石家莊,
支援河北。
他說,
總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家鄉需要,我必須回!」
7.千裡返鄉
1月4日晚,
正在武漢上學的石家莊「00後」小夥宋豪,
得知家鄉發生疫情,
連夜坐火車「逆行」返鄉。
在石家莊進行全員核酸檢測期間,
宋豪一直在一線當志願者,
幫助社區居民有序進行檢測。
他說:
「家鄉有難,我肯定義不容辭。」
愛家鄉
從不是說說而已。
(四)
他們——執著堅守 「疫」戰到底
8. 這樣的執著堅守,很河北!
「00後」小夥畢震桐,
放假後在36524便利店做小時工。
1月5日晚接班後,
恰逢石家莊閉環管控,
下一班同事無法到崗怎麼辦?
「連軸轉!」
上貨、理貨、結帳、測體溫……
畢震桐兩天兩夜沒有合眼,
已是滿臉疲憊,
卻依然微笑著迎接每一位顧客:
「我年輕,就多幹點,
把店面守好,當好市民生活的『補給站』,
是我們的責任,我必須堅持。」
這樣的執著堅守
很河北!
9. 一往無前的青春力量
「90後」王旭東,
是保定市清苑區人民醫院的護士。
志願者給他倒了杯熱水,
忙的時候顧不上喝,
過一會兒再看,
水都結冰了。
於是,他悄悄放下杯子,
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像王旭東這樣的「90後」隨處可見。
他們披堅執銳,
成為一往無前的青春力量。
沒有生而英勇,
只是選擇無畏。
面對這次疫情大考,
這些曾經被守護的「90後」「00後」,
學著前輩的模樣,
衝到前線,
以生命守護生命。
他們的樣貌,
稍顯稚嫩,但卻堅毅。
他們的行動,
雖略顯生疏,卻果敢堅定。
以青春之名,
他們書寫著奮鬥華章;
以青春之名,
他們書寫下戰「疫」擔當。
向無數個他們致敬,
謝謝!護我家鄉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