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李佳贇 攝
中新網寧波4月12日電(記者 李佳贇)融合枯山水設計的旅行茶器、以無錫蠡園漏窗元素創作的收納系列……現場,一件件「中國風」文創作品驚豔眾人。4月12日,第二屆中華設計獎「鎮海杯」旅遊文創產品設計大賽頒獎儀式在浙江寧波舉行,兩岸文創人共聚創新能量,助推東方美學「圈粉」世界。
據悉,「中華設計獎」是發現、推介海峽兩岸青年設計師的綜合設計賽事,通過選拔具有創新意識和優秀設計能力的青年設計人才,幫助兩岸青年實現就業、創業及設計成果落地孵化。
圖為活動現場 李佳贇 攝
第二屆大賽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大賽組委會共收到參賽作品5724件,相較首屆中華設計獎,總投稿數增加了62%,其中概念類5069件、產品類655件;臺灣賽區參賽作品455件,同比去年增加了185%。
設計界「新鮮人」、臺灣實踐大學研一學生劉露就憑藉作品《變臉》,從眾多參賽作品中「突出重圍」,獲得概念組創新獎。該作品是一款旅行轉接頭,設計師巧妙地將插座孔洞豐富的「表情」,與崑曲妝容搭配起來,形成了各式「變臉」插座,妙趣中不失韻味。
「一直以來,我就很喜歡『中國風』的設計,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入,可以增強作品的故事性及文化質感,這種含蓄的美大大區別於西式設計作品。」劉露表示,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希望兩岸青年設計師能共同攜手,助力「中國風」走紅世界。
與林露的「初出茅廬」不同,臺灣設計師、彼上國際創始人卓士堯早在19年前就跨越海峽,來到大陸尋覓文創事業「新天地」。
「從小我就在課本上看到大陸的山川湖泊,心生嚮往,剛好那時公司有名額,我就毫無猶豫地報名到大陸工作。」卓士堯告訴記者,十多年來,他親身經歷了大陸文創市場從「浮躁」到趨於「理性」,沉澱出鑽之彌堅的「工匠精神」。
在卓士堯看來,臺灣深耕人才創意端,大陸則善於發揮市場優勢,在產業端「長袖善舞」,期待兩岸設計界能夠攜手並進,共創未來。
同樣,臺灣設計聯盟理事長林磐聳也期盼兩岸文創人能聚合創新能量。他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單單以『力』字為例,『少力』是劣;『大力』是夯,我衷心期盼兩岸文化創意界能夠形成『合力』,效果『給力』,『夯』實這得來不易的成果,共同打造屬於中華文化創意產業的正向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