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粉、黑粉、同人、AO3……相信大部分讀者在聽到這些詞彙時都覺得很陌生,甚至可能連近期發生的AO3事件的主角肖戰都沒聽過。相對於主流文化來說,肖戰事件中的這些詞彙確實還不被大眾所熟悉,這類圈子被稱之為「亞文化」。「227大團結」已成過去,但亞文化市場所透露出來的潛力卻值得深思。
作者| 夏盼
編輯| 王雪瑩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4063字 | 預計閱讀時間11分鐘
坐擁2400萬微博粉絲,X玖少年團肖戰再次讓所有人看到了飯圈的威力,只因一篇同人文(幻想男性明星互相談戀愛的小說)讓肖戰做了一回「女人」,無數粉絲群情激憤,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網絡輿論戰。而與之對戰的,則是AO3網站的忠實用戶,體量不輸給肖戰唯粉(只喜歡肖戰的粉絲)的同人文愛好者們。
繼蔡徐坤之後,全網頭條再次被流量小生佔領,在圍觀這場大戰的同時,粉絲經濟也再次受到注意,同人文愛好者這一群體既然擁有和飯圈對陣的量級,為何又一直寂寂無名呢?
小圈子、大聲量
亞文化們有多大的潛力?
亞文化的「亞」是相對於主流文化來說的,比如圍繞影視明星建立的粉絲圈是其主文化,那麼從粉絲圈衍生或分裂出來的同人文圈子就是其亞文化,也可以稱之為非主流文化。
△百度百科對亞文化的解釋
曾在網絡上留下印記的潮流事物,走紅之前多半都屬於亞文化。比如90後一代人的非主流文化,用誇張的造型和搞怪的語言彰顯個性,一開始只是在QQ空間小範圍傳播,後來發展到全網爆紅,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亞文化。
還有在2019年8月被央視報導過的飯圈女孩,在外網上和西方負面媒體打口水仗,出名之前是一些自發組織起來的女性追星團體,只有少數人知道這個群體的存在,也是基於偶像追星發展起來的一類亞文化。
除了這些比較為國內大眾所熟悉的亞文化之外,二次元、哥特、朋克、宅家、洛麗塔等等,也都是世界各地正在流行著的亞文化。
很多亞文化歷史悠久,比如獸迷文化(把動物畫成人的樣子),最早出現於歐美等國的文化作品中,美國動畫大廠迪士尼和華納都出過很多獸迷向的人物,DC漫畫中的「貓女」「蝙蝠俠」等等也是上世紀40年代就出現的角色。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話,西方神話中不乏半人馬、鹿頭人等獸迷式角色,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裡更是獸迷的天堂,各種奇形怪狀的獸人形象層出不窮。
在今天的肖戰事件中,AO3、耽美、同人等概念也都已經出現很久了,比如最早的耽美小說是1997年從日本流入國內的,AO3網站也已經有12年的歷史了,如果不是肖戰事件,恐怕再過十幾年大眾都很難注意到這幾類亞文化。
這些亞文化有些已經成了熱門產業,比如發源自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在國內衍生出了新興的二次元遊戲產業,根據伽馬數據2019年5月發布的《二次元遊戲人才報告》顯示,2018年二次元用戶數量達到3.7億人,二次元遊戲市場規模達到190億元,前景十分良好。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CNG)
小眾更精華
亞文化受眾渾身都是寶
亞文化群體有很強的內容創作能力,以B站(嗶哩嗶哩)為例,最初只是二次元文化的聚集地,用戶數量並不多,但是這批用戶身上卻藏著巨大的潛力,作為網際網路早期一批的動漫愛好者,B站的用戶群擁有很強的創作能力,能製作出各色各樣的優質視頻。
這一點跟國內其他視頻網站不同,優愛騰三家雖然都有創作獎勵,鼓勵用戶上傳自製內容,但是其本身缺少像B站這樣的原生精英創作者,僅僅面向大眾招募UP主,是很難建立B站這樣優質的內容產出體系的。
因此,二次元文化能夠在B站身上發揚光大,離不開「小破站」對二次元用戶的照顧,二次元文化也許本身難以爆火,但是二次元圈子所做出的優質內容卻可以輕鬆走紅。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亞文化出圈思路——挖掘用戶的創作潛力,也是UGC(用戶原創內容)路子目前能走得最好的形式。
除了優質內容的製作能力之外,亞文化圈用戶還有一個大殺器——高價值展示。
能夠率先接觸到亞文化的,普遍是學歷和家境都不錯的群體,具有明顯的精英化特點。像運動鞋圈子裡的「炒鞋幫」,一開始也是隸屬於鞋圈的亞文化,早些時候的炒鞋只是一些家境良好的球鞋愛好者互相之間的二手交易,當這批人開始在網絡發聲之後,外界看到了鞋圈的暴利。
炒鞋的人本來就很有錢,但一些人卻誤認為是炒鞋讓他們有錢的,加上各類不良商家撰寫軟文推波助瀾,利用炒鞋用戶家境好的特點,吸引新玩家入場,在2019年狠狠的薅了一把羊毛。
這雖然是個負面例子,但也能說明亞文化圈內人通常都具有普通人不具備的優勢。正面來說,知乎早期的問答文化也屬於一種亞文化,高學歷的海外答主對普通用戶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地位、金錢、學歷、創意,這些用戶的高價值本身對外界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讓大眾對小圈子感到好奇,這是亞文化可以出圈的關鍵之一。
用戶雖多
過度低調仍會影響資本入局?
上文提到的原創視頻和高價值展示都屬於用戶自己想要被他人看到的內容,也許他們的本意並不是出圈,只是想給圈內人欣賞膜拜一下自己的成績,但是由於網際網路對優質內容很友好,使得一些內容即使不想出圈也能迅速傳播開。
有走紅潛力的亞文化通常都自帶大喇叭,比如一家叫Virtual Cast的VR直播網站,就靠著「女裝大佬」這個亞文化在Youtube上火了一把。男性穿上女生的衣服被稱為「女裝大佬」,是一種起源於日本,但是受眾比二次元還要狹窄的亞文化。可正是這麼小眾又小眾的圈子,卻在Youtube上獲得了最高100萬人觀看的直播成績,比一些主流直播點擊量還高。
Virtual Cast技術代表松井健太郎表示,許多男性不僅喜歡女裝,他們還希望能被人看到自己女裝的樣子並誇獎自己可愛。正是有這樣一層欲求在,Virtual Cast才會有一批動力十足的女裝大佬駐場直播,其直播專業度甚至不輸給真正的女主播,該司還透露觀眾有9成以上是男性,他們也會積極的分享直播連結,把喜歡的主播介紹給朋友看。目前這款產品還在穩定運營中,並在2019年10月獲得了10億日元的投資。
相反的情況,如果一種亞文化的受眾群過於低調,則不利於該文化的資本化出圈,以肖戰事件所涉及到的同人文圈子為例,圈內的愛好者們就非常之沉默。比如飯圈女孩們能策劃、會剪輯、懂運營,應援組、打投組、控評組、反黑組應有盡有,分分鐘能在全網給粉絲應援加油,而同人文女孩們則簡單得多,寫手只負責寫,觀眾只負責看,很少有對外高調宣傳自家內容的。
在這次的肖戰事件中,唯粉(肖戰死忠粉)的全網控評和大面積舉報行為,再次展現了飯圈的聲量,但同人文圈子後來的反擊與其勢均力敵,也展現了後者所隱藏的「實力」。同人文圈子有如此龐大的受眾,卻一直寂寂無名,仿佛從天而降一樣。這從側面說明,高調的唯粉早已主動出圈,低調的同人文愛好者們卻遲遲不願出圈。
從唯粉的市場來看,新榜在2019年曾做過一項統計,結果顯示Owhat、摩點、微打賞等粉絲集資類APP的資金募集額度均能達到單項百萬級以上,圈錢能力十分可觀,充分顯示出了亞文化市場的變現潛力,而這個龐大的數字離不開背後千千萬萬個為偶像打賞的粉絲們。
存在法律風險,灰色產業
不過,同人文產業不能出圈,除了圈子本身的封閉性之外,跟國內的審查制度也有關。自從淨網行動對耽美(男同性戀小說)網文進行專項打擊之後,耽美產業也正式偃旗息鼓,與之相似的同人文自然也就不好發揮了。同時也必須看到,耽美文的下架有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平臺審核的疏漏,許多作者的內容已經超出了耽美的範圍,涉及過多違規點,被封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肖戰事件裡的同人文圈子、cp粉還有泥塑大軍(逆性別化愛豆)等等,同樣也存在一些內容上的風險,雖然我國並未禁止同性戀相關內容,但是同人文很容易擦槍走火,寫著寫著寫成敏感違規內容,這也是AO3網站遭到國內屏蔽的主要原因。想要涉足此類產業不是不可,只是需要嚴把內容審核關卡。
在這方面,最慘痛的例子莫過於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死亡事件了。作為一個極其小眾的亞文化,極限運動由於其緊張刺激的過程,對圈外人士有很強的吸引力。自從快手走紅之後,一些極限運動愛好者為了吸引目光,不惜在高樓邊緣處玩心跳,最後終於發生了令人心痛的墜樓事件。
馬克思曾言,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入局一種亞文化的風險有多大,只需考慮其「最壞的情況」,當利潤無窮大的時候,這種亞文化會做出多出格的事情?
有些亞文化就很安全,比如漢服本質上只是服飾,再怎麼鬧騰也不過是炒出高價而已,沒有大風險。還有最近流行的各種mur貓視頻,它既是mmd(日本3d舞蹈)文化的流行,也是獸迷文化的表現,和黃賭毒三樣都不沾邊,踩線風險較低,如果把目光放在mmd亞文化上,做一些本土化的嘗試,有可能就是二次元子文化的另一次開疆闢土。
結語
肖戰事件似乎已告一段落,但預計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AO3的用戶們將「無家可歸」,惋惜之餘,粉絲經濟所衍生出的唯粉、黑粉、cp粉(幻想兩個明星談戀愛)等等也很值得關注,這些團體規模雖小,影響力和付費能力卻相當可觀,值得資本市場深入挖掘。
更進一步說,獸迷、軍迷、古風迷等亞文化圈子,這些相對小眾卻有著一定影響力的團體也都有潛在的拓展空間,既然二次元能漂洋過海,在中國孕育出可觀的多級消費市場,那我們也不妨暫時把目光從各類「風口」上移開,關注一下這些小眾領域,說不定會有新的機遇。
* 本文內容(圖文)轉自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並不用於商業用途。文中觀點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道略文旅立場,文章和圖片內容僅供參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