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舉行了一個高規格的圖書首發式,首發圖書為安軒編著的《中華書法小故事》。本人應邀出席了這次圖書首發式並講了話,從我個人的角度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
這個圖書首發式,可謂高端大氣上,眾多專家和媒體以及喜歡書法的朋友們齊聚一堂。而安軒先生的很多擁躉粉絲也專程從全國各地趕來,現場籤售,氣氛熱烈。可見此書的受歡迎程度。
其實,早在數月前,我就收到了安軒先生寄來的《中華書法小故事》樣書,他想讓我提提意見。安軒是書法博士,是資深大學書法教授,又是我學兄。我對他的書法以外的其他了解不多,但我對他在書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還是比較清楚的。迄今為止,他已經創作了篆書《孫子兵法》《道德經》《論語》《金剛經》《離騷》《陰符經》等十六部書法經典專輯並出版發行,深受社會各界好評,形成了積極而廣泛之影響。
這本《中華書法小故事》是安軒最新的嘔心之作,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他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給廣大愛好書法的讀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們與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書法藝術之間架設起一條便捷有效的通道或橋梁。
在我看來,安軒的這本《中華書法小故事》融知識性、趣味性、資料性、專業性和普及性為一體,是一本以編年體形式,集中描述自上古時期「結繩記事」以來到現當代書家之于右任、林散之,歷朝歷代的與文字和書法相關的歷史人物、事件及經典作品的好書。之所以說它「好」,關鍵就在於它的內容豐富多彩,系統完善,積極健康。敘事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引人入勝。是一部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給讀者的中國書法簡史。它不僅可以用來讀,還可以通過手機掃碼來聽。一冊在手,便可輕鬆了解整個中國書法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非常適合在廣大青少年當中去推廣和普及。
我們通常講:「興趣是第一老師。」一個人無論學習什麼,首先得有興趣,興趣越濃厚,學習的勁頭就越足,也更有可能學好、學精。而書法作為中華傳統藝術門類當中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字藝術,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和提倡大力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當下,可謂當仁不讓,正逢其時。而安軒的《中華書法小故事》一書,在書法重返中小學課堂的關鍵時刻,必將起到一個不可或缺的橋梁和通道作用。我甚至認為,相關部門完全有必要將這本書當作全國中小學生學習書法的配套讀本,讓我們的廣大中小學生以及需要普及書法知識的各級老師們都能講好中國書法故事,弘揚民族文化,傳播正能量。
安軒先生長期致力於古文字研究和書法創作,其閱歷豐富,學養深厚。與之交談,古文字知識信手拈來,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在娓娓道來中使聽者增長見識。其作書全然不受時風影響,完全是一派傳統文士風範,書風純正,有正大氣象,所作篆書諸本,內容皆為古賢經典,字數眾多而規模宏大,風格統一而意象各異,若非對古文字及篆書有系統精深之研究且臨池功底深厚者,莫能為此。其胸中有道,筆下有源。所作字字珠璣,篇篇精彩,可為當下及後世學篆者之範本也!
或曰,安軒作篆,工穩有餘而靈動不足。而我則不作如是觀,在我看來,安軒書法在人們熱衷於追逐搔首弄姿,故弄玄虛的「展覽體」的當下,反倒是一縷清風,一股清流,能夠使觀其書作者獲得一份少有的難得的寧靜和安詳,這才是當下最為難能可貴的。
僅以此文與之共勉,由衷祝願他和《中華書法小故事》為更多的喜歡書法的朋友了解和熟識,更希望《中華書法小故事》一書為越來越多的喜歡書法的朋友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朋友帶來豐收和喜悅!(傅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