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三國中後期有這麼一個情節,當時曹操見劉備奪取漢中擅自稱王大為震怒,便暗中連結孫權,準備利用孫劉之間的矛盾,使孫權攻打荊州。孫權雖然惱怒劉備久借荊州不還,但面對季漢大將關羽心中還是有顧忌的,同時念及孫劉聯合也不是很想破壞聯盟,但迫於曹操壓力,最後想出個跟關羽聯姻的方法,來看看關羽的態度。
結果,關羽不僅拒絕了孫權的意向,還說出了「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話,結果導致孫權大怒,孫劉聯盟就此產生了嚴重的裂痕,也為後來孫權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買下了伏筆。那關羽不肯許配給孫權兒子的女兒究竟是什麼樣的女子呢?她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馮夢龍:怒中之言,必有洩漏。
歡迎點擊底部 閱讀原文 來發現和探索更多眾推內容吧!
關羽有3個兒子,1個女兒,兒子就是關平(演義中為義子),關興和關索(民間傳說),女兒就是關銀屏(民間傳說中的名字,史書中沒有)。因為她在關羽的4個子女中排行老三,所以也被稱作「關三小姐」、「關氏三姐」或「關家三小姐」。
關羽之女關銀屏,小名鳳兒,相傳天生美麗聰慧,由於父親是有名的武將,自然從小跟著父親關羽學了一身的武藝,而且她不僅學武,還跟著諸葛亮之妻黃月英學習,漸漸地成了一名智勇雙全的女將。
在當時三國微妙的局勢下,東吳孫權派諸葛瑾為使替自己的兒子孫登向關羽女兒求婚,請求兩家聯姻。孫權在曹操的施壓下,考慮再三,決定以此來試探關羽的態度,如果兩家成功聯姻,那就共同抗曹,如果關羽不許聯姻,那就聯合曹操討伐蜀國。
諸葛瑾見過關羽,說明來意,關羽回復的其實是「虎女焉能配權子」。但三國時期還沒有官方普通話,關羽一口地道的山西口音與江東的口音不同,誤將「權」聽成「犬」(同上聲變調),才讓孫權深感受傷,關係就此破裂(如果是這樣那真是誤會大了)。其後自然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故事,關羽北伐襄樊,孫權與曹操聯合偷襲了荊州,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身死。
就在關羽拒絕孫權聯姻之後,發生了一系列戰事,關銀屏還來不及為父親威震華夏而自豪,就傳來關羽兵敗的消息,不久,關羽被害。關銀屏懷著為父報仇、為國雪恨的志願逃到成都,本想跟劉備一起為父親報仇,不想劉備又敗了,最終託孤於白帝城。
劉備剛撒手,蜀國南方的一些地方豪族雍闓、朱褒等就發生叛亂。諸葛亮為了有個穩固的大後方親自率軍南徵,並啟用了俞元(今澄江)的李恢一同前往平叛。就在出徵前,諸葛亮還親自作媒,把關銀屏許配給了李恢的兒子李遺為妻。關銀屏想到平叛是為了鞏固國家安全,便答應了這門親事,還跟隨李恢父子南徵。
關銀屏與李恢父子隨諸葛亮南徵,期間立下了汗馬功勞,南方平定後,自然也就在俞元住了下來。在俞元時,關銀屏一直和俞元人民相處得很好,還親自傳授當地的人民紡織和耕種技術,並教他們讀書識字。時間長了,很多人都有所受益,大家也很敬重她,都稱她為 " 關三小姐 " 。
關銀屏在俞元也常常想念自己的故鄉,但又捨不得離開俞元,於是她每天早上都要爬山金蓮山,一邊仔細梳洗晨妝,一邊遙望故鄉蜀地。後來這個地方就叫關三小姐梳妝檯,此後地名一直叫"梳妝檯"。
關銀屏最終也在當地去世,現澄江壩子東山腳的舊城金蓮山靠西南方向,仍有夫妻二人的合墓。
本文資料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謬誤歡迎賜教。
整編:眾推風雲榜——大男孩寅申
投稿:2815074767@qq.com
歡迎投稿給我們,共同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