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畫展,一支畫筆的旅行

2021-01-20 人民看點新媒體

場館外景照

「這些畫都是孩子們畫的,通過公益組織,我們把畫作印在T恤、手機殼、帆布袋上,做成各種衍生品……」當星悅兒童潛能開發中心創始人楊黎明介紹著自閉症孩子們的作品時,在場的每個人都被感動和震撼到了。

這是建行上海松江支行舉辦的一場「伴星同行」活動,就在不久前,通過孩子們畫作衍生品義賣形式,員工們爭相參與,僅3個小時就募得義賣款5000元。當天,松江支行副行長樂政代表員工將這筆錢交到了楊黎明手中。

尋找「遙遠星球」的突圍

建行松江支行與這些「星星的孩子」結緣,始於4年前。2015年6月,時任支行團委副書記的李海在心理學班老師的介紹下,聯繫到了一名自閉症兒童康康。濃眉大眼,手裡緊握著玩具,康康像普通11歲男孩一樣貪玩調皮,但當叫到他名字的時候,他一直低頭重複玩弄玩具,沉默不語。他的母親向志願者們敞開心扉:「自從孩子3歲被確診為自閉症,家人心力憔悴。為了讓他學習使用筷子這一個簡單動作,都要被分解20多個小動作重複訓練。」說到這邊,康康母親眼角微微泛紅。這次近距離接觸,讓李海堅定了關注自閉症兒童做公益的決心,這一堅持便是四年多。

「一般人表達想法時大多用語言來概括,但自閉症兒童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的邏輯是鬆散的。但他們對色彩的敏感度極高,畫畫是他們釋放情緒、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他們也被形容為『星星的藝術家』。」這是李海和團委志願者頭腦風暴時說的一句話,靈感源於自閉症兒童記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

為了更好地幫助自閉症兒童,經團委多次討論,看遍了相關書籍、論文和影片,最終確定了開辦畫展的想法。當年,建行松江支行藉助慈善機構益百公益辦公室,舉辦了首屆「星星的畫展」,展出22幅自閉症兒童作品,募集資金3000餘元,用於購買孩子上課所需畫筆、畫紙、顏料等畫材。

場館內景照

探索星星的藝術天空

「『星星的孩子』也有藝術夢,本周日起將有一場特殊的展覽……」「展覽預告:『星球碰撞』公益畫展將在松圖展出」。第三屆畫展前夕,「上海松江」和「松江圖書館」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登出了展覽通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點讚與轉發。

「帶孩子來看畫展不僅是出於對星星孩子的關愛,更多的是對畫作本身價值的認可。」一位特意趕來看展的媽媽強調。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認可,但對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和志願者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欣慰。

緊接著6月初,支行又攜手星悅兒童等愛心單位在泰晤士小鎮藝術長廊舉辦了作品展覽。自2015年以來,支行累計捐贈5萬餘元物資,一方面是讓自閉症兒童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有所收穫,並被社會所認可,另一方面也使得關愛自閉症兒童慈善項目具有造血功能,能夠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願星星的孩子不再迷路

辦畫展是用藝術開發孩子天賦、治癒孩子心靈的一種方式,而要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不再迷路,需要志願者們的持久愛心和耐心付出,更需要專業性的知識普及和長期性的康復訓練。談起下階段打算,李海說:「建行上海松江支行有一群志願者團隊,我們有能力、有實力、有信心開展好每年一屆的畫展,最希望的還是孩子們能習得一技之長,成為能夠依靠勞動獲得尊嚴和價值的人。」為此,支行還聯繫從事社工服務的心理諮詢師和繪畫老師,幫助孩子們提升繪畫技能、提供專業心理疏導、規劃學習職業發展等。積極對接愛心企業,為自閉症孩子提供實習鍛鍊機會。

每位孩子都是地球上一顆璀璨星星,我們之所以看不到他的閃光點,那是因為離得還不夠近。當我們放下焦慮,放下懷疑,用心去關注,相信這種關注會變成一種賞識。認識這些孩子們的1400多天裡,在松江支行每位公益夥伴的努力與堅持下,「星星的畫展」走過春夏秋冬,走過樓宇觀院,也走近了萬千觀眾的心裡,一支畫筆不僅抒寫著孩子們的渴望與心聲,也續寫著支行熱心公益的故事。畫夢如斯,行者不休,我們都儘可能地影響著公益,也受公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在全行形成了「帶上員工做公益、帶著客戶做公益、帶動機構做公益、融合業務做公益」的新格局。

相關焦點

  • 喚醒自閉症兒童的才華潛能 一群「星星的孩子」用畫筆綻放夢想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2月4日報導:自閉症兒童,又被叫作「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生理上的障礙並不能阻止他們感受生活的美好,12月4日下午,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主辦,上海曹鵬音樂中心、上海徐匯區致康兒童康健園、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自閉症家庭關愛基金協辦的《為愛添彩,通向明天——海上名家與星星專題畫展》活動於上海圖書館開幕。34名滬上繪畫名家與29名「星星兒童」傾心繪製的百餘幅作品與觀眾見面。
  • 199.一把斧頭,一支畫筆,和一張黑紙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雅的花田,ID:gh_dd5ebaacc21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當世界還一片荒蕪時,只有天神和他的兩個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是怎麼出現的,我也不知道,可能從一開始就在吧,他們能玩的能用的也少的可憐,只有一把斧頭,一支畫筆
  • 秀洲農民畫領軍人物繆惠新:一支畫筆繪鄉愁,一腔赤誠獻桑梓
    他是嘉興市秀洲區農民畫作者群體中的領軍人物,1998年被美國《時代周刊》雜誌(亞洲版)評為「亞洲十大藝術家」之一,2004年被評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優秀畫家……他情系桑梓,用畫筆描繪生活、記住鄉愁,用擔當傳承文化、助力發展。放下鋤頭 畫天畫地畫生活繆惠新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嘉興人。
  • 抗擊疫情「雲畫展」 一起來看孩子們畫筆下的「疫情阻擊戰」
    人民網北京2月13日電 2020年2月12日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舉辦了抗擊疫情「雲畫展」活動。活動通過鼓勵青少年兒童用藝術的語言表達自己所看、心中所想,向「戰疫」英雄致敬,幫助他們上好人生大課。
  • 「苗朵向陽開」畫展|一場有愛的兒童畫展,讓藝術與溫暖不期而遇
    華僑城北方集團攜手貴州省三穗縣寨頭村苗寨小學的學生們,呈現了一場關乎夢想與愛的少兒畫展。在這裡,我們欣賞藝術、親近世界,鄉村的藝術與精神生活,也因此更加豐富。對於苗寨孩子們來說,家鄉的生活是五彩繽紛的萬花筒,只要給他們一支畫筆,一張畫紙,便能記錄一個精彩絕倫的美好世界。
  • 《地球上的星星》: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用一支畫筆治癒你的心靈
    阿米爾汗導演的第一部電影,觀眾在流下熱淚的同時,一定能夠明白,每個孩子都是閃耀的星星,正是因為他的特殊才能獨一無二,不要用暴躁和教條束縛住他們的翅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伊夏和別的小孩不一樣,他已經八歲了,不會認字更不會寫字,基本的事情一件也不會做,同年齡小孩能輕鬆上手的事,他怎麼都不會。
  • 山東巨野:一支畫筆繪出脫貧致富路
    新華社濟南7月8日電題:山東巨野:一支畫筆繪出脫貧致富路新華社記者閆祥嶺盛夏時節,山東省巨野縣洪廟村農民書畫基地一處畫室裡,周莊村的貧困戶王善花三支畫筆交替使用,很快,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就「盛開」在紙上。
  • 消滅星星官方正版》新版本V4.2更新 「星星連萌...
    消滅星星官方正版》全新版本V4.2正式上線,消除新模式「星星連萌」華麗登場!一次下載,多重體驗,玩不膩的星星連萌,停不下的消滅星星! 星星連萌--全新模式,正式開「消」! 全新消除模式--星星連萌強勢登陸 《PopStar!消滅星星官方正版》全新版本V4.2!玩家可以在遊戲主界面中選擇新模式。
  • ...給孩子一支畫筆 為夢想插上翅膀 「把蘭州畫進地鐵裡」少兒繪畫...
    報名作品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給他們一支畫筆    1 用畫筆記錄城市變遷    作為此次大賽的協辦單位,蘭州市美術家協會、甘肅省中國畫學會多年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美術、藝術的培養工作。    甘肅省中國畫學會主席段新明說:「甘肅省中國畫學會是中國畫學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國內成立的第7個省級中國畫學會。旨在開展學術研究、藝術交流、國畫創作,繁榮發展甘肅中國畫創作。
  • 一支畫筆,一支鋼筆,為藝術家們畫像
    馮驥才:一直以來,我都想用「兩支筆」來寫一部小說,一支是鋼筆,一支是畫筆。我想用鋼筆來寫一群畫家的非凡追求與迥然不同的命運,用畫筆來寫唯畫家們才具有的感知。在《藝術家們》中,我著重寫了楚雲天、洛夫、羅潛三位主人公。「文革」時期,他們因對藝術的共同愛好而成為摯友。改革開放後,他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苗寨小學生畫展走進798藝術區
    畫展以「脫貧·感恩·愛國·戀鄉」為主題,展出苗寨小學生們創作的近40幅繪畫作品。一幅幅富有濃鬱童趣的美術作品,展示著苗鄉風土人情和孩子們五彩斑斕的生活世界。貴州三穗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大磊表示,在首都推出的此次畫展,既是脫貧攻堅成效的一次展示,也是中國鄉村美育的一次實踐,更是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一次探索。
  • 在學校舉辦個人畫展?夏衍小學的這位小畫家做到了!
    近日,一場特殊的畫展在杭州市夏衍小學舉行。 原來,這場畫展中展出的作品全都是由該校407班的蔡歆妤所畫。《出席晚會的女孩》《多肉》《醜牛和卯兔》《野趣》《老去的火車》……一幅幅畫作讓現場觀賞的老師和同學們嘖嘖稱讚。
  • 一場愛心接力 為15歲聾啞女孩用畫筆追夢!
    她筆下的世界,山林裡遍地開放鮮花,狐狸、小鹿在林間跳躍……一支畫筆,就是她與這個世界的聯繫。十天前,當張鳳琴和徐小嬌前往距離主城400多公裡的城口縣,看到了這個聾啞女孩如何靈氣的作畫後,一場特殊的「送教」就開始了,她們決定用畫筆,助飛大山裡的夢。
  • 備好紙巾 小涼山扶貧微電影《星星的旅行》溫情上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高懿 四川在線記者 劉付詩晨「每當想媽媽的時候,我和弟弟就會看看天上的星星。11月17日,一部反映小涼山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紀實性微電影《星星的旅行》正式在網絡上線。影片取材真實,由原型人物、星星村第一書記張月曦和她的一對兒女出鏡,演繹了一幕幕扶貧故事和真情片段。2018年,張月曦告別4歲女兒和1歲兒子來到小涼山上的星星村。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第一書記張月曦用心用情,帶領鄉親們繼續星星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 線上線下同辦畫展,「多彩人生」成人禮別開生面
    近日,他們在河北省群藝館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大型畫展。同時,利用「河北藝術」的網絡平臺,連續10期舉辦會員精品展。這是他們為「多彩人生」18周歲舉辦的一場別開生面的成人禮慶典。畫展吸引大批觀眾。18年前,在省老年大學第一屆工筆畫班學習的武鳳珍、李彥潔等學員,為交流技藝、促進工筆畫發展創辦了這個社會團體。
  • 上合組織兒童畫展開幕:用小藝術家的手,傳遞抗疫精神
    上合組織兒童畫展現場作品剛剛拿起畫筆不久的孩子們,畫功雖稍顯稚嫩,但在他們的筆觸中,依舊展現共同勞動、彼此幫助、和諧相處的普世價值觀。12月4日,以「團結抗疫,守護共同家園」為主題的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兒童畫展開幕。
  • 這場為吸貓一族打造的畫展,不容錯過!
    iBam核心團隊、五個不折不扣的 城市青年「鏟屎官」也首次正式亮相 整個展覽由兩部分組成 文創藝術畫展空間
  • 舉辦「致敬戰疫英雄」主題畫展公益活動
    本次畫展生動展示了中國人民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風雨同舟、和衷共濟、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抗疫歷程,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前行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藝術家舒勇堅持每天創作一幅抗疫主題作品,用鋒芒的畫筆展現了中國人民抗疫必勝的決心,從1月26日開始至今,已作330餘幅作品,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吹響了戰「疫」的號角,呈現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表達了對抗疫英雄的崇高敬意。
  • 這樣的水彩畫筆我想來一打~
    如果說生活,是一張白紙,那麼時間,就是一支筆,在潔白的素箋上,飛舞出筆底的風風雨雨,揮灑在歲月的四季裡。用一支小小的畫筆畫出,流暢的線條、絢麗的色彩,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今天頓頓將要介紹的就是,這樣3款不同的水彩畫筆↓↓↓歌文水彩畫筆、進口專業級松鼠毛水彩畫筆、進口專業級貂毛水彩畫筆進入正題之前小夥伴們,可以了解一下筆毛的區別按需拔草哦歌文水彩畫筆①首次推出的尼龍毛系列水彩畫筆,柔韌的尼龍筆毛,採用特定比例的粗細纖維混合工藝
  • 第三屆廣東農民畫展在中山小欖舉行
    原標題:圖說小康故事 筆繪農村新貌 廣東省農民畫展引來觀眾駐足欣賞。本報記者 王雲 攝   11月24日,由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第三屆廣東農民畫展在中山小欖開幕,妙筆生輝中讓幸福廣東、和美鄉村、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美好圖景躍然紙上。中國民協、廣東省民協、廣東省美協、中山市文聯、中山市民協等領導嘉賓,以及農民畫愛好者約100多人參加畫展開幕式。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銳熙出席開幕式並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