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外景照
「這些畫都是孩子們畫的,通過公益組織,我們把畫作印在T恤、手機殼、帆布袋上,做成各種衍生品……」當星悅兒童潛能開發中心創始人楊黎明介紹著自閉症孩子們的作品時,在場的每個人都被感動和震撼到了。
這是建行上海松江支行舉辦的一場「伴星同行」活動,就在不久前,通過孩子們畫作衍生品義賣形式,員工們爭相參與,僅3個小時就募得義賣款5000元。當天,松江支行副行長樂政代表員工將這筆錢交到了楊黎明手中。
尋找「遙遠星球」的突圍
建行松江支行與這些「星星的孩子」結緣,始於4年前。2015年6月,時任支行團委副書記的李海在心理學班老師的介紹下,聯繫到了一名自閉症兒童康康。濃眉大眼,手裡緊握著玩具,康康像普通11歲男孩一樣貪玩調皮,但當叫到他名字的時候,他一直低頭重複玩弄玩具,沉默不語。他的母親向志願者們敞開心扉:「自從孩子3歲被確診為自閉症,家人心力憔悴。為了讓他學習使用筷子這一個簡單動作,都要被分解20多個小動作重複訓練。」說到這邊,康康母親眼角微微泛紅。這次近距離接觸,讓李海堅定了關注自閉症兒童做公益的決心,這一堅持便是四年多。
「一般人表達想法時大多用語言來概括,但自閉症兒童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的邏輯是鬆散的。但他們對色彩的敏感度極高,畫畫是他們釋放情緒、表達思想的一種方式,他們也被形容為『星星的藝術家』。」這是李海和團委志願者頭腦風暴時說的一句話,靈感源於自閉症兒童記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
為了更好地幫助自閉症兒童,經團委多次討論,看遍了相關書籍、論文和影片,最終確定了開辦畫展的想法。當年,建行松江支行藉助慈善機構益百公益辦公室,舉辦了首屆「星星的畫展」,展出22幅自閉症兒童作品,募集資金3000餘元,用於購買孩子上課所需畫筆、畫紙、顏料等畫材。
場館內景照
探索星星的藝術天空
「『星星的孩子』也有藝術夢,本周日起將有一場特殊的展覽……」「展覽預告:『星球碰撞』公益畫展將在松圖展出」。第三屆畫展前夕,「上海松江」和「松江圖書館」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登出了展覽通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點讚與轉發。
「帶孩子來看畫展不僅是出於對星星孩子的關愛,更多的是對畫作本身價值的認可。」一位特意趕來看展的媽媽強調。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認可,但對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和志願者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欣慰。
緊接著6月初,支行又攜手星悅兒童等愛心單位在泰晤士小鎮藝術長廊舉辦了作品展覽。自2015年以來,支行累計捐贈5萬餘元物資,一方面是讓自閉症兒童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有所收穫,並被社會所認可,另一方面也使得關愛自閉症兒童慈善項目具有造血功能,能夠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願星星的孩子不再迷路
辦畫展是用藝術開發孩子天賦、治癒孩子心靈的一種方式,而要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不再迷路,需要志願者們的持久愛心和耐心付出,更需要專業性的知識普及和長期性的康復訓練。談起下階段打算,李海說:「建行上海松江支行有一群志願者團隊,我們有能力、有實力、有信心開展好每年一屆的畫展,最希望的還是孩子們能習得一技之長,成為能夠依靠勞動獲得尊嚴和價值的人。」為此,支行還聯繫從事社工服務的心理諮詢師和繪畫老師,幫助孩子們提升繪畫技能、提供專業心理疏導、規劃學習職業發展等。積極對接愛心企業,為自閉症孩子提供實習鍛鍊機會。
每位孩子都是地球上一顆璀璨星星,我們之所以看不到他的閃光點,那是因為離得還不夠近。當我們放下焦慮,放下懷疑,用心去關注,相信這種關注會變成一種賞識。認識這些孩子們的1400多天裡,在松江支行每位公益夥伴的努力與堅持下,「星星的畫展」走過春夏秋冬,走過樓宇觀院,也走近了萬千觀眾的心裡,一支畫筆不僅抒寫著孩子們的渴望與心聲,也續寫著支行熱心公益的故事。畫夢如斯,行者不休,我們都儘可能地影響著公益,也受公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在全行形成了「帶上員工做公益、帶著客戶做公益、帶動機構做公益、融合業務做公益」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