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愛讀童書媽媽小莉授權轉載,原標題《換季啦,4步教你改造一個永遠不會亂的衣櫃》,作者:小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我已經宅在家裡40多天了,看情形應該快能出門了,但看著外面的和煦暖陽,再翻開衣櫃,有點哭笑不得。
廣州的冬天本來就特別短,年前才降溫入冬,剛把衣櫃倒騰了一遍換季完,結果除了家居服一件也沒穿上。
我怎麼又要張羅換季了。
家裡孩子多,每年衣物換季都是個頗大的工程,我本來就是個不擅長家務和整理的懶人,搞到焦頭爛額是常事。
去年初痛定思痛給自己報了個整理班,實踐下來這一年,覺得收穫最大的,是衣櫃整理上。特別是這幾個月在重新裝修房子,也在溝通衣櫃訂製的事情,越來越覺得,衣櫃亂的大部分根源在於,衣櫃的格局不合理。
在錯誤的空間裡做整理,不管斷舍離掉多少衣服,買多少收納神器,永遠是治標不治本。只有解決根本的問題,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啊。
我特意觀察了一些衣櫃的格局,發現絕大部分的都是不合理的,包括我這次訂製的一個非常知名的品牌。其實要把衣櫃改造得合理,並不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我自己也陸陸續續做了改動,有一些簡單易行的小方法很想分享給大家。
這一年最真切的感受是,只需要做一點點努力,當衣櫃的格局對了,人生真的會高效和清爽很多。
最核心:能掛的衣服都掛起來
怕衣櫃亂,隔一段時間就要整理,目的是可以每天早上快速找到想穿的衣服。 以前學了很多疊衣服的方法,發現最多只能達到這個目的一周,因為只要衣服疊好了堆在一起,一拿一定就會弄亂。 所以最簡單的方法是,把這一季能掛的衣服全掛起來,這樣一目了然,衣服好找,掛一次一整季都不會亂。 但大部分的衣櫃設計並沒有那麼多的掛衣區啊,要怎麼辦? 首先,可以自己加掛衣杆。 一個格局合理的衣櫃,一般有兩個掛衣區,一個長區,掛長衣服,比如大衣、連衣裙;一個短區,掛短衣服,日常的襯衫T恤。
比較合理的衣櫃是這樣子的我家主臥的衣櫃有兩對對開門,稍大的是我用,稍小的是拍爸。拍爸那邊只有一個掛衣區,可以掛長衣服,但沒有短的掛衣區。
大概上長這樣子(之前的圖沒有拍)我拆掉了中間的那個層板,這樣就騰出了一個短的掛衣區。
改造後的樣子拆層板很簡單,有的只要敲一敲就能直接拿下來,有的需要用螺絲刀擰一下螺絲再拆。
掛衣杆只需要某寶搜索「衣櫃掛衣杆」,就會出現各種樣式和品牌。 最簡單的是可以伸縮的,幾乎不需要量長度,往衣櫃裡一卡就行了。這種的最方便,但承重沒那麼好,長期用我擔心會有弄壞衣櫃的風險。
我選的是不能伸縮的,需要量長度,再用擰螺絲(不需要打孔)的方式固定,雖然麻煩一點,但用了快一年,非常靠譜。
如果有了掛衣杆,掛衣區還是不夠大呢? 請換植絨衣架。
這種衣架最大的好處就是夠扁,非常省空間。同一個掛衣區,原來用我家的木頭衣架最多掛20件,換了植絨衣架,輕鬆可以掛出60件。 10釐米長度大概能掛10-15件薄上衣,很容易就能把整季能掛的都掛起來了。
秋冬的厚衣服10釐米也能掛個6-7件 植絨衣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衣服不會滑落,褲子一對摺就能掛起來,褲掛都省了。而且它防潮、防黴、速幹,室內室外用都能用。
價格1-2塊一個,建議買的時候可以先買10個試試,有些質量不好的可能會掉絮,遇到質量好的可以直接囤一兩百個。 掛的時候可以自己設計一點順序和規律,比如從短到長,也可以相同顏色的掛在一起,按自己的喜好來。
不雜亂:抽屜加起來
有了足夠的掛衣區,整個衣櫃問題就解決了大半。但也還有一些更適合疊起來的衣服,比如厚的牛仔褲,家居服等等。 很多衣櫃除了掛衣區不夠,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分區太大太深,每次拿個東西要探著腦袋進裡面去找,東西擺得多自然就容易雜亂。 層板可以拆,當然也可以加上去。 某寶搜「衣櫃隔層」,也會各種樣式的層板,最常用的是伸縮形的,直接卡在衣櫃裡面。
如果不需要放太重的衣服,主要目的是為了分區更清爽,我覺得伸縮的就夠用了。比如不方便掛的厚褲子區、毛衣區、家居服、帽子包包區等,儘量可以分得細一些。 還有一種可以卡在原來層板上的,等於也是增加了一個分區,這種也很實用。
沒有了大片大片疊起來的衣服,把大塊的空間變小,是不是衣服又更好找了?
夠好找:分區加起來現在大部分的衣服都搞定了,衣櫃已經很好找衣服了吧,但還有一些細節問題。 內衣內褲襪子之類的小物件如果放不好,一樣會讓衣櫃亂糟糟的。 怎麼辦呢,在衣櫃裡加抽屜。 之前我的朋友小一有種草過一款內衣襪子抽屜,我也買了一個。
我買的是三層的,一層放內褲、一層放襪子、一層放文胸,抽屜裡面自帶小格子,不用疊,直接往裡面一塞就很整齊,這些小物件再也沒亂過。
如果衣櫃本來就自帶抽屜的,某寶搜「衣櫃抽屜」,還會出來一些放在抽屜裡的小隔板,加一些小隔板,馬上就會能讓這些小物件每天乖乖歸位啦。
大物件:塞進百納箱
現在來念一念我編的小口訣, 「能掛的衣服都掛好,不能掛的分區要做細,內衣內褲放抽屜」,基本上一個好的衣櫃格局就定好了。 大部分的衣櫃在最上面都會有一塊大的隔層,用來放一些不常用的衣物,比如換季的床單被子之類的。 如果直接都塞到上面,一是塞不了多少,二是看起來不夠整齊,拿取的時候一抽也容易亂。 我的做法是買百納箱放,這種側面透明有拉鏈的最好用。
這種箱子有不同的尺寸,先量一量最高隔層的高度和深度再買。百納箱我用起來覺得非常能裝,下面放蓬蓬的被子,上面放床單被罩之類的,能被壓得很緊實。 而且拿取可以直接從側面的拉鏈抽出來,不會弄亂上面放的東西。 除了放被子床單,換季了的衣服也可以放進去,一般衣服疊兩折平鋪好,非常能裝,我自己的換季衣服一個箱子就基本能塞完。
百納箱最好選牛津布的,更結實耐用,我覺得可以選品質好一些的,畢竟可以用很多年的東西,要注意看看評論氣味大不大,不要買到劣質布料做的箱子。
再來總結一下,懸掛+層板+活動抽屜+百納箱,這幾樣改造好,衣櫃基本上就已經非常好用了。 只需要每一次換季的時候讓衣服都找準自己的位置,它們就能乖乖呆好幾個月都不會亂了。 另外在衣櫃門上還可以做一點小文章,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看看適不適用。 這次訂製衣櫃,我在櫃門裡面加了一面全身鏡,藏在衣櫃裡不佔空間,不需要專門再找地方安穿衣鏡了。
就是類似這樣的櫃門裡的全身鏡我特意搜了一下,某寶上也有可以貼在櫃門裡的鏡子,我沒有用過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你們可以試試哈。 還有我看逯薇《小家越住越大》靈感,可以在櫃門的外面加一個小掛鈎,每天臨睡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搭配好掛起來,她把這個叫做「明日衣鉤」。
第二天早起不費時不糾結,打開旁邊的櫃門照鏡子,穿上「明日衣鉤」的衣服馬上就能出門,是不是超方便? 一轉眼已經碼了這麼多字了,不知道我寫得夠不夠清楚,總之這件事情真的一點也不難,大家有沒有立刻想改造衣櫃的欲望呢?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裡,腳踏實地地生活,把日子過得更健康有序,也許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吧。剛剛閨蜜給我拍圖,說她二年級的兒子學校網課居然已經有衣櫃整理了,10後都行動起來啦,咱們也開始吧!
記住,每個人開啟整理的最好時機,永遠是此刻、眼前、當下。等你們的小心得和成功經驗分享啊。
今天的文章來自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