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的名義,抒寫人間大愛歌曲《萬千祈禱》賞析(湯嵐)

2020-12-24 今日傳媒

商報消息:(融媒體記者 譚宗佑 唐偉 )2020新年伊始的荊楚大疫以及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堪稱悲壯,史無前例。我們心痛,數以千計無辜鮮活的生命在瘟疫中逝去;我們感動,一批批白衣戰士、人民子弟兵和人民公僕奮戰一線與死神賽跑,與疫魔搏擊,不勝不歸;我們痛定思痛,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麼渺小,生命是多麼脆弱。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文藝界積極行動,以各種形式、各類作品給人以溫暖、感動、激勵,彰顯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大量的新創歌曲中,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由第六批中國夢系列創新歌曲、中宣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100首優秀歌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歌曲《信仰》詞作者楊文國作詞,由著名音樂人段徵宇作曲,由資深歌手武力和實力派歌手武藝父子跨國中英文傾情聯袂演繹,由浙江東陽天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最近支持推出的抗「疫」公益作品《萬千祈禱》,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該作品與大多數歌頌抗疫英雄,展示奉獻精神的歌曲不同,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以生命的名義,抒寫人間大愛。歌曲從人性的層面和角度深度挖掘具有中國精神特質的普世價值,輻射出人生多層面、多角度的豐富內涵,啟迪和鼓舞人們更好地敬畏自然,珍愛生命、感恩所遇。 藝術之美源於生活。生命中有平凡的幸福,有芸芸眾生的悲哀與焦慮,更有災難面前的大愛與奉獻。任何試圖在普通日常中尋找詩意和遠方的藝術,最終必然走向對人生、對歷史、對世界乃至宇宙認知思考的升華。《萬千祈禱》詞作者楊文國立足庚子大疫的特定環境與背景,在感恩國家、時代與英雄的同時,側重書寫人民大眾在災難背景上對平安、平靜、平常歲月的珍惜,努力去思考人與災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關係等深層次問題,去發掘人性美的礦藏,以滿懷真情的深層感悟構建了一個真善美的藝術世界。歌詞第一段寫道:「平淡而恬靜的日子怡然自得地逍遙/漫不經心總看不到暗藏的波濤/突如其來的災難不幸降臨到拂曉/驀然回首才覺得活著真的很好/想起兒時裝滿故鄉記憶的流水小橋/依戀漂泊他鄉都市的繁華喧囂/思念浸透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感恩還有他人守護生活的美妙」。

這裡,有災難降臨的現實面前人們對歲月靜好的回味、眷戀與期待,有「活著真的很好」的生命真諦體察,這種真純樸素的生命觀,寫出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色彩和情調,表現了疫情之下人們的現實困惑和領悟。這裡,有當下困境和苦難面前對甜蜜與溫馨的詩意回味,故鄉的流水小橋,都市的繁華喧囂,承載著對故土家園的依戀,對煙火人間的深情。在這裡,我們看到漂泊他鄉的遊子在回憶中打撈自己的人生,撫摸滄桑的命運。我們可以感受到無論身處何方,每一個全球華人那拳拳的「中國心」,感受到那對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的深切牽掛思念之情,更可以感受那人人應有的對護佑眾生負重前行者的深層感念之心、深重感恩之情。 歌曲在這個地方,敏銳地觸及到了自然災害的全球性問題。我們知道,跨國界的自然災害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來勢洶洶,波及全球。

大疫當前,中華兒女眾志成城,體現了對自己國家和對全球人類高度負責的犧牲、奉獻與擔當。數萬逆行者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而英勇奔赴武漢,奔赴湖北,奔赴全國各地抗疫一線。這些醫者兵者政者志願者,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本段歌曲的最後兩句表達的就是所有有理性有良知的人共同的感恩。正是這種血濃於水的骨肉心,同胞愛,人間情,讓中華民族不斷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讓五千年華夏文明生生不息並越來越贏得世界認同與尊重。 災難常常以極端方式反映人與自然的關係,反映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人類的認識水平、科技水平與治理能力。法國大作家雨果說過:「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如果我們善待大自然,她就是善良而溫和的母親,給予陽光雨露;反之,則可能引來不測風雲,災禍危機。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在不斷與災難抗爭過程中取得進步的歷史。如何真實地描繪災難,對這種特殊情境中的人性作深度探究,並進而對災害進行反思,從而引導人們更理性地面對自然和人類自身,是文藝創作的重大使命。優秀的反思型作品之所以更令人矚目,正是因為它們常常從更周全的方位、更高的層面去把握和打量災難,以懺悔之心檢討錯誤與教訓,以大慈悲大胸懷祈禱人類的平安,以建設性的態度呼籲社會的改革。

歌曲《萬千祈禱》十分敏銳而可貴地發現和思考著這些深層次矛盾,觀照著關乎人類生存發展走向的重大命題。歌詞第二段這樣寫道:「這個初春瀰漫太多淚目與亢奮的符號/春暖花開最美風景是與健康相依到老/別讓每次悲哀都是悲哀的舊照/擦乾淚痕再也不能流成傷心的河道/平平常常的年月並不是每天陽光普照/天地有情珍愛自然是人類共同的需要/萬千祈禱天下蒼生歲月靜好/期待久別重逢活出詩與遠方的味道」。這裡的反思不可謂不深刻,這裡的醒悟不可謂不深切,這裡的告白不可謂不深情。不是嗎?人類只是向自然借了一塊地方,被賜予了一段時光,以高端的生命形式存在於這個美妙的星球,並享受生命的甘美。在這個時空,動物植物,清風明月,山川雨雪與我們和諧相伴。這是何等的生存緣分和生命造化啊!這次瀰漫全球的新冠疫情其深層背景是人類的無知愚昧,是敬畏、信仰和教育的缺失,更是人們對自然規律漠視和挑戰的結果。

作為一個有厚實人文思考的詞作者,楊文國沒有囿於自己的小我世界,個人情愫,而是站在時代前沿,用天地情懷和憂患意識審視社會,體現了他對災難面前的地球與人類的大思考、大悲憫、大情懷,並將這種超常的價值理念和生命追求,轉化為生動的藝術表達。抒發抗疫精神與情懷的歌曲大多採用民族、美聲唱法,以高亢的旋律,令人振奮的音調震撼人心。作曲家段徵宇在《萬千祈禱》的曲譜中另闢蹊徑,採用通俗音樂手法和詠唱型的現代民謠風,在作品的音樂語言、表現手法等方面力求出新與突破。歌曲旋律優美動聽,一詠三嘆,飽含深情,通俗易懂,便於大眾理解接受和傳唱。

偶像兼實力派歌手武藝

同時在音色處理、聲線把握上都與武力、武藝父子風格貼切吻合。曲風既體現新時代風貌,又洋溢生活氣息,顯得樸素真摯,含蓄抒情。作品綿長的音韻將同胞之情、親人之愛、生活之美娓娓道來,深沁聽眾心靈,給身處疫境中的人們以強烈情感共鳴。 歌曲以跨國演唱方式呈現,以中英文雙語形式傳播,都體現出全球語境下、人類災難面前億萬眾生共同祈禱的象徵性和形式感。演唱者武力在長沙,其子武藝在加拿大,為了共同唱響抗「疫」歌曲,父子首次跨越大洋「合體」獻聲。父子同唱,體現著人間至善至美的親情;展現了親人之間攜手戰「疫」的信心和決心;呈現了親人間勇於面對疫情時的溫情和豪情;更體現著地球村人共度時艱的人間情懷。其中展示的,是對生命守護者高尚情懷的盡情抒發,是天下蒼生對平常安逸日子的無限嚮往,是喚醒人們敬畏自然、珍愛生命的深情演繹,更藝術地彰顯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

湖南著名歌手武力

可以說,歌曲《萬千祈禱》十分優美地演繹了熱烈的家國情懷,更以深層的憂患意識審視人類,為我們祖國、為人類共有的地球發出了大同心聲和大美呼喚。是一首在看似平淡卻深沉的憂傷中寄託熱切希望,具有深厚思想內涵和鮮明藝術特色的力作。歌曲生動宣示了中華民族和樂眾生、和美天下的全球眼光、擔當意識和大愛情懷。 古人說:「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大疫當前,為時代發聲,為人民代言,是文藝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和天賦使命。我們高興地看到,面對這場大疫,廣大文藝工作者奮發有為,大家在宏大敘事中謳歌英雄,提振士氣;在個體講述中體現關愛,撫慰人心;在形式多樣的藝術表達中傳播科學,傳遞常識;在忠實記錄中存儲真相,留下記憶;更有的深懷悲憫,痛定思痛,著力在集體的反思中探求真諦,發現真理。在給人以撫慰、療救、激勵的同時,深化思考,提升認識,優化理念,從而凝聚力量,安妥靈魂。我們欣喜地看到,歌曲《萬千祈禱》以音樂的方式,體現了在最後這個方面的積極努力。

作者簡介湯嵐,瑤族,女,80後,湖南省洞口縣人。先後就讀於毛澤東文學院作家班,魯迅文學院少數民族作家班(理論評論家班),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已在《文藝報》《中國文藝評論》《中國建材報》《湖南文學》《創作與評論》《廣西文學》《湖南日報》《天津日報》等報刊媒體發表有關文學、戲劇、音樂、攝影、美術等方面評論數十篇。

相關焦點

  • 民族版《萬千祈禱》「五一」唱響
    △演唱者 劉和剛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日訊(記者 尹建國 通訊員 湯嵐 李斌)為滿足不同類型聽眾的欣賞需要,歌曲《萬千祈禱》詞作者、綏寧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文國與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再度聯袂合作,對《萬千祈禱》原版歌詞加以修改,推出民族唱法版
  • 綏寧楊文國作詞的歌曲《萬千祈禱》推出民族唱法版
    大量的新創歌曲中,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由第六批中國夢系列創新歌曲、中宣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100首優秀歌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歌曲《信仰》詞作者楊文國作詞的抗「疫」公益作品《萬千祈禱》,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改版作品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抒寫悠悠天地心,深深家國情。
  • 綏寧縣:父子隔洋為愛獻聲 同唱響《萬千祈禱》
    紅網時刻3月6日訊(通訊員 李斌 羅中利)3月5日,筆者獲悉,由綏寧縣楊文國作詞的《萬千祈禱》即將隆重推出中英文版和英文版兩種版本。詩意的歌詞隨著優美的旋律,將走向全世界,讓每一個跳動的音符和靈動的文字激勵和溫暖每一個奮鬥在防疫一線的人。
  • 悠悠天地心,深深家國情——歌曲《萬千祈禱》「五·一」隆重推出
    大量的新創歌曲中,不乏精品力作。其中,由第六批中國夢系列創新歌曲、中宣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100首優秀歌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歌曲《信仰》詞作者楊文國作詞的抗「疫」公益作品《萬千祈禱》,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 情真意切的呼喚 震聾發聵的吶喊—對話《萬千祈禱》詞作者楊文國
    去年你創作的《信仰》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最近你創作的《萬千祈禱》,再次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請您談談創作這首歌的背景?作者:好的!《萬千祈禱》立足於庚子大疫這個特定環境和背景,是在國內外疫情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的情況下創作的,目的在於凝聚全球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
  •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北方的雪絨花呀綻放了希望,南方的甘蔗林喲吐露甘甜,多情的報春燕啊銜來了吉祥,生命的守護神送來了春天
  • 抗擊疫情公益歌曲《以生命的名義》《你是光,你是愛》上線
    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廣東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與作曲家連向先合作,將自己在2003年「非典」時期創作的詩歌《以生命的名義》製作成歌曲;並為目前的抗擊疫情行動創作了一首新歌《你是光,你是愛》,致敬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的英雄們,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精神力量。
  • 人間大愛,大愛無敵——致敬抗疫中的逆行者
    你穿上防護服的剪影,就像古代戰士的披甲出徵,黨旗下舉起拳頭莊嚴宣誓的堅定,列車上車輪猶如戰車的徹夜轟鳴,剪短飄飄長發留下的美麗和從容,明知病毒狂,肆虐兇,偏要在兇險裡穿行,我的兄弟姐娃啊,你們是人間大愛
  • 萬州原創歌曲《大愛無言》為疫情阻擊戰加油、鼓勁
    但當他在網上看到石中泉寫的《大愛無言》歌詞後,引起深深的共鳴。隨後,辛發先立即主動與石中泉聯繫,共同探討了歌曲的創作思路後,立即著手《大愛無言》歌曲的創作,於2月1日寫出了《大愛無言》的曲譜。 「不錯,非常好!」當放下筆,辛發先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興奮地打電話給石中泉說,這首歌他自己很是滿意,話語中依然透著創作中的激情和興奮。
  • 萬千祈禱(歌詞)
    想起兒時裝滿故鄉記憶的流水小橋依戀漂泊他鄉都市的繁華喧囂思念浸透血濃於水的骨肉同胞感恩還有祖國和人民守護生活的美妙平平常常的年月並不是每天陽光普照天地有情珍愛自然是人類共同的需要萬千祈禱天下蒼生歲月靜好
  • 《同心戰「疫」 為愛而歌》 抗疫歌曲MV展播——《中華有大愛...
    1 點擊即可播放 歌曲《中華有大愛》 MV 《中華有大愛》 作詞:華友國
  • 《愛是人間最美的春天》,唱出醫者仁心大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1月30日,經過連夜趕工製作,我省文藝工作者專門獻給奮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的歌曲《愛是人間最美的春天》如約在今天推出。  「總以為你的工作很平凡,總以為你的付出很簡單,當你捨身忘死面對病魔的挑戰,我才讀懂這白衣天使的內涵……當你竭盡全力託起生命的瞬間,我才理解這救死扶傷重如山,愛是人間最美的春天……」《愛是人間最美的春天》一曲中,簡單質樸的歌詞卻唱出了不懼危險奮戰一線醫護工作者仁心大愛,唱出了萬萬千千的黃河兒女、長江兒女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克時艱,匯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 長影樂團打造全球戰疫歌曲《大愛無界》
    近日,由長影樂團、U SHINE ENTERTAINMENT、浙江仙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長影樂團擔任演奏,中國、塞爾維亞、美國、義大利四國藝術家共同創作、隔空演唱的全球戰疫主題歌曲MV《大愛無界》(Human Touch)在全平臺正式上線。
  • 《大國大愛》歌曲上線 37位國風音樂人聲援武漢抗擊疫情
    由光明網、米漫傳媒和中國歷史研究院聯合出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給予支持的歌曲《大國大愛》,以歌曲的形式,37位國風音樂人用滿腔摯情化作款款唱腔,為武漢和全國人民加油,希望病毒儘快被控制,並對所有在一線的人們表達崇高的敬意,也希望所有生病和參與抗災的人們可以重現笑容,讓笑容充滿愛,讓所有人健康快樂。
  • 湘西音樂人《祈禱》全球新冠疫情早日結束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給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更讓全球經濟遭受重創,人們的生活秩序陷入混亂。能抵禦病毒的疫苗卻仍需一段時間才能面世,在此期間人們只能等待……但是,數月的抗疫經歷讓我們看到,面對新冠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唯有奮不顧身的愛才能抵禦病魔、給生命以希望,唯有守望相助的愛才能與災難抗衡、與死亡抗衡!愛就是信心,愛就是力量!
  • 《情系武漢 大愛中國》抗擊疫情優秀公益歌曲第三期發布
    近日,新華社「聲在中國」聯合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中唱集團旗下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情系武漢 大愛中國》抗疫優秀歌曲系列全媒體公益出版項目,該項目前兩期共發布20首抗擊疫情優秀公益歌曲,一經上線後反響熱烈。
  • 王瑋瑋公益歌曲《天淨沙·江城吟》MV上線,人間大愛,情義無價
    鴻雁傳書,黃鶴傳話,八面來風,海角天涯,人間大愛,情義無價,眾志成城,天佑中華。啊......啊......創作歌曲《鐵血勁旅》獲全軍戰鬥歌曲獎。參與策劃創作央視12集電視專題片《中國士官》。新聞作品曾獲中國新聞獎,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獎一等獎4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4次。報告文學作品《只待彎弓射鵰》獲全軍文藝新作品一等獎。先後5次榮立三等功。毛世華,中共黨員,青年作曲家,相繼發表數百首詞曲作品,其作品多次榮登央視《中國文藝》《天天把歌唱》等欄目及各大地方衛視。
  • 髮長文反思疫情 為所有人健康祈禱
    北京時間4月3日,從林書豪3月19日返回北京,到如今他長達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正式結束,林書豪通過社媒發聲宣告自己的隔離期結束,同時他也是發布長文暢談,反思了隔離期對於疫情的思考與反思,並且為所有人的健康祈禱彰顯大愛。
  • 巴蜀畫派·戰疫:左宇龍中國畫《生命線》賞析
    巴蜀畫派促進會將陸續刊發一些優秀作品的評論文章,希望與各位藝術家和美術愛好者共同賞析分享這些作品的精神價值和人文內涵。  下附左宇龍中國畫《生命線》賞析左宇龍 《生命線》中國畫 180cmx97cm  以生命的名義致敬抗疫戰士——讀左宇龍中國畫作品《生命線》文/李傑  白色的醫務防護服和床單、淺藍色的口罩、橘紅色的電力工作服。這是左宇龍中國畫作品《生命線》的畫面主色調。
  • 唱響「520」致敬生命,南京原創歌曲《生命之愛》MV上線
    和此前作品的具象化表達不同,《生命之愛》是拋開一切來讚美生命本身。「生命之愛」也成了這首新作品的「題眼」。這首歌反覆訴說的也正是一份關於愛的領悟——愛是最強大的力量,連接一切,生命之愛是一種超越時空,超越疆界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