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二字,大概是這本小說從頭到尾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了,小說嘛,總是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看,沒有人打擾,也沒有光亮,即便偶爾有幾聲窗外傳進來的野貓叫聲,還有掛在窗戶的風鈴聲,也只是給靜靜看小說的自己增添一點看小說的氛圍。
近來年紀越長,越來越玻璃心,很多時候都不會再看帶一點點虐的故事了,在入股這本小說之前,已經看過好幾本蘇景閒的小說了,文筆很不錯,談戀愛的故事也寫得甜甜的,偶爾文中主人公猝不及防的浪漫,也是很讓人傾心啊。
《據說每天都發糖》裡古城的CP(長安洛陽),真的是每一天都在發糖,還有最後徐洛陽為了戚長安辦的演唱會,真的是被撩到了。
但是蘇景閒之前幾本書給人的感覺,和今天要說的這本《同桌令我無心學習》,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每一個作者不會每一次都寫同類型的小說,但是大體還是有相似的。
比如從《據說每天都發糖》到《聽說我很窮》,都是娛樂圈文,小說的文風都是那種從人物的背景裡帶出來的淡淡的傷感能夠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有一種心塞塞的感覺,但是大多數的讀者還是沒有辦法體會的,畢竟離現實太遠了,反正小編在讀的時候,更多的還是被兩位主人公甜甜的愛情撩到的感覺。
在《同桌令我無心學習》之前,還有一本校園類型的《咬上你指尖》,能夠感覺得到比前一本娛樂圈文更好,但是卻也不是太過驚豔,畢竟蘇景閒大大筆下的攻,總是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太過縹緲,總是落不到實地。
而這本《同桌令我無心學習》,無論是裡面關於成長的描述,還是關於主人公之間感情描寫,還有在現實的選擇面前,那些心理描寫,都可以說是達到了這幾本裡的最高水平,(最近還有一篇新文,還沒看,應該也會比之前更好吧。)
聞簫和池野,真的是兩位讓讀者很心疼的主角了,聞簫本就對很多事都不太關心,屬於那種冷漠內斂型的,在自己的母親和妹妹遇到海難去世之後,更是患上了PTSD,跟著外婆一起生活,而池野的母親生病住院,他不得不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還要照顧年幼的妹妹。
兩位本來不該有交集的同學,因為意外而陰差陽錯的有了交集,然後又慢慢地發現對方身上背負著的秘密,一層一層的解開,然後再一點一點的走進對方的心裡,都同樣的拉著對方走出自己的那層黑暗。
聞簫和池野,一個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一個卻恰恰是因為這人間煙火讓自己墮入黑暗,甚至差一點就不再想要爬上來了,為了讓自己適應,或者說是不讓自己看著自己是如何從天堂墮入地獄,那就乾脆不要走進去(池野刻意壓低自己的分數,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自己不會再考上那麼好了)。
而我在開頭的時候就說過,這本小說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離別兩個字。聞簫在一開始就和自己的母親和妹妹生死離別,池野也知道最後會因為母親的重病而面對離別,但是卻一直都不願意接受,拼命的努力,就為了能讓這個時間晚一點到來,還有聞簫和池野在面對現實問題的暫時離別。
每一次對於離別的描寫,都讓我在夜晚看文的時候哭到稀裡譁啦,雖然理智上明白,寫愛情類的小說和其他的作品相比,有它的局限在,但還是忍不住看到觸動心弦的地方,淚流滿面。
作者在寫這個她想表達這個故事的時候,總是會有側重,之所以叫言情小說。很明顯是因為描寫的是人們最有觸動的東西。
愛情當然是人們最易感動和最易有共鳴的感情。
即便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愛情。但它總是人們最嚮往的一種感情。從古至今,有那麼多偉大的人,寫過那麼多美好的詩句或文章,來讚美愛情。
但其實最美好的不是愛情本身,而是經由愛情的發生,而互相成就的兩個人,或許他們一起成長,或許他們是彼此的救贖。
因為這些,離別才成了意難平的事,但是人生無論是前半場還是後半場,都總是和離別相伴,最可怕的離別應該是和前一秒的自己,但是最令人心痛的離別,可能就是相愛之人的離別。
雖然這本小說,故事或許不是最完美的,人物刻畫可能不是最滿意的,還有很多的缺點,從開篇就有一種很深的離別之意,人生總是需要經歷離別的,有的人已經經歷了,有的人還在路上,但我想,一個好的故事,會教你怎麼去面對離別的。
看小說,就像是看人生一樣,雖然是作者筆下虛構的人生,卻也總能看出幾分真實的情感和意境。
但是剛好在看完之後,聽到了一首歌的詞:汝為山河過客,卻總長嘆傷離別。突然就釋懷了,離別,或許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即便不再能遇到同一個人。
喜歡救贖類小甜餅的,可以去看看這本《同桌令我無心學習》,入股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