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設計年鑑》第七卷臺灣專家交叉評審會剪影:
為全面響應《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促進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為文化藝術大繁榮做出積極貢獻。成都眾人美術館學術委員會先後與線裝書局、北京燕山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黃河水利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單位聯合承擔《中國藝術設計年鑑》的編纂工作,至今連續出版七卷(2013–2019卷),共收錄了上萬餘幅作品,得到近千餘所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及文創企業的大力支持。《年鑑》集學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主要收錄美術作品、產品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新媒體創作和學術理論研究六個方向的作品與研究論述,(2020-2021·第八卷)新增設計師「千人訪談計劃」欄目。
《年鑑》出版後被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臺灣樹德科技大學等國內外數十家美術館、院校圖書館收藏,是國內深具影響力的藝術專業文獻,是藝術設計行業重要的傳播溝通平臺,是藝術從業者創作道路的有力鑑證。《中國藝術設計年鑑》被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知網、《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年鑑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並同時進行網絡出版。
一、徵稿對象
①專業組:科研院所工作人員、藝術行業從業人員、自由藝術家;
②學生組:高等院校在校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二、評審費用:免費。
三、徵稿類別
A 美術作品大類:中國畫、油畫、素描、水彩、裝飾畫、版畫、雕塑、手繪、插畫、模型、書法等;
B 設計作品大類:
平面設計類:標誌、字體、海報、裝幀設計、包裝、廣告等;
產品設計類:珠寶設計、服裝設計、電子產品、UI設計、家具設計、網頁設計等;
空間設計類: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建築設計、展示設計、效果圖製作等;
C 新媒體創作類:建築環境動畫、自媒體創作、影視卡通、影視宣傳片等;
D 理論研究類:藝術基礎理論研究、美術學、設計藝術、藝術教育、藝術批評、作品解析、文化產業等方向相關文章均可,以藝術設計學科、行業綜述研究為最佳。
四、投稿須知
為倡導環保,減少中間環節資源浪費,本次徵集的所有作品需通過網絡郵箱提交,若因後續工作需要,編委會將通知相關作者提交作品原件。
①每位作者本屆賽事投遞作品數量不得超過5件(系列);
②美術作品大類需要將作品製作成電子文檔,要求:A3幅面,300dpi,CMYK模式,存儲格式為JPEG;
③設計作品大類作品需要製作成電子文檔,要求:A3幅面,300dpi,CMYK模式,存儲格式為JPEG;另空間設計類作品至少提供三張以上效果或者實景照片及必要文字說明; 網頁作品提交2-3個靜態頁面;新媒體創作類作品需按時間順序提供關鍵幀截圖5-10張和作品原視頻;
④理論研究類文章按照「2020《年鑑》(理論研究卷)徵稿啟事」要求提交,官網查看詳情;
⑤作品必須是近三年創作,未公開發表作品,稿責自負;
⑥投稿郵箱:artyearbook@163.com(下載<投稿登記表>見附件,郵件發送內容包括:作品電子文檔+<投稿登記表>)。
五、獎項設置與收錄標準
年鑑編委會將會抽取學術委員會庫內專家與外聘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確定收錄的投稿作品推薦參加「美鑑獎」年度評審,年度「美鑑獎」終評獲獎結果將公示在《年鑑》官網及國內媒體上。
A 「美鑑獎」將評選出美術作品大類、設計作品大類、新媒體創作大類和理論研究大類年度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
B 年度「美鑑獎」終評還將評選出:最佳指導教師獎、院校團體獎、最佳貢獻獎。
說明:所有獎項將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與收錄證書(收錄證書可提前郵寄);最佳指導教師,特邀為本屆《年鑑》編委;院校團體獎,單位特邀為《年鑑》編審單位,頒發獎牌。
C 《年鑑》免收評審費,對於初審符合收錄資格的作品,編委會將通過投稿郵箱發函通知繳納版面費,逾期未辦理版面費的作者視為自動放棄收錄資格。初評每兩個月評審一次,年度終評將在徵稿截止以後進行評審。
D 編委會將邀請合作媒體對部分年度獲獎作者做訪談報導,詳情搜索:中國藝術設計年鑑訪談。
六、徵稿周期及諮詢方式:
截稿日期:即日起—2021年5月25日截止;
編委會官方諮詢QQ:2870806681;
聯繫電話:028-66620174;
其他通知及收錄詳情請關注中國藝術設計年鑑官網 www.artyearbook.cn;
七、《年鑑》出版與發行
①《年鑑》徵集評選結束後將聯合出版協作單位全國公開出版發行。
②對於收錄了作品的作者免費贈送《年鑑》一卷。
八、權利與責任
① 投稿者自負稿責,需作者完全擁有作品智慧財產權。
② 主辦單位有宣傳、出版、發行、展覽等權利,還擁有授權第三方使用的權利。
③ 投稿視為同意此函各條款,《年鑑》編委會擁有最終解釋權。
九、《年鑑》編委會
專家顧問:
郭湘黔(廣州美術學院)/胡永和(中央美術學院)/張馨月(魯迅美術學院)
編審機構:
《中國藝術設計年鑑》編委會、成都眾人美術館學術委員會
年鑑編委會(院校專家):
黃強苓/範奇雲/楊勝洪/邵昱皓/彭 聰/尹曉峰/楊曉見/李春鬱/錢文波/夏 婧/劉 鵬/續 磊/王 斐/張新盟/劉 鵬/王 波/張 慧/劉 鵬/王 波/肖 瑱/高清雪
年鑑編委會(行業專家):
王小寶 (深圳智奧品牌設計有限公司)
王 瑜 (上海奇諾畫廊有限公司)
張明藝 (上海斯美樂貿易有限公司)
黃妍妍 (山西嘉印文化有限公司)
張 軍 (安慶壹知堂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施愛華 (河北世紀龍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黎玉澤 (貴州觀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臺灣地區編審中心:
蘇鴻昌(中心主任 博士/教授 臺灣樹德科技大學)
專家委員:楊裕隆(系主任 副教授 臺灣樹德科技大學)/許家彰(專案總監 臺灣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張岑瑤(博士 副教授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林舜青(博士 教授 臺灣實踐大學)/陳冠動(博士 副教授 臺灣高雄大學)
出版協作:
線裝書局、黃河水利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新華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
數字出版與收錄:
中國知網、《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年鑑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版權保護支持:深圳市數字作品備案中心
專業媒體:Arting365、視覺同盟、創意在線、CND設計網、插畫中國、設計之窗、美術設計師
綜合媒體:搜狐網、網易、鳳凰網、中國網、新浪網、今日頭條、揚子晚報等
附件:
報名表可在官網下載:www.artyearbook.cn
·個人參賽報名表
·教師指導組稿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