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在國內已經上映了近兩周,而在北美也即將上映(12月21日)。
也是是我們對大片期待已久,再加上有DC、超英、溫子仁標籤的加成,《海王》已經上映,在中國大獲成功,而且是在口碑和票房上雙豐收。
截止目前,《海王》在國內已經狂攬14億,依然霸佔票房榜首。而評分目前也穩定在豆瓣7.9的不錯分數。當然,相比剛上映時的8.4,確實是下滑了不少。然而在DC和漫威的超英電影中,這個分數依然處於上遊。
在國內熱映的同時,美國觀眾也只能眼巴巴等著,不過上映之後,《海王》在國外的媒體評分卻令人大跌眼鏡。當時在國內豆瓣8.4-8.3徘徊時,《海王》在爛番茄的「新鮮指數」(媒體、影評人評分)只有76%,而均分只有6.3。
而截至目前,《海王》在爛番茄上的新鮮指數已經跌至68%,均分6.1。
但國外觀眾卻仿佛並不吃這一套,想看指數高達96%,在IMDb上,也有7.9的高分。
面對媒體評分與觀眾評分的偌大差距,網友表示從看到《海王》反派是黑人那一刻,就知道這部片子在美國媒體眼裡已經涼了。
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幾個評分就知道了:
《復仇者聯盟3》中國豆瓣8.1,美國IMDb8.5,美國爛番茄媒體評分7.5。
諾蘭《蝙蝠俠:俠影之謎》中國豆瓣8.3,美國IMDb8.3,美國爛番茄媒體評分7.7。
《黑豹》中國豆瓣6.4,美國IMDb7.4,美國爛番茄媒體評分8.2。
美媒影評什麼尿性,一目了然。當然,「黑人反派」只是網友們的調侃(或推測?),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評分實在有失公允。而且,原著「黑蝠鱝」也是非裔美國人。
當然,人家的歷史原因,我們作為沒有切身體會的「外人」也確實沒什麼權利去評判。而且這也不是近兩年的情況,熟悉好萊塢電影的朋友也知道,在好萊塢電影中,有幾條通用規律,其中一條就是「黑人不能當壞人,不能死」,雖說不至於100%遵守這條影視規則,但80%以上都會有所顧忌。
不過話說回來,客觀看來,其實很多觀眾也發現了,相比近兩年的DC電影,《海王》算是非常不錯的一部,至少在中國市場是為DC翻了一把身,但是依舊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最重要的,劇情太過套路化,不少觀眾抱怨看完這一步就能猜到下一部。
但是不管怎麼說,不可否認的是,從劇情方面還是特效世界,《海王》絕對得起觀眾的這張票。
說白了,雖然《海王》還有不足之處,但爛番茄上媒體評出的6.1,說什麼都難以讓人信服。
本文由「more光影閒談」原創發布,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