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

2020-12-14 經濟參考網

  近日,恆天卓越基金峰會於海南三亞成功舉辦,本次峰會主要圍繞2021年度權益投資策略展開研討,金融行業權威專家、專業的機構合作夥伴及恆天高管團隊在研討會上就未來之投資發展機遇展開熱烈討論,剖析當下經濟現狀,展望未來經濟發展,共話財富管理之道。

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

  今天,我們一起回顧下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在會上的精彩演講。演講以中國經濟和政策展望為主題,圍繞經濟形勢、新基建及中美貿易摩擦三部分展開論述,重點內容如下:

  關於經濟形勢

  受益於有力的疫情防控、結構性寬鬆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發力新基建,中國經濟恢復與發展領先全球。從GDP看,1-3季度中國GDP當季同比分別為-6.8%、3.2%和4.9%,經濟持續恢復中;從進出口看,中國工業生產恢復至正常水平,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中國憑藉強大的綜合產業鏈條能力,成為全球的產品供給中心。從投資方面看,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回升,1-10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8%,10月當月同比增長12.2%。商品房投資繼續回暖,銷售邊際放緩。基建投資發力「兩新一重」,10月基建投資(含水電燃氣)當月同比增長7.3%,較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進出口及投資動力強勁,相比較下,消費稍顯疲軟,背後隱藏就業隱患。綜上,任澤平認為,目前國內經濟大環境雖好於全球經濟環境,但不利因素仍多,比如歐美疫情、中美貿易摩擦、居民就業壓力較大、地方財政收入下滑、小微企業更為困難等。

  對於未來經濟發展形勢,任澤平預計,四季度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財政政策將發力新基建領銜的「兩新一重」。下沉到具體行業,疫情常態化控制下,他看好「宅經濟」,對在線娛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電子商務及智能服務等新經濟發展機遇抱有期待。但是談及到對整體經濟形勢的看法,則表現得並不樂觀,他說到,市場不好的時候,所有的負面因素會疊加。無論是國內的通貨膨脹還是國際政治的不穩定風險因素,都預示著資產保值增值的必要性,未來資產配置將成為每個家庭的投資必選項。

  關於新基建

  演講來到第二部分,任澤平聚焦新基建,說到:「對衝疫情,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有效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培育新經濟,推動改革創新,改善民生福利。」 「新基建」具有時代烙印,如果說20年前中國經濟的「新基建」是鐵路、公路、橋梁的話,那麼,支撐未來20年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新基建」則是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科技創新領域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消費升級領域基礎設施。對此,任澤平提出,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不是四萬億重來,重走來路。新一輪基建主要應有五「新」,即:

  新領域 :由傳統基建轉向5G、人工智慧及新能源等新基建;

  新地區 :新基建重點圍繞城市群都市圈建設,比如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

  新方式 :新基建需要新的配套制度變革;

  新主體 :要進一步放開基建領域的市場準入,擴大投資主體;

  新內涵 :加強信息公開透明、改善營商環境、實行減稅等政策,以建立新激勵機制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積極性等。

  在確定完新一輪基建發展策略後,再來看中國基建現狀,雖然存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水平和質量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從能源、交通運輸、通信及醫療衛生等方面來看,中國都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通信基礎設施,作為信息網際網路時代的「高速公路」,為數字經濟提供基礎設施底層支撐,是世界各國發展高科技和保障戰略安全的必爭之地。

  從1G到5G,通信基礎設施不斷更迭,未來5G將以萬億級美元的投資拉動十萬億級的下遊經濟價值,成為大國競爭的關鍵,決戰新一代信息技術。目前,中國的5G發展走在了前沿,未來,應推動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產學研融合,並促進5G與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人工智慧等垂直行業應用融合發展,加速形成5G創新生態。除了5G,任澤平還特別提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值得大家持續關注。他指出,如果能夠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潛力巨大,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原因有三:

  1.2019年中國人均GDP為10000美元,為美國的1/6,發展潛力巨大,加之其增速平均5%-6%,為美國的2-3倍;

  2.中國的城鎮化發展雖穩步推進,但其60.6%的數據較發達經濟體的80%還有20%左右的增長空間;

  3.中國勞動人口基數優勢及其素質地不斷提高,人才紅利慢慢顯現,使得近年來,中國創新創業十分活躍,新經濟獨角獸企業數僅次於美國,中美獨角獸企業佔全球70%。

  投資就是投國運。國運向上是長期投資的最基本前提,經濟體有持續向上的正增長,才能保證這個國家多數企業正增長,這是投資的基本前提。中國在經歷了疫情打擊後,可以迅速控制疫情,修復經濟損傷,並且有條不紊地推進下一周期的經濟發展,其政策引導作用自不必多說,未來,中國的投資機會還會越來越多,緊跟政策導向,理清投資脈絡,跟上下一輪財富增長的腳步是投資者當前的緊要之事。

  關於中美貿易摩擦

  自古以來,貿易戰對國之經濟發展的影響深遠巨大,中美貿易戰在過去的幾年裡愈演愈烈,一直處於膠著狀態,這樣的情況在去年達到了高潮。對於中美貿易戰,任澤平從幾張圖入手,為到場來賓展開詳細分析:

圖一

  從圖一中美貿易差額不難看出,美國的貨物貿易逆差,中國佔46%。對此,他說到,中國貢獻了美國貿易差額的一半,但是雙方卻都覺得這筆買賣自己「吃虧」,摩擦顯現。

圖二

  圖二展示了1990-2015年間,美國製造業大幅衰落。背後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經濟的崛起,人口紅利釋放導致美國大部分的製造業外遷,很多的中部地區變成了所謂的「鐵鏽州」,沒有新的工廠、就業,原來的工廠都生鏽了。這進一步激化了中美貿易摩擦。

圖三

  圖三,任澤平向大家展示了全球的經濟版圖。數據顯示,全球GDP比重:中國16%+美國24%=40% 。而GDP增速:中國6%左右,美國2%左右。這裡,他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再過10年左右,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屆時,全球經濟、貿易版圖將重新改寫,更重要的是全球的權力版圖也將重新改寫,所有的規則可能都要發生變化。他提醒到,「我們在看到中國所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的時候,也要清醒、冷靜、理性地看到中國跟美國巨大的差距。尤其在軍事、科技、金融等方面,我們與美國存在的差距還是非常大,中國還存在很多的成長進步空間。」知難而進是時代賦予中國的特殊使命,也是時代賦予諸如華為等優質中國企業的任務,相信未來之中國會在時代的洪流中砥礪前行,開創一個新的世界格局。

  對於中美貿易摩擦,任澤平給出了自己的基本判斷:1.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2.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制;3.中美貿易摩擦,我方最好的應對是改革開放,做好自己的事情。 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

  最後,任澤平表示:「我們深信市場經濟的理念已經在這個國家紮根,新一屆中國領導集體展現推進改革的勇氣和決心,我們深信經過改革轉型之後的中國經濟前景更加光明。」

  與任澤平的看法一致,恆天對中國未來之投資持堅定的看好態度,堅信中國投資市場的潛力,同時對市場也抱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不確定的時代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服務,幫助投資者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任澤平:我為什麼旗幟鮮明倡導「新基建」,而不是四萬億重來
    2月28日發布震動業內的報告《是該啟動「新」一輪基建了》,提出「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新基建」。引發業內討論和資本市場反應。 有觀點把「新基建」和「四萬億重來」、「重走老路」等混淆,這種思想認識還停留在上個時代。
  • 新基建新在哪裡?是下個10年最好的機會嗎?
    本文節選自任澤平 馬家進 連一席 所著新書《新基建》,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6月出版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經濟危機和中美貿易摩擦,引發了宏觀經濟思想與政策的大論戰、大變革。我們應該如何戰勝危機,走出衰退?在此背景之下,新基建經濟學應時代而生,成為危機應對和大國競爭的關鍵勝負手。
  • 任澤平:2021年這麼幹!新周期 新基建 新格局
    我們認為,「雙循環」的核心是對內擴大內需、對外提升產業鏈安全,關鍵是三大抓手:「新基建」、城市群和放開生育。 這是這些年我們在公共政策領域的三大建言和呼籲,但進展不同,新基建已經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城市群逐漸走向社會共識但尚未完全落實到公共政策,而全面放開生育則面臨巨大的學術分歧和社會爭議。
  • A股魔幻:新基建概念穿新鞋走老路,以基建之名爆炒科技花樣翻新
    「新」基建概念崛起不過,順著這波基建投資的熱議,「新」基建在A股市場蠢蠢欲動。恆大研究院率先扛起「新基建」這面大旗。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撰文指出,怎麼對衝疫情和經濟下行?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競爭力,改善民生福利。
  • 任澤平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周期 新基建 新格局
    我們認為,「雙循環」的核心是對內擴大內需、對外提升產業鏈安全,關鍵是三大抓手:「新基建」、城市群和放開生育。這是這些年我們在公共政策領域的三大建言和呼籲,但進展不同,新基建已經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城市群逐漸走向社會共識但尚未完全落實到公共政策,而全面放開生育則面臨巨大的學術分歧和社會爭議。
  • 誰是新基建捕手?| 2020年AI最佳成長企業榜激烈角逐
    著名經濟學家、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曾這樣旗幟鮮明地描述這一輪新基建的必要性,他認為,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在李克強總理於兩會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其中包含: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可見,「新基建」已經從理論界走向了社會共識,並成為促進發展的國家戰略。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新基建項目中,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作為近幾年最熱的技術領域,毫無疑問的成為談論最多的話題。近日,興業證券發布了《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新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新基建的內涵談到為何要大力推進新基建,並整理了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值得 關注。
  • 新周期 新基建 新格局!
    原創 任澤平 澤平宏觀我們認為,「雙循環」的核心是對內擴大內需、對外提升產業鏈安全,關鍵是三大抓手:「新基建」、城市群和放開生育。這是這些年我們在公共政策領域的三大建言和呼籲,但進展不同,新基建已經從學術討論走向國家戰略,城市群逐漸走向社會共識但尚未完全落實到公共政策,而全面放開生育則面臨巨大的學術分歧和社會爭議。
  • 中國新基建研究報告:不光要硬的新基建,還要新的軟基建
    從供給側,新基建有助於擴大有效供給,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為中國創新發展特別是搶佔全球科技創新至高點創造基礎條件。我們面臨三大戰役:抗擊疫情、復產復工和擴大內需,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復產復工快速開展,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總需求不足。327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擴大內需,啟動「新」一輪基建,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對衝經濟下行,防止出現大規模倒閉潮、失業潮。
  • 新基建「燃」了
    幾個數字,讓人們一睹新基建的「燃」勁:截至今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新基建之新,絕不是停留在宏大的數據和高深的術語上。
  • 成都布局新基建,成華發展有底氣
    新基建不是一個新鮮出爐的概念,早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今年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更是提出要出臺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 僅2月初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中央層面就至少5次部署與「新基建」相關的任務,「新基建」在全國各地,就此按下加速鍵。
  • 新基建熱潮奔湧盡顯經濟新氣象
    新基建投資熱潮奔湧,線上經濟快馬加鞭,創新基因加速孕育……新氣象背後是不斷增長的經濟新動能。  高技術產業投資馬不停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7%。
  • 新一輪億元級融資 普羅格攜手深國際打造智慧物流新基建
    在建立股權關係後,深國際與普羅格將形成深度合作,相互開放各自商業資源,共同拓展未來智慧物流新業務。(普羅格與深國際籤約儀式)攜手共進,戰略聯合深國際是一家於百慕達註冊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紅籌公司,是深圳市直管企業中唯一一家以物流為主業的境外上市公司。
  • 開課吧啟動「百企新基建數字人才計劃」,孵化B端業務
    多知網6月11日消息,「2020年底,新基建人才缺口達417萬人。」在泛網際網路人職業提昇平臺開課吧主辦的百企新基建數字人才計劃啟動儀式上,信息化與軟體產業研究所數位化轉型研究室副主任王宇霞指出,在新基建的浪潮下,開課吧洞察到企業對數字人才的量與質的需求,推出B端業務,啟動「百企新基建數字人才計劃」,協助企業解決人才戰略問題。
  • 普羅格完成新一輪億元級融資,攜手深國際打造智慧物流新基建
    在建立股權關係後,深國際與普羅格將形成深度合作,相互開放各自商業資源,共同拓展未來智慧物流新業務。深國際是一家於百慕達註冊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紅籌公司,是深圳市直管企業中唯一一家以物流為主業的境外上市公司。
  • 行業大咖論道新基建 賦能數位化 2020中國新基建領導力峰會召開
    新華網舉辦此次中國新基建領導力峰會,旨在總結新基建、數字經濟新範式,探討發展新問題,建立合作新生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軟體產業處處長王威偉在發言中談到,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工信部下一步將通過完善政策體系、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以及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戰略等舉措,培育數據驅動的新模式、新業態,為數字基礎設施拓展應用空間,激發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 智慧機器人:被忽視的新基建核心領域
    新基建成香餑餑,智慧機器人成了「另類」科技巨頭紛紛公布新基建戰略:騰訊宣布未來五年投入5000億用於新基建;阿里雲宣布再招5000人,未來3年投2000億推動數字新基建;百度宣布未來十年繼續加大在人工智慧、晶片、雲計算與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的投入;美團配送宣布要將即時配送服務建設成為未來城市的新基礎設施
  • 新基建,是什麼?
    商湯科技人工智慧產業聯盟秘書長吳坤認為,當前中國傳統的人口數量紅利日漸減少,亟須尋找新的出路,而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創新探索將有望促成新一輪發展紅利。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也提到,每一個國家的發展將經歷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四個發展階段,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不同的競爭優勢。
  • 誰才是智慧機器人新基建的核心玩家?
    新基建成了香餑餑,關於什麼是新基建,行業已有共識,相對於傳統基建「鐵公基」的鋼筋水泥特性而言,新基建的「新」主要體現在「數字科技」的屬性上,一方面是新興數位化基礎設施,比如雲計算、AI、5G等等;另一方面是用數字科技改造傳統基礎設施。
  • 新基建需要全球視野,更需要人才!
    序言  2020 年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是中國諸多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重 大裡程碑和承上啟下的連接點, 國家 「十三五」 規劃在這一年完美收 官。 從 2021 年開始, 中國進入 「十四五」 規劃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