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風險常識教育,糾正炫耀獵奇心理

2020-12-12 瀟湘晨報

賈爾恆·阿哈提(左一)在海拔3800米帕米爾高原調研牧道情況

「我完全同意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賈爾恆·阿哈提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賈爾恆·阿哈提看來,食用野生動物的人無非有三種心理:一是炫耀的心理,為了顯擺自己有本事,能夠搞到野生動物;二是獵奇心理,想嘗一下野味;三是被誤導的心理,中國素有「吃什麼補什麼」的傳統,野生動物有很強的生命力,有人為了增強免疫力或者體力,去吃野生動物。

「我們日常吃的肉禽蛋肉,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營養需求,完全沒有必要再吃野生動物。」賈爾恆·阿哈提說,人工飼養的家畜肉禽在成長過程中要打疫苗、飼養的環境要消毒、屠宰上市要經過衛生檢疫,這最大限度地阻斷了病原體侵入人體內,保證了食品安全。而野生動物體內有各種病原體,在沒有衛生檢疫的情況下被食用,人類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是非常大的。「所以應該堅決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除了感染病毒的風險,人類食用野生動物,必然造成對野生動物的大量獵殺,這對生態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賈爾恆·阿哈提解釋,從整個生物圈的生物鏈來講,不論是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還是常見的野生動物,所有的野生動物都是生物鏈中的一環。任何一環的缺失都會對生物鏈產生一定的影響,只是影響程度不一樣。而整個生物圈是由無數生物鏈組成的一個完整系統,任何一種野生動物的滅絕或者數量的急劇減少,都會對整個生態環境產生連鎖的反應,所以要保持整個生物圈的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最近肆虐非洲的蝗災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呼籲提醒關注糧食安全問題。賈爾恆·阿哈提表示,蝗蟲的數量增長如此之快,有其他原因,但肯定也和蝗蟲的天敵減少有關,兩者不能平衡了,就會造成生態失衡。

為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我國於1988年就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法,歷經三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正是2018年10月。賈爾恆·阿哈提認為,我國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對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規定不夠詳細,建議在修法時制定更加細化、嚴格的條款,將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列入保護的範圍,並且要全面禁止獵殺、食用野生動物。

「從2003年的SARS到今年的新冠肺炎,兩次疫情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我們應該加強這種風險科學知識的普及。我們目前的科普教育只是強調要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是我們的朋友,而沒有告訴大家獵殺、食用野生動物的風險在哪裡?」賈爾恆·阿哈提強調要加強風險常識的普及。

要傳遞正確的科學知識,科普讀物一定要嚴謹。疫情發生後,禁食野生動物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而有網友發現,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物小百科》中,公然聲稱果子狸的肉可以吃。面對質疑,武漢大學出版社緊急回應,承認表述不當,已經通知全國各銷售網點全面下架該書。

「這種宣傳肯定是有問題的,和我們倡導的防範風險背道而馳,像這類科普讀物,應該經過教育部門、相關方面的專家把關審核。」賈爾恆·阿哈提建議。他告訴記者,打算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提交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建議。(檢察日報 周蔚)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捷信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 幫助微小企業增強風險意識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作為一家富有企業責任心的金融公司,近日發揮金融專業優勢在南京舉辦了一場名為「捷力同心 信守不渝 – 捷信金融知識普及賦能匯」的主題金融教育分享活動。金融教育分享活動涵蓋金融常識、金融理論、金融安全等內容,將金融知識融入到三十餘家南京小微企業,幫助小微企業增強風險意識,共同為消費者帶來健康、放心、和諧的消費環境。
  • 如何把控網絡獵奇心理和行為
    這種利用「醜聞」,甚至是虛假的「醜聞」進行炒作的行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利用了人們的獵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人們生來就具備的,人人都有好奇心。但是,一旦這種好奇心超出了正常的範圍,就會出現一些極端的現象——產生獵奇心理。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青少年心理教育先行者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在行動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隸屬於華欣諮詢旗下,坐落於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中原腹地河南省鄭州市。是一家專注於青少年叛逆、早戀、厭學、親子、網癮、社交等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與矯正機構,是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協作機構。
  • 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有哪些?
    他們的購買心理也各不相同。男性的消費心理同女性的消費心理不一樣;年老得同年輕的購買心理也不一樣;講究實惠的同講究時髦的購買心理也不一樣;熱衷大眾化的同講究個性的購買心理也不一樣,不一而足。因此,要想使消費者買你的東西,還需要仔細分析顧客的購買心理。
  • 《告白》:犯罪心理的背後,是人性與教育的探討
    《告白》表面上看雖是一部犯罪片,而影片卻從多方面反映出師生之間的複雜關係,學生的心理變化,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將從「敘事手法、情節設計、教育探討」三個方面來解讀這部影片的價值和魅力。01、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使觀眾沉迷故事劇情中當倫理和正義出現分歧,怎麼選擇才不會錯?校園犯罪的故事令人震驚,教師、家長、學生,誰才是罪惡的源頭?殺人者與復仇者的心理演進,輪番敲擊著我們內心的道德尺度。
  • 有一種人戀愛的原因,只是因為獵奇心理!
    如果我們要追溯這個原因,其實源於一個詞,就是「獵奇」。我知道,把獵奇放在這裡其實並沒有那麼恰當,因為獵奇的原本含義,是指急切地或貪得無厭地搜求新奇和異樣的東西,也指尋找、探索新奇事物來滿足人們好奇心理。
  • 糾正學生亂戴口罩亟須權威指導
    廣州市教育局日前發布中小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指引提到,體育課符合條件可不戴口罩。在一些家長或學生看來,佩戴口罩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了解相關常識。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給孩子佩戴醫生專用口罩(如N95口罩),更有利於在返校複課期間保障孩子安全。但從醫學角度看,給孩子佩戴N95口罩等醫用口罩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
  • 獵奇,可能是人的天性吧
    獵奇,可能是人的天性吧作者 | 薩德生活太平淡,機械、重複、標準如一。於是乎,獵奇就成了我們的本能。九十年代,街邊小書攤,百慕達探秘、外星人報導、特異功能、西洋俱樂部……在沒有網絡的年代,獵奇的途徑就是花花綠綠的書。後來有了光碟,影音得以呈現,禁片在私人間地下流傳。有了網絡後,各種網站、論壇成為了獵奇的載體。
  • 雪諾接受心理治療?關於心理諮詢我們需要知道的幾個常識
    如果在有不能接受的情況發生時,感覺心情一兩天都平復下來,就需要進行心理治療了。在中國的影視劇中,只有一些極端的案例才會需要心理治療,被強制打針吃藥,被彪壯地像小山一樣的看護綁到醫院去,這種限制人生自由的心理治療只針對病情誇張的少數。一般人都回面對的情緒問題,都是需要心理治療的,沒有普及,沒有接觸過,並不是說這件事不科學,只是說明我們心理諮詢這項科學發展的太慢了。
  • 看吃播多為「心理代償」,專家:獵奇受寵會導致更多效仿
    滿足獵奇心理的有之,參考借鑑的亦有之。而隨著「假吃」「浪費」的質疑越來越多,網友們看視頻的心態也在起著變化。歸根到底,看吃播是圖個樂呵,若是這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快樂也就變了味道。插圖 宋溪■心理每天看吃播心態各不同38歲的陳女士,每天要張羅一家老小的飯菜。
  • 建行寧夏分行圍繞客戶需求宣傳普及金融知識
    本報訊 記者陳偉忠 通訊員黃貴虎報導 去年以來,建行寧夏分行積極落實人民銀行和銀監部門的要求,結合轄區實際,通過開展「支付結算帳戶使用安全」「防範電信網絡欺詐」「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等系列活動,在建行微信公眾號和「
  • 別再誤讀了,只不過是獵奇心理、羊群效應
    而我們今天的消費者的獵奇心理,遇見新鮮事物,總會第一時間拍照或者錄段小視頻、短視頻,上傳到網上,一是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二是也同時展現給他人,讓他人看到自己的別樣美好生活。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吃個飯都要先拍照發朋友圈,這也恰恰是羊群效應的體現。
  • 泉州師範附屬中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閩南網7月9日訊(通訊員 黃鴻濱 林麗芳 文/圖)近日,豐澤區如火如荼地開展全區中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目的在於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和諧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會同縣林城一完小開展「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
    會同縣林城一完小開展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11月25日下午,會同縣林城一完小「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在該校多媒體會議室順利進行,全校高年級男生近400人參加講座活動。為進一步提高一完小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和良好的性道德責任意識,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該校分別對高年級男、女生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活動。本次講座活動分兩次召開,該校德育室和心理健康室邀請了會同縣人民醫院泌尿科外科專家主任醫師楊建軍為學生做講座,楊醫師主要講了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春期的煩惱,青少年與性,青春期心理四個方面的內容。
  • 小學生錯把烏龜當生肖,媒體:是時候重視傳統文化常識教育了
    小學生錯把烏龜當生肖,媒體:是時候重視傳統文化常識教育了 胡印斌/中國教育報 2018-01-03 09:23
  • 獨苗更該用心養:糾正三誤、調整四標,獨生子女教育困境的破冰法
    追根結底家庭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們教育上的最大問題,以下是獨生子女們可存在存在的問題。所以慢慢形成一種心理我想要的東西有人會幫我得到,我想做的事家人會幫我完成。缺乏自我認知能力,以自我為中心沒有自我正確辨別能力。3、承受能力弱我們常說溫室的花朵難以承受烈日的灼燒,雖然它也在成長但始終難以綻放最美麗的風景。
  • 免費為青少年普及電腦教育
    工作室由英特爾公司、中國科技館和聯想集團共同組建,旨在以輕鬆、愉快的方式,免費為青少年普及電腦知識。據悉,這是亞太區首個配備了最新多能奔騰處理器的電腦工作室。      英特爾公司總裁Craig Barrett先生專程從美國飛抵北京,參加工作室開幕剪彩儀式。他說,家用電腦工作室是英特爾「青少年即未來」觀念的一部分。電腦操作像駕車和第二外語一樣,是下個世紀人們賴以生存的必備技能。
  • 童心制物聯名《萬物》,公益送萬本雜誌助STEAM教育普及
    」據中國科技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各類科普活動累計輻射人數達 8.92 億人次,全國範圍內的科普點狀布局,已經對社會的科技教育形成了廣泛影響。儘管我國科技教育已經初顯規模,但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普及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
  • ...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和安全求助常識教育
    今天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隨著當前疫情的有效控制,各中小學校也將陸續開學,為切實提高廣大家長和未成年人校內校外安全教育知識水平,特推出本期家庭教育安全教育專題線上講座,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普及安全理念,切實做好未成年人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 科學網—科學知識比生活常識重要得多
    因此,提高國人科學文化素養,普及科學常識是當今社會所面臨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這意味著我國將取消從2003年開始的自主招生,從2020年開始實施「強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