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中吳剛和嫦娥的傳說故事

2020-12-12 中孚鑑

提到嫦娥,大家是知道的,她是月亮上的美麗仙子。有關她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也是古代神話中居住在月亮上的神仙,有關吳剛的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吳剛伐桂樹了。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起源較早,而吳剛伐桂樹的起源則大約在唐朝,盛行於唐朝末年,並且首次出現在唐詩中。

據《酉陽雜俎》記載:

「舊傳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道有過,謫令伐樹。」

關於吳剛月宮伐桂樹的傳說,有幾種說法,

一,

據說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樹,漢朝有個叫吳剛的人,他在修仙的時候做了錯事,天帝很生氣,於是就把他囚於月宮,並罰他砍伐桂樹,同時天帝還說「如果能砍倒桂樹,就可獲得仙術」。

然而事實並沒有這麼簡單,這桂樹有自己癒合的能力,吳剛每砍一斧頭,桂樹就馬上癒合,所以吳剛始終不能把桂樹砍倒。

也正是因為如此,吳剛只得無休止的砍伐桂樹。

二,

傳說,吳剛又叫吳權,吳剛為了修仙成道就離家三年,這時太陽神炎帝之孫伯陵就趁機和吳剛的妻子好上了,並且還生了三個孩子。吳剛回來後,一氣之下就殺了伯陵。

伯陵是太陽神炎帝之孫,他被吳剛殺了,因此太陽神炎帝大怒,就把吳剛送到了月亮上,讓他砍伐那棵不死之樹——桂樹。(此樹有自己癒合的能力,炎帝就是通過讓吳剛無休止的砍伐桂樹來懲罰他)。

三,

據說,吳剛本來在南天門上門,他和月宮中的嫦娥關係很好,當然他也喜歡嫦娥,所以他就常常和嫦娥約會,結果約會多了,就疏於職守。玉帝知道後,就伐吳剛去月宮中砍伐桂樹。並且還說不砍倒此樹,不得重回南天門。

當然此樹還是不死之樹,所以吳剛還是不能砍倒此樹。

(以上為傳說故事,既然是傳說的,真假就另當別論了)。

相關焦點

  •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亮的這些傳說,背後的事情很不簡單
    嫦娥和月亮的故事,其實背後的事情並不是傳說那麼簡單。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早先天上有10個太陽,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勇士后羿善於射箭,為了替民除害,就登上西王母的崑崙山,一口氣射下了9個太陽。西王母為了獎勵后羿,送他一顆長生不老的仙藥。帝嚳為了獎勵后羿,也把女兒嫦娥許配給了后羿。
  •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關於月亮的4個傳說,你知道幾個?都很唯美!
  • 嫦娥與蟾蜍、玉兔、后羿、吳剛、太陰星君的關係極為複雜
    文/趙九九 每到中秋月圓之時,人們仰望月宮,追尋嫦娥、玉兔、金蟾、桂樹以及吳剛的蹤影。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人們想像的月亮上的神人或精靈,並不是在同一個神話體系中一下子同時出現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關月亮上的傳說故事不斷疊加而逐漸被人們「湊」在了一起。
  • 愛心故事:嫦娥的神話故事和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的古典與現代的融合
    祝賀美麗的嫦娥姐姐成功與月亮美滿團圓了,感覺一定是很幸福的。同時,善良的嫦娥姐姐也把這份快樂傳遞給了人類的朋友們,快樂分享出去才會有雙倍的好心情呦。在美麗的神話故事裡,有一個牛郎織女的傳說,孕育著真愛,賦予了在情義綿綿的鵲橋,一年相遇一次的戀人傳說,更顯相逢的可貴,也誕生了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分享幾個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
    中秋節作為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歷來就有很多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這裡精選幾個小故事分享一下,也正好可以進行傳統節日的啟蒙。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后羿家裡,威逼嫦娥把仙藥交出來。嫦娥心裡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藥,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於是,她便機智地與逄蒙周旋。逄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藥,就翻箱倒櫃,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
  • 中秋節與民間故事
    關於中秋節總與月亮分不開,因為中秋節,如果是晴天,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我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中秋節和民間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在我們的家鄉民間,人們就有口傳相授的很多關於月亮神話的故事。古時候的人們認為月亮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宮殿。關於月亮的真實情況,過去的人們認識是朦朧的,是局限的,我們的祖先不了解月亮上的物體情況,所以人們只好憑藉著想像,很久以前就有了神話的構想。
  • 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
    帝俊是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天帝,他還有一個妻子羲和,「生十日」(《山海經·大荒南經》),被稱為太陽之神。在道教中,月亮之神是太陰星君、太陰皇君、太陰元君,誕辰為八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月亮之神中叫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都是藥師如來的兒子。在古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是阿爾忒彌斯,與太陽神阿波羅是孿生姐弟。
  • 嫦娥並不是月中主神,月中還有一位神是吳剛的妹妹,很少提及
    一般大家都認為是嫦娥,又稱為廣寒仙子,月中仙子,認為他是廣寒月宮的主人。其實不然,按照我國的神仙源頭,都是來自日月星辰等自然崇拜,太陽和月亮的祭拜和敬奉由來已久。在傳統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有相關的描寫「這寶幢下乃月宮太陰星君,兩邊的仙妹是月裡嫦娥」。這裡似乎嫦娥還不止一位,她們都是月中的仙女。說不止一位,那是因為月宮仙子還有一位叫「素娥」。
  • 上古時期最美的女神,月亮中的仙女,不老女神嫦娥不為人知的故事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恆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根據史料記載,常羲又稱常儀,她與帝嚳(帝俊)生了十二個月亮,而且「常羲」字面意思就有生月亮的意思,表明帝嚳和常儀的女兒就是月亮之神嫦娥
  • 老怪好書推薦《中國神話故事集》——給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
    如果說中國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爺爺,神話就是他小時候做過的美麗的夢,他把這些夢交到我們手裡,就像託付一個承載著未來的希望。《中國神話故事》的作者朱大可這樣評價中國的神話,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把幫孩子重返中國傳統記憶世界,了解眾神家族,重溫美麗夢想的鑰匙。
  • 「嫦娥奔月」,「唐明皇遊月宮」,這些神話傳說憑什麼膾炙人口?
    我們一談到中秋節,中繞不開那幾個神話傳說,對於中秋節的來源津津樂道,其中佔據主流地位的神話傳說就是「嫦娥奔月」,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嫦娥,因為偷吃了王母娘娘的靈藥,而飛到了月亮上去。當然這個故事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都指向了同一個文化活動——中秋賞月。
  •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賦予神話當代審美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中仙女們進行排練。 記者 蔣迪雯 攝前天下午,上海歌劇院舞劇團排練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扮演嫦娥的譚一梅哭了。她的淚水為嫦娥與后羿而流,也為舞者不為人知的艱辛而流。這不是上海歌劇院舞劇團第一次把嫦娥的故事搬上舞臺。此前,有過兩版《奔月》。只是《奔月》講到嫦娥奔向月亮就到頭了。在《嫦娥之月亮傳說》裡,觀眾可以看見嫦娥在月宮的所思、所盼、所願。身處荒涼月宮中的嫦娥,不再如在地上那樣愛得熾熱,卻也不會冷酷無情。演員如何通過肢體動作,呈現嫦娥從「人性」到「神性」的過渡,是《嫦娥之月亮傳說》的一大亮點。
  • 月亮和桂樹之間神秘的面紗 與吳剛嫦娥又有什麼關係
    其中桂花又與月亮聯繫在一起,「桂魂」「桂月」等都是月亮的的代表,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桂花和月亮之間的關係吧,這還要從「吳剛伐桂」說起。圖片來源網絡傳說月亮上有座宮殿叫廣寒宮,裡面住著嫦娥仙子,桂樹就生長在其中。所謂的「月中有丹桂,自古以來發天香」說的就是桂樹。此桂樹高五百丈,不砍斷的話月宮就容不下了,於是玉帝就派遣一個修仙時犯了錯的吳剛去砍伐。
  • 嫦娥五號升空之後,誰將是第一個做客廣寒宮的中國人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自古以來,月亮是……,……哼!月亮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有一個人長期居住在月亮,身處廣寒宮之內,有一個玉兔,還有一顆桂花樹,另外還有一個叫吳剛的男人。
  • 「嫦娥奔月」傳說深入人心,在民間信仰中,嫦娥成為月神
    嫦娥,亦作「常娥」、「姮娥」,神話傳說中的后羿之妻。《淮南子·覽冥》載:「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在我國民間,盛傳有「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傳后羿射日以後,向西王母求取長生不老之仙藥,西王母賜藥以後,后羿之妻嫦娥卻將藥獨自偷吃,化為神仙飛升月宮。對此,唐代詩人李商隱曾有詠《嫦娥》一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在我國深入人心,所以在民間信仰中,嫦娥便成為月神的典型形象。
  • 嫦娥是外星人?曾有新聞說在月球發現遠古飛船和女外星人,真假?
    在2013年的時候有人稱在月球上發現了嫦娥玉兔遺蹟,這個消息一出來,老百姓們都炸開了鍋。明明嫦娥玉兔是我們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難道嫦娥玉兔是真實存在的?下面小編就來一探究竟。月球上發現嫦娥玉兔是真是假?經過仔細的一番搜查,小編發現了一篇關於月球上發現嫦娥玉兔的新聞,新聞的內容是這樣的:「驚天機密美國阿波羅20號在月球發現遠古飛船和三眼女外星人(傳說中的嫦娥)」也就是說,當時大家所說的嫦娥其實指的是一個「外星人」。但是這外星人到底是真是假還有待考證呢!
  • 吳剛砍的究竟又是什麼?
    到了八月十五皓月當空的中秋之夜,還流傳著月中桂樹、吳剛伐木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可是,為什麼古人偏偏把桂樹放到月亮上面去呢?「桂」其實有好幾種,而古人最早說到的「桂」,並不是桂花樹,而是肉桂。早在上古時期,肉桂就深得大家的器重,它不但是高潔的象徵,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香料,而且還能造船、蓋房、做家具等等。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嫦娥奔月那麼,嫦娥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嫦娥本來的姓姮叫姮(héng)娥,《淮南子》這本書的作者劉安在記述這個神話時,因避當時天子劉恆名諱,所以才有了嫦娥一說。
  • 神話故事:嫦娥斷髮織網,后羿制弓射月
    在中國神話體系中,后羿和嫦娥互為夫妻,因為后羿射死了天帝的幾個太陽兒子,雖然為民除害,解了百姓的苦難,但也得罪了天帝被貶下凡間。#文史小故事#嫦娥早已習慣了天宮的生活,在人間呆了一段時間,就受不了人間疾苦,偷吃了仙藥,一個人跑到月亮上。這個神話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在民間還流傳另外一段鮮為人知的神話故事。后羿射月亮。
  • 中國神話中最先奔月的美女是誰?有一位比嫦娥還早
    月亮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和象徵,已經陪伴人類無數年了。自古流傳著無數有關月亮的美麗傳說和神話故事。說到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你會想到什麼呢?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作為中國人,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可謂是耳熟能詳。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