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度納:英阿馬島戰爭後,痛心阿根廷戰敗,足球場上為國雪恥
提及馬拉度納,總有一點霍元甲的影子,多多少少都帶有點弱國的悲情色彩。霍元甲屢次打敗外國大力士,振奮了國人信心,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從當代眼光來看,馬拉度納在足球場上為國雪恥,與當年霍元甲在競技場上力壓群雄是一個道理,都是寄託了本國民眾的家國情懷,這一點在馬拉度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1960年10月30日,馬拉度納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維拉費奧裡託區。馬拉度納的家庭條件不富裕,兄妹八個人。童年的貧窮,意味著沒有什麼可以寄託的東西。在馬拉度納三歲的時候,父親送給他了一個皮革製作的足球。由此,馬拉度納與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馬拉度納成年後,足球成了一份謀生的職業,卻怎麼也沒想到,足球也能為國雪恥。
轉眼到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馬拉度納遇到了阿根廷的宿敵英國隊,上演了一場世界盃上的經典一戰。此戰倒不是球賽有多麼的精彩,而是阿根廷面對英國隊的時間點很特殊:距離英阿馬島戰爭,阿根廷慘敗,已經過去了四年。英阿馬島戰爭是阿根廷心中永遠的痛,開局打得是快意恩仇,5000餘名阿軍順利登陸故土馬島,時任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聲望達到了極點。
阿根廷怎麼也沒想到,當年已經威風不再的英國,竟然在柴契爾夫人的帶領下,開始了反擊。結果,英國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僅僅用兩個多月時間結束了馬島戰爭,9800名阿軍成為戰俘,649名阿軍為國捐軀,而英軍僅僅損失了255名,便控制了馬島。戰局糜爛至此,對於阿根廷舉國上下都是難以接受的。馬拉度納身為阿根廷七尺男兒,自然也無比痛心阿根廷戰敗。
因而,1986年世界盃英阿球場相見,註定不平凡。小編並非球迷,對於酷炫的球技解說很不在行,但對於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事件很是感興趣。在墨西哥城阿茲臺克體育場進行的世界盃足球賽1/4決賽中的最後時刻,馬拉度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一舉將英國隊淘汰。這一事件讓英國人很鬱悶,用手把球送球門,實在是勝之不武,帶有一定的羞辱性質。
馬拉度納認為,這個進球是上帝對英格蘭人的懲罰。英阿兩國因為一個球,也是鬧得不可開交,反正英國隊就這麼不明不白地退出了1986年世界盃。不管怎麼說,馬拉度納在足球場上為國雪恥,也算是為阿根廷舉國上下出了一口惡氣。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馬拉度納頗有幾分霍元甲的大俠風範。值得一提的是,當馬拉度納入球後就立即想到這個球可能是無效的,心裡迫切的希望讓隊友們來擁抱他。可是,馬拉度納並沒有等到,就趕快對戰友們說:」來抱我,不然裁判就會判入球無效。」斯人已去,上帝之手仍在!
(本文由神都網原創,謝絕轉載。圖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