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談戀愛那會兒,男友帶我回他家。見了面,婆婆甚是歡喜,急急地要把婚事給辦了。可是母親連我男友的面都沒見過,再說她對男友比我小這件事心存芥蒂,我知道母親不會同意。
男友倒是不急不躁,說他有辦法。只見他撥通我母親的電話,淡定地聊了起來:「媽,我們打算下周結婚……」他這一聲「媽」把我嚇了一跳,昨天還叫著「阿姨」,突然就改了口,我又驚又喜又不習慣。不過事態倒是像他預料的那樣,母親爽快地答應了。事後母親說,他這聲「媽」,把她叫迷糊了。
婚後,老公不僅在母親面前「媽長媽短」地叫得親熱,跟親朋好友提起母親時也很自然地說「我媽」,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說的是他自個兒的媽呢!每逢我和他商討母親的事,老公總是「咱媽,咱媽」的,說得好像我媽跟他很親近似的。他叫得很順很甜,一下子就俘虜了我母親的心。母親也因此大受影響,「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在我跟前總說老公的優點,讓我珍惜他,說他是個難得的好男人。
我和老公偶爾吵架,母親總是站在老公一邊,指責我的不是。我有些「醋」意了:這女婿怎麼比女兒還要親?便半開玩笑地問老公:「你這是給我媽灌了什麼迷魂藥?」他大言不慚地說:「咱媽說了,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你每次都是胡攪蠻纏,不講道理,難怪咱媽不幫你!」我只好偃旗息鼓。
一天,和婆婆有點小摩擦,老公回家後,我一肚子委屈地說:「你媽太難相處了,我真不知道跟你媽怎麼過,你媽那態度,我真的受不了!」我一連說了三個「你媽」,老公瞪大眼睛望著我,問:「我媽不是你媽?」我點頭稱是,老公又說:「你要說『咱媽』!」我只好辯解:「咱媽?把我媽也牽扯進去了,她是無辜的,不太好吧?」老公回我:「我從來沒在你面前說過『你媽』吧?『你媽,你媽』多難聽啊,一下子就把關係拉遠了,要是她本人聽到,該多難受。當你說『咱媽』的時候,你就會感覺說的是自己媽,說的時候會想起她的好,不會說出那麼難聽的話。」
我這才意識到,老公的「咱媽」哲學還真是有點道理,趕緊改口:「咱媽……」我再次複述:「咱媽太難相處了,我真不知道跟咱媽怎麼過……」這話一說出口,就覺得特別彆扭。婆婆的好一下子就湧進腦海,再也指責不下去了。
老公嘿嘿一笑:「『咱媽』哲學你要是貫徹到底的話,保管你和咱媽的關係會來個飛躍!」
果然,貫徹了老公的「咱媽」哲學後,我和婆婆相處得非常融洽。一個「你」字和一個「咱」字,雖然只有一字之分,但它代表的距離是截然不同的。只有真的把對方當成了自己人,才真的是一家人。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