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人:知道人性的醜惡後還能選擇「諒解」

2020-11-29 騰訊網

一盞一直亮著的燈,你不會去注意,但是如果它一亮一滅,你就會注意到。

每天吃飯、睡覺、上學、上班,你不一定會覺得自己幸福,但是當有一天你遭遇了大病、失業、失學、失親......然後,事情過了,你突然對眼前的一切特別珍視。你覺得太感謝老天,老天太厚待自己,自己太幸福了。

這就叫「人在福中不知福」,只有當某一天,把你拉出福去,你才懂得。

某些因感情而走到一起的男女,兩個人天天在一起,越來越覺得平淡,直到厭了、分了,才突然發覺「過去的深情」。

工作也一樣。你會發現許多人有著令大家羨慕的工作,但是某一天,他居然辭了職。

最後,他另找工作,卻再也找不到像過去那麼好的。

那時候,他一定會偷偷後悔。

問題是——這些選擇,都是人性。

人天生就喜歡冒險、喜歡新奇、喜歡雲霄飛車的感覺,也可以說人天生就不喜歡「過度的平靜」。

所以,你處在一個隔音室裡,四周一點點聲音都沒有,你不見得感覺寧靜,你反而會聽到一種近乎耳鳴的喧譁聲從你身體裡面發出。相反,如果你置身在森林,有竹韻、松濤、鳥囀、蟲鳴、水流,你卻覺得寧靜極了。

人不能長處在平靜之中,太平靜、太沒變化,會使人不安,甚至發瘋。

於是聰明的醫生,當你沒病找病,去找他訴苦的時候,即使他一眼就看出你沒毛病,也會細細地聽聽、打打、敲敲、壓壓,再神情嚴肅地開幾味藥(可能只是維生素、鎮靜劑),又叮囑你「過兩個星期再來」。

兩個星期之後,你又去了,他再細細檢查,笑說有進步,又開藥,又要你隔周再來。

你又去了,他檢查、再檢查,拍拍你的肩:「恭喜你,病全好了。」你豈不是感激涕零他這位神醫嗎?

懂得經營大企業的老闆,絕不提早發布「今年會發多少年終獎金」的消息,因為當你這麼一說,就變成了「當然」,你當然得信守諾言,當然得「如數發給」。於是,從你這麼一說,你就欠員工的。

反而是,你可以先放空氣,說今年的景氣不好,怕發不出來,甚至有可能裁員。於是人心惶惶,員工非但不再指望發多少年終獎金,而是生怕自己被裁。

結果,當你不但不裁員,反而說「虧損由我吃下,員工福利不可少」,而再多多少少發了些獎金時,你得到的是掌聲,是感謝,是坐雲霄飛車嚇得半死之後終於到站的笑容。

這就是人性!人性多麼可悲啊,人居然像猴子,由「朝三暮四」,換成「朝四暮三」,換湯不換藥,猴子就會高興。

問題是,作為人,如果沒點兒合理與不合理的變化,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不是只要你知道人性的醜惡,更希望你在「了解」之後,還能有「諒解」。

說幾個故事——

第一: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由於陳進興和高天民四處強暴殺人,全島都人心惶惶。

突然,民眾報案,在北投看見高天民,大批警C趕去,但是被高天民發現,他從馬路旁邊縱身躍入下面的小溪和竹林。等警C想辦法追下去,已經失去了他的蹤影。

電視上播出一大批警C搜山的畫面,我正在朋友家做客。

「狗屁警C,孬種警C,人家高天民一跳就下去了,警C不敢跳,不要臉!」朋友的太太咬著牙罵。

「可不是嗎?」我笑笑,問她,「可是如果今天那警C是你丈夫,你怎麼說?」

她怔了一下,笑起來:「要是我丈夫啊,我就打電話叫他別逞強,快回家!」

第二:

有一天,在臺北市的某廣場舉行慈善團體的募款活動,我去了,並在募款會結束之後到附近逛逛。

「您是劉先生,對不對?」有個工藝品店的小姐認出我,又歪著頭指指我,「我知道了,你是來參加募款大會。」

「你也知道廣場上有募款會呀?」我驚訝地說。

「當然!我也去了一下,還捐了錢呢!」她掏出一張捐款的收據給我看,又帶我參觀她的工藝品,「劉先生買一個吧!算您特價。」

我買了,沒還價就買了,相信一定不會貴。

但是,才走幾步,看見另一個工藝品店,櫥窗裡放著一模一樣的東西,只要四分之三的價錢。

第三:

去水果攤買水果。

老闆不在,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看店。

「小弟弟,你看這兩種梨,哪個比較好?」我問那小孩。

「右邊這個。」他想都沒想,就指了指。

剛說完,老闆進來了,跟我打個招呼,我又問一次:「老闆啊!你看我該買哪種梨?」

「當然左邊這個。」他也想都沒想,就指了指。

我笑了:「可是剛才小弟弟告訴我右邊的比較好耶!」

「啪」,他突然打了小孩一巴掌:「這是劉伯伯,是好朋友,你要說實話!

好!故事說完了,你說這裡面,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對,誰錯?

人性就是這樣,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如著名作曲家王洛賓說的——別人為你拍照,他的鏡頭偏右,拍出來,你就是「左派」;一下子他的鏡頭偏左,拍出照片,你又成了「右派」。

焚化爐一定要建!核電廠一定要蓋!你很客觀,講得一點沒錯。但是跟著發現就打算建立在你家旁邊那塊地,你大驚失色。

當天,你的說法就有了改變。隔天,抗議的隊伍裡就有了你。

你跟第一個故事中的那位太太有什麼不同呢?只要損失的不是自己,人永遠都能正氣凜然。

看到電視裡災民的影像,你會落淚,捐款專線的字幕出現,你趕快抄下,然後撥通,捐錢。

你去打禪七,去布道會,去清修,去告解。你善良,也有同情心。問題是,隔天早上,你走進辦公室,該爭的、該吵的,嫉妒的、貪婪的,你改變了多少?

第二個故事裡的女店員不也一樣嗎?一邊因為善良而捐款,一邊又因為貪婪而狡猾。

至於第三個故事,如果你是我,你相信那孩子,還是相信那老闆?

無論你相信誰,都是可悲!

相信孩子,你會為孩子悲,因為他說實話還要被揍,而且父親當著他的面撒謊。

相信父親,你也要為孩子悲——為什麼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撒謊?是誰教他的?

梁啓超在他的家書裡寫得好——其實我們大家都是在不斷再生的循環之中。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一生中要經過幾次天堂和幾次地獄。

可不是嗎?

何必等死後去天堂和地獄?如果真有天堂與地獄,我們應該說:「在活著的時候,心裡常有天堂的人,死後也可能上天堂;在有生之年總是心裡有鬼的人,死後也可能下地獄。」

可我們總是不斷在心裡掙扎:住在地獄,想著天堂;住在天堂,又好奇地獄,更進一步則是——自己住在天堂,卻把別人推入地獄。

我在研究所的一個教授,很會算命。有一天,他坦白地說:

「哎呀!我哪裡會算命,只是懂得人性啊!我只要把一個人拉到一邊,小聲對他說——我看你的相,就知道你這個人太熱心,結果不但沒得好報,還總是因為說話太直,得罪了人。你的朋友都虧欠你……

那教授得意地問:「換作你,我對你這麼說,你是不是也要猛拍一下大腿說:是啊!您真是說得太準了。

這就是人,總覺得別人欠自己的。

人人都這麼感覺,所以反過來想,就成了「我們總是欠別人的」。

當你嘆人性可悲的時候,希望也能想想自己的人性如何。

相關焦點

  • 人性的醜惡面
    1,人性的醜惡就是能給予陌生人最大的寬容與理解,卻用最刻薄的話傷害最愛你的人。 2,接觸越多的人,看到越多的事,心靈越是受到無盡的震顫,一次次更新我的認知。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殘酷又冷漠,人性醜惡又荒唐。
  • 每天最少抽一包煙,「聰明」的黑猩猩背後,其實是人性的醜惡
    很多人這段時間可能在網上看到過黑猩猩抽菸的照片或者視頻,確實在第一次看到這種畫面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黑猩猩實在是太聰明了,抽起煙來有模有樣的,和人類根本沒什麼區別,但是事實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這隻「聰明」的黑猩猩背後,其實是人性的醜惡,很多人去到當地看了這隻黑猩猩之後才發現原來這隻黑猩猩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輕鬆。因為這隻黑猩猩抽菸其實不是自己想抽的,而是當地人特意訓練它抽的,因為他們覺得一隻會抽菸的黑猩猩一定能夠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事實證明這些人的想法是沒錯的,這些年在網上這隻黑猩猩確實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
  • 整部電影充斥著人性的醜惡,8年被禁播2次,但依舊是一部經典!
    整部電影充斥著人性的醜惡,8年被禁播2次,但依舊是一部經典!人有的時候存在一種反思維,就是你越不讓我幹啥,我就非要幹啥,比如好好的正常的電影我不看,我非要看那些傳說中的禁片。這部作品主要是講人性的醜惡,在新舊社會交替下產生的各種反應,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十分的扭曲和矛盾!
  • 《安家》:揭露人性醜惡,共振心中美好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安家》,揭示了現實生活中的人生百態,揭露人性醜惡,共振心中美好。房似錦接受的第三單老洋房中介代理業務,圍繞著「江家花園」老洋房買賣的故事而展開。上演了一幕「古有妲己助紂為虐,今有安邦老婆謀財害命」的悲劇,讓人看後唏噓不已,恨得牙根直痒痒。這個故事,採取對比的方式,揭露人性的醜惡, 共振和弘揚人間的美好。故事中,宋爺爺得知自己是絕症,卻還在殫精竭慮地為老伴做打算,賣掉老洋房,換一套帶電梯的房子,為老伴安頓餘生。
  • 《魔鬼代言人》:在人性的醜惡前做出選擇,你會如何發揮自由意志
    第三次是為紐約的房產大亨槍殺妻兒的三條人命案進行辯護辯護。這三個案件,便是撒旦給予凱文的考驗,但他有意無意的在凱文辯護的過程中透露出了案件背後的真相——凱文所辯護的人都不是好人,這就是選擇的權利。他想看看,在得知真相後,凱文會在"正義"和"名利"之間邁出哪一隻腳。
  • 解剖人性醜惡,《地獄少女》閻魔愛—動畫推薦
    在都市的青少年中,有著這樣一個傳言:只要在深夜零時登錄「地獄通信」,將所怨恨人的名字寫下來,且你的怨恨達到了可以委託的程度,地獄少女就會出現,立即把你怨恨的人帶入地獄。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傳言是真的。
  • 解剖人性醜惡,《地獄少女》閻魔愛—動畫推薦
    寫給地獄通信的信件都會傳達給一名叫做閻魔愛的少女,當她與信件中的怨恨產生共鳴,就會變身成為地獄少女,發放自己隨從變成的稻草人,並說明契約方式和後果:只要解開稻草人上的紅線,契約就會成立,地獄少女會將對方的所怨恨者的罪惡重現並流放到地獄。但是,當你在解除怨恨後,自己亦要付出代價。
  • 世人都知曉的《西遊記》原著中的一句俗語,後半句卻揭露人性醜惡
    比如「朋友妻不可欺」這句俗語,是我們每個人都知曉的名句,它說得非常有道理,尤其是它的下半句,更是說透了人性的醜惡。 而唐繼堯在當時早就把「朋友妻不可欺」這句話拋在腦後,為了永遠不被打擾,唐繼堯對自己的這個兄弟庾恩暘下了毒手,將他殘忍殺害。 對朋友的背叛,也讓唐繼堯背負了「不道德,沒人性」的標籤,從那以後在仕途中,唐繼堯就像一個過街的老鼠,沒有人再願意與他共事合作了。
  • 不僅韓國N號房,《靈魂擺渡》《熔爐》早已揭露人性的醜惡面
    如此大範圍的犯罪事件像惡魔在狂歡,讓人憤慨、痛心,同時也揭露了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揭露人性醜惡面的影視《靈魂擺渡》《熔爐》《靈魂擺渡》中《織女的詛咒》:詛咒,有時是最殘酷的提醒;復仇,有時是最徒勞的拯救;人性,有時是最劇烈的毒藥;靈魂,有時是最脆弱的玻璃。
  • 馮小剛「難產」了18年的電影,因為太表現人性醜惡,兩次被禁拍
    馮小剛「難產」了18年的電影,因為太表現人性醜惡,兩次被禁拍關於馮小剛這個人的爭議向來不斷,懟天懟地的性格和作風無疑是給他帶來了許多是是非非。他的兩面派作風也被受人詬病,上能拍馬屁哄得人開開心心,下能發脾氣把服務員罵哭,不愧身為活躍在熱搜裡的導演!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對藝術的執著和對美的把控力。出身文工團的他對於美有著天然的直覺,再加上他擅長學習的能力,踏入導演圈來一直是順風順水,無論是戰爭片還是賀歲檔,每部影片都叫座。但這其中也有小波折。
  • 《蝙蝠俠黑暗騎士》希斯萊傑主演,用小丑演繹人性深處的醜惡
    《蝙蝠俠:黑暗騎士》 希斯·萊傑主演,用小丑演繹人性深處的醜惡這部電影應該是評分最高的英雄電影吧?有幾點塑造了它的偉大:1. 多重平行敘事 2. 多方位深究人性 3. 塑造了多個深刻的角色 首先第一點,多重平行敘事。
  • 募捐400萬元傾家蕩產背後是人性的醜惡,離開馮鞏的牛群,生活太苦!
    人心涼薄,真心付出卻要報之以惡,人性的醜惡在牛群傾心付出後被凸顯的淋漓盡致,難道善意已然不能存活於世了嗎自私、無情、冷漠、猜忌是他們的個性,對待那些突如其來的善意不是選擇去接受,而是逃避,甚至是摧毀。
  • 杜甫一首詩揭露人性醜惡,這才是社會的真相,很殘酷但很真實!
    其實在杜甫還有一首詩寫得非常現實,完全把人性的面紗給解開了,把它醜惡的一面暴露在眼前。這對杜甫本身可以說是經歷過「多麼痛的領悟之後」才寫下的,這首詩即便過了1000多年,現在讀來仍然很現實,很諷刺。一起來看下:貧交行杜甫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 97年,白龍馬被棄屍山洞,半具白骨揭露人性醜惡:最毒妖魔在人間
    一部《西遊記》可以說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和回憶,在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電視劇成了觀眾心中最期待的。而當年一部《西遊記》不僅捧紅了徐少華、六小齡童、馬德華等人,還讓大家知道了劇中的白龍馬。但對於劇中的白龍馬真的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來歷,那匹伴隨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白龍馬也被稱之為「五號演員」。眾所周知,拍西遊記時候的艱辛和不易,但這部劇也換來劇中演員的名氣,可以說他們拍完西遊記之後真的是名利雙收。
  • 真正成熟的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近些年漸漸懂得,年齡增加了閱歷,閱歷磨練了心智,真正的成熟,是在走向人群時又保持獨立,在通曉世故後還能守好本心。就像有一種人:與人相處十分友善,但平日裡卻總是獨來獨往。看著葉嘉瑩先生在經歷無數坎坷後,還能保持吟誦詩詞時的坦然,讓人由衷的敬佩。很多人知道葉先生,是從她捐款1857萬開始的,去年,她又一次將1711萬房產全數捐給南開大學,用於支持傳統文化的研究。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她的前半生幾乎是在風雨飄搖中度過的。
  • 英雄聯盟:UZI退役到韋神結婚,微博裡暴露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
    在微博之夜UZI的名字被無緣無故抹除之後,微博裡飯圈的粉絲沒少攻擊電競圈,凡是有關遊戲的相關事宜,都會遭到這群人無下限的吐槽,如果是上了熱搜那就更不得了了,開始發一些沒素質的言論,什麼打遊戲沒出息,玩遊戲的人顏值都很低等等。
  • 真正成熟的人,都這樣找老婆!
    然而,如果你找老婆的標準僅僅只是找一個美女,那麼毫無疑問,你是一個不成熟的人。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你對國內的大佬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就一定會發現那些真正事業有成的男人,他們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們的普通的女人。
  • 真正成熟的人,都這樣找老婆
    然而,如果你找老婆的標準僅僅只是找一個美女,那麼毫無疑問,你是一個不成熟的人。 為什麼這樣講呢?如果你對國內的大佬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就一定會發現那些真正事業有成的男人,他們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們的普通的女人。如此,也就是說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在找老婆的時候,從來都不會看對方的長相,或者說不會將對方的長相放在首要的位置,而是會充分考慮對方和自己的契合度。
  • 真正成熟的人,「從不解釋」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不想說話開始的,不解釋,很沉默,冷暖自知。1.錯誤的事情,解釋不如行動。職場上,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是你犯錯之後,和上司解釋,反而顯得你很沒有修養,也不敢擔責任。
  • 一個人真正成熟,從放棄做「好人」開始
    一個人真正成熟,不會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來達到社交的目的。而是學會拒絕,讓自己開心並處理好人際關係。著名的心理學家古斯塔夫·榮格說過:「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一個人真正成熟,知道人生是為自己而活,不刻意去討好任何人,不因為別人一說什麼就答應,而是懂得拒絕。還記得「便利貼女孩」嗎?在劇中,陳喬恩飾演的陳欣怡就是一個不懂拒絕的女孩。她不管上班下班,都在為別人的事忙碌。在生活中,她更是一味地接受,一味地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