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
2004年在美國南加州州立工藝大學的禮堂裡,正在舉行號稱世界第一格鬥遊戲大賽的EVO。這次比賽集結了來自30多個國家共700位以上的格鬥高玩,共有9個遊戲項目。
這一年的EVO,產生了格鬥史上最經典的一幕驚天大逆轉——在街霸3.3項目裡,梅原大吾在幾乎空血的狀態下Blocking對手春麗的超殺鳳翼扇,最後成功翻盤。在後來的十幾年中,這一幕幾乎被所有格鬥遊戲愛好者津津樂道。
這場對決結束後,一段畫質粗糙黑乎乎的視頻流傳在各類視頻網站上,據說所有版本的總播放量已經過億,流傳10多年熱度不減。熟悉街霸3.3的人感慨大場面下的技術發揮,不熟悉的人去感受現場熱烈的氛圍。2015年EVO官方把當年自己錄製的素材拿出來,重新整了一個「高清版」出來。
不過視頻裡的比賽項目——街霸3.3(街頭霸王III:三度衝擊)畢竟是將近20年前的遊戲了。因此這段視頻流傳雖廣,但這些年很多看過這一對決的玩家,在不熟悉街霸3.3系統的情況下,很難精準地體會到它的精髓。所以今天我們來詳細解讀一下這一經典事件,包括它對後世的一些影響也一併在後文中介紹。
● ● ●
EVO最後的淘汰賽制比較公平,有勝者組和敗者組,敗者不會直接捲鋪蓋回家,可以跟其他敗者們決出勝負,最後再與勝者組的冠軍進行總決賽。因此,敗者組的決戰,按一般賽制理解相當於半決賽。
儘管人們將這一幕普遍形容為:「在決賽最後關頭如何如何」,但其實它是發生在半決賽中的,就是街霸3.3的敗者組決勝戰。
這組比賽對戰雙方,一位是年僅19歲,已是美國格鬥遊戲圈內數一數二的高玩賈斯丁·王(Justin Wong,在我們此前的文章中對其有過介紹:點我回顧),另一位是時年23歲,於日本已被封神,在歐美格鬥圈也名聲響亮的梅原大吾。
賈斯丁使用春麗,梅原使用肯。雙方打到關鍵時刻梅原的肯只剩下一絲絲血,格鬥遊戲常規搖杆拉後是防禦,但這時候的肯只能防禦普通攻擊,其他任意特殊攻擊或者超殺無視防禦挨著就死。雙方謹慎的互相試探了下距離,隨著背景一個兄弟大吼一聲「Let's Go Justin!」的同時,賈斯丁使出了春麗的超殺——鳳翼扇。
然後梅原就用格擋化解了鳳翼扇的每次攻擊,最後以跳重腳→蹲中腳→升龍拳→升龍烈破一套連招帶走還剩三分之一血的春麗——現場跟解說都高潮了。
這裡用到的「格擋」一詞是國內叫法,日版叫Blocking,美版叫Parry,都是招架格擋的意思。格擋是街霸3.3裡的核心系統,代表遊戲鼓勵玩家多進攻,少防守,哪怕角色是防反型的也不會龜在角落裡拖時間。
格擋的基本原理是這樣:在對方任意攻擊擊中你的瞬間,上,中段攻擊推前方向,下段攻擊推下之後,就可達成格擋。成功格擋可以增加必殺技槽,並減少動作硬直獲得反擊優勢,而且在空中也可以靠推前格擋對方的防空技,因為街霸3.3裡浮空不能進行防禦動作,所以格擋是空中唯一的防禦手段。
這麼核心的系統卡普空才不會隨隨便便就讓人掌握,格擋一定程度上算是普通玩家和高玩之間的分水嶺,這個系統有三個難點:
1、只在對手攻擊到你之前7幀內有效。7幀是什麼概念?格鬥遊戲恆定60幀/秒,6幀就等於0.1秒,7幀大約就是0.116秒左右。普通人類的一般視覺反應在0.25秒左右,已知極限則在0.1秒上下,所以你需要在對手攻擊到你0.116秒之前格擋。
那一直推前行麼?行,你想死沒人會攔著你,因為——
2、格擋需要搖杆在默認中間位置再推才算有效。連續格擋每次都需要把搖杆回中,理解困難的可以參考梅原連續格擋鳳翼扇時手的動作:
可喜的是如果你是手柄用戶或者鍵盤黨,那倒沒有回中的限制,因為按鈕跟搖杆的機械結構畢竟不同,但你依然有0.116秒的限制,同時還有一個關鍵的難點——
3、熟悉所有的攻擊動作。人類反應有極限,這點實在不好突破,但要是能把所有招式和性能記得滾瓜爛熟,也能適當的提高格擋成功率。可光靠死記硬背是沒用的,招式性能這個必須自己體會,任何招式在出招收招前後都有硬直,不同角色和不同招式的硬直還都不一樣,有關這一點是背不會的。套用李小龍他老人家生前的那句名言來說就是:
如果能熟練地同時做到以上三點,是不是就能跟梅原一樣在EVO這個級別的大賽裡格擋鳳翼扇了呢?
非常遺憾的告訴你,不能。
對街霸3.3的高手來說,格擋鳳翼扇的難點在於第一下,因為出招瞬間,鏡頭會有個移動和縮放的效果,畫面會聚焦在對手春麗身上,很影響對雙方距離和節奏的判斷。倘若熟悉掌握畫面切換的節奏,把這第一下格擋住了,剩下的步驟相對高玩來說就簡單一些,主要是保持正確的節奏,全部格擋或在中途很明顯的招式更換時躲開都是沒問題的,很多高手都可以做到。
還有梅原當時沒有選擇跳開,而是在鳳翼扇改向上攻擊那個空檔上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打出當時能給予最高傷害的連擊套路。在適當的時候使出最大傷害連擊,也是格鬥高玩的必備技能。
但能在自己小屋裡安靜的一個人做到是一回事,把環境換到異國他鄉,對手是東道主,背後坐的成百上千人都給東道主聲援的世界級比賽的半決賽,輸了就沒有爭冠機會,自己操作的角色只有一絲血的狀況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是不能使出平時練得爛熟的技巧來的,這也是 「EVO 2004梅原格擋賈斯丁王」能在素人和高手圈裡都有深遠影響的原因。
EVO官方事後把這個時刻叫做EVO Moment #37,至於這37號怎麼來的,是因為當時EVO沒有現場網絡直播,所以都在賽後整合出DVD賣,這個時刻正好是當時出版DVD裡的第37號片段。
媒體界對這個時刻的興趣就更大了,日本NHK電視臺在比賽之後不久專門報導了這件事情,稱之為「背水的逆轉劇」。隨著時間的流逝,上的媒體越來越大牌。
遊戲媒體Kotaku曾專門撰文把這件事排到「電競十大重要時刻」的第一名。
老牌音樂媒體滾石網站專門做了篇報導,告訴你們這是電競史上最扣人心弦的時刻。
標題是「回顧:為什麼2004年的街霸比賽是電競史上最扣人心弦的一刻」
全球數一數二的體育媒體ESPN今年還討論了下這件事的後續影響。
標題是「大吾和賈斯丁:街霸Moment 37的遺產」
甚至有位前格鬥遊戲玩家還特別為這個時刻寫了本書,來歌頌這個時刻對後世格鬥玩家圈的影響。
副標題是「競技遊戲史上最著名的時刻之一」
2004年的這場對決,讓老外給梅原大吾起的外號「The Beast」(野獸)更加深入人心,因為他總是能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使出誰都沒想到的方法絕處逢生;賈斯丁·王因為跟格鬥之神廝殺,在美國格鬥玩家圈的聲望進一步提高,當然他最拿手的還是「漫畫英雄對街霸」(Marvel Vs Capcom)系列,當屆和之後的EVO他都拿到過那個系列項目的冠軍。
隨著《街頭霸王4》在全世界的熱潮,這兩位也先後成為了首批職業格鬥遊戲玩家之一。
賈斯丁是美國著名職業電競團體EG的一員,梅原則集美加獅,紅牛和Twitch三家於一身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EVO Moment #37喚醒了當時死氣沉沉的美國格鬥玩家群體,而且不光是「街霸」系列,還包含其他各類格鬥遊戲。當時看到這一幕的玩家開始精進自己的水平,後世看到視頻的新一代則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此後歐美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格鬥玩家的總體水平都獲得了提升,日本玩家雄霸大部分比賽頭名的狀況逐漸不再,美國,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等地的玩家,都可以在各個世界級的格鬥遊戲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EVO當年還在加州一所大學的禮堂,現在也進入了拉斯維加斯的體育場
2011年街霸3.3還專門推出了支持網絡對戰模式的新家用機版,格擋專業級教程裡的最後一項挑戰就是完全擋掉鳳翼扇,並以梅原當時使用的連擊套路結束。
唯一沒有從這個精彩時刻獲利的,大概就是當屆EVO的街霸3.3總冠軍了。似乎所有人都忘了,梅原雖然贏了2004年EVO的敗者組決勝,但最後在總決賽裡輸給了上一屆的冠軍,另一個日本高手K.O。
K.O今年的近照
K.O是公認的街霸3.3高手,EVO 2003,2004兩屆連續冠軍,可惜在日本當時另一項著名格鬥比賽——鬥劇上就從未獲得過第一,此后街霸4到現在街霸5時代基本不見他的蹤影,倒是今年又在日本5v5團體賽Cooperation Cup上,一路殺進決賽,項目果然還是街霸3.3……
10年後的2014年,梅原和賈斯丁又被撮合到一起,再次嘗試重現10年前的這個經典時刻,這時候的梅原對街霸3.3有些手生,幾次嘗試都沒得手,最後的最後終於在賈斯丁的配合下成功。這就不是你死我活的比賽了,只是個回憶經典的活動。最後,我們把這個視頻也貼過來,大家一起紀念一下吧。
EVO MOMENT 37十周年紀念活動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