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一千萬現金。
雖然百萬年薪已經是頂尖人才的薪資待遇,但事實上有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幸福呢?這裡就通過一個實例說下。
我家樓下鄰居的孩子2013年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赴美伊利諾伊大學讀博之後回國,在上海某跨國金融公司擔任高端分析師,年薪112萬,稅後89萬。前年結婚在靜安買了套房子,81平迷小兩居,總價837萬。他用自己攢了的錢、他父母賣掉老房子的錢、父母的積蓄,一共337萬交了首付,貸款整500萬,還款25年,月供28300元,一年就是34萬。
他老婆結婚前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前臺工作,工資一萬多,由於奉子成婚,於是為了結婚就辭職了當起了全職太太。
他每年帶薪休假一次,加上國慶節和春節,每年回家一次,回丈母娘娘家一次,出境遊一次。據他媽介紹,光是這三次出遠門就得開銷10萬,一家子全程都是飛機,除了在他媽這以外都是住酒店。
他自己不抽菸不喝酒,除了養車以外花錢地方不多,基本開銷每月七八千。他老婆雖然不上班,但是也經常和同學朋友出去逛街,有時不出門還化化妝,每月光老婆孩子就得1萬塊的開銷,僱了個非全職保姆每月1萬。加上雜費,一家子每月固定開銷3萬+,加上過年採購什麼的,一年下來40萬打底。34萬+10萬+40萬=84萬。
孩子明年要上幼兒園了,選定了一家貴族幼兒園,學費每月學期8萬不含夥食費。屆時就得92萬的開銷,已經入不敷出。所以他孩子上學之後,他要辭掉保姆,然後老婆再要找個工作「維持生計」……
百萬年薪的人確實讓人羨慕不已,但大家也想不到他們的消費成本有多高,像題主說的月薪10萬其實跟上述案例沒多大區別,就算不買房、不結婚、沒孩子,一年下來能攢三分之二也算厲害的。那也就六十萬而已。
每年六十萬,攢夠1000萬需要至少15年。而這1000萬存大額定期,至少7%的年息,每年光利息都有70萬了。
等年薪百萬的攢夠1000萬,十五年之後這1000萬光利息都賺了1050萬了,因此十五年之後本金的比例差是1000萬和2000萬的差距。
有人說你拿1000萬就沒有生活開銷了嗎?當然有!但是拿1000萬也不影響工作收入,除了自己的收入以外,每年取出20萬的利息,對於非高薪群體來說總夠花了吧?這樣也不會傷及本金。
還有人說,你的案例發生在上海,房價就佔了大頭。這話沒錯,但我們換個角度想,除了這個別幾個發達城市以外,有幾個能開出百萬年薪的城市?就連市值幾百億的大企業在非一線城市的一級分公司老總也沒100萬的年薪。所以既然有高薪的前提條件,那就得吻合所在地的假設。但是給一千萬現金,想去哪發展都可以,不受高消費城市的限制。
又有人說,人家工資是在增長的。這也正確,但從比例來說,年薪百萬的工資增速其實很慢,年均增速還趕不上退休職工。他們的制高點是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拿乾股,或者攻克什麼難關之後拿獎金或提成。但這都是不確定因素,以本文案例主人公來說,他從入職至今三年,工資累計漲了百分之六點多,去年至今一分沒漲,年終獎還縮水一半。況且按照上述攢錢增速計算,靠漲工資攢錢追平1000萬的定存收益,估計已經到退休年齡了,到時拿的是退休金,收入可以用驟減來形容,持續幾十年的高品質生活會陡然下降。除非在此期間特別會攢錢,而且特別會投資理財,否則從長遠規劃和穩定性來說不如拿1000萬現金的人收益高。
如果拿到這1000萬的人是個很會投資理財的人,到退休年齡可能已經變成了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