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藝風採】隨山西畫院沿黃採風——周建國家鄉河曲寫生

2020-12-22 騰訊網

周建國,山西省河曲縣人,1982年畢業於山西大學藝術系國畫專業(77級),獲學士學位。國務院國賓禮特貢推薦藝術家,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山西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忻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忻州師範學院美術系副教授。2014年國畫作品作為國禮贈送泰國親王素博巴莫,2019年國畫作品作為國禮贈送「一帶一路」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元首峰會主辦國吉爾吉斯國家元首。

黃土地上有太行 42cm x 42cm(巡鎮河北村)

夕照 42cm x 42cm(樊家溝村)

紅土崖上度春秋 45cm x 65cm(桃山村)

暖陽 42cm x 42cm(天窪村)

高原欲雨 42cm x 42cm(桃山村)

高原秋韻 45cm x 65cm(鄔家沙梁村)

黃河人家 42cm x 42cm(桃山村)

古塬深處 45cm x 65cm(天窪村)

月色 42cm x 42cm (桃山村)

秋塬圖 45cm x 65cm (桃山村)

山風追月 42cm x 42cm (巡鎮河北村)

無言的土地 42cm x 42cm (桃山村)

故鄉月夜 45cm x 65cm (巡鎮河北村)

紅崖人家 65cm x 45cm(桃山村)

黃土深居 42cm x 42cm(岱獄殿村)

故園如夢 42cm x 42cm(桃山村)

旭日 42cm x 42cm(桃山村)

牧歸 42cm x 42cm(桃山村)

應邀參加由山西畫院,山西省美協,忻州市委宣傳部,河曲縣委,河曲縣人民政府主辦的 「 情系鄉土 . 西口長歌 」 沿黃美術作品(河曲)展開幕式(河曲美術館)

講黃河故事

岱獄殿寫生

桃山寫生

樊家溝山谷容顏

黃河遠眺,對岸為「雞鳴三省」之陝西省府谷縣

天窪村新貌

「紅土圪錐」----桃山村的地標,好似衛士立於村頭,據當地老鄉講,他們孩童時,這些「紅土圪錐」很高大,然天長日久,風吹雨襲,如今它小多了……。作者曾幾次帶領忻州藝校美術班學生,忻州師範學院美術系學生到桃山寫生,代表作品 高原魂 就來自桃山寫生稿。現在桃山已成為山西美協寫生基地,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院,中國國家畫院等著名畫家都曾到桃山寫生。

高原的雲(桃山村)

黃土地上見太行,奇特的地貌(巡鎮河北村)

師生河曲桃山寫生與老鄉合影,右側老者為作者遠方親戚(老姨之孫),與作者同齡,多年未見,倍感親切,其父98歲,剛剛離世,叔叔95歲,身體超健康,桃山也算高壽村了。

黃河落日 (巡鎮河北村)

昨晚走丟的騾子終於在巡鎮找到,看老鄉高興的樣子,從巡鎮又返回桃山,老伴四川人,與他作伴近40餘年。

高原景象(桃山村)

天高雲淡(天窪村)

信天遊(鄔家沙梁村)

作者家鄉

老家院落——巡鎮河北村,作者曾在這裡度過了童年、青少年時期。巡鎮是河曲第一重鎮,巡鎮鎮(原人民公社)、河曲第二完全小學、巡鎮中學、河曲第二人民醫院……都設在巡鎮並都在河北村。這裡距桃山村3裡,距黃河畔2裡,與黃河對岸陝西省府谷縣段家寨遙相呼應。

相關焦點

  • 河曲聯袂山西保利大劇院:「藝」直播全方位賦能忻州古城
    河曲聯袂山西保利大劇院:「藝」直播全方位賦能忻州古城 2020-06-03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疆昌吉市美術館舉辦「青山綠水 重彩墨·文化潤疆促發展」畫展
    翰墨歌盛業,丹青頌家鄉。2020年10月28日金秋十月,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的戰略部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現新時代新疆的風土人情和邊疆風貌。昌吉市青少年宮(昌吉市美術館)特舉辦「青山綠水 重彩墨·文化潤疆 促發展」畫展,用畫展的形式連民心、接地氣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講好昌吉故事。筆隨時代,墨見精神,畫風質樸,清潤靜雅。此次畫展由新疆中國畫畫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群藝館、西域寫生俱樂部等眾多本土美術家參與,參展畫作品百餘幅。
  • 著名油畫家白羽平談油畫寫生與創作
    因為我的老家在山西,好多東西是,因為好多畫是通過寫生或者是照片,寫生有時候我是很多,就是我的認為是這個,我理解就是風景畫寫生的,其實它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寫生,把這個寫生一定是,應該是作為一個創作這麼樣去理解,所以這個寫生是一個獨立的一個完整的創作,它不是像咱們大型的那種,像練習色彩呀,掌握構圖呀,還不光是這個。
  • 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劉建——讀劉建水墨建築藝術有感
    劉建 教授劉建,1960年生,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安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杜布羅夫尼克·5 46×68cm 2018年在人類共同遺產長河中的苦旅者、先行者——讀劉建水墨建築藝術有感文/尼瑪澤仁 (照片攝影:盛鳴)2015年與尼瑪澤仁先生赴陝西慰問
  • 漫將一硯梨花雨 潑溼黃山幾段雲——羅素民黃山寫生小記
    羅素民先生師法古人卻不泥古,畫面中或幹筆渴墨,或濃墨重筆,或淡墨暈染,呈現出清雅飄逸的韻味,可見畫家心手相合的自在。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是畫家羅素民神往已久的地方。心中盤亙十幾年,能夠在這個歷經磨難的2020年秋天去往黃山寫生,實在是幸運的事情,這些小品不是恢宏巨製,不是壯麗磅礴,卻是發自內心的深情表達,是精妙的片段,是一個心願的達成。
  • 筆書盛世頌文明 墨繪和諧譜新章 甘肅畫院建院三十周年作品展暨...
    12月22日,甘肅畫院建院三十周年作品展暨全國美術名家作品邀請展在甘肅省藝術館隆重開幕。當天活動中,中國文聯、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協、中國美術報等多家文化藝術單位表示祝賀。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家文史館副館長馮遠,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等專程赴蘭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人物畫方向
    劉慶和說」個展(北京畫院美術館)劉慶和」個展(798藝術區蜂果當代藝術中心)。失調的和諧—新生代相關案例展中間美術館北京第二屆深圳當代藝術雙年展深圳尋脈造山一一寶龍美術館開館展上海入作品展麓山美術館代藝術展(金雞湖美術館)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展」墨韻克拉科夫
  • 自強不息—葉淺予自選速寫作品研究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展出
    此次展覽是中國國家畫院整合本院學術力量,深入研究藏品,提升展覽學術含量的年度重要展覽之一,也是「中國國家畫院典藏研究系列」展覽的開篇之作。該展覽已列入「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項目。 葉淺予長期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創立了「傳統、生活、創造」三位一體及「臨摹、寫生、創作」三結合的中國畫現代教學體系,對現代中國畫發展影響深遠。    葉淺予畢生從事速寫藝術,本不離身、手不停筆。從上個世紀 30 年代到90年代 ,速寫伴隨了其藝術生涯始終,留下了大量速寫作品,是他「自強不息」藝術精神的感人寫照和極其寶貴的藝術遺產。
  • 展訊l 無恙山河---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委會寫生作品展(二)
    特別近年來,組織大量的集體外出寫生活動,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從整體上提高了廣東省青年山水畫的學術氛圍和創作水平。 中國山水畫寫生歷史源遠流長,山水畫寫生在山水畫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實踐證明,寫生是提高山水畫創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從觸景、悟境到得境的必然過程。在這方面,廣東省青年美協山水畫藝委會進行了很好的踐行,成績令人鼓舞!
  • 一周藝術人物|舞與墨間,另一種視角的「全球藝場上海時間」
    以「全球藝場·上海時間」為主題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中,西岸藝博會、Art021以及一系列展覽,與絕佳的秋景上周匯集滬上,藝術家主題活動也不勝枚舉。展覽分為主題創作、風景畫創作、風景寫生、人物寫生、創作構思5個部分,通過200餘件繪畫作品全面呈現高潮質樸的藝術風採。高潮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油畫家和美術教育家。1927年出生於河北。他的油畫作品體現了新中國成立後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時代訴求,以現實主義的筆觸將自己親歷的農村生活原型轉化為藝術審美作品。
  • 浙江畫院|孫永:30年如一日,山水畫的堅定探索者!
    ——孫永在近30年的藝術道路上,浙江畫院院長、山水畫家孫永始終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藝術創作方法體系及其理論的建構,並注重提倡寫生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孫永養成了一邊在家臨摹傳統,一邊去實景寫生的良好創作習慣。
  • 浙江畫院人物畫工作室「走進紹興」採風,妙筆描繪紹興幸福生活
    初冬時節,浙江畫院人物畫工作室進一步開展 本次採風,浙江畫院人物畫工作室深入紹興的老街小巷,感受著紹興文化的深沉和質樸,在紹興的廟會、老飯店、黃酒廠、醬菜店、古橋頭……妙筆描繪出一個個鮮活的紹興人形象,展現了紹興人的幸福生活
  • 國家畫院|博士後山水畫家常欣創作感言
    國家畫院|博士後山水畫家常欣創作感言常欣 記住鄉愁 國畫 200cm×200cm 2020年創作感言(節選) >2019年9月,在中國國家畫院「扶貧頌」主題採風寫生活動倡導下,我來到雲南大理古生村寫生。
  • 藝路聯動//1261油畫工作坊(10油畫風景寫生)
    在未來的日子裡,讓我們攜手共進,藝路同行。繪在六一01今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天氣晴好,我們再次相聚在1261畫室。可能是因為兒童節快到了,大家聚在一塊兒竟然有些雀躍歡欣。所以這次寫生課, 我們只需走出畫室,便可以撐開畫箱表現126美景。大家兵分兩路,一拔夥伴留守畫室及周邊,另一拔來到舶宮旁邊的大草坪外,畫層層疊疊的房屋樹木。有了前幾次寫生作鋪墊,這一次,大家心裡多少有點譜,不再像第一次那樣手足無措。選景、構思、構圖、鋪大色調…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 黎雄才作品展亮相北京畫院美術館 展現「黎家山水」脈絡
    作為北京畫院「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的重要項目,「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已經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將持續至2月23日。此次展覽選擇嶺南畫派代表畫家黎雄才為研究對象,以「重師造化」為題,分成「萬裡只車隨屐筇——對景寫生」「氣傾百代鑿洪濛——變革新風」「河山腳底藍本供——創變粉本」三大版塊,共展出了黎雄才的百餘件畫作。
  • 濃墨重彩的繪畫人生 ——記著名油畫家韓植墨先生
    曾任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省油畫學會會長、山西美術研究會副會長等,同時任大同大學、晉中學院、呂梁學院、忻州學院、長治學院等院校的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多年來,韓植墨主要從事油畫教學與創作,還涉足連環畫、宣傳畫、插圖創作等。
  • 湖南省畫院:用畫筆為美麗三合村插上飛出去的翅膀
    8月1日,湖南省畫院組織專職畫家、青年畫院畫家、藝術志願者等20餘人組成的採風團,赴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三合村開展為期2天的採風寫生創作活動,並為三合村創作表現扶貧成果題材的大幅國畫山水作品《三合新貌》。這支隊伍的到來讓原本寧靜的小山村一下子沸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