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追夢刑警「周搏命」
他力爭做「專家刑警」,創出了一套利用刑偵、圖偵與信息系統相結合的破案工作法,成為破案「利器」;他捨生忘死,衝鋒在前,戰友們叫他「周搏命」;他嫉惡如仇,卻對群眾的事都掛在心上,被譽為「貼心刑警」。
周博文是梧州市公安局萬秀分局刑偵一大隊的副大隊長,幹刑警雖只有4年,卻屢建奇功,參與破案300餘起,抓獲嫌疑人200餘名,挽回損失700多萬元。2012年、2013年,他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區優秀人民警察。
「為辦案他搏智又搏命。」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同事的一句話道出了榮光背後,這位「80」後刑警的艱辛和付出。
「當刑警就要當『專家刑警』」
2006年,剛參加公安工作,周博文被安排到看守所當監管民警。這讓他有些失落,他一直認定要做一名刑警,因為那樣能直接打擊犯罪,更有成就感。
周博文並未因此消沉,通過從在押人員中深挖線索,為辦案單位提供了大量情報信息,默默追逐著「刑警夢」。4年後,他如願當上了刑警。
在同事看來,穿上刑警服的周博文和他的名字一樣,博聞多智,辦法多。
利用在看守所時大量接觸犯罪人員的經歷,周博文對違法犯罪易發高發群體分門別類,並以綽號為主線,建立了一個200多個慣犯人員信息的「花名冊」。
「只要隨口說出一個綽號,他就能答出對應名字。」同事曾中印象深刻。
去年9月,市內某廣場停車場摩託車接連被盜,警方現場訪查獲悉,一名綽號為「大水標」人員有作案嫌疑。然而,他真實名字並不為人知。周博文腦子一轉,脫口而出:「『大水標』真名叫黃某某!」警方按「名」索「驥」,「大水標」束手就擒。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當刑警就要當『專家刑警』!」周博文有更遠的想法。為了提高刑偵技巧,他參加自治區公安廳視頻偵查培訓班,找同行切磋取經。去年,利用難得的公休,他獨自來到上海,嚮慕名已久的刑偵專家請教。學習總結,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破案「秘笈」。
「砰!砰!」去年12月2日晚,蒼梧縣夏郢鎮儒巖村周某等人回村途中遭槍擊,周某不治身亡。
由於案件受害方涉嫌犯罪,拒不配合;案發地點周圍一片漆黑,視頻偵查條件有限,警方只發現了一輛可疑的無牌汽車曾在現場出沒,案件破獲難度極大。
如何破局?周博文心細如髮。他串聯嫌疑車輛的「碎片信息」——車體顏色深,車頂有行李架,後視鏡系紅綢帶……這是一輛嶄新的黑色越野車!
車輛是何款型號?機智的周博文將天網錄像的截圖貼進車友群求教。車友言之鑿鑿:這是新上市的立帆X5!以車找人,警方很快鎖定了嫌疑車輛車主吳某,並順藤摸瓜搗毀了兩個犯罪團夥。
通過天網,發現嫌疑車型;分析研判,確定嫌疑車輛;利用信息系統,找出作案車輛……事後總結,同事們發現,案件偵破一環扣一環。這種創新利用信息導偵的綜合技戰法他們稱之為「博文工作法」,並將之不斷應用到其他案件的偵破中,收到了奇效。
「通過『博文工作法』,今年轄區內的30多起兩搶案件全部被破獲。」萬秀分局局長姚瑞新說。
「鬥智,博文『博文』;鬥勇,博文『搏命』」
4年的刑偵工作,周博文破案無數,也多次身處險境,他不僅一次在微信上說:「躺著也得把案子弄出來。」
當刑警不久,周博文和同事來到昭平縣鳳凰鄉營盤村追逃,就上演了一場「屋頂驚魂」。
「咔嚓!咔嚓!」當時,嫌疑人謝某趁黑夜竄上瓦房屋頂,瘋狂逃竄,周博文窮追不捨。在連續跳過幾間民房房頂後,他終於追上了謝某,兩人扭打在一起。正當他對謝某實施控制時,由於用力過猛,兩人一起從4米多高的屋頂上摔到地上。受傷的謝某趁機爬起繼續逃命。周博文正要追趕,突然感到左腳一陣劇痛。
「一塊瓦片插進了膝蓋,血不停地往外流。」捋上褲袖,周博文膝蓋上傷痕仍清晰可見。當時,他忍痛拔出瓦片,爬起來便繼續追趕。最終,走投無路的謝某於次日投案自首。
傷痕不僅僅是這一處。
「3年前搶劫貨車系列案的疑犯林某就藏匿在蒼梧縣六堡鎮桂河村山中!」2011年10月26日,周博文剛從廣東押解疑犯回到梧州,便得線報。顧不上休息,他和同事便馬不停蹄奔赴桂河村,在進村的山路上蹲伏守候。
10月的大山,酷暑難耐。夜色漸濃時,突然,兩條蛇從草叢中竄出,冷不防地咬到了周博文。「不會是毒蛇吧?」他腦子裡「嗡」一聲響,強忍疼痛,把蛇一一抓住處理,在確定並無大礙後,忍著痛苦,繼續潛伏。經過20多個小時的守候,周博文與同事終於將逃亡6年的林某抓獲歸案。經此一案,周博文又留下了一道傷疤。
「危險當頭,他總是衝在前面。」周博文的工作搭檔黃昌濱說。
今年1月4日,深圳福田區發生一起持槍入室搶劫的重大惡性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搶走了600萬元後,逃往梧州。深圳警方向梧州警方提出了協助偵查、抓捕的請求。
經過摸排,梧州警方迅速掌握了相關犯罪嫌疑人的行動軌跡和入住酒店。5日凌晨5時許,抓捕命令一下達,周博文就衝在了前頭,第一個破開了主犯房間的門,將其抓獲。「當時犯罪嫌疑人是否還持著手槍和炸藥等仍然不知,衝鋒在前十分危險。」回憶幾個月前的一幕,黃昌濱仍心有餘悸。
「鬥智,博文『博文』;鬥勇,博文『搏命』。」同事們這樣評價他。有人也十分不解問他:「你這麼搏命為了啥?」他回答:「案子破了,才能給受害人一個交代,才不會有下一個受害人。」
「群眾的事他都掛在心上」
對罪犯,周博文十分痛恨,對群眾,他截然相反。
今年5月31日,周博文刷微信時發現,熱心市民都在「人肉搜索」一起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原來,這名肇事者將一名6歲女孩撞成重傷後逃之夭夭。
當晚,周博文就來到醫院看望了受害者。案件本不在他的「一畝三分地」,但小女孩多處骨折,悽慘的情形讓他憤怒:「掘地三尺,也要把肇事者刨出來!」
離開醫院後,周博文回到辦公室,和戰友一起熬了個通宵,查出了肇事者的真實身份。7月1日,迫於壓力,一直在廣東逃匿的肇事者鄧某投案自首。
「小夥子真不錯,群眾的事他都掛在心上!」見到記者,萬秀區居民黃麗芬脫口而出。
去年5月,黃麗芬發現小區的鐵門連續被盜,便氣鼓鼓地來到轄區派出所報案,抱怨道:「兩次了,案子都破不了……報案有什麼用!」恰巧來此指導辦案的周博文聽到,一把拉住她,了解情況後說:「您留個電話,等我消息。」
周博文一查,被盜鐵門價值達不到立刑事案件標準。但他仍一頭扎進案子,很快揪出了嫌疑人。鐵門追回,黃阿姨心裡樂開花。一打聽,周博文還沒女朋友,便立即張羅,要給他做「月老」。同事們打趣說:「見過群眾送錦旗和感謝信的,還真沒見過『送』女朋友的。」
對群眾事事掛心,對家人和自己,周博文卻常常無暇顧及。為了辦案,他鮮有時間陪家人,最長的一次,曾連續工作28天沒有回過家。作為家裡的獨子,他今年已34歲,但還是獨身一人,母親經常的「催婚」讓他滿是愧意。
「如果我不在家,就一定在偵控室;如果我不在偵控室,那我一定是在去偵控室的路上。」4月21日,在辦公室的周博文發了一條微信。20天後,「5·8」梧州學院跨區域系列入室盜竊案發。次日,他和戰友又奔赴在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路上。三夜三天,2000多公裡行程,案件很快告破。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