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學化學老師,迷上了攝影,那麼多攝影門類中偏偏選擇了體育。於是,只要蘇州舉辦重大賽事,準能在賽場邊看到他的身影。曾有攝影記者對他說:「你這個業餘的可比我們這些專業的還要執著!」他便是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的管鈺楠老師。
賽場上瞬息萬變,精彩轉瞬即逝。因此,人們通常把體育攝影比作另一種形式的競技運動,玩體育攝影的,需要像棒球投手一樣精確瞄準;像籃球後衛一樣快速反應;像足球門將一樣時刻保持專注。管鈺楠說,這就是他迷上體育攝影的緣故。
愛攝影迷體育 順理成章喜歡上體育攝影
從兒時起,管鈺楠對體育就有著近乎偏執的熱愛。他的這一愛好,是被他父親「帶」出來的。那時候,父子倆坐在電視機前,從甲A的江蘇邁特隊到後來的江蘇佳佳、江蘇舜天,再到江蘇籃球隊,幾乎是有比賽就追著看。這為管鈺楠與同學聊天時增添了無限談資。
2008年,管鈺楠在崑山一所中學教書。業餘時間,開始擺弄相機拍拍周圍的風景花木。偶然一次機會,他跟著學校裡一位教體育的同事去了賽場。從此,他愛上了現場與電視機前觀賽不一樣的氛圍。也就是那一年,北京奧運會激戰正酣,學校製作奧運宣傳片,請管鈺楠幫著編輯圖片。「那段經歷,讓我感受到了體育攝影的強大魅力。」
之後的幾年裡,國際男籃邀請賽、中國之隊足球友誼賽等等大型賽事落戶崑山,管鈺楠有了更多嘗試的機會,甚至經人推薦,得以端起相機走進賽場內拍攝。
只是,第一次拍籃球賽,他的感覺很糟糕,比賽節奏的緊湊讓他措手不及,拍出來的照片很少有讓他滿意的。「也許運氣之神根本就不願意眷顧我這個初學者吧。從那次以後,每一次拍攝我都會在回去後一遍遍翻看當天所有的照片,思考著下一場怎麼卡位卡時,拍出更好的畫面。」
「優秀的體育照片要有讓人感動的力量」
體育攝影要以人為本,節奏、精神、情緒交織在一起形成感染力。管鈺楠認為,優秀的體育照片必須要有讓人感動的力量,感動自己,感動觀眾。
2018年1月,U23亞洲杯中國隊的小組賽在常州舉行,揭幕戰中國隊對陣阿曼。比賽有點平淡,但管鈺楠深知賽場的精彩隨時可能出現在下一個瞬間。於是,他一直守在球門後一個「最佳位置」耐心等待。皇天不負苦心人,比賽進行到第52分鐘,中國隊的姚俊晟左路起球傳門前,韋世豪高高躍起頭槌攻門將球頂入對手門框的死角。這時,兩名功臣向他所在的方向跑來,跳了一段雙人舞慶祝。早有準備的管鈺楠毫不遲疑地按下了快門。很多同行也拍到了這個畫面,但管鈺楠拍的照片畫面構圖最棒,次日被很多體育門戶網站轉載。那是因為他之前已經研究過這兩個隊員在球場的位置和他們可能慶祝的方向,第一時間卡準了位置。
「選擇機位,少不了了解比賽和雙方隊員,了解球員的動作特點,對哪裡會出現精彩瞬間、新穎的比賽畫面作出預判。熟能生巧,拍得多了,自然就能找到最佳拍攝位置了。」管鈺楠覺得,拍到這張照片是他到目前為止的攝影生涯裡最刺激的一件事,「當時可以說是一邊拍一邊和全場觀眾一起大聲吶喊,因為寒意中的中國足球太需要一場勝利和一張揚眉吐氣的照片了!」
雖然那屆賽事中國隊最終還是鎩羽而歸,但管鈺楠拍攝的那張照片被球迷們評為本屆杯賽的經典時刻之一。管鈺楠說,沒有足夠的熱愛,拍攝的圖片是沒有「靈魂」的,通過鏡頭記錄歷史,留下可以回味和珍藏的瞬間。「那場比賽是中國隊在那屆杯賽上的唯一一場勝利,我也是見證了歷史性時刻。」
偶像在前 體育攝影他會一直迷下去
管鈺楠十分佩服上海的洪南麗老師,「她可是中國體育攝影的一面旗幟,是我的偶像」。
洪南麗今年82歲了,年輕時是一名體操運動員,退役後在上海的體育媒體擔任專職攝影記者。現在洪南麗早就退休了,但在各大賽場上,仍能見到她扛著照相機時而跑動時而蹲伏的身影。管鈺楠說,40年來,洪老師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次中國體育盛宴,甚至是每一場職業聯賽、每一次運動員參與的有意義的活動,她都儘量親自到場。在她的手中,有很多別人沒有的珍貴記錄。這些照片從當初的黑白膠片,到彩照,再到數碼照片,默默講述著不同時期中國體育人的故事。
前幾年的一次比賽中,管鈺楠結識了洪南麗,兩人成了忘年交。「洪老師直到40歲時才轉崗成為一名體育攝影師,而這一幹就幹到了現在,整整40多年。老人告訴我,她不是什麼傳奇,只是一直在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很值得我們後輩學習」。管鈺楠說。
此後,洪南麗只要到蘇州來採訪拍攝,管鈺楠就會給老人打電話,見上一面,討教幾招。管鈺楠說,有這樣一個榜樣在,體育攝影,他會一直「迷」下去。
同學們都知道,學校裡有位「愛拍照的管老師」
管鈺楠的照片越拍越好,在校園裡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同學們都知道,學校裡有個愛拍照的管老師。
手中的相機換了一代又一代,管鈺楠的相機包總是隨身帶著。現在家裡還專門添置了照片印表機,所有的照片,他都會仔細註明拍攝時間、內容,歸類整理在硬碟裡。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很多比賽取消。他就在校園裡為初三學生拍照、錄像。大半年拍下來,按照時間線,清楚地羅列出初三學生在校園裡的故事:最後一次做化學實驗、最後一次班級聯合出遊、中考複習、最後一節課……可以給學生做本初中生活回憶相冊。有同事打趣:「感覺沒有管老師的活動,都不像活動了。」
初三的最後一節課上,同學搭著肩,互相「揭發」對方在學校的糗事,玩笑打鬧間,眼淚不知怎地突然就滾了下來。管鈺楠舉著相機,紅著眼,拍著學生們彼此告別的畫面,邊流淚邊拍。
很多學生還記得今年拍畢業照時的一個畫面:學校請的專業攝影師在正中位置拍,管鈺楠的三腳架支在旁邊,也在拍。他看鏡頭,對著上百人的隊伍高喊「右側的同學再左移一點,好」。一會兒,聲音又提高了幾個分貝。「有的同學表情咋那麼嚴肅,是不是管老師上課的時候罰你站啦?」這一說,同學們都笑了,管鈺楠的快門也在這一瞬按了下去。
這幾天,是初三畢業生返校領取畢業證的日子,為了趕在那天把紀念影集交到同學們手上,管鈺楠埋頭選片、裁剪,累了就趴在電腦桌休息一會兒,常常一抬頭才發現外面已經漆黑一片。
忙完返校日工作那天,管鈺楠手機微信群的消息一直響個不停,畢業生們不停地刷屏:感謝管老師,感謝母校。他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一連看了幾個小時,「『這一秒』就是最好的瞬間。」管鈺楠自言自語了一聲,臉上寫著滿滿的幸福。
(蘇報融媒記者 吳濤)
責任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