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認為,中國孩子無法漢語和英語同時進行習得,因為我們沒有英語環境。但我認為並非如此。
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的是:時代變了!
現在網絡上的內容比任何時候都豐富,新一代的家長們普遍接觸過英語。即使社會沒有英語環境,家長也很容易就可以創造良好的英文環境,比如看動畫片、聽故事、讀原版書等。
而且除了這些最基本的家庭環境,線上還有很多針對少兒英語啟蒙的錄播課,比如斑馬英語、寶寶玩英語、嘰裡呱啦和叮咚課堂。
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斑馬英語和寶寶玩英語怎麼樣,嘰裡呱啦和叮咚課堂又分別有什麼優缺點,以及關於他們的家長反饋。
斑馬英語:級別考慮到不同學習能力的孩子
家長反饋:
確實,斑馬英語屬於錄播課程,老師、時間和課程都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調節。
不過,魚 sir 認為這並不能算是斑馬英語的優勢,畢竟線上的錄播課大多都能夠符合。
魚 sir 倒是認為,斑馬英語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課程級別設置。
常見的課程設置都是以Level 1為最低級別,然後難度依次遞增,無論孩子多大年齡,都必須從L1開始學起。
斑馬英語則在課程設置方面為2-4歲、4-6歲和6-8歲開始啟蒙的孩子分別安排了S1-S3的課程。
抓住了小童(2-6歲)和大童(7-8歲)兩種英語啟蒙類型的孩子,符合不同年齡段啟蒙的心智發育特點。
寶寶玩英語:偏向低齡孩子英語啟蒙
提到寶寶玩英語,這位網名為「芊芊」的寶媽反饋了很多在學習寶寶玩英語的課程細節:
還有一點魚 sir認為比較重要的點,就是寶寶玩英語的課程倡導親子共學,從以家長為主導逐漸過渡到以孩子為主導的學習。
所以,裡面的大量中文講解,其實是給家長看的。只有家長提前熟悉好學習內容,才能夠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遊刃有餘。
嘰裡呱啦:更適合作為「零食」
在嘰裡呱啦的採訪匯總,小野媽媽提到,對於原版娃來說嘰裡呱啦只適合做零食。
這一點魚sir是同意的。
嘰裡呱啦的課外輔助資料較為豐富,除了最基本的兒歌以外,還有很多詞卡、繪本、動畫等。除了可以作為英語啟蒙使用,後期也可以作為孩子的「零食」搭配更為系統化的課程學習。
叮咚課堂:「偽直播」模式
對於叮咚課堂,小典媽媽反饋了叮咚課堂互動性較差的問題。
其實,小典媽媽提到的這個問題,是錄播課固有的弊端了。
不過,叮咚課堂雖然是錄播課程,但整體設計上是在向直播課靠近的。對於低齡孩子來說,類似直播課。
等孩子有一定英語基礎以後,魚 sir 還是更建議家長選擇更為體系化的少兒英語直播課來學習,互動性和讓孩子開口的機會都會比錄播課程好。
魚 sir 總結
看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對斑馬英語、寶寶玩英語、嘰裡呱啦和叮咚課堂有了一定的了解。當然,線上的少兒英語啟蒙機構還有很多,魚sir在之後的文章中會一一給大家測評。
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裡了!
如果在孩子英語學習或者選課方面遇到問題,可以看下方置頂第一條,或者直接私我回復「魚」,留下孩子學情,我能給你專業的分析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