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的發展,大家可以漸漸發現,自己的所需所要均可在某網購平臺上得到滿足,而逐漸衍生為從實體到虛擬貨物都會有著陳列售出。
而現在年輕人逐漸有了一個新潮的「遊戲」,登錄網購平臺,尋找評價不錯的店家,選擇類似蘿莉或者御姐,暖男或者直男的商品屬性,付費交易到一個陌生人的有著鮮明人設信息的一段時刻。而這些所購買到的「商品」,作為虛擬的戀人,在網絡的另一端給你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所需要的浪漫情懷。當然,在你的付費時限一到,便是說分手的時刻,互相拉黑,說散就散。當然如果這「商品」你感覺到還是很滿意的話,也可以二次回購,也可以點個好評支持一下。
據調查中顯示,現在的有償類情感體驗服務有著很強大的內容體驗,比如說陪伴聊天,陪玩遊戲,深夜哄睡服務甚至還有著代寫作業等,而這類服務均是通過文字,語音或者視頻等方式進行。而服務費用一般是通過時常項目等來規定,根據市場調查發現,一般每小時能到20元到360元不等,有的服務者的包月費用甚至可以過萬。
而小芸就是曾經購買過這項服務的一個消費者。
小芸第一次接觸這個服務的時候是與前男友分手的107天,是因為異地等原因結束了這段兩年的感情。此時的小芸的生活其實似乎和以往並沒有區別,照常的起床,吃飯,上班,下班,擠公交車,回家,睡覺。而就是這種枯燥無味的生活讓小芸會經常的發呆,慢慢想起曾經的戀愛生活,偶然間,她發現了一條出售虛擬戀人的廣告。
而在小芸看來的虛擬戀人就是通過某些聊天工具,不見面僅用文字語音的方式進行聊天,就像是異地戀那樣。隨即小芸便花了20元購買了一位虛擬男友一天的服務。
聽小芸講述,在開始購買服務的時候,賣家會要求小芸填寫一份調查的問題,裡面包括一些她喜歡什麼性格的人,她的愛好和忌諱等問題。等她填寫完畢後,她所點的「虛擬戀人」便加了小芸好友。
就在兩個人慢慢一點點的聊的時候,慢慢小芸就有了一種向他傾訴的欲望,便將自己前男友的戀愛經過以及分手原因都告訴了他,而他也給小芸講了類似的情感故事,更是引起了小芸的共鳴,而且這位「虛擬戀人」還用很溫和的話對小芸進行鼓勵和安慰,使得小芸倍感溫暖。就這樣小芸的一天的服務即將到時,小芸不舍又去續了兩天服務。
就在這樣戀愛的三天裡,每天都會受到各種關心安慰的信息,隨著服務時間的到達,這段短短三天的「服務」也就終止了,兩人也就到了分手的時刻。
其實如今的小芸還十分懷念那段短暫的「戀愛」經歷,但是她不知道的,一些讓她感覺溫暖的話術都是店家對於店員的上崗「培訓」的內容。
根據調查顯示結果,購買虛擬戀人的客戶群體中,女性的比重反而更大,根據一家店的數據顯示,男女比例佔到了1:7。而顧客則主要分布在16歲到25歲之間。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選擇購買這種虛擬服務嗎?
免責聲明: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稿。